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礙解脫,教義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礙解脫
- 別名:無閡解脫
- 性質:教義名詞
- 出處:《維摩詰經·佛國品》
無礙解脫,教義名詞。
無礙解脫,教義名詞。簡介亦作“無閡解脫”。指不受任何既成法式的限制,包括不執著於束縛與解脫。語本《維摩詰經·佛國品》:“心常安住,無礙解脫。”意謂無礙即是解脫。又《大乘大義章》據《十住經》云:“菩薩坐道場,欲作佛”,“以...
[mukti;vimukta]∶佛教指脫離苦惱,自在無礙果解脫否。——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get rid of]∶甩掉;脫身諸事紛擾,使他無以解脫 [absolve]∶開脫為人解脫罪責 出處 《史記·酷吏列傳 》:“是時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 成 極刑,自以為不復收,於是解脫,詐刻傳出關歸家。”例句 1、解除;解開。①...
一解脫 “一解脫”,佛教術語。【一解脫】 [出涅盤經] 解脫者。無拘無礙自在之謂也。一切眾生同有佛性。本來解脫。良由心生執著。妄自迷倒。受諸纏縛。若能一念反妄歸真。了縛無縛。則與諸佛如來同一解脫。無有差別。經雲。同一解脫。是也。
非時解脫為佛學用語,意思是並非暫時性的解脫,即證悟九種出世間法。雖然出世間法也是通過一次次的解脫,但僅一次解脫即是諸道果的解脫。涅槃是究竟地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所以稱這九種出世間法為非時解脫。行為定義 在《無礙解道》中說:ßKatamo asamayavimokkho? Cattàro ca ariyamaggà, cattàri ...
時解脫(samayavimokkho),時(samaya)是指暫時;暫時性的解脫為“時解脫”,即世間的八種定。因為成就世間定者只能在入定的時候暫時地鎮伏五蓋等煩惱,出定之後,煩惱仍然可能因不如理作意而生起,故稱為時解脫。在《無礙解道》中說:ßKatamo samayavimokkho? Cattàri ca jhànàni catasso ar&a...
八解脫魔罥謂菩薩習諸禪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魔網。悉皆不能纏縛。是為解脫魔罥。九 九安住佛境謂菩薩習諸禪定。開發無量智慧。通達甚深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安住佛境。十 十解脫成熟謂菩薩習諸禪定。一切業惑不能撓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就。是為解脫成熟。
明諸法正性門,即依思益梵天所問經之說而明了諸法之正性。(五)了無異門,即依華嚴經之教而得自然無礙解脫。此五項法門皆藉經論之教說作為解脫得證之方便,故稱五方便門,為北宗禪法之特色。宗密之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下(卍續一四·二七七上):“拂塵看淨,方便通經。”p1584 FROM:【佛光大辭典】
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礙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三證發心證即證入。謂入初地乃至第十地。而此證者無有境界。惟真如智。名為法身。
八、解脫魔罥 謂菩薩習諸禪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魔網,悉皆不能纏縛,是為解脫魔罥。九、安住佛境 謂菩薩習諸禪定,開發無量智慧,通達甚深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安住佛境。十、解脫成熟 謂菩薩習諸禪定,一切業惑,不能撓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就,是為解脫...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當家一聽,心想,這不是《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嗎?何以小小年紀,又沒人教,竟然如此濤濤,口若懸河,真是好生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幾天以後,做當家的又看到小僧法在那樹陰底下,花竹叢前,端坐石上,童音...
代表這一禪門的,是“五方便”:一、總彰佛體──離念門,依‘起信論’。二、開智慧型門──不動門,依‘法華經’(也通釋‘金剛經’,‘維摩詰經’,‘華嚴經’)。三、顯不思議門,依‘維摩詰經’。四、諸法正性門,依‘思益經’。五、無礙解脫──了無異門,依‘華嚴經’。‘壇經’中說:“又...
此宗著重從真空理體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緣起無自性,五陰十二處等虛妄不實,徹底破除迷惑,從而建立起無所得的中道觀,以求實現其無礙解脫的宗旨。這一宗,實際就是印度龍樹、提婆中觀學說的直接繼承者。瑜伽宗 是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又翻譯做“天親”)創立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據有《解深密經》...
T0310_.11.0517c29: 依不可思議無礙解脫。以是義故。凡所說法 T0310_.11.0518a01: 離諸心相。謂心解脫。増上慢人令得離於増 T0310_.11.0518a02: 上慢故 T0310_.11.0518a03: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云何聲聞及菩薩乘増 T0310_.11.0518a04: 上慢者。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作是思惟 T0310_.11....
十家之中,西魏統法師首立頓、漸、圓三教,對上達佛境、“說如來無礙解脫究竟”、果德圓極秘密自在的圓教做了初步的說明。[1]延及隋唐,教判大盛,開宗立派各家無不以教判來衡準權實、判說高下、顯揚自宗。在形形色色的教判理論當中,天台智顗判五時八教,立藏、通、別、圓四種和華嚴法藏闡釋小、始、...
又(同上)雲,問曰∶前已說諸菩薩得陀羅尼,今何以復說得無礙陀羅尼?答曰∶無礙陀羅尼最大故,如一切三昧中三昧王三昧最大,如人中之王,如諸解脫中無礙解脫大(得佛得道時所得也),如是一切諸陀羅尼中,無礙陀羅尼大,以是故重說。複次先說諸菩薩得陀羅尼,不知是何等陀羅尼?有小陀羅尼,如...
全書一卷。撰者不詳。系斯坦因蒐集的敦煌古寫本,編號S.2503。收在《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禪宗全書》第三十六冊。書集介紹 為北宗禪綱要書,論述入道的五門,即“第一總彰佛體、第二開智慧門、第三顯示不思議法、第四明諸法正性、第五自然無礙解脫道”。卷首首先闡明四弘誓願、勸請、懺悔等獨特的授戒作法...
一者飛行速到山障無礙,於此界沒,從彼界出;於彼界沒,從此界出;〖即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間,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二能轉變自身他身。及世間所有。隨心自在。是為如意通 漏盡通 漏盡通者,漏即三界見、思惑也。所謂諸羅漢舍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
倘若瑜伽行者能使自己的正行從中自我解脫,就不必專門正行,亦不必執平等為對治。若能意識到所有魔都自生,自己就會無礙無阻自我解脫。若是證悟殊勝,正行就必無遮。但是,不得修不悟之行,應該按次第加持,依次正行,最終獲不行而行的殊勝正行,這樣即可斷除不正行果位魔。?瑪久拉仲認為,倘若瑜伽行者不作任何...
【三十四心斷結】 [出天台四教儀集注] 謂三藏教菩薩。扶惑潤生。歷劫具修六度梵行。饒益有情。最後至於菩提樹下。一念相應。慧發真無漏之時。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無礙九解脫十八心。頓斷見思習氣而成正覺。故云三十四心斷結也。(三藏教者。即經律論三藏也。扶惑潤生者。謂此教菩薩。雖已離見思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