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巡檢司

澎湖巡檢司

澎湖巡檢司(澎湖寨巡檢司),元明時期設定於澎湖群島的官署。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設定,隸屬於元朝福建行省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巡檢。明初循之。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為實施海禁政策而廢除澎湖巡檢司。1563年,考量到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

1622年,荷蘭人占領澎湖。1624年,明軍收復澎湖

其說明在12、13世紀,澎湖群島就已經納入中國版圖了。申明了澎湖列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澎湖巡檢司
  • 外文名:Penghu Inspection Division
  • 別稱:澎湖寨巡檢司
  • 設定時間:元朝
  • 設定於澎湖群島
簡述,管轄,歷史,

簡述

澎湖寨巡檢司,或稱澎湖巡檢司,設定於澎湖群島。設治時間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也就是根據一般史書及元史、新元史,考定:“蒙元世祖遠征日本因風失敗,迂迴台灣,道經澎湖設治澎湖,企圖進取台灣,作為征日本之準備。”
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澎湖巡檢司不但是澎湖群島的首次行政區劃,也是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定,但台灣本島並未在內。這一機構原本設於澎湖島,負責管理台澎地區事務。擊敗元朝取得中國政權的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定該官署。到了明代,由於倭寇出沒,台澎地處海隅,明政府遂採取堅壁清野政策,1384年因為實施封海政策,予以廢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復設澎湖寨巡檢司。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蘭占領澎湖,1624年通過澎湖之戰明朝收復澎湖
元朝政府管轄澎湖、台灣地區的行政機構。元世祖滅宋後在澎湖設立巡檢司,隸屬於福建行省泉州路同安縣,是中國在台灣附近島嶼設立正式建置的開始。
巡檢司是中國元明清時期縣級衙門底下的基層組織。該組織於元朝首創時,通常為管轄人煙稀少地方的非常設組織,除了無行政裁量權之外,也沒有常設主官管,而且沒有什麼軍事力量。明朝依其例沿用,不過佐以行政權力。

管轄

唐宋以來,內地屢遭戰亂,百姓流離失所。尤其是宋朝南渡,政府偏安江南,沿海百姓渡海求生的人越來越多。到了元朝,到澎湖的漢人更多,他們已在此地建造茅屋,過著定居的生活,不僅到海上捕撈魚蝦,而且在島上種植胡麻、綠豆,放牧成群的山羊,形成男子耕、漁、牧,女子紡織的聚落社會。大陸漢人開拓澎湖之後,開始向台灣島發展。據親自到過台灣的元代著名地理學家汪大淵所著《島夷志略》記載,當時台灣東部高山峻岭,林木蔥鬱,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種植黃豆、黍子。大陸商人將處川的瓷器等貨物運到台灣與當地土著居民交換硫黃、黃蠟和龐皮。
隨著大陸人民的不斷遷居澎湖,宋元政府注意並開始了對澎湖的管理。
曾在福建任官的南宋著名詩人陸游(1125―1210)的感昔詩說:“行年三十憶南遊,穩駕滄溟萬斛舟。嘗記早秋雷雨後,舵師指點說琉求。”由此說明東南沿海百姓對琉求(台灣)是了解的。
南宋乾道年間已派兵到澎湖巡防。宋代文獻《汪公行壯》中記載,1171年(乾道七年汪大猷當泉州郡守,當時海上有沙洲數萬畝,稱為“平湖”。時有毗舍邪人侵入,割盡人民所種的作物。後來,為保護當地百姓的利益,汪大猷在平湖建造房屋對200間,派軍民屯戍。這裡所說的“平湖”,就是澎湖。稍後,宋人趙汝適的《諸蕃志》寫道:“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當時澎湖已有不少居民,並在那裡定居,而且已經從事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更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政府已經在澎湖戍兵防守,澎湖已經歸福建晉江縣管轄了。這是封建政府第一次在台澎地區正式駐軍。
元史·琉求傳》說:“琉求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州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從對地理位置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這裡的琉求指的是台灣。
公元1280―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要求日本鎌倉幕府朝貢,因被拒絕,於是出兵征討日本,途經琉球(台灣)和澎湖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海船副萬戶楊祥請求帶兵6000人前往流求招降,如其不服就發兵攻擊,朝廷從其請。當時有從小生長福建沿海、熟知海道利病的吳志斗主張先從澎湖發船往諭,了解水勢地利,然後發兵。當年10月,元政府命楊祥為宣撫使,給金符,吳志斗為禮部員外郎、阮鑒為兵部員外郎,給銀符,往使流求,這是元朝當局經營流求的開始。第二年,他們從汀路尾澳起航,船行不久,望見一個低而長的島嶼,楊祥以為已到流求,率眾船停靠島邊,命令劉閏帶領200餘人分乘11艘小船上岸。島上的人聽不懂他們的話,引起爭執,元軍被殺 3人,不得不撤到船上,繼續航行,抵達澎湖。第二天,因吳志斗失蹤,只好返航,招渝流求的任務沒有完成。過了5年,成宗元貞三年(1297年),元朝政府改福建省為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並由福州“徒治泉州,以圖流求”。同年九月,福建平章政事高興派省都鎮撫張浩、福州新軍萬戶張進二人率軍再次赴流求招諭。這七八年是元朝積極經營台灣的時期。大約就在這個時期,為了便於對流求的管理,在1292―1294年元政府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隸屬於晉江縣、巡檢職位很低,只有九品,主要負責巡邏和查緝罪犯,併兼辦鹽課。澎湖巡檢司的出現,說明元朝政府已經在這個地區設定了行政管理機構。宋元兩朝在澎湖群島駐兵建置,說明早在12、13世紀,澎湖群島就已經納入中國版圖了。

