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方法
濰坊肉火燒
主要配料:麵粉、
五花肉、大蔥、大姜、花生油、海米、木耳等
調料選用:醬油、香油
製作步驟:
1.肉火燒的餡要用上好的五花肉切碎,用濃花椒水、醬油攪拌醃漬入味。
2.然後加30%的大蔥及適量的大姜、精鹽、味素、香油、海米、木耳、雞蛋糕拌成肉餡。
3.麵粉需用溫水合製成較軟的麵團。用花生油加麵粉熬製成油酥漿。
4.將一塊麵團拉長、壓平、上面抹上油酥漿,將面捲起來,鑿成火燒劑子,用手壓扁,包上肉餡,收邊做成圓匾形的火燒坯。
5.然後一個個放在鏊子上進行“火燒”加工。肉火燒是由“火”燒出來的,燒,這是一種原始的烹調方式。然而,燒的烹調方法的確能給人一種獨特的享受。
製作要領:
肉火燒要經歷煎、烙、烤、烘、蒸五道程式。須一人制坯,一人燒制。坯制好後,放在鏊子上煎和烙,使兩面定型。然後轉入爐內,沿爐膛擺放十幾個火燒。根據火的大小、生熟程度不斷用鐵叉子掏出,用手變換角度,然後重新送入爐內來進行烤、烘、燒。火的輻射將水分在短時間內急劇蒸發,澱粉變成了糊精,糖分焦化形成了光亮韌脆的外殼。濕煤燃燒中產生的水汽及火燒本身所產生的水汽在高溫的條件下將內部的餡芯全部烘熟,肉餡膨脹,火燒呈鼓形,顏色由黃白色變為火紅色,該出爐了!整個過程約在十分鐘內完成,時間短了,不熟;時間長了,易乾。
椒鹽火燒
調料選用:鹽
製作步驟
1. 把適量發酵粉溶在一碗40攝氏度的溫水中,用這水和面,面要儘量和得軟些(水多一些面就軟)。蓋上濕布或保鮮膜,再蓋上一個鍋蓋,放在溫暖處等待發酵。適宜發麵的溫度在30度左右,過幾天天氣冷了就不適合發麵了。
2. 大概兩小時以後,麵團發至兩倍大,就可以開始做餅胚了。由於面和得比較軟,所以有些粘手,沒關係,麵團滾上一層乾麵粉就行了。說到這裡我想起來,總有南方的同學問做麵食的時候太粘手怎么辦。其實常做麵食的同學都知道,在做麵食的時候我們都要另備一碗乾麵粉,叫做“面薄(mianbo )”,隨時灑在案板上防粘,比如擀
餃子皮的時候,面劑子兩面都要沾上薄面後再擀,以防粘在案板和擀麵杖上,這個細節以前沒說過,我以為大家都知道。
3. 案板上灑一層薄面,把麵團擀成一張
大餅,餅上灑一層花椒粉和適量鹽,再用擀麵杖擀一擀,使花椒粉和鹽牢牢地粘在
麵餅上。
4. 再抹上一層植物油,把麵餅捲起來。抹油的目的是使餅能分層,否則麵餅捲起來之後就粘一起了。
5. 把卷好的麵皮切成小塊。
6. 把兩端捏嚴,隨意按成小餅,再擀薄一些。
7. 平底鍋燒熱,刷一層油,放入餅胚,蓋上鍋蓋,小火燜兩分鐘,如果您的鍋蓋是玻璃的,此時能看到
麵餅微微發起變厚,鍋蓋內凝有一層細密的小水珠。翻一面,蓋上鍋蓋繼續燜三分鐘左右即可。
注意
烙餅時一定要蓋上鍋蓋,這樣水汽不會跑掉,烙出的餅才會軟。烙好的餅如果不馬上吃,就要放在一個有蓋的鍋里保溫保濕,這樣等全部烙完的時候再吃還是熱乎的。
河南火燒
主料配料
麵粉1000克,雞蛋20個,鹹熟豬瘦肉100克,鹹熟豬油100克,菜籽油125克,
蔥油適量。
調料選用
食用鹽適量,醬油55克,蔥末100克。
製作步驟
1.將
鹹豬肉剁成
綠豆大的丁,放入盆內加醬油浸泡。另取盆加蔥末、鹹熟豬油拌勻。
2.麵粉500克放在案板上,用適量開水燙麵,拌和均勻後,再摻入餘下的麵粉,加適量清水,拌勻揉透,搓成長條,摘成每個重55克的面劑,擀成柳葉形長麵皮,用手蘸菜油抹在麵皮上,同時抹上蔥油,將麵皮對摺捲起,再擀成直徑約15厘米的圓形餅,如此做完。
3.
