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皇故里中陽里

漢皇故里中陽里

漢高祖劉邦故里位於沛豐邑(今豐縣)中陽里(今豐縣中陽里街道)人[1] (《史記》、《漢書》)

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沛指漢沛郡(秦時為泗水郡,郡治在沛),豐邑指豐縣城。即漢劉邦沛郡豐縣城中陽里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皇故里中陽里
  • 電話區號:0516
  • 郵政區碼:221700
  • 地理位置:江蘇徐州豐縣(中陽里街道)
  • 著名景點:蕭何宅,漢高祖廟祠,馬公書院,中陽里牌坊
劉邦故里,也稱“漢高故里”、“漢皇故里”,是指劉邦的家鄉--今江蘇省豐縣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字季(一說原名季),豐縣中陽里人(今江蘇豐縣人),起兵於家鄉豐縣,漢族。秦朝時曾擔任沛縣泗水亭長,在秦末農民戰爭中起義,登高一呼,天下英雄雲集於麾下,從家鄉豐邑起兵後,東攻沛縣,被擁立為沛令而被尊為“沛公”,公元前206年被義軍盟主項羽封為漢王,封地為漢中、巴蜀(因此在戰勝項羽後建國時,國號定為“漢”);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8年。廟號為太祖,諡號高皇帝,因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其為漢高祖故後世多沿用此。
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因此劉邦是沛豐邑中陽里人,即今江蘇豐縣人。中陽里是豐縣城邑之里。豐縣縣城東北角附近有龍霧橋遺址,史記所載大澤高祖母交龍處。豐西王溝鎮有劉邦斬蛇碑、斬蛇溝遺址。明代《關王廟記》說:“豐邑,古徐州城,漢高祖誕生之鄉也”。1921年出版的《中華名人大辭典》云:“漢高祖,豐人,姓劉,名邦”。民國初年出版的《中華通史》載:“漢高祖,姓劉,名邦,字季。廟號太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即今江蘇豐縣人”。在《高祖本紀》上劉邦曾自言:“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史記·盧綰列傳》載:“盧綰,豐人也,與高祖同里。”高祖做了皇帝後,把太上皇劉煓接到宮中居住,太上皇過不慣宮中生活,“常悽愴不樂”,高祖竊問左右,答以“平生所好,皆屠犯少年,沽酒賣餅,鬥雞蹴鞠,以此為歡,今此皆無,故不悅”。原來太上皇思豐縣故鄉,於是“高祖乃作新豐,徒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
劉邦豐縣的活動遺蹟傳說故事特別多。如西南城角的鳳凰嗉遺址(邦母吃了鳳凰嗉的土,才得以降生)。城北的龍霧橋及碑廟遺址(劉媼迂龍霧而有孕而生高祖),城恆東北角秦皇抓丁而劉邦出逃的五門遺址和附近的劉邦種植的雙棗樹址。城內劉邦曾住過的地方,高皇廟前的劉邦讀書之處的馬公書院(馬惟先生是劉邦的老師),北關有盧綰道(盧綰,漢朝燕王),城南有劉邦兒時放牛的地方臥牛崗,城東有劉邦避難之處的七里舖廟舊址。城西南十八里相傳有豐父老迎駕劉邦與劉邦宴會之處的邀帝城。傳說故事如鳳凰點穴、螞蟻築墳、秦始皇在豐城築厭氣台以及赤帝子、落馬碑、小五門、蜘蛛和螻蛄等,都說明豐縣就是劉邦故里。所以在清朝豐縣縣衙門兩旁就寫著一幅對聯:“漢高故里,古宋遺風”。
