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自由貿易區”等戰略機遇,充分發揮溫州綜合保稅區、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浙江自貿區溫州聯動創新區、中國(溫州)華商華僑綜合發展先行區、國家自主創新區、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和國家應急安全產業示範基地“六區一基地”的戰略疊加優勢,更加主動參與國內外經濟合作,引導高端要素集聚,做大做強國際貿易,將溫州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創新力的對外開放橋頭堡,助力溫州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主要目標
對標《國務院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9〕3號)要求,結合溫州“5+5”產業體系,利用三年時間,形成以三大中心為主(即以加工製造中心為主導、銷售服務中心為支撐、物流分撥中心為配套)、兩大中心(即研發設計中心和檢測維修中心)為輔的五大功能中心發展格局。2021年,進出口額突破25億元,力爭進入全國100強;2022年,進出口額突破50億元,力爭進入全國90強;2023年,進出口額突破100億元,力爭進入全國70強,在全省排名進前5,保稅加工貿易、跨境電商等產業顯現規模效應,形成三大可持續發展生態鏈體系和多元化經營格局。
(一)五大功能中心協同聯動發展。聚焦新興高端智慧型外銷製造集聚地、溫州優質傳統產業外銷製造集聚地和溫州跨境電商集聚地“三大集聚地”建設,全方位拓寬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深度融合高端精細化智慧型製造研發設計和檢測維修等創新產業,著力構建加工製造、銷售服務、物流分撥、研發設計和檢測維修五大功能中心,實現各個功能中心由單一型向複合型聯動轉變。
(二)可持續發展生態鏈體系成型。發揮溫州綜合保稅區作為縣(市、區)、功能區聯動的核心引領作用,圍繞優質品牌打造,引導縣(市、區)、功能區特色產業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轉型升級,推動縣(市、區)、功能區跨境電商業務生態鏈、出口加工業務生態鏈、特色產業跨境出口新零售模式生態鏈三大可持續發展生態鏈體系建立。
(三)多元化經營格局規模化發展。完善溫州綜合保稅區功能業態,推動供應鏈金融、物流配套服務和保稅展示交易等多元化經營進一步做大做強,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通過創新數位化聯動體制機制,推進綜合保稅區數位化、智慧型化、智慧化發展,打造溫州綜合保稅區數位化全鏈條服務配套體系。
(四)科技創新套用引領產業升級。綜合運用工業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聯邦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在供應鏈協同、供應鏈金融、智慧型製造、專家檢測診斷、全球售後服務網路等方面創新套用,實現產業鏈降本增效、提質增效、增信增效、增產增效、改革增效。
三、主要舉措
(一)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1.加工製造中心主導發展。以加工製造為核心,深耕保稅加工,發展智慧型製造,推動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新興高端智慧型外銷製造集聚地和溫州優質傳統產業外銷製造集聚地。
2021年,著力搶抓招商引資,初步構建新興高端智慧型外銷製造集聚地和溫州優質傳統產業外銷製造集聚地“兩大聚集地”雛形。清晰明確招商方向,結合溫州“5+5”產業體系,聚焦智慧型裝備和數字經濟兩大產業,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招引優質項目,建立優質企業資源庫,實施定向招商,全方位跟進重大在談項目,力爭招引10億元以上關鍵性高端智慧型製造項目投資落地;實施合作招商,招引蘇州、深圳等地溢出產業項目;實施產業聯動海南自由貿易港等,爭取政策複製和延伸,以產業聯盟形式吸引和區港聯動招商,對接各縣(市、區)、功能區特色產業以及上海自貿區,導入高端智慧型製造項目。到2021年末,招引加工類項目落地10個,實現加工類企業進出口額0.5億元。
2022年,完善項目空間布局,形成以大項目為龍頭、大中小配套、上下游聯動的產業生態鏈體系。深入開展“一對一”“面對面”“手把手”精準服務,緊盯契約履約、項目報批、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四個環節,協助企業解決市場、融資和用工難題,加速推進大體量關鍵項目投產。持續推進項目招引,以全產業鏈招商為路徑,找準產業關鍵“斷鏈點”及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等領域短板,有針對性進行強鏈、補鏈。主動強化政策落實,積極開展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最佳化企業申報和政策落實的流程,提高審批時效性,及時兌現扶持獎勵政策,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到2022年末,招引加工類項目落地5個,實現加工類企業進出口額突破5億元。
