無餘依涅槃界:巴利語anupàdisesà nibbànadhàtu。阿拉漢聖者般涅槃後,以諸蘊完全寂滅故,稱為無餘依涅槃界。佛陀在《如是語》中說:“諸比庫,哪種是無餘...
九諦之一。‘有餘依涅槃’的對稱。舊譯為無餘涅槃。指斷除煩惱障,全滅異熟苦果之五蘊所成身,而顯現全無所依處的涅槃。中文名 無餘依涅槃 類型 四種涅槃...
無餘涅槃界(巴利語: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在阿羅漢死時所證得的涅槃界,因為五蘊已完全被捨棄,不再後有。在《巴利三藏》之註疏里也被稱為“諸蘊之滅...
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業已盡,猶余有漏依身之苦果也。無餘涅槃者,更滅依身之苦果無所余也。此二種之涅槃,同為一體。三乘之行人,於初成道時,雖...
涅槃,佛教教義。又譯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譯為“滅”“圓寂”“滅度”“寂滅”“安樂”“解脫”“不生”“無為”等。所謂“滅”,...
無餘涅槃,教義名詞。巴利文Anupadisesa-nibbana,梵文Anupadhisesa-nirvana,亦作“無餘依涅槃”。與“有餘涅槃”相對。涅槃的一種。用以指“生死”之因果都盡...
有餘依涅槃界(sa-upàdisesà nibbànadhàtu。依(upàdi),即依賴作為過去世渴愛之果報的五蘊。阿拉漢聖者雖然已斷盡煩惱,但在未般涅槃期間,由於身心尚存,仍須...
斷一切之煩惱而絕未來生死之因者,尚余今生之果報身體,謂之有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報盡而歸於寂滅,謂之無餘涅槃。即證得阿羅漢其身存生之間,為有餘涅槃,其...
涅槃的分類 編輯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種。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有餘涅槃界與無餘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空、無相與無願。
乃是依如來藏不再含藏分段生死煩惱種子,是故舍壽後不復入胎受生,亦不生於天界,不復出生七識心,只余如來藏不生不滅、完全離六塵見聞知覺性,故名無餘涅槃。
至於大乘所證的涅槃,則為“無餘”,因為它是三惑全斷,二種生死永滅,再“無”其“余”的煩惱可斷,生死可了,故曰無餘。此為大小相對的有餘、無餘涅槃。
據《肇論》介紹:小乘以“灰身滅智,捐形絕慮”為涅槃,是為有餘涅槃;《中論》等則以“諸法實相”為涅槃,是為無餘涅槃。大乘還分性淨涅槃和方便淨涅槃...
正眼法藏涅槃妙心,所謂正眼,即正五眼,或五眼正。而所謂正眼法藏,亦即為五眼正而萬法藏焉。...
本書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涅槃概念作一深入而全面的專題研究。從閱讀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入手,挖掘出佛教各個宗派及重要人物的涅檠思想,並從中找出涅槃概念在...
涅槃那,佛教教義。又譯作泥日、泥洹。意譯為滅、滅度、寂滅、安樂、無為、不生、解脫、圓寂。涅盤原意是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狀態。佛教產生以前就有這個概念;...
《無餘涅槃》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東方玄幻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巫刀。 [1] 中文名稱 無餘涅槃 作者 巫刀 類型 東方玄幻 連載平台 17K小說網 ...
【涅槃節】紀念釋迦牟尼佛逝世的節日。釋迦牟尼是佛佛教的創始人,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淨的意思,佛...
《佛遺教經》:簡稱《遺教經》,又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佛陀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是佛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
因滅故果滅,舍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
如是諸人,先已否定涅槃本際第八識,甫閱四阿含聖教所說“入無餘涅槃時五蘊十八界俱滅無餘”,恐懼墮於斷滅空,於是對外法所攝之五陰斷滅無餘之聖教滋生恐懼...
便捨身壽。於無餘涅槃界。便般涅槃。時阿難供養尊者掘多舍利。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時阿難白世尊言。彼掘多比丘者。從如來受教誡。在閒靜...
即有餘涅槃與無 余涅槃。又稱有餘依與無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煩惱永盡,已斷生死之因,然猶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續,稱為有餘涅槃;更滅依身無所余者,...
第一目 涅槃是實修也是實證的第二目 滅盡十八界方是無餘涅槃第三目 十八界舍已方證無餘涅槧第二節 滅盡五陰方是無餘涅槃
佛肉身滅度後,釋迦牟尼的業習全部證入無餘涅槃,——其業習圓滿化空歸於虛空法界,這是法身。詞條標籤: 語言, 社會, 文化, 宗教人物 ...
以四諦法門為乘,運載眾生越於三界,至有余涅槃而成阿羅漢。四聖諦指苦、集、滅、道。諦,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是四種宇宙人生真實不虛的實相,只有聖者才能深切...
則二乘無學入無餘涅槃時,便成斷滅空,斷滅空之涅槃絕非佛法; 佛已於四阿含中說無餘涅槃非是斷滅空故,佛說無學聖人滅盡十八界入涅槃時,尚有涅槃本際...
亦有確信五陰十八界必須滅盡方為真實涅槃者,但因心中懷疑:釋尊所說無餘涅槃中尚有本際識獨存,故非斷滅;而我不能證得此識,世尊之說是否屬實?心中不得...
中乘是指其行人速則四生,遲則百劫間,破無明,終悟十二因緣之理,可證辟支佛果。 緣覺乘,謂十二因緣法門,皆能運載眾生越於三界,到有餘無餘涅槃,成阿羅漢及...
二、生般:有的三果聖者,在生到色界天不久之後,即生起堅毅的定慧力用,斷盡殘餘煩惱惑業,於現身中,得證阿羅漢果;並於此生命終之後,證入無餘涅槃。 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