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推進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溫州城市經濟新業態集聚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高質量推進城市“精建精美”,助推城市服務能級提升,特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州城市經濟新業態培育行動方案(2019-2021年)
- 屬性:政府規章
一、總體思路與目標
(一)總體思路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緊扣省委“‘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戰略部署,結合溫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套用和模式創新為核心,按照打造浙南閩北贛東有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城市經濟新業態示範區的目標,實施五大重點任務,加快發展城市經濟新動能,奮力續寫好新時代溫州創新史,為溫州再造改革開放新優勢、再創高質量發展新輝煌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初步建成浙南閩北贛東有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城市經濟新業態示範區。到2021年,市區新業態(“三新”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15%,占市區地區生產總值的30%以上;新業態主體培育加快,爭取形成一批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50億元的新業態企業,培育潛在獨角獸企業10家以上,推動新業態企業上市;構建與新業態發展相適應的營商環境,有效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新業態。
二、實施五大重點任務
(一)聚焦數字經濟,打造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高地。結合溫州打造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和培育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
1.數字經濟新興產業。適應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要求,從製造到智造,重點培育通信衛星、物聯網、積體電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產業。圍繞溫州國家自創區、環大羅山科創走廊等平檯布局數字經濟新業態載體,爭取落地國家北斗衛星產業基地,加快網際網路大廈、創新創業新天地、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等項目建設,推進國家大學科技園擴容發展和中國電子溫州產業園建設。圍繞產業和政府數位化的機遇,招引阿里巴巴、百度、騰訊、清華紫光等一批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產業落地。瞄準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增材製造等前沿技術,謀劃建設下一代網際網路產業基地、大數據與網際網路基地。推動城市數字大腦建設、5G商用,完成信息基礎網路IPV6改造。(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大數據局,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2.製造業數位化產業。圍繞溫州傳統產業數字轉型,以“製造+服務”為方向,積極發展以工業網際網路為核心、軟體與信息服務為補充的信息新興服務業。積極架構“5+N”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建成一批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工業技術軟體化示範項目以及培育一批工業網際網路服務商。加快建設溫州軟體信息產業園、溫州福地軟體園、南郊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等軟體與信息服務園區。每年引導實施10個網際網路工業設計示範試點、5個服務型製造示範試點、10個智慧型化產品示範項目和20個兩化融合示範試點建設;三年建成10個數位化時尚創新基地,爭取形成1個以上國內領先的生產性服務數位化平台。(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大數據局,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二)聚焦流量經濟,打造世界華商網路城市節點。發揮世界華商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溫州作為世界華商網路“總部城市”的地位,發展流量經濟新業態。
