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與炎症性腸病
IBD患者營養不良發生原因如下:
1.營養物質攝入減少
導致IBD患者攝食減少因素多。急劇食慾減退可能由於細胞因子如白介素1和腫瘤壞死因子水平的增加造成;使用甲硝唑治療CD患者往往會使口腔內出現金屬味,進而抑制食慾;鋅、銅、鎳缺乏也會引起味覺變化使食慾減退;此外,患者因腹瀉、腹痛、口腔潰瘍等導致的攝食障礙。
2.吸收不良
IBD患者營養攝入不足同時合併有小腸營養吸收不良。約1/3CD患者的炎症波及小腸,廣泛小腸炎症和腸切除都會減少小腸吸收面積;迴腸切除可引起膽鹽和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導致膽鹽缺乏進而影響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患者因回盲瓣切除會引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或盲袢綜合徵,從而引起吸收不良。
3.營養素丟失增加
在炎症和潰瘍的黏膜面發生蛋白質滲出性丟失。在這些區域記憶體在上皮間緊密連線的缺乏和淋巴引流的改變。蛋白質丟失的程度與疾病嚴重程度有關。
4.藥物的影響
用於IBD的藥物會引起營養缺乏的發生。由於柳氮磺吡啶(SASP)競爭性抑制空腸葉酸結合酶而使葉酸吸收不良;皮質激素能抑制小腸鈣的吸收和增加尿鈣的排泄;考來烯酸能引起鈣、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SASP及甲硝唑能引起噁心、嘔吐和消化不良而使營養素吸收減少。
5.能量和蛋白質需求增加
活動性IBD患者能量消耗增加。IBD患者往往處於分解代謝狀態,出現負氮平衡。
營養素缺乏會影響IBD的臨床結局,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會導致細胞和免疫功能缺陷,兒童生長發育延緩。維生素D缺乏的CD患者中會產生代謝性骨病。維生素A、C和E是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這些維生素缺乏會增加疾病活動期以及致癌作用增強。硒充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輔因子以防止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傷,嚴重硒缺乏和IBD患者潛在性死亡間有相關性。鋅和銅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輔因子,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害。鋅缺乏能抑制傷口癒合,可能為CD瘺管經久不閉合的原因。葉酸對UC患者黏膜不典型增生和結腸癌的發生有防護作用,雖然其機制尚不明,但實驗發現缺乏葉酸的培養基中細胞染色體的脆性增加。
營養治療原則
營養治療的主要目的是供給患者充足的營養,糾正營養不良,同時將炎症造成的腸刺激降低到最小。
1.急性發病期
採取完全腸外營養,到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合用,再給予腸內營養及膳食調配。隨病情緩解膳食調配方法是從清流質—流質—厚流質—無渣半流—軟食—普食。
2.禁食
烈性酒等刺激性食品,忌食硬果類、種子類、豆類及高纖維的蔬菜、水果,乳類及其製品根據患者喜好和耐受程度食用。
3.合理的烹調方式
烹調以煮、燴、蒸、氽為主,禁食油炸或濃調味品。
4.三大產能營養素的攝入
①活動性IBD患者 能量消耗增加,而在緩解期患者能量和正常人相比能量需求並不增加。②IBD患者的蛋白質需求是增加的 炎症可引起內源性蛋白酶的分解代謝反應,從而導致負氮平衡。合併毒血症的營養不良患者蛋白質需求量為每天2g/kg。可選擇易消化的富含蛋白質食品,如豆腐、瘦肉、雞肉、魚肉、雞蛋等。③活動性IBD患者 要控制脂肪的量,採用低脂或無脂飲食。膳食脂肪可採用中鏈脂肪。④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IBD患者能量的主要來源。少選用含單、雙糖的食物。
5.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
有助於修復受損的腸黏膜和促進潰瘍的癒合。
6.水
活動性IBD患者水的需要量要考慮腹瀉中排出糞便液體增加量,以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緩解期患者水的需要量與健康人基本一致,應保證每日飲水約1200ml。患者不攝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如濃茶、咖啡等);患者應禁酒。
7.膳食纖維
活動性IBD患者要控制膳食纖維攝入。緩解期患者可適當攝入膳食纖維。
8.特殊營養素
短鏈脂肪酸、表皮生長因子、核苷酸,以及有免疫調節作用的ω-3脂肪酸均被用來治療IBD患者,但是治療效果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9.在急性期向緩解期過渡階段
可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使用預消化型低脂無渣腸內營養製劑全部或部分替代正常飲食,以減緩患者肌肉組織的丟失。進入緩解期也可部分使用腸內營養製劑以維持正常體重。
克羅恩食譜舉例
1.低脂少渣半流質
早餐:大米粥、嫩蛋羹加餐:沖藕粉、餅乾
午餐:西紅柿雞蛋花薄面片、蒸土豆泥
加餐:果凍、餅乾
晚餐:瘦肉末粥、胡蘿蔔泥
加餐:杏仁茶
2.低脂少渣軟飯
早餐:肉鬆大米粥、嫩雞蛋羹、小麵包、果醬
午餐:燴魚丸、燴冬瓜西紅柿、發糕、龍鬚麵
加餐:低脂優酪乳、蘇打餅乾
晚餐:燴南豆腐、熘茄絲、小籠包、大米粥
加餐:藕粉、小蛋糕。
參考文獻
[1]顧景范主編.現代臨床營養學(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焦廣宇主編.臨床營養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3]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專家委員會編寫營養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