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位於江蘇省徐州市
豐縣東南部,距縣城43千米。轄3個社區、3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范樓村。徐豐公路南線過境。古蹟有
虺城村商朝虺王廟遺址。
行政區劃
全鎮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8萬人。轄31個行政村范樓鎮(駐范樓村):范樓、
金陵、
馬莊、
韓莊村、
秦王口、黃村集、蔣灣、袁莊、魯套、駱莊、黃壩、耿莊、京莊、腰莊、果園、幸福、
李莊、牛廟、丁寨、徐平樓、千里井、徐樓、劉樓、
張花樓、孟新莊、桃園、齊莊、
虺城、鄧莊、歐莊、汪樓、齊閣、胡樓、王莊,汪新莊、小新莊、汪小莊,汪大莊,王莊,丁莊)。
歷史沿革
1958年設立範樓公社,1962年析建金陵公社。1983年分別改為范樓鄉、金陵鄉。1996年范樓撤鄉建鎮。1996年,范樓鎮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轄范樓、菜園、陳墓、黃村集、丁寨、胡樓、蔣灣、平樓、
李莊、牛廟、耿莊、京莊、
黃王莊、
駱莊、黃壩、
劉莊、韓莊、魯套、袁莊、
十姓莊、果園、幸福22個行政村;金陵鄉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轄金陵、千里井、徐樓、劉樓、張花樓、孟新莊、桃園、
滕老家、齊莊、虺城、丁小莊、丁四樓、努樓、汪大莊、秦王口、朱灣、汪樓、汪窪、齊閣、楊窪、胡樓、王莊22個行政村。
2000年4月,撤銷
金陵鎮,併入范樓鎮,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7.42萬人,轄4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范樓村。2008年末,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79883人,轄范樓、秦王口、黃村集、蔣灣、袁莊、魯套、
駱莊、黃壩、耿莊、京莊、果園、幸福、
李莊、牛廟、丁寨、平樓、金陵、里井、徐樓、劉樓、孟莊、馬莊、桃園、齊莊、虺城、鄧莊、歐莊、汪樓、齊閣、胡樓、王莊31個行政村。
工業項目
范樓鎮現有農副產品加工、食品、飼料、豬鬃加工、機械製造、酒業、服裝、裝飾品、木材加工等工業類企業。截至2015年底,規模工業企業16家,規模以下小微企業799家,限上服務業企業13家,限上個體戶6家。其中年銷售額超億元企業4家。范樓鎮圍繞工業化,立足特色,找準定位,著力實施“以工強鎮”戰略。重點突出金陵、齊閣工業園區建設,大力扶持以農副產品為主的專業化深加工行業發展,使范樓鎮成為了徐州地區農副產品加工重要基地。金陵外向型特菜加工工業區擁有康匯百年、旺達、長青、康源、萬興等10多家冷貯和速凍加工企業,主要從事牛蒡、洋蔥、山藥加工出口。范樓鎮外向型經濟基礎雄厚,擁有旺達、萬興、長青等5家自營出口企業。
特色產業
近年來,范樓鎮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生態優良、結構合理為原則,依託農業項目建設,不斷加快鎮域南、中、北三大區塊種植結構調整步伐,做大做強“農”字文章,推進全鎮特色農業均衡、穩步發展。依託黃河故道綜合開發,南部建設以果園村910畝“水如意”為中心的集休閒、旅遊、觀光於一體的黃河故道9公里沿線“百果綠色走廊”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帶;中部形成以蔣灣、黃壩、老豐徐沿線為中心的4萬畝優質寒蒜、薹蒜、大蒜種植示範帶;北部形成以原金陵為中心的3萬畝牛蒡、韭黃、早春大棚土豆、四季豆、夏番茄種植示帶,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1)肉鴿飼養
豐縣范樓鎮越來越多的農戶瞄準
肉鴿飼養的巨大市場需求空間,飼養肉鴿漸成規模。該鎮規模飼養50對以上的農戶已達50餘戶,規模飼養總量近3000對。該鎮是傳統養殖大鎮,在豬、羊等大宗畜禽產品價格下滑的情況下,該鎮一些飼養大戶在外出行銷畜禽產品的同時,考察到肉鴿飼養前景廣闊,國內國外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抓住這一信息後,該鎮飼養大戶汪永先、宗培華、王守華、喬培軍從1999年開始,從上海、南京購置