豐縣趙莊鎮金劉寨相傳有漢皇祖林,又相傳有劉邦曾祖父劉清之墓(該墓巍然猶存)。金劉寨的漢皇林,古往今來,遠近千百里聞名遐邇。世世代代這裡的劉氏裔孫,都為其添墳拜祭;各省縣的劉氏家譜上,多有記載,每年都有前來拜祭者。同時也吸引不少專家學者墨客騷人達官貴人前來考察參觀。1983年秋,北京考古專家蔣志舜先生在考察訪問了金劉寨賢士劉萬邦先生後,即席賦詩一首:“金風拂柳柳似山,賢者口碑漢祖先,龍生鳳養謝水土,蛛綢蹄跡庶塵天。青峰東斬白帝子,赤旗西卷二世遷,婁樊周曹皆英武,大風一起浩如煙。金劉寨劉氏族譜上記載:“吾族清公,戰國時為魏國大夫,受秦之所迫,由大梁(開封)徒豐,旋隱於豐邑西北隅離城12里力村疇定居。因避秦禍更姓為金,後複姓劉;又挖河築寨,故有金劉莊和金劉寨兩次更名。清卒葬此。世有鳳凰點穴、螞蟻築巢之說。”劉邦的曾祖父劉清始遷居於此,繁衍下這支亡魏大臣之後裔。
豐縣隸屬江蘇省徐州市淮海經濟區核心地帶,古稱鳳城,因相傳遠古時期曾有鳳凰落於豐縣城鳳鳴公園的鳳鳴塔上而聞名;更因是漢高祖劉邦故鄉,有“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美譽。豐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處,淮海經濟區中心地帶。全縣總面積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長約59.2公里,東西寬約46.6公里,下轄14個鎮1林場,總人口115萬,主城區常住人口26萬,城區建成面積38平方公里。豐縣下轄14個鎮:鳳城鎮首羨鎮順河鎮常店鎮歡口鎮師寨鎮華山鎮梁寨鎮范樓鎮孫樓鎮宋樓鎮大沙河鎮王溝鎮趙莊鎮
豐縣境內自然資源豐富,鹽礦儲量為220億噸,鉀礦探明儲量為20.7億噸,煤礦地層儲量6億噸,2200米以下地熱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鹽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極具開採價值。
豐縣人文薈萃,歷史極為厚重。除了西漢劉氏皇族以外,西漢名相蕭何、周勃父子、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五代朱珍、宋代參知政事李若谷家族、宋金之際的著名文學家姚孝錫、元代左丞袁渙、明代文淵閣大學士許彬、清代名臣李衛、均系豐縣人。豐縣也是名孝子丁蘭(丁蘭刻木)的寓居歸宿之地。地面遺存有漢皇祖陵劉清墓、張道陵祖墳(宋樓鎮費樓村);文廟大成殿蘇北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建築,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朝參資政事李若谷“趙郡李氏世德碑”是江蘇省現存的四通宋碑之一;李衛墓在豐縣大沙河大觀園內,其聖旨碑以滿漢兩種文字書寫,記述了李衛的生平簡歷及官位功績。豐縣糖人貢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劉邦傳說、張道陵傳說、豐縣吹糖人豐縣四平調、徐州墜子(即豐縣墜子)等5個項目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徐州4位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中張虹、燕凌兩位就是豐縣培養出的獲得者。
豐縣關於劉邦傳說很多,下面是根據史料源流分析的豐縣漢家遺蹟:
豐縣中陽里是劉邦的誕育地。劉邦在這裡斬蛇,脫離秦朝管控,初起時常禱於枌榆社。豐沛是劉邦初起反秦的大本營。綜上,豐縣作為漢之故里與發祥之地,是當之無愧的。漢家遺蹟是豐縣的一筆歷史文化財富,值得深入挖掘,可以服務於旅遊業,也能增強今人自豪感。本文作者力求依據《史記》、《漢書》及相關可信史料考證一下豐縣存在的漢家遺蹟。對於明清志書,本文作參考之用,對於晚近縣誌浮誇之論或傳說故事,比如五門橋、鳳凰嗉之類,本文暫時不予論述。當然這僅僅代表一家之言,未必恰當。
