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泉州府晉江縣夏禹時屬揚州城,周時為七閩地,春秋戰國時為越地。
晉江,名之由來,據載為:西晉永嘉(307─313)之亂,中州板蕩,衣冠庶民為避兵燹,紛紛自河洛南來,於此沿江而居,為寄託對故土的懷念,遂將棲止之水域取名晉江。
唐久視元年(700年),武榮州第三次建州,州治由前廢治南安縣
豐州鎮遷往東南十五里的
晉江下游平原地區,即泉州市鯉城區所在地。
唐景雲二年(711年),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為由,請置縣。開元六年(718年),“析南安縣東南部置晉江縣”,縣因江名而得。治設於泉州,州縣同治。時晉江所轄之地,為今之晉江市,石獅市,泉州城區及部分城郊,晉北之羅溪、馬甲、河市雙陽諸鎮,惠安縣,泉港區等。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四月,正是南唐後主李煜亡國降宋三年後中毒身亡之際,南唐清源軍節度使、仙遊楓亭人陳洪進被迫納土降宋,將泉州、漳州二郡及其所屬14縣(含晉江縣)正式歸入宋廷版圖。
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東鄉十六里置惠安縣”,轄地為今之惠安縣、泉港區。時為3鄉16里。後仍為3鄉,改為18里。乾道七年(1171),兼轄澎湖列島。澎湖列島有100多個大小島嶼,其中36個島嶼名之有據,21個島嶼有居民,列島以馬公、白沙、漁翁3島最為重要。
新中國成立後,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批准,於1951年1月析晉江縣城關區(鯉城鎮)和浮橋王宮一帶設立縣級泉州市,地級晉江專區區署仍然駐鯉城鎮辦公。晉江縣人民政府於1951年4月17日從晉江縣城關區(鯉城鎮)遷駐青陽鎮(現
青陽街道)。
1958年9月,劃臨海、東星2鄉及石霞鄉部分(今豐澤區)歸縣級泉州市管轄。
1971年1月,劃晉江縣的羅溪、馬甲、河市3公社和雙陽農場歸縣級泉州市管轄。
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成立地級泉州市,晉江縣屬之。
1987年12月,析晉江縣石獅、永寧、蚶江三鎮和祥芝鄉為石獅市(縣級市)。
1992年,晉江改縣為縣級市,由地級泉州市代管。
兩晉隋唐
泉州是從晉朝開始有中原洛陽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朝故土,因此將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公元四世紀初,中原戰亂頻繁,有晉人南遷,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文化,使泉州得到進一步的開發。但南朝、隋朝和唐朝前期由於今泉州一帶人口稀少,今泉州一帶的行政建制多次被裁撤。武榮州建立不久復廢入泉州(今福州)。
唐朝中期開始有較多的中原人遷入晉江一帶 ,而居住地則因該江得名——晉江。
唐久視元年(西元700年)第三次置武榮州,泉州一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州治設今市區。唐朝初年,歸武榮州(泉州)所轄。
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為由,請置縣。同時,武榮州始改名為泉州。
