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液性中耳炎

中醫辨證論治,飲停中耳證,中藥外治,肺失宣降證,少陽經氣痞塞證,痰瘀互結證,氣虛竅閉證,
漿液性中耳炎
【簡單介紹】
分泌性中耳炎又名漿液性中耳炎,是由於急性中耳炎未徹底痊癒或咽鼓管阻塞的結果導致中耳內積有滲出液.
分泌性中耳炎常見於兒童.滲出液中可能無菌,但通常含有致病菌.咽鼓管阻塞可由鼻咽部炎症,變態反應,腺樣體肥大,良性或惡性腫瘤引起.
由於咽鼓管在吞咽時開放,使中耳正常地換氣,每分鐘3~4次,氧氣可被中耳黏膜血管內的血液所吸收,如果咽鼓管開放功能受阻,中耳內將發生相對的負壓.
【臨床表現】
最初發生鼓膜的輕度內陷,伴光錐的移位和標誌明顯.繼之,自中耳黏膜內的血管產生滲出液,因鼓膜表面呈琥珀色或灰色且不活動而能識別.透過鼓膜可見到含氣的液平面或氣泡;有傳音性聾發生.在外耳道負壓的情況下,聲導抗測定呈最大聲順.
【治療原則】
由於致病菌對中耳的滲出可能具有作用,如前述急性中耳炎試用抗生素的治療常有益處,並應考慮為首選的治療.它對解除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咽鼓管阻塞和消滅中耳的細菌有效.
糾正鼻咽部的任何基礎條件是必要的.兒童需作腺樣體切除術,除去聚集在咽鼓管圓枕,咽隱窩的淋巴樣組織和鼻咽頂部腺樣體塊,以根除持續性和復發性的分泌性中耳炎.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性鼻炎,鼻竇炎和鼻咽炎.有時有指征作免疫學檢查.要從患者周圍環境中除去任何已證明的致敏原,或可試用免疫療法.

中醫辨證論治

臨床上,漿液性中耳炎有急性期與慢性期,但急性期與慢性期之間無明顯界限。急性期者,中醫稱為耳脹,慢性期者,中醫稱為耳閉。

飲停中耳證

本病一些患者常反覆中耳積液,穿刺抽液只能取效一時,或置管後中耳積液仍長流不止,往往可見鼓膜淡黃有積液線,舌質胖嫩,或有齒痕,脈濡或緩,可從飲停中耳論治。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諸病候》云:“若膀胱有停水,浸漬於腎,則耳聾而氣滿也”,當指此而言。
飲屬水液,中醫學認為,肺主宣發,脾主運化,腎主氣化,均與水液的代謝過程有關。因此,凡漿液性中耳炎鼓室有明顯積液體徵,甚至反覆積液,治療之法。

中藥外治

【處方】麝香、枯礬、乾胭脂、爐甘石、片腦等名貴地道藥材。
【製法】上為末為中藥散劑
【功能主治】止癢,止痛。主治耳聾,流膿,疼痛,紅腫,流黃水。
臨床藥用:柴胡、香附、川芎、澤瀉、白朮各10g,石菖蒲6g。具行氣通竅開閉之力,石菖蒲味辛性溫,除濕濁而通九竅,

肺失宣降證

中耳屬肺之系,以中耳有竅(咽鼓管)通於頏顙(鼻咽部),頏顙亦為氣道,屬喉,為肺之系;中耳黏膜為呼吸黏膜分化而來且與呼吸道黏膜相延續,二者的細胞與分泌物成分一致。故外感風邪,皮毛受之,肺系不清,咽鼓管咽口黏膜腫脹致其管道閉塞為病。症見自覺耳竅內脹悶閉塞不適,耳鳴轟轟,自聲增強,聽力減退,可伴鼻塞流涕。檢查見耳膜稍內陷,或有輕微充血,鼻咽部黏膜及鼻黏膜潮紅充血腫脹。舌淡紅,苔薄,脈浮。
屬風寒閉竅者,治以疏風散寒,宣肺通竅,所謂“耳聾治肺”,常用藥物,麻黃6g,杏仁、葶藶子、白芷各10g,炙甘草、石菖蒲各6g。風寒重,酌加桂枝6g,白芍藥12,生薑3片,大棗5枚。
屬風熱閉竅者,見小便黃,口微渴,或有咳嗽黃痰,舌偏紅,苔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宣肺通耳,常用藥物,金銀花15g,荊芥、連翹、桔梗、黃芩、杏仁、白前各10g,竹葉、薄荷、柴胡、甘草各6g。
加減:伴鼓室少量積液者,乃肺失宣降,津液壅滯,停飲於中耳所致,加車前子10g,木通6~10g,利水通竅。

少陽經氣痞塞證

少陽經脈循行於耳,明·薛立齋《保嬰撮要》卷四說:“耳者心腎之竅,肝膽之經也。心腎主內症精血不足,肝膽主外症風熱有餘。”若因外感,少陽受邪,經氣痞塞,則耳內脹悶閉塞感,自聲增強,耳鳴。伴頭昏脹痛,口苦咽乾。檢查見鼓膜內陷,或有血管爬行;舌淡紅,苔薄,脈浮弦。
治以疏利少陽,行氣通竅為主,常用藥物,柴胡、黃芩、川芎、香附子、法半夏、白芷、車前子各10g,石菖蒲、甘草各6g。

痰瘀互結證

因邪毒久留,竅絡不通,痰瘀互結,閉阻耳竅所致。證見病程較久,耳內閉塞感,聽力減退明顯,鼓膜穿刺有稠黏分泌物,或切開鼓膜後其分泌物呈膠黏狀,鼓膜增厚、混濁,甚則黏連、萎縮;舌質或有瘀點。全身症候不明顯,但可兼有氣虛或腎虛的個別症狀。
治宜除痰化瘀,行氣通竅。
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的某些藥物如丹參,具有激活纖溶、抑制成纖細胞生長和增生的作用,治療陳舊性增生性瘢痕有效,這對於消除鼓膜增厚的病理、消除咽鼓管或鼓室的黏連可能有效。我們通過活血化瘀治療,確實觀察到鼓膜增厚或鼓室黏連的患者,體徵恢復正常的典型病例。

氣虛竅閉證

耳為清陽遊行交會之所。肺脾氣虛,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邪乾清竅,發為本病者,證見耳內脹悶閉塞感,或有自聲增強、耳鳴、聽力減退明顯;面色不華,容易感冒,倦怠乏力,舌質偏淡,脈緩弱。或伴鼻黏膜色淡,或鼻塞有涕等邪滯鼻竅症;或兼鼓膜增厚、混濁等氣滯血瘀證;或兼腰膝酸軟、肢涼,小便清長夜尿多,脈沉弱等腎虛之證。
治以益氣升清為主,常用藥物,黃芪、黨參、葛根各15g,柴胡、川芎、香附、蔓荊子、白芍藥各10g,黃柏、石菖蒲、炙甘草各6g。
加減:病程長,兼氣滯血瘀者,酌加丹參、紅花、澤蘭之類;兼邪滯鼻竅者,酌加藿香、白芷、辛夷、桔梗之類;兼腎虛者,酌加菟絲子、補骨脂、淫羊藿、巴戟天之類。
臨床上,漿液性中耳炎病因病理複雜,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中耳腔的低毒性感染,以及Ⅰ型變態反應亦可能與本病的形成均有關。因此往往病情反覆。對此,用抗滲耳方,能收到較好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