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塘村三組,2016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塘村三組
- 廢止年份:2016年
- 設立年份:1984年
- 國家:中國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Wēntángcūnsānzǔ
溫塘村三組,2016年廢止的地名。
溫塘村三組,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溫塘村的第三個村民小組。歷史沿革1984年成立溫塘村分為第二個村民小組。2016年因行政區劃調整,溫塘村與田橋村合併,更名為田塘村。村、組便撤銷編制至今。1...
溫塘村隸屬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李浩寨鄉,地處李浩寨鄉西北邊,距李浩寨鄉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 路,交通方便,距建水縣43公里。東鄰野馬村委會,南鄰小曠野村委會,西鄰甸尾鄉,北鄰曲江鎮。轄溫塘一組、溫塘二組、溫塘三組、溫塘四組、溫塘五組、溫塘六組、溫塘七組、雙帽山等8 個村民小組。村情...
村莊分為三個村民小組,是在人民公社時期的三個生產隊的基礎上劃分的。溫塘村是個案村附近最大的村莊,溫塘村因村西有一眼天然溫泉而文明,所以基層行政組織大多設在溫塘村。本村莊一直隸屬設於溫塘的行政機構。抗日戰爭期間溫塘被日軍占領,個案村實際受村莊北約5 華里處的霍賓台村 (該村成立了平山縣的第一個...
陝州區大營鎮溫塘村與山西省毗鄰,地處交通要道和名勝風景區,位於大營鎮政府東3公里處,北與新縣城融為一體,總面積為7.5平方公里,有30個村民組,951戶,人口3898人,耕地面積僅有3333畝。該村原稱溫湯,由於村在古火山腳下,有溫水流出,人們便挖石成塘蓄水沐浴,後改溫湯為溫塘村。溫塘村溫泉,水溫高達62...
《溫塘村志》是曲景義、師落雁、高尚德等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溫塘村自然、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作品目錄 封面 溫塘村志 著作權頁 《溫塘村志》編纂機構 圖片 河南省九屆人大代表、中共大營鎮黨委副書記、溫塘村黨總支書記曲景義 曲景義接受中央電視台記者採訪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紀委...
溫塘村是個案村附近最大的村莊,溫塘村因村西有一眼天然溫泉而文明,所以基層行政組織大多設在溫塘村。本村莊一直隸屬設於溫塘的行政機構。抗日戰爭期間溫塘被日軍占領,個案村實際受村莊北。(該村成立了平山縣的第一個黨支部,解放前共產黨的地下組織及領導經常出入該村)的共產黨組織的領導。1940年2月,魯南鐵道...
地名含義 位於田橋村的第三個村民小組。歷史沿革 1950年屬清溪村,1956年屬紅旗農業社,1958年屬清溪大隊,1981年分建田橋大隊,取境內主要自然村田心,橋頭首字命名。1984年改建為田橋村,為區分和管理,劃分田橋村三組。2016年因行政區劃調整,溫塘村與田橋村合併,更名為田塘村。村、組便撤銷編制至 今。
雅儒村三組 雅儒村三組,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自然村雅儒村的第三個村民小組。歷史沿革 1956年為雅儒農業社,1958年屬燈塔大隊,1961年分屬溫壙,大理大隊,1966年屬儒壙大隊,1984年分建為雅儒村。2016年因行政區劃調整,溫塘村與雅儒村合併,更名為石龍村。村、組便撤銷編制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五區兩步鄉;1953年3月,屬東莞縣第三區兩頭塘鄉;1955年9月,屬寮步區兩頭塘鄉;1957年12月,屬溫塘大鄉;1958年,屬寮步人民公社塘唇生產大隊;1983年,屬寮步區塘唇鄉;1987年,屬東莞市寮步鎮塘唇管理區;1998年,屬寮步鎮塘唇行政村。世居村民為梁姓,其先祖最早從陝西遷居...