開元六年(718),“析南安縣東南部置晉江縣”,縣因江名而得。治設於泉州,州縣同治。當時晉江縣所轄之地,為今之泉州市城區(晉江縣城)及晉北之羅溪、馬甲、河市、雙陽諸鎮、晉江市、石獅市、惠安縣(含泉港區、台商區)等。安溪、同安、永春、德化一帶直到五代時才設縣,泉州沿海一帶在唐朝中期後才形成陸地。
唐代泉州設定初期,轄晉江、南安、龍溪、莆田、仙遊五縣,其中的南安縣轄區包括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廈門市)五縣。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泉州與漳州分治,將泉州龍溪縣(今漳州市全境的三分之二)劃歸漳州所轄。
唐中葉的"安史之亂"給中原造成嚴重的災難,中原人民進一步避亂南遷,經濟文化中心轉移,促進泉州進一步繁榮。史載唐大曆年間,泉州"文風大盛"、書院林立,一些著名的寺院如明心寺、法雲寺、普照寺等,均建於此時。詩人王心鑒有詩寫到:“泉水出疊嶂,飛虹沐晞陽。書院桐花里,梵宇蓮湖旁。翠篔倚老厝,朱霞染雲檣。好風鯉城起,浮舟泛重洋。”經濟上,泉州已逐漸成為南方重要的大港口,天佑午間,已是一個車旅輻輳、商賈雲集,"雲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的國際港城,與交州(今越南河內)、廣州、明州(今浙江寧波)並稱為全國四大港口。
五代十國
五代後漢乾祐二年(公元949年),泉州稱清源郡。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轄晉江、南安、莆田、仙遊、同安、德化、永春、清溪(後稱安溪)、長泰九縣。
兩宋元明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四月,正是南唐後主李煜亡國降宋三年後中毒身亡之際,南唐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今楓亭秀峰人)被迫納土降宋,將泉州、漳州二郡及其所屬14縣(含仙遊、莆田、同安三縣)正式歸入宋廷版圖。自始,晉江縣隨泉州府併入宋朝。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泉州府仙遊縣東北部游洋鎮一帶出現百姓暴動,並危及泉州府城(今鯉城區)。為了鞏固宋朝在福建的統治,宋太宗趙光義下詔設立福建路興化軍,管轄原泉州府莆田、仙遊二縣以及新設立的興化縣。(參考明代學者莆田縣涵江鎮黃宗錫《重刊興化府志》、《八閩通志》)興化軍治、興化縣治暫時設在游洋鎮,南宋時興化軍治遷往莆田縣城(荔城鎮)。興化軍直屬福建路,與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邵武軍合稱為“八閩”。興化府轄地包括今莆田市4個市轄區(原莆田縣),仙遊縣,泉港區界山鎮,福清市新厝鎮等。
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析晉江縣東北16里設立泉州府惠安縣,同時長泰縣劃入漳州,此後晉江縣東連惠安縣,西靠南安縣、南臨同安縣,北承仙遊縣,東邊和興化軍莆田縣隔海相望。此時,泉州府轄晉江、南安、同安、德化、永春、安溪、惠安七縣。北宋時在泉州設市舶司,專管海外貿易。南宋朝廷偏都臨安(杭州),當時泉州成為與廣州並駕齊驅的全國兩大商港。
宋代惠安縣(含今泉港區)轄地分3鄉,統16里,其名如下:
1、崇武鄉(西南),領太康、守節、禮興、民安、長安等5里;
2、崇善鄉(東南),領平康、歸化、祥符、溫陵、安仁、同信、尊賢、延壽等8里;