2023年,強化業務聯動共建,創新科技驅動服務升級,努力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化數智加工製造產業集群。加快區內外聯動發展,鼓勵區內企業剩餘產能承接區外委託加工項目,促進加工貿易產品內外貿一體化,積極融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雙循環目標。積極推進區內加工企業生產智慧型化改造升級,以高端研發設計為方向,建立“13S”企業管理體系,促進優質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高端智慧型製造產業快速發展。全方位全階段提升區內企業產品競爭力,以先進產品質量管理為目標,探索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搭建產品質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推進區內產業高端化提升、低本化運營、規模化培育、集聚化布局,建成區域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強的產品和產業基地。到2023年末,招引加工類項目落地10個,實現加工類企業進出口額突破30億元。
2.銷售服務中心支撐發展。探索服務貿易發展新模式,發揮溫州綜保區和溫州跨境電商綜試區核心區戰略疊加集成優勢,為出口加工等產業做好支撐服務。
2021年,全力推進溫州跨境電商集聚地建設,持續拓寬行銷“新渠道”。抓好跨境電商主體培育,鞏固與拼多多、淘寶全球購等頭部平台合作關係,深化對接引進京東平台,加快推進唯品會、行雲集團和大龍網跨境業務落地開展,打造溫州跨境電商大平台、大集聚。篩選引進和培育一批效益好、潛力大、帶動性強的本地跨境電商企業,打造溫州特色跨境電商平台。挖掘入駐企業發展潛力,引導一般貿易貨品向高附加值轉變,通過政策優勢引導其在全國布點的商貿業務集聚溫州綜合保稅區,全面拓展做大貿易銷售網路。到2021年末,招引跨境電商企業落地6家,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20億元。
2022年,加快構建溫州跨境電商銷售展示平台,持續發展跨境出口業務“新業態”。建設進口商品采銷中心和商品展示中心,以消費體驗為核心,結合新零售模式的新型進口市場,實施“保稅+展示+體驗”業態創新,打造體驗式、一站式的“進口商圈”。推進溫州跨境電商出口集貨平台建設,做強做大跨境電商出口1210、9610、9710、9810模式,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出口鏈條。圍繞跨境電商企業集聚,加大本土企業服務培育,引導區內跨境電商企業轉型升級,向跨境電商產業鏈前後延伸,發展跨境電商銷售及貨品供應鏈採選服務等業務,完善跨境電商生態圈。到2022年末,招引跨境電商企業落地5家,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35億元。
2023年,打造形成溫州跨境電商產業生態鏈,持續推進跨境貿易“新機制”。創新市場採購進出口貿易機制,推動市場採購貿易企業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實現產品從供應到倉儲物流在不同區域、不同渠道、不同品類相互滲透,促進溫州製造往高端化、品牌化、定製化方向發展。到2023年末,形成市場採購貿易、跨境電商、一般貿易融合發展的生態體系,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50億元。
3.物流分撥中心配套發展。依託綜保區政策、功能和區位優勢,利用公路、海港、航空、鐵路等集成運輸系統,推動綜保區與市內外各口岸、港區深度合作,發展區域國際採購、分銷配送、國際中轉等新型業態,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分撥配送中心。2021年,發揮基礎配套功能,初步形成以區港聯動網為基礎的“物流分撥中心”。引進國內知名物流企業,為區內產業提供物流輔助。全面對接溫州港、寧波港、上海港及溫州機場,深化區港聯動,架構以溫州綜合保稅區為核心的區港物流信息互動網,創新多部門快速便捷的大通關聯動模式,提高物流效率,為加工製造等產業做好保障。到2021年末,招引貿易企業落地3家,實現商貿類進出口額突破4.5億元。
2022年,增強國際業務功能,全面拓展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外市場為輔的“物流分撥中心”。緊抓國內市場,同時開拓國際物流業務,通過分類倉儲、國際中轉、進口復出口等物流配套服務,發展國內、外市場互促業態。全力拓展多國集拼(MCC)、國際分銷、國際配送等業務,配合“生產—銷售”環節的物流路徑依賴需要,滿足國內、外客戶需求。到2022年末,招引貿易企業落地2家,實現商貿類進出口額突破10億元。
2023年,實現全方位物流鏈,建成以國際物流平台為主體的“物流分撥中心”。強化與周邊港口、機場的聯動,同時加強與大型航運公司、中國鐵路的合作,整合打造海陸空三線完善的物流配套生態鏈。引入國際知名物流服務商入區發展,完善國際物流鏈,打造成集國際分撥、國際中轉、保稅倉儲等現代物流服務功能於一身的綜合性對外開放平台。探索無人倉庫、自動化倉儲等新型數位化業態,打造智慧型化聯網物流監管服務,進一步助力區內企業降本增效,提高物流分撥效率。到2023年末,招引貿易企業落地10家,實現商貿類進出口額突破20億元。
4.研發設計中心驅動發展。創新驅動,引導國內外知名企業攜研發設計中心落戶綜保區,塑造開放式、多功能、智慧型、生態化的創新創業平台,形成創新示範效應,促進產研融合、提檔增效,助力企業疊代升級、提質擴容。
2021年,集聚優質創新力量,突出聯動效益,初步規劃布局研發設計中心。深化“產學研”合作,依託綜保區“保稅”研發政策優勢,聯動市科技局、浙南科技城、溫醫大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雷射與光電、新材料等發展領域開展合作,探索推進保稅研發業務。宣傳保稅研發政策,積極對接“一區一廊一會一室”,以商引商,以產帶鏈,引入源頭,引導國內外知名企業攜研發設計中心落戶綜保區,形成創新示範效應。