農溫塘村隸屬於五境鄉霞珠村行政村,屬於壩區(壩區、山區或半山區)。村情概況 位於鎮邊,距離村委會3.00 公里,距離 鎮3.00公里,(是 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0.12平方公里,海拔2,200.00米,年平均氣溫21.00 ℃,年降水量86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 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184.88畝,其中人均耕地1.60...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莞樟公路兩側,深入溫塘(含柴市村),在溫塘抗日常備隊配合下襲擊日偽軍,在附城一帶發動民眾抗日。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偽軍45師出動一個團兵力進犯溫塘村(含柴市村)。溫塘抗日常備隊23名隊員在外圍抗擊敵人,掩護民眾撤退,犧牲5人,被俘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五區兩步鄉;1953年3月,屬第三區兩頭塘鄉;1955年9月,屬寮步區兩頭塘鄉;1957年12月,屬溫塘大鄉;1958年,屬寮步人民公社塘唇生產大隊;1983年,屬寮步區塘唇鄉;1987年,屬東莞市寮步鎮塘唇管理區;1998年,屬寮步鎮塘唇行政村。世居村民為梁、袁、殷姓,以梁姓為主。梁氏先祖...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莞樟公路兩側,深入溫塘(含茶下村),在溫塘抗日常備隊配合下襲擊日偽軍,在附城帶發動民眾抗日。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偽軍45師出動一個團兵力進犯溫塘村(含茶下村)。溫塘抗日常備隊23名隊員在外圍抗擊敵人,掩護民眾撤退,犧牲5人,被俘2人...
溫塘摩崖造像位於陝州溫塘村南山陰的石壁上,距三門峽市區15公里。現有造像36尊,龕6處。第一龕高1.75米,頂呈火焰狀,內雕有一佛二菩薩的立像,有蓮梗相連。佛高1.35米,頭部有火焰狀飾。菩薩高1.20米,足下皆踩有蓮花台,雕像面部基本完整,龕外兩側鑿有供養人像,並有唐雍州高陵縣尉成克溝、唐果州相如...
位於李浩寨鄉西北邊,距離溫塘村委會4公里,距離李浩寨鄉20公里。國土面積有3.79平方公里,海拔187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70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46.5畝,其中人均耕地0.51畝;有林地2774.5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7戶,有鄉村人口286人,其中男性144人,女性142人。以漢族、...
早在1985年,潘江和曾祥淵就報導了湘西張家界市茅岩河鎮(原大庸縣溫塘鎮)志留系溶溪組發現的盔甲魚類化石,並命名為湖南大庸魚(Dayongaspis hunanensis),這在當時代表了中國地質時代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化石記錄。然而大庸魚作為盔甲魚類原始代表之一,目前僅3塊不完整的頭甲標本,對它的形態學認識還不夠全面,且...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莞樟公路兩側,深入溫塘(含宙上村),在溫塘抗日常備隊配合下襲擊日偽軍,在附城一帶發動民眾抗日。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偽軍45師出動一個團兵力進犯溫塘村(含31上村)。溫塘抗日常備隊23名隊員在外圍抗擊敵人,掩護民眾撤退,犧牲5人,被俘2...
活魚塘村是由四個自然村組成,4個村民小組,面積約為兩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1000餘人,其中外來人口500多人,村內擁有20餘畝的溫塘、黃塘、谷思塘、埂玉塘、四兒塘,實可為山青水秀,風景優美的現代化綠色村莊,遠景發景潛力大,是知名人士投資開發的絕勝佳地。東臨風光如畫的延壽山,大悲樓風景點,南頻信聯街...