3、城山鄉(東北),領崇德、德音、光德、待賢、民蘇等5里。
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至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二十年間,先後四次在泉州置福建中書省衙,泉州改為泉州路。大德二年改為泉中府,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復立泉州分省,元代泉州成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宋代晉江縣分5鄉,統23里,其名如下:
1、開建鄉(今縣西南安海一帶),轄養能、務本、仁孝、修仁等4里;
2、安仁鄉(今縣東石、深滬、金井和永寧一帶),轄仁和、勸善、弦歌、永寧、江陰、聚仁等6里;
3、永寧鄉(今青陽一帶),轄永福、和風、沙塘等3里;
4、晉江鄉(今泉州城區及市郊一帶),轄常泰、興賢、登瀛、臨江、鸞歌、棠陰等6里;
5、玉泉鄉(今河市一帶),轄愛育、善政、仙溪、常建等4里。
明代全國分為十三個"布政司",統領各地府、縣。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稱泉州府,屬福建布政使司,轄晉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七縣。
清史民國
清承明制,全國分為十五省,實行省、府(州、廳)、縣三級制。泉州府為閩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為直隸州,德化歸其所轄。泉州府轄晉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縣。清朝設興泉永道,轄泉州府(含今廈門市)、興化府(仙遊、莆田)、永春直隸州(永春、德化)。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州府,復縣設道。泉州初歸廈門道(轄同安、晉江、南安、金門、安溪、莆田、仙遊、永春、德化、惠安、十縣,駐同安),後屬泉州道。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廢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劃為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晉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遊、惠安、金門八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閩變"後成立興泉省,設省政府於泉州,不久即廢,後改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但轄縣不變,直至解放後。
民國二十九年,晉江全縣設4個區,撤銷聯保,建立46個鄉鎮。
第一區,區署在縣城。轄有泉山鎮、明倫鎮、雲梯鎮、南薰鎮、象峰鎮、西北鎮、東洛鎮、法石鎮、新鄉鎮、永豐鎮、和平鄉、三民鎮、雙池鎮、青陽鎮、羅裳鎮、碧山鄉、三聯鎮17個鄉鎮。
第二區,區署在安海。轄有安平鎮、內坑鎮、白洲鄉、靈源鎮、新村鄉、石塔鄉、東石鎮、梧林鄉等8個鄉鎮。
第三區,區署在石獅。轄有石獅鎮、新華鎮、塘市鎮、彭田鄉、蚶江鎮、蓮塘鄉、祥芝鎮、永寧鎮、大坡鄉、衙口鎮、中山鎮、沙崗鄉、英林鄉、金井鎮、石圳鄉、深滬鎮等16個鄉鎮。