2022年,構建創新研發體系,推動創新資源合理開發和套用效率最大化,營造一流創新發展環境。疊加合作經驗,與國內外一流研發機構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搭建保稅研發設計創新平台。構建適配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體系,重點招引創投機構進駐,支持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企業發展,供給風險資本和提供融智服務。
2023年,發揮創新輻射作用,培育內生增長新動力,充分釋放研發設計創新溢出效應,打造智創產業集聚地。自主培育一批資產輕量化、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區域適配度高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溫州區域共同發展培育後備力量。通過研發設計中心最佳化區內產業布局,推動產能落後企業轉型升級,增強產業鏈可持續發展能力。吸引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發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在溫州綜合保稅區集聚發展,打造轉型升級新標桿,為溫州振興發展提供新樣本。到2023年末,招引科技型企業、國家級創新研發機構3-5家。
5.檢測維修中心服務發展。加強特色檢測項目建設,拓展業務項目涵蓋面,積極探索在綜保區內開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符合環保要求的保稅檢測和全球維修業務,為持續推動溫州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增添新活力。
2021年,打造“一室一中心”特色檢測項目,引進溯源檢測新技術,鋪設“1+1”檢測服務(即建設1個酒類區域中心檢測實驗室和1個跨境電商商品監測分中心)新路子。以酒類及跨境電商進口商品檢測為突破口,深化海關等相關部門聯動,建設海關總署酒類區域中心檢測實驗室(浙江)和杭州海關商品監測分中心(跨境電商)。推進實施商品數位化溯源技術,構建“一物一碼、一碼一地、區內商品全覆蓋”的高準度溯源檢測體系,助企打響“貨真質優”的經營理念。
2022年,亮化特色項目檢測水平,拓寬檢測項目涵蓋面,探索特色產業維修服務,構建“1+1+N”檢測維修服務新思路。深化與海關酒類檢測部門、制酒專業院校及社會各檢酒知名組織合作,組織開展酒類檢測基本知識及各項高端技術交流會。開展區內食品、化妝品、母嬰用品等商品檢測,打造特色鮮明、技術先進、保障有力的現代化綜合檢測實驗中心。圍繞溫州低壓電氣和車用零部件等特色優勢產業,推廣政策優勢,吸引優質企業入駐綜保區開展檢測維修業務。
2023年,拓展全球維修業務,創新企業幫扶機制,鞏固提升“1+1+N”發展新體系。發揮政策的疊加優勢,打好“組合拳”,進一步最佳化監管模式,降低企業稅負成本,招引全球知名企業駐區開展保稅全球維修業務。研究建設質量檢測大數據池,結合工業機理的人工智慧故障診斷大數據模型建設產品售後6S服務,融合專家遠程VR聯合診斷模式,進行售後故障的精準定位,利用海外共享倉建立快速檢修服務,推動加工貿易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貿易延伸,深度融入國際產業鏈價值鏈。建立“一企一方案”的“一對一”重點扶持機制,為企業提供及時精準的資質、監控體系諮詢以及政策福利,實現全流程的規範化管理,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二)構築全市域聯動新環境。
1.啟動聯動發展模式。2021年,建立指標考核體系,明確各縣(市、區)、功能區導入溫州綜合保稅區的各項業務量指標任務,構建聯動發展新格局。提供聯動業務開展空間支撐,預留5000平方米跨境電商倉庫、1萬平方米加工廠房及相應土地。整合縣(市、區)、功能區跨境電商平台入區運營,業務指標歸口各縣(市、區)、功能區,形成數據共享、平台共用、補貼共攤的雙贏態勢。導入溫州本土優質出口加工產業或部分生產環節。四是轉變傳統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模式(B2B),構建跨境電商銷售品牌化直接出口零售模式(B2C),讓疊加政策賦能地方經濟。
2.打造聯動發展集聚地。2022年,深化各縣(市、區)、功能區聯動,推行品牌效應,打造聯動集聚地,實現規模發展。根據各縣(市、區)、功能區聯動發展需求,增加跨境電商倉庫、加工廠房和土地投入。培育整合本土跨境電商特色平台,打造全市跨境電商集聚地。引導區內本土優質出口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和實施品牌化經營,打造本土特色產業品牌集聚地。利用區內跨境平台出口運營體系,完善跨境出口零售模式,打造出口加工品牌商品集散中心。
3.構建可持續生態鏈體系。2023年,創新管理機制,建立可持續發展生態鏈體系。發揮溫州綜合保稅區核心引領作用,提升開放平台聚集效應,引導縣(市、區)、功能區特色產業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轉型升級,推動縣(市、區)、功能區跨境電商業務生態鏈、出口加工業務生態鏈、特色產業跨境出口新零售模式生態鏈“三大可持續發展生態鏈”體系建立,打造出口加工業態集聚、商品集散功能完善、跨境電商進出口業態完備的創新引領示範區。
(三)實現多元化經營新格局。