一、豐邑城。見於《史記》、《漢書》記載,漢高祖劉邦是“沛豐邑中陽里人”。史書又說“豐,故梁徙也”,可見豐城的形成與魏國移民有密切關係。劉邦當年依託豐城打敗秦泗川監平;雍齒叛變,劉邦三打豐城,才收復失地。秦漢豐城與今豐縣城即便不完全重合,也不會相去太遠。至少可以確認今豐城與唐宋時期的故址區位相同,初宋碑出土,可資證明。當然,明朝嘉靖年間,縣治曾短暫遷駐豐縣東華山,其時不過三十年左右。根據歷來史籍記載,結合豐沛水系,大致可以說秦漢豐城與今豐城方位大體一致或相離很近。
二、中陽里。位於豐邑城內。邑即城的意思,中陽里為邑中之里。《史記》記載劉邦與盧綰小時候在中陽里出生、學習、生活的情形。《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明確記載“合陽侯,高祖兄,兵初起,侍太公守豐”。結合《史記》語境,“守豐”顯然是守“豐城”。合陽侯即劉邦二哥劉仲,太公即劉邦父親,劉邦剛起兵時,二哥在豐城家裡侍奉他們的父親。換句話說劉邦的家就在豐城。不言而喻,中陽里位於秦漢豐城內,大致在文廟及城東北郊區一帶。劉邦在關中建新豐,把街坊鄰居搬過去,也證明中陽里就在豐城內。《(北)魏書地形志》說豐有豐城,漢高祖舊宅、廟碑。宋代文獻《太平寰宇記》明確說高祖故宅在城內。後人為了紀念,五代時建中陽坊。《大明一統志》也記載高祖宅在豐縣中陽坊。豐縣地方政府於1980年代重立“中陽里”碑石。經江蘇省政府批准,2014年豐縣正式設立中陽里街道辦事處。也大致可以說古今中陽里一脈相承。
三、枌榆社。見於《史記 封禪書》與《漢書 郊祀志》。枌榆社位於古豐城東北。根據《史記》、《漢書》注釋記載,魏晉時代的張晏、晉灼兩人明確說枌榆社在豐(城)東北十五里。三國時人張晏是研究《史家》的著名學者,去漢未遠,所論當有依據或來自親身調查。《大明一統志》說枌榆社位於豐西二十里,顯然是誤讀《後漢書 郡國志》(實為《續漢志》)的結果,只要稍微分析下句式就可明了。《後漢書 郡國志》記載:蕭本國,沛有泗水亭,豐西有大澤,高祖斬白蛇於此,有枌榆亭。這裡的蕭、沛、豐都是羅列的縣名,是“主語”,“豐”詞條下有兩句內容。一是豐西有大澤,高祖斬蛇於此。二是豐有枌榆亭。《大明一統志》將兩句話混為一談。這裡“關鍵字”是“此”,“此”指的是“豐西大澤”,與枌榆亭無關。假如豐西澤與枌榆亭處同一區域,句式應該是:“豐西有大澤、枌榆亭,高祖斬白蛇於此”。所以枌榆社在豐城東北,應是可信的。需要說明的是,《大清一統志》校正了《大明一統志》的記載錯誤。枌榆社當位於今天鳳城街道或師寨鎮轄區。
四、豐西澤。見於《史記》、《漢書》記載。唐初文獻《括地誌》(按。亡佚書《括地誌》是唐初具有官修性質的地理志書,很多內容被唐《元和郡縣圖志》與宋《太平寰宇記》所吸收)說斬蛇溝在豐西十五里入泡水。《元和郡縣圖志》也說豐西澤在縣(城)西一十五里,高祖斬蛇於此。當然十五里是豐西澤與豐縣城最短的距離。豐西澤面積在秦漢時期較大,劉邦斬蛇位置在澤“中”,說明斬蛇處西距豐城應超過十五里。劉邦豐西斬蛇,經曆始皇“東遊以厭王氣”之後,才隱居芒碭山。由此可見,永城芒碭山所立斬蛇碑亭是背離史實的。豐西澤斬蛇處大致位於今天王溝鎮轄區。
五、大澤。見於《史記》記載,“(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根據《史記》不同敘述,“大澤之陂”與“豐西澤”有明顯區別。就方位而言,豐西澤距離豐城較遠,比較荒涼。大澤之陂在豐城周邊郊區。就面積而言,豐西澤區域較大,屬於水草沼澤地,而大澤之陂類似小河、小湖泊旁。劉太公一家居住邑里,在城外耕作,這也是秦漢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宋代文獻《太平寰宇記》明確說大澤在豐北六里。1981年此處發現明清龍霧橋碑,複述宋代紹聖年間的廟碑內容。明、清《一統志》說龍霧橋在豐東北五里或六里。明清縣誌也記載了大致內容。大澤大致位於今天鳳城街道轄區。