第四區,區署在河市。轄有雙河鄉、錦鳳鄉、豐山鄉、羅溪鄉、山頂鄉等5個鄉。
民國三十二年,晉江全縣劃為3個區,36個鄉鎮。
縣直(城關區)轄10個鄉鎮:西北鄉、東洛鄉、法石鄉、浮橋鄉、立德鎮、居仁鎮、由義鎮、永豐鄉、雙池鄉、青陽鄉。
安海區轄9個鄉鎮:碧山鄉、梅溪鄉、白洲鄉、內坑鄉、安平鎮、靈梧鄉、忠信鄉、東石鎮、石塔鄉。
石獅區轄12個鄉鎮:羅裳鄉、塘市鄉、至善鄉、自強鎮、蚶江鄉、復興鄉、永寧鎮、霞坡鄉、英林鄉、沙崗鄉、金井鎮、深滬鎮。
河市區轄5個鄉鎮:大猷鄉、豐山鄉、錦鳳鄉、羅溪鄉、山頂鄉。
民國三十五年五月,撤銷和平鄉,晉江全縣改為8鎮、16鄉,共轄298保。
溫陵鎮(鎮公所在承天巷),轄有月台、青雲、儒林、講武、雙忠、德濟、文山、鰲璇、萬壽、寶海、浯江、金剛、花橋、崇善、麗正、文錦、龍西、玉關、石筍、梅石、天福、小山、威遠、刺桐、衡文、南俊、雙塔、狀里、鯉東等29保。
四維鄉(鄉公所在浮橋宮),轄有霞浦、筍江、石光、棲霞、古店、南山、曙光、奇樹、三鳳、四知、玉泉、青龍、雁翔、忠信、御輦、雷鋒、華洲、順洲等18保。
法石鄉(鄉公所在長春境),轄有迎春、西南、雲谷、中芸、寶山、長興、臨海等7保。
東北鄉(鄉公所在仁鳳街),轄有仁鳳、瑞峰、美墩、東南、鶴山、海濱、杏嶼、南院、護城、福清、清源、官宅、泉埔、印塘等14保。
青陽鄉(鄉公所在青陽),轄有蓮嶼、孟群、青華、梅峰、桂山、境湖、榮江、龍岱、涵岱、涵坂、岸溪、獅溝、仙石、金登、溜濱等15保。
安海鎮(鎮公所在安海朱子祠),轄有西竺、奎光、安西、明義、駐鎮、忠義、鎮東、浦山、玉屏、井林、前塘、五埭等12保。
親民鄉(鄉公所在大宅村),轄有熊峰、山莊、桐山、梅嶺、豐田、光山、祥安、雙洪、錦霞、泰昌、大宅等11保。
東石鎮(鎮公所在東石獅尾),轄有龍坑、龍江、珠霞、玉亭、雙碧、古塔、潘徑、石菌、塔頭、梅塘、英南、英北、蓬山、南天等14保。
康樂鄉(鄉公所在馬坪村),轄有靈水、紫華、英塘、古垵、英墩、雙林、可慕、肖霞、妙山、上壇、瑤店、瑤內、馬坪、錢亭、古宅、象菌等16保。
碧山鄉(鄉公所在張林村),轄有雲岫、仙賓、梅嶼、版築、霞嶺、福居、雁山、龍鳳、鳳山、雙溝等10保。
梅溪鄉(鄉公所在磁灶村),轄有三前、雙洋、前坡、梅里、梅坑、碧湖、紫園、春湖等8保。
大同鄉(鄉公所在沙塘村),轄有沙塘、融村、濟源、四姓、祥陵、梧川、羅山、南塘、杏田、上谷、梧榕、湖林、坂山、後坊、梧潭等15保。
石獅鎮(鎮公所在石獅),轄有券內、後東、玉湖、龍福、金林、新華、大侖、鈔坑、港塘、山兜、龜湖、三吳、龍塘、浦內、錦桃等15保。
復興鄉(鄉公所在蚶江),轄有古蓮、祥芝、伍堡、東坡、洋厝、青山、蓮湖、錦溪、錦林、玉湖、錦桃、蓮埭、龍窟等13保。
永寧鎮(鎮公所在永寧),轄有永清、玉泉、金沙、梅港、洋沙、雙嶺、桿東、聯溪、厝上9保。
至善鄉(鄉公所在檀林村),轄有容卿、彭田、杏山、屏南、福林、中山、南湖、石廈等8保。
霞坡鎮(鎮公所在衙口街),轄有潯江、潯山、魯江、四維、新街、秀浯、石龜、新峰、前港等9保。
英林鄉(鄉公所在英林村),轄有英井、上杭、英塔、燒溪、高山、龍山、東埭、伍坑、伍塘、英西、龍湖、潯湖等12保。
金井鎮(鎮公所在金井北尾街),轄有港安、氵丙(水+丙)洲、金井、海邊、西資、塘東、圍江、岱峰、石圳、溜江、榕霞、蘇光等12保。
深滬鎮(鎮公所在深滬東路頭),轄有文昌、滬山、碧峰、醒獅、柳東、科任、龍安、首峰、華峰等9保。
大猷鄉(鄉公所在河市街),轄有奎峰、霞溪、梧宅、福嶺、前葉、埭北、聯山、官洋、弼佐、大南、蛟壇等11保。
錦豐鄉(鄉公所在馬甲街),轄有永安、鵬峰、梅山、雲龍、鳳林、龍尾、大同、德義、鷲峰、南廳、岱山、板香、蓮田、梧峰、雙髻等15保。