3.新金融(總部)產業。以促進溫州人經濟與溫州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為根本落腳點,實施“鳥巢計畫”,重點引進在外溫商回遷的綜合總部、區域總部、貿易總部以及國內外500 強、行業百強、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等在溫州設立地區總部和功能總部,培育本土成長型總部企業,規劃建設總部經濟園、總部經濟基地,按照“規劃一批、建設一批、招商一批、集聚一批、培育一批”的思路打造一批稅收億元樓。深化金融綜合改革,把支持地方總部金融機構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積極發展區塊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等新興金融,鼓勵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小微金融。扶持本土金融機構做大做強,加大總部型金融機構設立及引進力度。積極謀劃濱江商務區新興金融中心,啟動建設浙南科技城科技金融港,推進溫州“金融大腦”平台落地使用。(牽頭單位:市金融辦;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4.新商貿產業。發揮我市消費大市優勢,加快打造區域商貿中心城市。以品質化和智慧化為核心提升城市商圈輻射能力,重點打造五馬-大南商圈、濱江商務區商圈、中央綠軸商圈、印象南塘商圈、5050城市廣場商圈、華潤萬象城商圈、甌海中心區商圈、高鐵新城商圈、龍灣中心區商圈、機場口商圈等十大商圈,引進新零售企業,培育時尚消費、定製消費、智慧型消費等熱點,做深體驗消費,開展五馬商圈“有限度自由經營區”建設。打造浙南閩北贛東進口商品集散中心,構建“一中心一基地多平台”格局,重點推進核心區甌海牛山廣場進口商品批零交易中心市場建設,提速甌江口進口商品保稅物流基地、唯品會等項目建設,加快溫州(鹿城)輕工產品交易中心、溫州浙南閩北贛東進口商品網銷中心等“多平台”建設。申報中國(溫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到2021年,力爭培育網路零售額超10億級電商平台企業1-2家、超1億級電商平台企業10家以上。(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5.新流通產業。結合世界華商貿易,最佳化物流運輸方式,突出物流交易核心功能,發展智慧物流;吸引國內外知名商貿企業特別是溫商企業落戶溫州,到2021年,爭取引入年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商貿流通企業2家、溫商回歸商貿流通企業10家。圍繞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目標,建成國家(溫州)物流綜合服務信息平台,積極申報溫州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東部交通樞紐建設,開工航空物流園,推進溫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深化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建設菜鳥智慧物流產業園,積極推動本地傳統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局,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三)聚焦創意經濟,打造區域性時尚文創集群地。立足浙南閩北贛東地區約3000萬常住人口的消費需求,積極發展基於現代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平台的創意經濟新業態。
6.泛娛樂產業。加快發展以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和內容創新為重點的網路文學、網路影視、動漫遊戲、數字音樂、數字教育等新興內容產業。圍繞優質溫州文化、影視、藝術品等原創IP價值,加快溫州網路文學原創IP眾創空間建設,打造影視、動漫、遊戲、經紀、衍生品等全產業鏈眾創空間平台,推動IP+影視、+遊戲、+體驗等協調聯動發展。對接騰訊、阿里巴巴、虎牙、鬥魚等大型動漫遊戲平台及直播平台,引進國內外遊戲研發、遊戲發行等電競產業鏈企業落戶溫州,做強做優網路遊戲、電子競賽類等,加快浙南電競小鎮建設,把浙南產業集聚區打造成浙南電競產業新高地。(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7.文化創意產業。大力發展建築設計、智慧型設計、時尚設計、品牌設計、新媒體和體驗互動設計等產業,推動溫州傳統產業向時尚產業轉型。建設溫州時尚智造設計中心,打造浙東南“工業設計高地”。進一步提升國家廣告產業試點園區等一批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園區、文創街區發展水平,培育一批特色鮮明、集聚度較高的文化產業園區、文創街區。高水平建設甌江山水詩之路文化產業帶,打響“國際山水寫生基地”品牌,打造非遺文化體驗基地,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傳承發展以“義利並舉”為核心的溫州文化,深入挖掘永嘉學派的內涵,提升永嘉學派的時代價值。(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四)聚焦共享經濟,打造區域性共享經濟示範區。圍繞生產性服務、生活性服務兩大領域,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為主線,著力推進共享經濟新技術套用、新模式推廣,發展共享經濟新業態。
8.生產性共享經濟。推動研發檢測、製造服務及生產能力共享,依託現代樓宇加快推進辦公空間分享,鼓勵搭建人才分享平台和知識技能共享平台,推動溫州、上海兩地科技創新資源共享與平台共建。打造溫州民營經濟共享高地,推進一批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示範項目,鼓勵大型行業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共享通用工序設備、生產線設備,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企業等共享實驗室、實驗工廠,在市區建設10個市級智慧型製造公共生產設備分享平台、10個基於網際網路的產能共享信息平台。提升發展溫州科技大市場,建設一批新型眾創空間,為新業態創業者提供全鏈條孵化服務體系。(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9.生活性共享經濟。