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機構改革方案

漯河市機構改革方案

《漯河市機構改革方案》由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改革檔案。機構改革後,共設定黨政機構47個。黨委機構13個,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12個。政府工作部門34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漯河市機構改革方案
  • 適用地區:河南省漯河市
會議動態,總體部署,工作原則,機構改革,機構設定,市委機構,政府機構,其他改革,其他事項,

會議動態

2018年12月21日,中國共產黨漯河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在漯召開,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全會及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堅決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漯河市機構改革方案》,審議了《漯河市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對全市深化機構改革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機構改革後,共設定黨政機構47個。黨委機構13個,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12個。政府工作部門34個。

總體部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以推進機構職能最佳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做出的堅持“四個著力”、打好“四張牌”等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屆七次全會部署,改革市縣機構設定,最佳化職能配置,理順職責關係,合理劃分事權,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提高效率效能,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機構職能體系,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落實“四城同建”城市定位、以漯河更加精彩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濃彩提供堅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最佳化協同高效和以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主要機構及其職能要同中央及省保持基本對應,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立足漯河實際,在機構設定和職能配置上更加突出民生,夯實基層基礎,鼓勵體制機制創新。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切實解決長期制約漯河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
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按照省委統一要求部署,不折不扣落實好各項改革任務。

機構改革

  • 建立健全和最佳化市委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
★組建市監察委員會,不再保留市監察局。
★組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組建市委審計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將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將市委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改為市委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將市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組建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組建市委城鄉規劃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將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改為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將市國家安全領導小組改為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作為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 統籌最佳化市委機構設定和職能配置
★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市委工作機關,設在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市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將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改為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作為市委工作機關,掛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牌子。
★市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市委組織部掛市公務員局牌子。
★市委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和電影工作。市委宣傳部掛市新聞出版局、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委對外宣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統一領導民族宗教工作。將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更名為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統一管理僑務工作。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掛市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將市旅遊局(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的海外華人華僑社團聯誼等職責劃入市僑聯。
★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承擔對台工作職責。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掛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牌子。
★不再設立市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市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市委政法委員會承擔。
★不再設立市委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市委政法委員會、市公安局承擔。
★將市委老幹部局由市委組織部管理的機關調整為市委工作機關。
★組建市委機要保密局。市委機要保密局掛市國家保密局、市密碼管理局牌子。
★組建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最佳化市委辦公室職責。將市旅遊局(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的外事工作職責、市史志檔案局(市委黨史研究室)的行政職能劃入市委辦公室。市委辦公室掛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市史志檔案局(市委黨史研究室)牌子。不再保留單設的市史志檔案局(市委黨史研究室)。
★保留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作為市委工作機關。
  • 統籌最佳化市政府機構設定和職能配置
★組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再保留市國土資源局及其分局、市城鄉規劃局及其分局、市林業局。
★組建市生態環境局。不再保留市環境保護局、各縣(區)環境保護局。
★組建市農業農村局,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不再保留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市農業局、市農業機械管理局。
★組建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掛市體育局、市文物局牌子。不再保留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體育局、市旅遊局(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
★組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不再保留市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市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組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組建市應急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重新組建市司法局。不再保留市政府法制辦公室。
★最佳化市審計局職責。不再保留市國有企業監事會。
★組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掛市知識產權局牌子。保留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日常工作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分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其分局。
★組建市醫療保障局。
★加強市扶貧機構建設。將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由在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掛牌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重新組建市科學技術局。
★將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更名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更名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將市委市政府信訪局(市委民眾工作部)更名為市信訪局,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組建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
★將市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由市政府辦公室內設機構調整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更名為市金融工作局。
★組建市糧食和物質儲備局。
★市人民防空辦公室仍為市國防動員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市商務局掛市招商服務局牌子。
★市水利局掛市移民辦公室牌子。
★保留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畜牧局、市統計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機構設定

市委機構

市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機關
市委辦公室
市委組織部
市委宣傳部
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市委政法委員會
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司法局)
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委辦公室)
市委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委辦公室)
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審計局)
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設在市教育局)
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
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委組織部)
市委城鄉規劃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
市委老幹部局
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市委機要保密局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
【說明】:漯河市委設定紀檢監察機關1個,計入機構限額的工作機關12個(設在相關部門的市委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不計入機構限額)。其中,紀律檢查委員會與監察委員會合署辦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辦公室掛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市史志檔案局(市委黨史研究室)牌子;組織部掛市公務員局牌子;宣傳部掛市新聞出版局、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牌子;統一戰線工作部掛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市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掛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牌子;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掛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牌子;機要保密局掛市國家保密局、市密碼管理局牌子。