羅溪鄉(鄉公所在大羅溪),轄有東方、翁山、嶺頭、垵內、柏山、中溪、前溪、後溪等8保。
山頂鄉(鄉公所在山頂彭),轄有塗樓、鳳吟、塘頭、厝斗、前坂、四亭、鐘山、洪岩等8保。
新中國
泉州地區於1949年9月1日解放,並於9月9日設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晉江縣屬之。
1949年8月31日,晉江縣解放。9月9日,晉江縣人民政府成立,駐晉江縣城刺桐城(今泉州市鯉城區)。
1950年6月,晉江縣所轄鄉鎮改為13個區,2個直屬鎮,管轄214個鄉。13個區和2個鎮:城關特別區(溫陵),第一區(山頂、羅溪),第二區(錦豐、大猷),第三區(東北、法石),第四區(四維、梅溪),第五區(青陽、碧山),第六區(安海、親民),第七區(東石、康樂),第八區(石獅、大同),第九區(永寧、復興各大部),第十區(至善、霞坡及永寧、復興各一部),第十一區(英林及金井一部),第十二區(深滬及金井一部)。安海鎮(安海市區),石獅鎮(石獅市區)。
新中國成立後,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部批准,於1951年1月析晉江縣城關區(鯉城鎮)和浮橋王宮一帶設立縣級泉州市,地級晉江專區區署仍然駐鯉城鎮辦公。晉江縣人民政府於1951年4月17日從晉江縣城關區(鯉城鎮)遷駐青陽鎮(現
青陽街道)。
1952年7月,晉江全縣(不含刺桐城)劃為20個區,216個鄉,保留7個鄉級鎮和7個街的編制。
一區,駐柏山鄉,轄虹山、蘇山、鐘山、雙合、白鳳、洪四、柏山、翁山、三合、建興、前溪和雙溪等12鄉。
二區,駐永安鄉,轄鷲南、義山、蓮田、梧峰、杏川、四方、祈山、鵬雲、梅山、永安、新民和新建等12鄉。
三區,駐河市鄉,轄官洋、弼洋、新髻、蛟南、爐田、河市、梧宅、前埭、溪山、前洋和雙洋等11鄉。
四區,駐新前鄉,轄清源、群生、新生、鳳山、雲山、中芸、東星、潯美、烏嶼、寶山、長興、臨海和新前等13鄉。
五區,駐清雁鄉,轄古店、石霞、奇曙、南山、紫湖、春湖、御輦、玉霞、清雁、四鳳、錦州、實義和紫南等13鄉。
六區,駐磁灶鎮,轄蘇前、洋前、梅前、張林、四姓、車厝、賴厝、霞嶺等8鄉和磁灶鎮。
七區,駐涵坂鄉,轄池店、金登、溜濱、仙石、龍岱、涵埭、雁山、雙溝、梅嶼、蘇厝、涵坂、榮江、岸溪和境湖等14鄉。
八區,駐梅峰鄉,轄桂山、青華、蓮嶼、融村、梅峰、後坊、梧塘、高霞、沙塘、梧潭、羅山、社山等12鄉和青陽鎮。
九區,駐內坑鄉,轄陶澤、錦和、豐光、天亮、洪山、內坑、雲霞、黎山、仁壽、五埭、前桐、玉湖和雙宅等13鄉。
十區,駐復興街,轄安東、安西2鄉和海東、鴻塔、復興、興勝等4街。
十一區,駐可慕鄉,轄靈水、紫華、英墩、英塘、雙林、可慕、上壇、古垵、妙山、玉浦、馬坪、古宅、錢亭、塘厝和瑤店等15鄉。
十二區,駐梧林鄉,轄許林、梧林、湖林、坂山、容卿、塔山、龍福、上郭、塘市、後洋、杏田、龜湖、三吳、洪堀、浦內、錦桃、龍塘和港塘等18鄉。
十三區,駐新華街,轄大侖、五星2鄉和寬仁、新華、新湖等3街。
十四區,駐雙湖鄉,轄蓮埭、蓮塘、錦林、洋厝、雙湖、古蓮、祥芝、石湖、蚶江、伍鴻、東坡和厝上等12鄉。
十五區,駐永寧鎮,轄錦溪、青山、聯溪、沙郭、三芳、梅港、洋沙、金林、桿東、雙嶺等10鄉和永寧鎮。
十六區,駐衙口鎮,轄葛山、秀浯、新峰、石龜、魯濱、前港、南湖、彭田、鈔坑、石廈、福林、杏山、屏南、新街、陽溪等15鄉和衙口鎮。
十七區,駐東石鎮,轄肖林、雙碧、古塔、逢山、山前、南天、潘徑、梅塘、石塔等9鄉和東石鎮。
十八區,駐英林鄉,轄英南、英北、東坑、龍西、嘉排、港塔、玉山、龍湖、湖北、英林、新溪、燒灰和英湖等13鄉。