歷史

元代台灣稱為“留求”,或者“琉求”。元朝初期,積極經略海外,曾派兵南征安南占城和爪哇,兩次東征日本,對於近在咫尺的台灣,自然不能無意,故有兩次招撫台灣之舉。據《元史》琉求傳記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冬十月,元世祖派遣楊祥、吳志斗、阮鑒等一行,攜帶詔書,出使招諭留求。次年春夏之交,他們自澎湖出發,遇到一個“山長而低者”的地方,派人登岸察看,因言語不曉,被殺死三人,遂無功而還。對於此行,他們內部意見分歧,楊祥以為到了留求,要求阮鑒、吳志斗出具“已到留求文字”,而二人則不同意。就事理推斷,此行既從澎湖出發,到達海上“山長而低者”的地方,這裡的人不曉語言,自是番人居住的地方,因而可能是台灣西海岸的某個地點。這個“山長而低者”的地方,不可能是澎湖群島的某個島嶼,因為澎湖群島僅有漢民,而無番人。
(1279年),即大德元年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高興上奏說,今行省由福州徒治泉州,離留求很近,可隨時偵察訊息,斟酌招降或討伐,不必調動他處兵力,願意就近一試。九月間,高興派遣張浩張進赴留求國,生擒130餘人而還。第二年正月,又將所俘留求人放回,要他們效順,但無下文。有關的情況在《元史》中有如下的記載:
“琉求,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州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亦素不通。天氣清明時,望之隱約若煙若霧,其遠不知幾千里也。西南北岸皆水,至彭湖漸低,近琉求則謂之落漈,漈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彭湖已下,遇颶風發作,漂流落漈,回者百一。琉求,在外夷最小而險者也。漢、唐以來,史所不載,近代諸蕃市舶不聞至其國。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
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萬戶楊祥請以六千軍往降之,不聽命則遂伐之,朝廷從其請。繼有書生吳志斗者上言生長福建,熟知海道利病,以為若欲收附,且就彭湖發船往諭,相水勢地利,然後興兵未晚也。冬十月,乃命楊祥充宣撫使,給金符,吳志斗禮部員外郎,阮鑒兵部員外郎,並給銀符,往使琉求。詔曰:“收撫江南已十七年,海外諸蕃罔不臣屬。惟琉求邇閩境,未曾歸附。議者請即加兵。朕惟祖宗立法,凡不庭之國,先遣使招諭,來則按堵如故,否則必致征討。今止其兵,命楊祥、阮鑒往諭汝國。果能慕義來朝,存爾國祀,保爾黎庶;若不效順,自恃險阻,舟師奄及,恐貽後悔。爾其慎擇之。”
