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簡介
漱玉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在柳絮泉東側,為一長方石砌水池,周飾石雕欄桿。池內北壁鑲嵌“漱玉泉”刻石,為濟南當代書畫家
關友聲1956年書寫。“漱玉”一名由“漱石枕流”(《世說新語·排調》)一詞演化而來。相傳,宋代傑出詞人
李清照曾於此掬於梳妝,填詞吟詩,她的作品《漱玉詞》即以此泉命名。
泉南側為溢水口,由自然石疊砌。泉水從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噝噝作響,然後漫石穿隙,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如同漱玉。這池水面較大,山石駁岸,錯落有致。池內又有一泉,簇簇水泡,旋轉著慢慢升起,猶如螺形,又叫螺絲泉。泉水清澈見底,蓄有錦魚。岸上
青松挺拔舒秀,翠竹婀娜多姿。
為紀念李清照,1959年在池北岸闢建“李清照紀念堂”,1980年又修葺改建。庭院與泉池相映,為漱玉泉增添了深邃的文化內涵。漱玉泉位於
趵突泉公園內。泉池呈長方形, 四周圍以漢白玉欄桿。池長4.8米,寬3.1米,深2米。池內北壁鑲嵌“漱玉泉”刻石,為
濟南當代書畫家關友聲1956
年書寫。泉南側為溢水口,由自然石疊砌。泉水從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噝噝作響,然後漫石穿隙,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如同漱玉。池水面較大,山石駁岸,錯落有致。池內又有一泉,簇簇水泡,旋轉著慢慢升起,猶如螺形,又叫螺絲泉。泉水清澈見底,蓄有錦魚。岸上青松挺拔舒秀,翠竹婀娜多姿。
相傳這裡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故居所在,李清照曾於此掬水梳妝,填詞吟詩,她的作品《漱玉詞》即以此泉命名。清
田雯有詩:“跳波濺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門外垂楊樹。”清代學者
任宏遠在《柳絮泉訪李易安故宅》詩中寫道:“為尋詞女舍,卻向柳泉行。秋雨黃花瘦,春流漱玉聲”。
離
滄園不遠東北方向有一泓碧水,從地面湧出簡直像一面明亮的鏡子,這便是七十二名泉中的漱玉泉,泉邊緣柳成蔭,泉水清澈見底,水石相激,淙淙有聲,猶如漱玉。這裡以著名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居於此而聞名,名從李清照《漱玉集》而來。此泉北現有李清照
紀念館,楹聯云:"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重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後主遺風。
旅遊信息
住宿
在濟南旅遊,您總可輕而易舉找到滿意的住宿。濟南有各類
賓館、飯店、
旅館不計其數,僅星級賓館就有近五十家,另有數十家國內旅遊定點飯店,可滿足眾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位於濟南市商業中心北園路的龍都
國際大酒店(
五星級標準,豪華涉外),昇平街的
山東貴都大酒店(三星級),均享有盛名,可優先考慮餐宿。
濟南星級賓館標準間的房價,經打折後實際成交的,四星級一般不低於350元,三星級一般不低於260元,二星級一般不低於200元,相當於一星級飯店的
標準間價格在百元左右。
交通
位於趵突泉公園內,自駕車指南:京福高速——濟南西出口下或濟南南出口下——經十路西行——玉函高 架橋北行——青年西路——趵突泉,下高速後約行25分鐘。市內乘14、41、49、K51、K 52、K 54、66、72、82、85、101、102、103、104路
公車,均可到達公園。但旅遊旺季常造成擁堵,建議大家提前規劃,以免耽誤行程。
氣候
5月至11月為旅遊旺季,9-11月份是最佳旅遊時間,此時秋高氣爽,氣候宜人。
特產
霑化冬棗 鮮食晚熟,品質極佳,具有皮薄肉脆、無渣、細嫩多汁、甘甜清香、口感好等特點 奶湯蒲菜 奶湯蒲菜是以濟南大明湖出產的一種質地鮮嫩、色澤潔白、味道清鮮的
蒲菜為主料,配有
苔菜、冬菇、火腿片、加奶湯烹製而成,歷來被人們譽為濟南第一湯菜。 明湖
蓮藕明湖蓮藕又稱白蓮耦,藕大肉厚,質嫩而脆,味微甜,可生食、拌食、甜食等,是宴席佳肴。明水香稻是
稻米的一種特異品種。稻粒微黃,呈半透明體,油潤光滑,嚼之清香爽口,是馳譽全國的名稻。
景區特產
阿膠酒
阿膠因產於原
東阿縣城(現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它以專用黑驢皮與當地得天獨厚的天然水質——狼溪河水熬制而成,已有兩千年歷史。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將阿膠稱為“聖藥”,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
龍山小米
章丘市名產“龍山小米”,在歷史上為全國四大貢米之一。相傳自有“龍山文化”以來就有“龍山小米”。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向皇帝進貢.“龍山小米”的營養很豐富,據化驗,它含
脂肪5.26%,比其它小米高2%;含蛋白質10%;維生素A和維生素B1及
維生素B2的含量也超過其它小米。因此,人們把它作為敬養老人、哺育幼兒、 滋補身體的佳品。 “龍山小米”集中產於龍山村周圍十里內,全都是
旱田春播,不澆水,不施
化肥,多用農家肥和餅肥,是一種無公害食品。
明水白蓮藕
明水白蓮藕產於明水
百脈泉頭,花潔白如玉,藕質地細膩,塊大脆甜,嚼後無渣,
是宴席上的佳菜,蓮子既可上席,又可入藥,有清淤理氣之功能。十年動亂期間,白蓮藕瀕臨絕產,現已發展到500多畝,畝產5000斤以上。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產於明水鎮硯池村附近百脈泉水的泉頭,已有2000年的歷史,從明朝開始就作為貢米向皇帝進獻.以濃郁的香味而聞名中外,有詩為證“一處開花滿坡芳,一家煮飯四鄰香”。1959年,明水香稻參加了在