1.謀劃多元運營架構。2021年,初步形成多元化運營發展架構。完善溫州綜合保稅區服務功能業態,提升資源配置效能,引入國內知名物流企業,為區內企業提供物流配套服務。深化金融機構合作,探索培育獨具綜保區特色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業態。謀劃開展建設代辦諮詢、保稅展示交易、區域生活配套等服務。
2.構建完善運營體系。2022年,構建集貿易、物流和金融功能於一體的多元化運營生態體系。結合展示交易、資金結算等延伸功能,開展倉單質押、流通監管等供應鏈金融業務。構建集倉儲、配送、增值加工、國際中轉、進口復出口等全方位物流配套服務。完善區域生活配套,開展諮詢代理等延伸服務。
3.打造規模運營格局。2023年,打造形成規模大、產業優的多元化經營格局,助力對外開放平台可持續發展。最佳化產業結構,創新服務方式,探索區塊鏈+聯邦計算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創新套用,實現數據不出庫、算法多跑路,保護企業商業秘密,降低企業互信成本和融資成本,做大做強供應鏈金融、物流配套服務和保稅展示交易等多元化經營,形成產業化、規模化運營,全面提升溫州綜合保稅區的運營和服務質效。
(四)建設多功能配套新載體。
加快溫州綜合保稅區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平台發展提供堅實支撐。2021年,4.5萬平方米跨境電商園倉庫8月建成投用;10萬平方米加工中心開工建設,年底先行投用1幢1.8萬平方米廠房;7萬平方米物流中心開工建設,年底完成樁基和部分主體施工;2萬平方米研發中心開工建設;4.1萬平方米綜合服務中心開工建設,年底完成地下主體工程;二期圍網封關工程完成建成。2022年,5月前溫州綜合保稅區二期通過驗收;10萬平方米加工中心12月全部建成投用;7萬平方米物流中心12月建成投用;2023年,2萬平方米研發中心6月建成投用;4.1萬平方米綜合服務中心12月建成投用。
(五)搭建智慧型化數字新平台。
抓住數位化改革契機,圍繞溫州對外開放平台高地打造,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數字貿易為突破口,以新型貿易服務為支撐,以數據供應鏈為紐帶,以“數字綜保”建設為引領,通過創新數位化聯動體制機制,積極推進綜保區數位化、智慧型化、智慧化發展,實現政府與企業的互聯互通,工廠、貨場、賣場互聯互通,政產學研用互聯互通,產業要素資源互聯互通,產業鏈數據互聯互通,賦能溫州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六)構建高水平開放服務新發展格局。
1.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制度和規則對接,拓展國際物流、國際貿易、對外投資等領域合作。搶抓RCEP簽署戰略機遇期,借鑑國內其他綜保區先進經驗做法,建立有競爭力的貿易稅收制度。搶抓對接中國進口博覽會,探索設立東協產品中心、進口商品國別(地區)館等專業平台,搭建一站式、多元化的消費、展示、體驗的綜合性平台。
2.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積極接軌上海等周邊城市,聯動長三角周邊區域錯位發展,打造高水平國際化協同創新共同體,共同培育長三角區域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科創高地,加快建設區域現代產業集聚區,打造功能複合、產城融合的綜合保稅區,主動服務長三角區域重點產業的最佳化布局和統籌發展。
四、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溫州綜合保稅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政府分管領導和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市府辦(口岸辦)、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投資促進局、市稅務局、溫州海關、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等部門單位為成員,研究協調督導綜保區建設重大事項。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地各部門單位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狠抓落實,全力推進。
(二)強化政策保障。用足用好用活和爭取更多上級政策傾斜,同時研究制定我市促進綜合保稅區產業發展的意見,完善財政扶持、金融支持、土地保障、配套建設等政策激勵支持體系,2021年完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的申報,為企業入區運營提供全方位支持。
(三)強化督查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制定縣(市、區)、功能區與溫州綜保區聯動指標清單,包括跨境電商業務量、加工類項目推薦引入企業數等,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細化目標任務,強化過程跟蹤,定期通報有關情況,確保聯動工作有效落實。
(四)強化氛圍營造。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加大對溫州綜合保稅區的優惠政策及典型案例宣傳力度,擴大對外推介,激發企業入區運營意願,形成全面招商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