白羽王鴿摸索飼養,每對
種鴿進價30元左右,一年孵化
雛鴿6對,每對雛鴿售價40元左右,一對種鴿一年靠出售雛鴿收入就在200元左右。可觀的經濟效益帶動和促進了白羽王鴿在該鎮的規模飼養。該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抽調一名副鎮長專職負責
肉鴿的飼養。協調成立肉鴿養殖協會,從種苗引進、原料配備、
飼養技術、市場銷售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服務,有效的促進了肉鴿養殖的規模發展。
(2)無公害蔬菜
豐縣范樓鎮農民瞄準無公害蔬菜生產新技術,全面提高農產品品質,衝破了國際市場的“
綠色壁壘”。該鎮今春引種的新品蘿蔔目前已喜獲豐收,經權威質量認定部門檢測,新品蘿蔔的農藥殘留量為零,完全符合最為嚴格的國際市場農產品進品標準,倍受海外客商的青睞。全鎮每周外銷蘿蔔35萬公斤。僅此一項,范樓鎮農民可增收1200萬元。
豐縣范樓鎮是全國聞名的
特種蔬菜生產基地,種植的
牛蒡、
山藥等一直是豐縣農產品出口的“王牌”。入世後,許多國家制訂了嚴格甚至是苛刻的農產品進品標準,至使我縣許多農產品在出口時,屢屢遭“綠色壁壘”的困擾,農產品出品量急劇下滑。為此,范樓鎮黨委一方面積極引導農民,推廣環保型無公害蔬菜生產新技術,籌建了千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另一方面,利用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強勢帶動作用,讓企業與農戶簽定內涵更為豐富的“訂單”,從供種、技術到銷售由企業為農民提供“一條龍”服務,從而增強范樓農產品的競爭能力。在該鎮出口龍頭企業――徐州農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指導下,全鎮引種夏白蘿蔔1000畝。這種蘿蔔色澤晶瑩、清脆可口,生長50天即可上市,畝產可達4000公斤,在東南亞國家頗受青睞。為了保證蘿蔔的品質,由農甲公司統一提供技術服務,農民按公司標準嚴格生產,不施化肥,不噴農藥,僅用無污染的有機肥料。該鎮夏白蘿蔔除出口外,在國內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市也暢銷不衰。
(3)特種花卉
豐縣范樓鎮
徐樓村設施大棚,遍地盛開的鮮花嬌艷欲滴,一束束
鮮花綑紮成團,雪白的花朵堆成了花的海洋。徐樓村花農劉士俠高興說:這種花叫神馬白菊,是一種殯葬用花,全部出口到日本,她種了兩個棚,現在已經收入3萬元了,到下茬預計還要收入3萬多!這都是鎮領導替咱老百姓想得周到,幫她脫貧致富!范樓鎮是農業大鎮,該鎮加大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種植
特種蔬菜牛蒡的基礎上,2006年從日本引進“神馬白菊”試種成功。每個設施大棚占地0.7畝,一年種兩茬,可生產80000餘株標準花,每株0.4元,每棚效益可達3萬餘元。2007年先期發展50個大棚,到年底發展到200個以上,使200戶農戶實現當年致富。
城鎮建設
范樓鎮堅持科學發展、典型帶動、統籌規劃的原則,著力鞏固管理示範鎮創建成果,打造升級版新范樓。近年來,實施了一批美化、綠化、亮化、硬化工程,鎮村面貌煥然一新,提高了鎮區的集聚效能和吸引力。實施改造了河濱路、河濱路南延伸段共850米和諧大道及模範路改造工程;完成鎮區長順路道路拓寬、硬化、亮化、綠化、農貿市場建設和鎮區雨污分流工程;實施鎮區建築立面改造、統一設定廣告牌,同時完成金陵街亮化工程;投資2.6億元,建設了金陵花園商貿小區和范樓和諧家園商貿小區,成為新農村集中居住小區的引領示範點;建設了集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鎮區和諧廣場;年投資400萬元,在全鎮115個自然村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市場化運作,做到了鎮村環境整治全覆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走在全縣前列。