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自汀路尾澳舟行,至是日巳時,海洋中正東望見有山長而低者,約去五十里。祥稱是琉求國,鑒稱不知的否。祥乘小舟至低山下,以其人眾,不親上,令軍官劉閏等二百餘人以小舟十一艘,載軍器,領三嶼人陳輝者登岸。岸上人眾不曉三嶼人語,為其殺死者三人,遂還。四月二日,至彭湖。祥責鑒、志斗“已至琉求”文字,二人不從。明日,不見志斗蹤跡,覓之無有也。先,志斗嘗斥言祥生事要功,欲取富貴,其言誕妄難信,至是,疑祥害之。祥顧稱志斗初言琉求不可往,今祥已至琉求而還,志斗懼罪逃去。志斗妻子訴於官。有旨,發祥、鑒還福建置對。後遇赦,不竟其事。
成宗元貞三年
福建省平章政事高興言,今立省泉州,距琉求為近,可伺其訊息,或宜招宜伐,不必它調兵力,興請就近試之。九月,高興遣省都鎮撫張浩、福州新軍萬戶張進赴琉求國,禽生口一百三十餘人。”
元代兩次招撫台灣沒有結果,但在澎湖卻有建置,設立了巡檢司,隸屬於泉州府同安縣。這是大陸政府在澎湖建立正式政權機構的開始。元代澎湖巡檢司設定於何時?學者有不同意見,尚無定論。據元人汪大淵的《島夷志略》說:“至元間,立巡檢司。”但元代有兩次“至元”年號,一為元世祖的“至元”(1264—1294年),一為元惠宗的“至元”(1335—1340年)。《島夷志略》所謂的“至元”,是指哪次“至元”而言?清代所修的台灣地方志,大都指出元代澎湖巡檢司設於元朝末年。如范鹹的《重修台灣府志》說:“至元末,置巡司。”謝金鑾的《續修台灣縣誌》說:“元之末,於澎湖巡檢司,以隸同安。”魯鼎梅主修的《重修台灣縣誌》說:“元末置巡檢司於澎湖。”林豪原纂、薛紹元刪補的《澎湖廳志》說:“元末置巡司,屬同安縣兼轄。”清人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福建“澎湖嶼”條也說:“至元末,置巡司於此。”若參照這些記載來看,《島夷志略》所謂的“至元”,應是指元順帝的“至元”而言,順帝的“至元”自是元末了。 元末順帝年間,汪大淵兩次附搭海船,到南洋一帶遊歷數年,在至正九年(1349年),就其親所見聞,寫成《島夷志略》一書。書中記述“琉球”說,特產有沙金、黃豆、黍子、硫黃、黃蠟、鹿、豹、麂皮等。而“貿易之貨”,有“處州磁器”之類,“海外諸國蓋由此始”,可見當時台灣與大陸之間已有貿易聯繫,大陸往來各國的商舶時常經過台灣。汪大淵曾登上極高峻的峙山,觀海潮,望日出。其所登的峙山為今日台灣何山,諸家說法不一,總之是台灣西海岸的某山。書中又記述“彭湖”說,“島分三十有六”,“泉人結茅為屋居之”,人多長壽,男女皆著布衣,地產胡麻、綠豆、山羊數萬成群。觀此光景,泉州人移居澎湖已經不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