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種涅槃
- 一:有餘涅盤
- 二:無餘涅盤
- 出處:智度論
新譯,詳細介紹,歷史沿革,
新譯
一有餘涅盤,二無餘涅盤。新譯曰有餘依,無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對於惑業而曰余。
想要出離三界生死而證無生,必須滅盡三界有,三界有即是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法;當這些自我全部滅盡而不再出生時就是無餘涅槃,才是真正的無我,才是真正的無生;為求永遠脫離生死痛苦而斷盡我執,死後永遠不受後有——永遠滅盡識陰六識及意根末那識而永遠無我,這才是二乘菩提所證的涅槃,所以 世尊說:“修智心淨,得等解脫,盡於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已得解脫,生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詳細介紹
智度論三十一曰:‘涅盤是第一法無上法。是有二種:一有餘涅盤,二無餘涅盤。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盤。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盤。’此二種就大小乘分別之,有三門:一、單就小乘分別。斷生死之因,猶餘生死之苦果,謂之有餘涅盤。斷生死之因,同時使其當果畢竟不生,謂之無餘涅盤。現無餘涅盤之相,在命終之時。蓋無餘涅盤者,灰身滅智,一有情都滅也。二、單就大乘分別。變易生死之因盡,為有餘,變易生死之果盡,為無餘。三、大小相對而分別。小乘之涅盤為有餘,以猶有變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盤為無餘,以更無餘之生死故也。此一義出於勝鬘經。見勝鬘經寶窟下本。又身智永滅,大小乘各異其說。小乘之空義,謂三乘之聖人,入於無餘涅盤,則身智永亡而無一物。法界中滅一有情也。大乘中有相性二宗。相宗之唯識宗謂定性二乘之無餘涅盤,為畢竟都滅。不定性之二乘及佛之無餘涅盤,非為實滅。二乘之人,離分段生死,謂為無餘涅盤,佛息應身之化,歸於真身之本,謂為無餘涅盤。性宗三論華嚴天台之諸家,謂無有定性之二乘,畢竟成佛也。故法界無有實滅之無餘涅盤者,但息妄歸真,緝化還本,而入於無餘涅盤耳。大乘義章十八曰:‘入義有三義:一就實論,入息妄歸真,從因趣果。二、真應相對,息化歸真,故名為入。三者唯就應,現舍有為過,趣入無為,故名入。’
涅槃即是如來藏之異名:乃是依如來藏不再含藏分段生死煩惱種子,是故舍壽後不復入胎受生,亦不生於天界,不復出生七識心,只余如來藏不生不滅、完全離六塵見聞知覺性,故名無餘涅槃。
二乘聖者所證的有餘、無餘涅槃,都是依他們五陰死後如來藏不再出生三界我,獨住於涅槃中來施設的;所以二乘聖者死後不生不滅的境界,其實就是他們的如來藏獨存而不再出生後世五陰的境界,所以二乘涅槃仍是依第八識如來藏而施設的。
阿羅漢證得涅槃以後是“不知、不見,如是知見”;這都是《阿含經》中講的,說阿羅漢證得有餘涅槃以後,不知也不見,就這樣知涅槃,這樣見涅槃。那意思代表什麼?就在告訴我們說:阿羅漢所證的涅槃,他們滅掉了五陰十八界以後,剩下各自的如來藏真實存在而常住不變;但如來藏自己對六塵是不知也不見的,阿羅漢就這樣知涅槃,這樣見涅槃。所以涅槃是依阿羅漢所證的那個斷除見惑、思惑以後,滅掉自己五蘊而剩下的那個入胎識來說,依他們的第八識境界來施設涅槃。可是阿羅漢生前並沒有證得這個第八識金剛心,而他們死後,他們又已經不在了,更無法了知這個金剛心何在,所以他們始終看不見涅槃之中到底是什麼。
四大部阿含諸經中的聖教,常常說二乘阿羅漢們所證的涅槃既是真實,也是清涼,又是寂靜,有時更說是常住不變;顯然不是斷滅空,而是真實。如《雜阿含經》卷2(39)在敘述受、想、行等三蘊的作用已經離開貪慾以後,於身口意等行就被封住而停滯,因此意根與意識所生想要觸知境界(而攀緣)的作意斷滅……是清涼而無熱惱的、是清淨而不染污的、是真實而非斷滅空。經文如下:
【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斷……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歷史沿革
古時天竺的外道,在 佛陀出現於人間之前,有許多人宣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自稱是死後能出三界生死的聖者;佛陀度迦葉三兄弟以前,他們都自稱是阿羅漢,自稱已得涅槃;但是 佛陀一一加以實證以後,證明他們那些“阿羅漢”們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阿羅漢,都還在三界生死之中;所以有的外道證得第四禪以後,轉進無想定中,就以為無想定中的境界就是無餘涅槃了。但是 佛說這仍然不是涅槃,只是在四禪等至位中,把覺知心滅了而入住於無想定之中,不是無餘涅槃的境界。這是因為,有的人曾經聽聞 世尊說過或過去佛流傳下來的說法:無餘涅槃中滅盡十八界及識陰六識,當然是沒有見聞覺知的境界。所以就想要在第四禪中把覺知心滅掉,以涅槃想而進入無想定中。佛陀出世時的外道們也聽說了 世尊所開示的無想定境界,所以知道這仍然不是究竟的境界,從此以後不敢再自稱是阿羅漢了。
外道就是我見不斷又不肯承認有七、八識,因此在無所有處中想要入無餘涅槃而作涅槃想,結果就變成進入非想非非想定了。為什麼說他非有想亦非無想呢?因為他的知覺性不再去領受諸法,已經沒有證自證分而不能覺知自己的存在了;這時不領受諸法,所以在他的主觀中自認為是無想,自認為已經是無覺知了,就誤以為那是無餘涅槃境界,自認為符合涅槃寂靜法印;可是實際上他又有極微細的覺知存在,是還有意識的微微心存在不滅,並不是不存在,當然還是有極微細的覺知性存在,所以非有想非無想,叫作“非想非非想定”。這是滅掉無所有處想的粗想,而進入有想定與無想定之間的一個中間地帶,其實還是有細想存在,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有一種外道法滲入佛門之中,教導人家修習男女雙身法,說在雙身法中樂空雙運時的覺知心就是涅槃心,於是他們提出“輪涅不二”的主張,說輪迴中領受五欲樂的覺知心與不生不滅的涅槃心是同一個心。他們主張樂空不二,說他們正在男女交媾樂空雙運的時候,既有快樂,而這個領受快樂的覺知心又是空無形像的,所以這覺知心就是空性;這樣樂空雙運不斷時就是涅槃中的快樂境界,說這樣住在樂空雙運境界中就是“輪涅不二”,就是現前證得涅槃。所以他們也說這個淫樂與涅槃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這正是外道的現見涅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