印度舉行的國際香稻品種展覽,各國專家一致認為中國的明水香稻為最好,其次是
美國、日本和印度。
平陰玫瑰
平陰玫瑰始植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因花大瓣厚,色艷味濃,品質優異而聞名中外。世界著名玫瑰王國
保加利亞的玫瑰專家斯達依坷夫曾於1958年、1959年兩次來平陰考察玫瑰,給予了高度的評價;1960年,
輕工業部在平陰召開了“全國玫瑰花生產現場會”;1982年,在文登召開的“全國玫瑰花生產座談會”確認平陰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氣純正、清甜、濃郁等特點,是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
周圍景點
大明湖
大
明湖位於
濟南市區中心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
濟南三大名勝。此湖是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
湖泊,湖面面積46.5公頃,
大明湖歷史悠久,景色秀美,名勝古蹟遍布其間,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巧妙結合,蘊含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
園林藝術水平和觀賞遊覽
價值。
大明湖,
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就有文字記載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六朝時曾名蓮子湖;隋唐時又名“歷水陂”。宋代又有“西湖”之稱,
曾鞏詩云:“左符千里走東方,喜有西湖六月涼”可見當時的大明湖已是消暑遊憩之地。至金代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牆,大明湖初成今日之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寫的就是大明湖的風景。大明湖水來源於城內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芙蓉等泉,有“眾泉匯流”一說,
湖水清冽,天光雲影,游魚可見。
黑虎泉
黑虎泉是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居於
黑虎泉泉群之首。位於濟南黑虎泉路下環城公園南隅的
護城河南岸。因其聲、色特點而得名。泉源處於懸崖下一深3米、高2米、寬1·7米的深邃天然洞穴中。水清澈見底,寒氣襲人。洞口由青石壘砌,內有巨石盤曲伏臥,上生
苔蘚,猶如猛虎深藏。泉水從巨石
下湧出,湍擊岩石,發出震天的鳴響。夜半朔風吹入石隙裂縫,驚人的吼聲在洞中迴蕩,酷似虎嘯,故名。黑虎泉最大涌量約4.1萬立方米/日,僅次於趵突泉,在濟南諸泉中居於第二位。水自洞中通過
暗道由標高27·88米的石雕獸頭口中噴出,形似瀑布,然後瀉入長約13米、寬9米的石砌方池中。此獸名曰霸下,傳說為龍王之六子,性好喜水,常棲水邊。池口獸頭清末僅為一個,民國二十年(1931)整治泉池時建為三個。池內泉水清澈如鏡,池北為一水閘,標高6·93米,水漫流形成
水簾,流入護城河中。
五峰山
五峰山山巒疊翠,古木籠陰,雲生古洞,泉出石罅,堪稱人間
仙境。自古以來就與
泰山、靈岩並稱“魯中三山”,屬泰山支脈,主峰海拔395米,因五個橫空出世的秀麗山峰(即:迎仙峰、望仙峰、會仙峰、志仙峰、群仙峰)而得名。五峰山屬暖帶大陸性半溫潤
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短,氣溫回升快,降雨少;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
季漫長,寒冷,少雨雪。
五峰山歷史悠久,據
碑文記載:五峰山興發於秦,廣拓於金元,繁榮於明朝。五峰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道觀分南北兩觀,南觀,又名玄都觀,是明德王的香火院。觀南的棣山之陽,是德王陵寢園,坐落著六代德王的陵寢。北觀,即洞真觀,始建於明太和年間。金敕封為“洞真觀”,元敕封為“護國神虛宮”,明敕封為“護國隆壽宮”。建有皇宮門、午朝門、三清殿、
玉皇殿、碧霞宮、真武殿、石牌坊、三元宮等,觀東有明神宗恭奉其母李娘娘的九蓮殿,觀西有
朝陽洞、青帝宮等古蹟。另外,觀內尚有臥龍池、清泠亭、百丈階、碑林等景觀。
趵突泉
趵突泉又名檻泉,位於濟南市中心,是一座以泉水為主的自然山水公園。濟南素以泉水多而著稱,有“濟南泉水甲天下”的讚譽。趵突泉位列濟南72泉之首,被譽為“
天下第一泉” ,是濼水的源頭,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趵突
泉,三窟並發,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是趵突泉的真實寫照。趵突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近據
專家考證,趵突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我國的
商代,迄今長達3543年。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稱濼,宋代曾鞏為其定名為趵突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記趵突泉曰: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歷城縣誌》中對的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殷雷,冬夏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