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灰色鯛魚Lutjanus griseus由Linnaeus在1758年描述。種名griseus來源於拉丁語,意思是灰色。同義詞包括Labrus griseus Linnaeus1758、Sparus tetracanthus Bloch 1791、Lutjanus cabellerote Bloch & Schneider 1801、Anthias cabellerote Bloch & Schneider 1801、Mesoprion caballeorte Bloch & Schneider1801、Anthias caballerote Bloch & Schneider1801、Lutjanus caballerote Bloch & Schneider1801、Bodianus vivanetus Lacepede 1803、Bodianus vivanet Lacépède1803、Lobotes emarginatus Baird & Girard 1855、Lutjanus stearnsii Goode & Bean 1878、Lutjanus stearnsi Goode & Bean1878。
形態特徵
灰色鯛魚是較小的鯛魚之一,體長很少超過45厘米。體長最大為60厘米,重4.5千克。身體比較苗條,嘴巴大,嘴尖。上下
顎骨都有一條狹長的絨毛狀(細而密的毛髮狀)牙齒,而上顎部則有四顆堅固的犬齒,其中兩顆較大且易於看見。
臀鰭呈圓形,胸鰭短,達不到臀鰭。雄性和雌性灰笛鯛在外表是無法區分的。
雖然灰笛鯛的一般底色可能不同,尤其是幼魚的底色,但一般來說,灰笛鯛的身體和鰭是灰綠色,略帶紅色。在魚的兩側明顯可見一排排紅色到橙色的小斑點。中鰭比成對的鰭深,通常邊緣有黃色或白色,
胸鰭無色。肛門鰭的後緣是圓形的。身體側面沒有黑點。幼魚從
鼻子到眼睛有一條明顯的黑色條紋,而在眼睛下面的臉頰上則有一條不太顯眼的藍色條紋。它們有時也會在身體上顯示出一種狹長的、蒼白的橫紋。幼魚的鰭呈橘紅色,邊緣深色。
近種區別
灰笛鯛可能容易與幼年的
藍鰭笛鯛(
Lutjanus cyanopterus)混淆,並且仔細比較這兩個物種的犁頭齒(在嘴頂上發現)是辨別兩者的最可靠方法。然而,成年的藍鰭笛鯛是最大的鯛魚種類之一,其長可達1.5米,重量達55.5千克,這樣的標本不太可能與灰笛鯛混淆。
棲息環境
灰笛鯛棲息於從非常淺的區域到180米深處的沿海和近海水域。通常大量聚集在珊瑚礁、岩石區、河口和紅樹林棲息地中。成魚往往會在同一地區停留很長一段時間,標記研究顯示,在長達4年的時間裡,幾乎沒有移動。然而,在此範圍內,該物種表現出夜間攝食和日間遊動的日常活動模式。幼魚生活在沿海地區,如海草床,以及軟和沙底地區,但可能在各種生境中發現,一些沿海棲息地是其重要的育兒場所。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的淡水湖泊和河流中發現了成魚和幼魚,顯示出它們對不同鹽度的耐受能力。
生活習性
灰笛鯛是機會主義的掠食者。剛出生幼體以浮遊動物為食,包括橈足類和兩足類。幼魚白天在海草床中覓食,主要以甲殼類動物和魚類為食,少量以多毛類蠕蟲和軟體動物為食。成魚在夜間覓食,主要捕食小魚、蝦、蟹、腹足類和頭足類。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大西洋西部,從美國麻薩諸塞州到百慕達,向南到巴西,包括百慕達、巴哈馬、西印度群島、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它在佛羅里達州的海岸線附近特別豐富。
繁殖方式
性成熟大約在2歲之後,長度為18-33厘米。產卵發生在4-11月,夏季是產卵高峰期,受月球周期的影響。個別灰笛鯛在繁殖季節可能會多次產卵。灰鯛魚在滿月前後聚集繁殖。該物種是一種底棲產卵者,浮游性,受精後約20小時從底棲卵孵化出色素稀少的幼魚。卵黃囊在最初的45小時內被吸收,之後幼魚必須積極地在浮游生物中覓食。雖然一般情況下對幼魚的了解很少,但大多數似乎是浮游生物,其長度小於10毫米。幼魚通常生活在合適的河口棲息地,如海草床和紅樹林,儘管它們來自不同的棲息地。河口保育區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和保護,免受捕食者。幼魚每天都要進食,直到其達到大約80毫米的大小,然後它們進入淺海岩石區和海岸珊瑚礁,在那裡它們通常是成魚。估計最大年齡為25歲。
保護現狀
主要價值
灰笛鯛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游釣魚和食用魚,占佛羅里達鯛魚捕撈漁業和娛樂性捕魚的很大一部分。儘管該魚種是商業捕撈,但主要是作為其他漁業的季節性補充。灰笛鯛被沙灘圍網、刺網、陷阱、釣魚用具、扶手和長矛所捕獲。蝦拖網漁船在灰笛鯛的捕撈死亡率中占很大一部分,因為幼年灰笛鯛喜歡的軟底棲息地也養育大量的蝦。該魚已在水產養殖中成功飼養,並在商業水族館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