政府機構

【說明】:漯河市人民政府設定工作部門34個。工業和信息化局掛食品工業辦公室牌子;財政局掛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牌子;城市管理局掛城市綜合執法局牌子;水利局掛移民辦公室牌子;商務局掛招商服務局牌子;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掛體育局、文物局牌子;市場監督管理局掛知識產權局牌子。

其他改革

  • 深化市人大、政協機構改革和群團組織改革
★深化市人大機構改革。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加強人大對預算決算、國有資產管理等的監督職能,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人大專門委員會設定,更好發揮其職能作用。組建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
★深化市政協機構改革。推進人民政協履職能力建設,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最佳化政協專門委員會設定,更好發揮其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將市政協農村工作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市政協學習文史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
★深化群團組織改革。最佳化機構設定、完善管理模式、創新運行機制,堅持面向基層,將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更好適應基層和民眾需要。
  • 深化事業單位改革
★將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納入市黨政機構改革,統籌推進、同步實施。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全部納入改革範圍,全面清理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按照能轉職能的不轉機構、確需轉機構的實行綜合設定的原則,區分情況推進改革。對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原則上將行政職能劃歸主管部門或職能相近的行政機構,原有事業單位調整為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或併入其他事業單位;確需轉為行政機構的,原則上併入相關行政機構或調整為主管部門的內設機構;確需單設為行政機構的,在規定的黨政機構限額內設定。改革後,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不再保留或新設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保留的事業單位名稱不再稱“委、辦、局”。
  • 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按照黨中央及省委關於深化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5個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要求,統籌制訂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確保改革整體推進,落實到位,涉及機構編制事項按有關規定辦理。繼續深入推動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領域跨部門綜合執法改革,鞏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探索。
  • 深化縣(市、區)機構改革
按照黨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縣(區)機構改革,著力完善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機制,涉及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的機構職能要同中央及省保持基本對應。省、市政府部門機構職能劃入黨委機構的,縣(區)要相應劃轉。涉及應急管理、退役軍人事務、醫療保障等重點領域新組建機構,要上下一致抓好落實。黨政機構統一計算機構限額。縣(區)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納入黨政機構改革統籌推進、同步實施。賦予縣(區)機構設定更多自主權,突出不同層級職責特點。允許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規定限額內因地制宜設定機構和配置職能,既允許“一對多”,由一個機構承擔多個上級機構的任務,也允許“多對一”,由不同機構向同一個上級機構請示匯報。
  • 統籌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
把機構改革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解決企業和民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結合機構改革統籌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強權責清單管理,有效規範和約束行政權力運行。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減少蓋章、審核、備案、確認等各種煩瑣環節和手續。加快推進部門政務信息聯通共享,著力提升“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水平。推進供水、供電、供氣等與人民民眾經常打交道的公共事業部門便民化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業民眾辦事。

其他事項

  • 嚴肅機構編制紀律
嚴格落實機構編制管理許可權和程式要求,嚴格執行機構限額、領導職數、編制種類和總量等規定,確保核定的行政編制總數不突破。不得在限額外設定機構,不得超職數配備領導幹部,不得擅自增加編制種類。全面清理不規範的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在不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等前提下,機關事業單位權責清單、公共服務事項目錄等逐步予以公開。加大機構編制違紀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嚴肅追責問責。堅決整治通過項目資金分配、考核督查、評比表彰等方式干預下級機構設定、職能配置和編制配備的行為。完善機構編制同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審計等部門的協作聯動機制,形成監督檢查合力。
  • 改革進度安排
全面梳理改革任務,建立總台賬,明確責任部門以及改革實施的主要環節、關鍵步驟、時間節點等事項,對各項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加強督辦督察,抓緊組織實施:
2019年1月底前完成機構掛牌、人員轉隸及職能劃轉等工作;
2019年2月底完成涉改部門“三定”規定製訂印發;
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市縣機構改革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