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

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

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福建省安溪縣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福建省安溪縣產茶歷史悠久,始於唐末,興於明清而盛於現代。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因安溪所產茶品質特異,烏潤結實,沉重似鐵,香韻形美,猶如觀音,故此得名“鐵觀音“。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是安溪茶農長期生產經驗和勞動智慧的結晶,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2008年6月7日,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安溪縣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遺產編號:Ⅷ-150
  • 批准時間:2008年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安溪產茶歷史悠久,始於唐末,興於明清,盛於當代。清代雍正、乾隆年間,因茶質特異,烏潤結實,沉重似鐵,香韻形美,猶如觀音,而得名鐵觀音。據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載:“閩南是烏龍茶的發源地,由此傳向閩北、廣東和台灣。“全國農業高等院校統編教材《制茶學》載:“青茶(即烏龍茶)起源:福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朝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創製發明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後傳入台灣省。“安溪茶農吸取了紅茶“全發酵“和綠茶“不發酵“的制茶原理,結合安溪的實際,創造出一套“半發酵“獨特的鐵觀音制茶工藝。烏龍茶製作工藝開始的“腳揉手捻“人工操作,後來的製作工序、機具逐漸完善,至民國初期已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初制工藝流程。

工藝特徵

產品特徵
安溪鐵觀音是一種帶有天然蘭花香和特殊韻味的茶品,是帶有天然的“蘭花香“和特殊的“觀音的“的鐵觀音。它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廠下垂,嫩芽紫紅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
技藝特徵
安溪鐵觀音所呈笑企朽現的“綠葉紅鑲邊“的徵象是其特有的,從而形成鐵觀音獨特的色、香、 味。安溪鐵觀音製作所有工序都是手工操作,上分精細,白髮明度。

工藝流程

烏龍茶製作拳頁蒸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包括採摘、初制、精製三個部分。
(一)採摘工藝有採摘期、採摘標準和採摘技術。
(二)初制工藝起初工序比較簡單,有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復烘、復包揉、烘乾共10道工序。
(三)精製工藝有篩分、揀剔、勻堆、烘焙、攤涼、包裝6道工序。
篩分:通過篩制過程整理外形去掉梗片,保留符契約級外形的條索與淨度的茶葉。
揀剔:把經風扇過風后仍吹不掉的茶梗,外形不合格的以及非茶類物質揀剔出來,合其外形整齊美觀,符契約級淨度要求,揀剔有機器揀和手工揀,一般先通過機械揀剔處理,儘量減少手工時間。再手工揀剔才能保證外形淨度色澤要求。做到茶葉不含非茶類夾雜物,保證品質安全衛生。
勻堆:經篩制、揀剔後烏龍茶葉經烘焙形成的半成品,要按一定比例拼配小樣、測水量,對照審評標準並作調整,使其外形、內質符合標準。之後再按小樣比例進行勻堆。
烘焙:經過篩分,風選工序以後的烏龍茶會吸水,使茶葉的吸水率過高,需要再烘焙,使其含水率符合要求。
攤涼辯燥禁:經初烘的茶坯,及時薄攤在蔑盤內或竹墊上,散發熱氣,防止悶黃,同時使茶坯中的水分重新分配均勻,利於以後的造形和避免在造形過程產生碎片。攤涼時間約20分鐘。
包裝:經過堆後鑑定各項均符合要求後,即將成品裝箱。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魏月德,男,漢族,1964年出生,福建泉州安溪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王文禮,男,漢族,1970年7月出生,福建泉州安溪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陳雙算,男,漢族,1952年出生,福建泉州安溪縣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溪烏龍荼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王民府蘭福隆,男,漢族,1944年1月出生,安溪縣西坪鎮堯陽村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溪烏龍荼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魏雙全,男,漢族,1945年10月出生,安溪縣西坪鎮松岩村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溪烏龍荼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贈鑽傳承人。

保護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安溪縣制訂和實施茶業“優質、精品、名牌“發展戰略,建設優質烏龍茶(鐵觀音)基地,改進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術,“安溪鐵觀音“2005年獲國家“原產地域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制奔笑乎恥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安溪縣茶文化研究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安溪鐵觀音作為中國唯一代表出席在義大利帕爾瑪召開的“全球地理標誌阿抹承員保護研討會“,是中國唯一一個涉茶的“中國馳名商標“。
攤涼:經初烘的茶坯,及時薄攤在蔑盤內或竹墊上,散發熱氣,防止悶黃,同時使茶坯中的水分重新分配均勻,利於以後的造形和避免在造形過程產生碎片。攤涼時間約20分鐘。
包裝:經過堆後鑑定各項均符合要求後,即將成品裝箱。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魏月德,男,漢族,1964年出生,福建泉州安溪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王文禮,男,漢族,1970年7月出生,福建泉州安溪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陳雙算,男,漢族,1952年出生,福建泉州安溪縣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溪烏龍荼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王福隆,男,漢族,1944年1月出生,安溪縣西坪鎮堯陽村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溪烏龍荼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魏雙全,男,漢族,1945年10月出生,安溪縣西坪鎮松岩村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溪烏龍荼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安溪縣制訂和實施茶業“優質、精品、名牌“發展戰略,建設優質烏龍茶(鐵觀音)基地,改進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術,“安溪鐵觀音“2005年獲國家“原產地域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烏龍茶製作技藝(鐵觀音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安溪縣茶文化研究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安溪鐵觀音作為中國唯一代表出席在義大利帕爾瑪召開的“全球地理標誌保護研討會“,是中國唯一一個涉茶的“中國馳名商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