旅遊資源
虺城為范樓鎮的一個自然村,普普通通,不見任何超凡脫俗之處。然而在三千多年前的虺城,儼然是一座絢麗繁華的都市,富麗堂皇的王城。它集南北建築之大成,容東西景致於一體,為豐縣這塊古老的土地點綴了一顆璀璨的明珠。商湯時代,左相仲虺受封,建城於此,人稱為“虺王城”。按傳統說法,虺城占地五公頃,城內有亭台樓閣,水榭洞天;寺院神塔,幽雅庭院;五行八業齊備,遊樂場所俱全。虺城是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們集會、交際、貿易的場所。明人的懷古詩讚美虺城的盛景:“夢醒高樓夜氣清,隔簾明月映寒更。知非楊柳
關山影,忽入梨花院落明。北里不聞羌笛韻,西林頻傳寺鐘聲。當年作誥人何在,一片餘輝照古城。”幾千年來,朝代更迭,兵燹水患,使虺城的昔日風光早已不復存在,瓊樓玉閣、梨花雅院亦只在美好的傳說之中。現今人們能說道的也只有虺王墓、虺王廟、月照井、飲馬槽等殘垣剩跡。
(一)虺王墓
虺王薨後,葬於
虺城西南四里。三千多年間,其墓曾經多次修復,使之不泯。最近一次修復為1915年。墓高15米,占地500平方米,高大巍峨,形如土山。墓碑高9米,雕二龍戲珠,玲瓏剔透,張牙舞爪,形象逼真;上鐫“虺王之墓”。“文革”中,蔣灣國小學生扒墓,用幾天時間將墳剷平。墓內呈現散碎的朽木朽骨,墓室的整體形狀和廓牆尚清晰可尋,四面有門,前後門各寬1米,左右門寬0.6米,前門外有1.5米的甬道,砌造形狀具古陵墓之風。當時無人進行考古研究。
(二)虺王廟
重建於1940年,占地500平方米,大殿三間,並有配房。磚木結構。廟內塑虺王坐像,高0.5米,由
黃楊木雕成。虺王頭帶王冠,身穿
蟒袍,五綹長髯,神采奕奕。兩名神甲護衛,高0.45米。手執兵刃,狀貌威武。神像經各種顏料的渲染,看了令人有再生之感。大殿門前,兩側各立一石碑,一則記敘虺王的功德,一則記述建廟意義。寺廟大門向西,有高大的院牆,院內廣植花木,布局頗具園林風格。並有配房三間。上世紀五十年代廟堂被拆除,寺內雕像失蹤。
(三)月照井
又名夜月井、映月井,是
虺城的一大奇觀。月照井的遺址在今虺城村的東北隅,傳說每花甲一周(60年),月光便可直射井底一次。另有傳說,每當月光直射井底之時,便有一火球自井中騰空而起,飄向西南,落於虺王墓而熄,蔚為奇觀。清代沛人呂椒曾寫詩讚美“虺城夜月”的勝景:“一輪皓月貯銀盤,左相城邊夜未闌。不是平分秋色里,如何遠上暮雲端。郭門灩灩千家照,關樹沉沉萬影寒。傅作列星虺作月,光留宇宙任人看。”“虺城夜月照平疇”的萬千景像,給人們留下無盡的遐想。虺城村的望族丁氏家族,特將本姓堂號命為“月照堂”。該地曾稱為“月照鄉”。這都是人們紀念虺王和留戀“虺城夜月”的緣故。飲馬槽,是一青石石槽,長1.5米,寬0.7米,深0.3米,相傳是當年虺王府中的飲馬槽,代代相傳,保留至今。由於年深日久,長期風化剝蝕,已找不出完好的平面,呈現出溝溝壑壑的破爛形象。時光易逝,歷史難泯,虺城的這些歷史遺蹟,已匯入古老的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之中。
(四)秦王口
傳說秦王李世民曾在此騎馬渡河,因此得名秦王口。
(五)千里井戰役”紀念碑
范樓鎮是革命老區,鎮內立有“千里井戰役”紀念碑,已成為全鎮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鎮域名片
范樓鎮位於徐州市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的核心位置,地處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區中心和黃河故道綜合開發帶,被譽為蘇北地區的“特菜名鎮”。 1997年,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來范樓鎮視察工作,題詞:“牛蒡之鄉”;范樓鎮也是徐州市“管理示範鎮”、蘇北地區著名的“韭黃之鄉”和省級生態鎮。
特色食品
地鍋雞、砂鍋鴨子、牛肉麵、牛肉米線、板面。牛蒡酥、牛蒡醬、牛蒡菜、牛蒡茶,以及油桃、蒜薹、土豆、夏番茄、韭黃等時鮮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