十九區,駐深滬鎮,轄三山、相鏢、華峰等3鄉和深滬鎮。
二十區,駐金井鎮,轄氵丙(水+丙)洲、埔坑、山蘇、運伙、群力、愛群、山海、塘東、圍頭等9鄉和金井鎮。
1953年,合併第十區的安東、安西兩鄉為安東鄉,全縣共215個鄉。
第一次普選後,第十區(安海)和十三區(石獅)分別成立區人民政府。
1954年11月,全縣增劃8個鄉,即第二區增劃後坂、新洋鄉,第三區增劃霞溪、新南鄉,第四區增劃橋南鄉,第八區增劃嶺山鄉,第十七區增劃玉峰鄉,第十九區增劃華山鄉,原第十二區的許林和後洋兩鄉劃歸第八區管轄。第十區的安東鄉改為安東街。全縣共為20個區、222個鄉、7個鄉級鎮和8個街。
1955年9月,撤銷第六、第八、第十和第十三等4個區,成立安海、石獅兩個鎮。全縣共轄16個區、2個鎮(區級)、222個鄉(其中5個縣轄鄉)、7個鄉級鎮和8個街。
大羅溪區,駐羅溪,轄12鄉。馬甲區,駐永安,轄14鄉。河市區,駐河市,轄13鄉。
中芸區,駐中芸,轄14鄉。紫湖區,駐園坂,轄17鄉1鎮。涵坂區,駐涵坂,轄18鄉。
內坑區,駐內坑,轄17鄉。英墩區,駐英墩,轄14鄉。港塘區,駐港塘,轄17鄉。
雙湖區,駐雙湖,轄12鄉。永寧區,駐永寧,轄9鄉1鎮。衙口區,駐衙口,轄17鄉1鎮。
東石區,駐東石,轄13鄉1鎮。英林區,駐英林,轄16鄉。深滬區,娃深滬,轄4鄉1鎮。
金井區,駐金井,轄9鄉1鎮。安海鎮,轄5街。石獅鎮,轄1鄉3街。縣直轄5鄉1鎮。
1958年3月,撤區並鄉,全縣劃為31個鄉鎮,即:虹山、鐘山、羅溪、鷲南、馬甲、河市、雙洋、東星、臨海、石霞、磁灶、蘇厝、羅山、內坑、蚶江、祥芝、龜湖、永寧、衙口,龍湖、英墩、東石、英都、可慕、英林、圍頭、深滬、金井等28鄉和青陽、安海、石獅3鎮。
8月,並為21個鄉,即羅溪、馬甲、河市、臨海、石霞、磁灶、內坑、蘇厝、羅山、龜湖、祥芝、永寧、龍湖、可慕、英林、東石、深滬、金井、青陽、安海和石獅等鄉。
1958年9月,劃臨海、東星2鄉及石霞鄉部分(今泉州市豐澤區)歸縣級泉州市管轄。
全縣並為13個鄉:羅溪、馬甲、河市、磁灶、蘇厝、青陽、羅山、安海、東石、石獅、祥芝、龍湖、金井等。10月,實行政社合一,撤鄉成立13個人民公社。下設152個生產大隊,10個居委會,1547個生產隊。
1959年上半年,全縣轄13個人民公社,202個生產大隊,2173個生產隊,10個居委會。
1960年,全縣有13個人民公社,187個生產大隊,1586個生產隊,10個居民委員會。
1961年6月,全縣劃分為20個人民公社(羅溪、馬甲、河市、磁灶、池店、陳埭、青陽、羅山、內坑、安海、東石、永和街、石獅、永寧、蚶江、祥芝、龍湖、英林、深滬、金井等),3個農場(雙陽、紫帽山和西濱),384個生產大隊,3723個生產隊和10個居委會。
1964年6月,恢復石獅鎮建制。全縣共轄20個人民公社,1個鎮,3個農場,425個生產大隊,5075個生產隊,10個居委會。
1965年1月,恢復安海鎮建制。全縣共轄20個人民公社,2個鎮,3個農場,418個生產大隊,4726個生產隊,10個居委會。
1970年7月,安海鎮、社合併為安海公社,撤銷安海鎮建制。全縣共轄20個人民公社,1個鎮,3個農場。
1971年1月,劃晉江縣的羅溪、馬甲、河市3公社和雙陽農場歸縣級泉州市管轄。
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成立地級泉州市,晉江縣屬之。
1987年12月,析晉江縣石獅、永寧、蚶江三鎮和祥芝鄉為石獅市(縣級市)。
1992年,晉江改縣為縣級市,由地級泉州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