加快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建設甌海生命健康小鎮,搭建溫州眼視光國際創新綜合體、復旦大學溫州生命科學創新中心等“專精特新”產業集聚平台,打造醫療健康服務街區,建成區域醫療共同體內統一的醫療資源池和信息平台,支持發展以醫聯體、網際網路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等為手段的智慧醫療,大力發展養老服務、養生保健、康復服務、醫療美容等康養服務業。謀劃打造若干個以共享為創新特色的未來社區,積極申報省級試點,力爭試點落地。加快推動旅遊服務共享,提升旅遊信息化水平,推進雲計算、虛擬現實技術(VR)等的廣泛套用,實現區域旅遊資源的有機整合共享。加快推動智慧出行共享,規範發展共享腳踏車、網約車,打造智慧型網聯汽車生態圈。(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廣旅局、市衛健委,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五)聚焦綠色經濟,打造美麗中國的溫州新樣本。立足溫州山水資源稟賦,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新動能,發展綠色經濟新業態。
10.都市休閒旅遊新業態(月光經濟)。聚焦甌江兩岸、塘河沿線等關鍵節點,精心布局集“夜遊、夜憩、夜宴、夜賞、夜娛”於一體的都市夜景與休閒業態,建設南塘街、米房街區、沿甌江燈光經濟休閒街等具有溫州特色、彰顯溫州特質的“月光經濟”休閒街區樣板。到2021年,打造市級高品質夜間消費街區1個以上。加強城市夜景整體設計,制定實施市區景觀亮化專項規劃。錨定國際化休閒度假旅遊城市建設目標,提升發展江心嶼景區,整體提升三垟濕地與大羅山生態休閒旅遊功能,建設洞頭國際旅遊島,發展研學游、工業游、商務游、文創游、運動游、郵輪旅遊等新業態。借鑑成都寬窄巷的開發經驗,強化文化核心、空間組織、業態置換、項目運營等,加快五馬街、墨池、慶年坊等歷史文化街區成片改造,打造國家級文化旅遊品牌,儘快成為城市經濟新增長極。(牽頭單位:市文廣旅局;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名城集團,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11.第三方服務業。培育科創服務、現代會展業,以及會計、律師、諮詢等專業服務業。結合國家自創區“一區五園”建設,依託復旦、國科大、中科院等資源,加快建設中國眼谷、浙南·雲谷、文昌創客小鎮等重大科創平台,推動溫州、上海兩地“雙創”的全面對接,培育科技孵化、科技研發、科技諮詢等科創產業集群,打造高能級創新平台10個、共建開放型合作基地10個。出台《溫州市加快會展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培育溫州時尚輕工博覽會、溫州國際皮革展、中國(溫州)國際眼鏡業展覽會、中國(溫州)泵閥博覽會、雷射光電展等,加快推動會展產業發展。在濱江商務區培育第三方服務業專業機構。(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商務局,各區政府、市級功能區管委會)
12.綠色循環產業。爭取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重點培育再製造產業、城市靜脈產業。在浙南產業集聚區謀劃建設浙南綠色循環產業園,開展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工具機等領域再製造試點,科學規劃布局專業性、綜合性的固體廢物處置設施。推廣再製造產業,健全標準體系,對接全省雛鷹行動,培育再製造行業的潛力企業。強化靜脈產業的技術、裝備和管理的協同創新。(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浙南產業集聚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城市經濟新業態培育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及時研究解決新業態發展中的問題。建立城市經濟新業態目標考核體系,將新業態發展納入全市考績體系,督導責任落實。各牽頭單位要根據本方案制定具體細化方案,提出可量化的工作舉措,引導各地錯位發展、聯動發展,形成合力,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二)強化頂層設計。結合“精建精美”,用好“多規合一”平台,對城市經濟新業態重點開發的區塊開展控規的修改完善工作,提高規劃的精準性、協調性和實施性。參照國家統計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分類(2018)》,科學界定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範圍,制定新業態企業認定辦法,形成能客觀動態反映新業態發展的統計監測體系。
(三)引育企業主體。建立新業態企業招商指導目錄和項目甄別評價體系。依託龍頭企業開展以商招商、補鏈招商和配套招商,引進新業態核心配套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關聯企業等。依託市區新業態企業名單庫,研究提出成長性企業的篩選機制和培育名單,對優質新業態企業實施“一對一”精細化培育發展。
(四)最佳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結合政府數位化轉型,對新業態企業工商註冊開設“綠色通道”,最佳化服務流程。積極研究在示範平台、財稅、金融、用地等方面給予新業態企業政策支持。加強對溫州城市經濟新業態發展的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營造發展城市經濟新業態的濃厚社會氛圍和創新文化。
(五)推進要素供給。建立適應新業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彈性供地機制,提供“量身定製式”保障服務。積極搭建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對接平台體系,發揮溫州科技金融中心作用,強化政銀企三方合作,引導民營資本參與新業態項目建設。建立新業態重點人才引進目錄,多維度搭建就業供求信息平台,探索“飛地”引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