六、高祖廟。《史記》、《漢書》並未記載豐縣有高祖廟。高祖原廟位於沛縣,為原沛宮,孝惠五年立,這見於《史記》記載。東晉戴延之《西征記》記載“(豐)縣西北有高祖廟,為亭長處”。這裡亭長處顯然指的是豐縣設定的鄉亭處所,或許反映晉代前後的一些情況,但不可能位於沛縣,因為泗水亭在沛縣東,而非西北。《大明一統志》與《大清一統志》兩部官修志書認為豐縣有兩處高祖廟,一處位於縣治中陽坊。另一處位於縣城西北十二里。趙莊鎮金劉寨附近出土了名為“西漢高祖”的清康熙時碑石。
七、厭氣台。又名秦台。《史記》、《漢書》並未記載秦始皇到豐築台。但是《史記》確有如下記載: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東遊以厭之。這是厭氣台得名的典故出處。宋代文獻明確提到了豐縣厭氣台。《太平寰宇記》載“厭氣台在縣城中”,又說“秦皇東遊以厭之,因此築台”。北宋初期著名文人王禹稱寫了《厭氣台銘》,序雲“某游豐沛睹防之舊址”,銘有曰:防之築兮救秦之衷,厭之不得為漢之基。與此同時,另一位宋初文人梁顥寫了首《厭氣台》,詩云:天生王氣何能厭,嬴氏空勞築此台,今日我來台上看,殘春寂寞野花開。明人朱景陽也寫了首《秦台月夜》,首句曰:厭氣台空荒草深,猶存斷碣識贏秦。這些作品集中反映秦亡漢興非個人意志所能扭轉。秦台(厭氣台)處於今中陽里街道轄區。
八、邀帝城。《史記》、《漢書》也未明確記載劉邦暮年回過豐。《大明一統志》較早記載了“邀城”詞條——“在豐縣西南二十里,俗傳漢高祖還鄉,父老邀之於此。《大清一統志》記載“邀帝城”詞條——“在豐縣西南二十里,相傳漢高祖還鄉,父老邀之於此,亦曰邀駕城”。兩部官方典志記載幾乎完全相同。明清縣誌也作了大致相同的記載。這兩部典志具有官方權威,使用了“俗傳”或“相傳”的說法,說明這是從前代口耳相傳的,有一定參考意義,但同時也沒有確信的史料予以徵引。民國曾設定邀帝鄉,後屬劉王樓鄉,今屬宋樓鎮西部。葛芭草集村出土了名為“邀帝城”的清順治時碑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豐縣發現的宋碑載“邀至村”,這與邀帝城或有某種聯繫,尚待考證。
九、漢家陵墓。《漢書》引用劉向所言,“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太上皇父,其遷墳日淺,墳墓在豐鮮也,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劉邦祖上是否擁有貴族頭銜,這裡放下不論。“其遷墳日淺,墳墓在豐鮮也”。這說明劉家在豐墳墓雖然極少,並非沒有,至少應該有一個,否則劉邦沒必要置祠祀官。太上皇葬於關中。我們可以推斷豐公陵墓應該在豐。具體位置或離今豐城不遠,尚待考證。縣誌記載了豐公祠。
綜上所述:本文作者認為,有《史記》、《漢書》作依據的遺蹟有豐邑城、中陽里、大澤、豐西澤、枌榆社、漢家陵墓(豐公陵)。屬於後代追念遺蹟,按照史料出現順序排列是:高祖廟、厭氣台、邀帝城。當然東晉史料《西征記》所言高祖廟為孤證。因豐公陵的厘定問題多少含有推論因素,故最後敘述。
——摘自丁維軍《豐縣漢家遺蹟》徐州日報社《今日徐州》新聞客戶端
  • 參考資料
  • 1.西漢高祖--劉邦.中國豐縣網[引用日期2015-05-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