鏊子放在中火上燒熱,刷上一層菜籽油,放上餅,烙至兩面變色、面熟起層時,用竹筷將餅中間劃開一小口,筷子平插入餅中,向四周慢慢劃開挑起,使有空隙,再將雞蛋搕入碗內(每個餅放雞蛋1個),加入醬油、肉丁5克攪勻,從開口處倒入餅內,蓋好,待雞蛋凝固後,翻身淋油,烙至兩面呈金黃色時即成。
製作要領
1.和好的麵團要略餳
2.下劑、擀餅要均勻
3.烙時火不宜太旺,以免外焦煳內不熟
風味特點
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軟韌,鹹香鮮美。
知名火燒
火燒名稱 | 所在地域 | 火燒名稱 | 所在地域 |
---|
大肉火燒 | 河南省延津 | 牛屯火燒 | 在滑縣南部的牛屯集一帶 |
酥皮肉火燒 | | 椒鹽火燒 | 北京 |
滷煮火燒 | 北京 | 驢肉火燒 | |
威縣火燒 | 河北威縣 | 高密火燒 | |
泗水火燒 | | 肉火燒 | |
肉火燒 | 山東濰坊 | 燴火燒(槓子頭火燒) | |
爐烤火燒 | 山東濰坊 | 點心火燒 | 山東濰坊 |
菜火燒 | | 驢肉火燒 | |
瓤子火燒 | 山東濰坊 | 肉火燒濰坊 | 山東濰坊 |
脂烙酥火燒 | 山東濰坊 | 砍火燒 | 山東濰坊 |
梭火燒 | 山東濰坊 | 簸箕火燒 | 山東濰坊 |
豬牛羊肉火燒 雙麻火燒 | 未知 河南開封 | 油酥火燒 | 山東萊蕪 |
營養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驢肉補血、治遠年老損,煮之飲、固本培元”。中醫認為,驢肉可補氣養血,對氣血不足者有極大補益,功效非凡的阿膠製品,就是用驢皮熬制而成的,具有很好的補血護膚養顏功效。驢肉可養心安神,用於心虛所致心神不寧的調養,驢肉可護膚養顏,有很好的美容功效。
屬菜系
火燒是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特色傳統名吃。
相關故事
滷煮火燒
滷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最初的
滷煮出自於宮廷的“
蘇造肉。”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製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
豬頭肉和
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滷煮火燒。
驢肉火燒
河間市地處廣闊的
華北平原中部。古代曾為河間國,漢代封河間王,是為諸侯,後又設府,地處
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後,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傳道路的寬度為“十八弓”。成為南北通衢大路,俗稱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風味的各種飲食文化均在這裡有所發展,尤其是清末時期,宮內太監,多出於河間一帶,清朝沒落,宮中烹飪高手御膳房太監回到家鄉,流於民間,靠手藝吃飯。因此有話流傳說:“要吃飯,河間轉”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自從最後兩隻龍在夏朝被人吃了一條、死了一條以後,就只有屠龍術流傳下來了,而驢則在千百年間,繁衍生息,讓人吃也吃不完。堪稱第一人間至味。驢肉的美味,古人早已受用。宋朝學士宋祁路過洛陽,在友人處盤桓數日,詩酒唱和之餘,大食驢肉,最後竟吃紅了眼,竟將代步的驢也殺來食之。
據有
河間獨特風味的“大火燒夾驢肉”。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傳說是:唐玄宗
李隆基登基前來到河間,一書生“殺驢煮秫”招待李隆基,他吃後連說:好吃好吃;清代乾隆下江南,從河間路過,錯過住處在民間吃飯,主人只好把剩餅拿來夾上驢肉放在大鍋里煲熱,乾隆吃後連連稱讚美味可口。經過數代流傳才形成這樣一種形狀(還有一種是圓形的)和風味。河間有句俗語叫:“常趕集還怕看不見賣大火燒的”,這也就是說大火燒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大家對這種食品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