漢至隋為白狼國結當部落屬地。1957年,塔城為第五區。1988年,區改鄉,鄉改行政村。截至2020年6月,五境鄉下轄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鄉政府霞珠村委會農溫塘村民小組。2011年,五境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168元;財政總收入495萬元,比上年增長18.3%。截至2019年末,五境鄉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
烏泥村行政村範圍面積約485.52公頃,全村下轄18個自然組(上街組、下街組、龍角山組、圳上組、圳下組、溫塘組、開一組、開二組、開新組、高領組、曹家組、蛟龍沖組、中莊組、坳上組、坳下組、老一組、老二組、對門江組),2020年烏泥村現狀總人口為3119人,共1099戶。基本概況 該村屬於多姓村,有5種姓...
民國十七年(1928)春季,平山縣溫塘村劉義瑞發起創立了“玉盛和”秧歌班。組織崔天保、崔雙喜、蘇世增等一些優秀的秧歌藝人,不斷到井陘、靈壽、正定縣等地從事演唱活動,並培養了李同祥、閻鎖子、馬瑞花(女)、錢菊花(女)等蜚聲四十年代的優秀秧歌藝人,擴大了西調秧歌的影響。三十年代初期,石家莊周圍又出現了...
該行政村隸屬隆陽區漢莊鎮,地處漢莊鎮西邊。距漢莊鎮政府所在地15.00公里,到鄉鎮道路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區15公里。東鄰大沙河,南鄰蘭城,西鄰楊柳,北鄰青崗。轄上岩箐、下岩箐、沙戈山、溫塘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01戶,有鄉村人口1207人,其中農業人口1200人,勞動力66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莞樟公路兩側,深入溫塘(含祠下村),在溫塘抗日常備隊配合下襲擊日偽軍,在附城一帶發動民眾抗日。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偽軍45師出動一個團兵力進犯溫塘村(含祠下村)。溫塘抗日常備隊23名隊員在外圍抗擊敵人,掩護民眾撤退,犧牲5人,被俘2...
小曠野村隸屬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李浩寨鄉,地處李浩寨鄉西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33公里。東鄰里長營村委會 ,南鄰南莊鎮 ,西鄰甸尾鄉,北鄰溫塘村委會。轄小曠野一組、小曠野二組、小曠野三組、小曠野四組、小曠野五組、小曠野六組、小曠野七組、小曠野八組、小曠野九...
祥星村地處湖南省新化縣溫塘鎮東南部,它與世界聞名的銻都冷水江市礦山鄉毗鄰,共10個村民小組,486戶,2102人,黨員45人,全村共有水田460畝,旱土340畝。該村地形複雜,山高路陡,交通落後,信息閉塞。祥星村簡介 1998年村級集體經濟負債100多萬元,全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500元。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
1973年村委會動員人民民眾修建了柘木鸕鶿岩口的機耕道。1974年興建了廣子山發電站一座,由於水流量小且設備簡單,當時僅供岩口村四個組鸕鶿村三個組的照明,且電壓很低,供不應求。1976年前,鸕鶿村僅1條石板小路通向外地,1976年前村民靠肩扛、手抬修通了溫塘至鸕鶿的簡易公路。改革開放以來,村內跟著時代變遷...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莞樟公路兩側,深入溫塘(含茶上村),在溫塘抗日常備隊配合下襲擊日偽軍,在附城一帶發動民眾抗日。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偽軍45師出動一個團兵力進犯溫塘村(含茶上村)。溫塘抗日常備隊23名隊員在外圍抗擊敵人,掩護民眾撤退,犧牲5人,被俘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五區兩步鄉;1953年3月,屬第三區兩頭塘鄉;1955年9月,屬寮步區兩頭塘鄉;1957年12月,屬溫塘大鄉;1958年,屬寮步人民公社塘唇生產大隊;1983年,屬東莞縣寮步區塘唇鄉;1987年,屬東莞市寮步鎮塘唇管理區;1998年,屬寮步鎮塘唇行政村。世居村民為梁、余、溫、黃、張、尹等姓...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莞樟公路兩側,深入溫塘(含丁字閘村),在溫塘抗日常備隊配合下襲擊日偽軍,在附城一帶發動民眾抗日。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1月,偽軍45師出動一個團兵力進犯溫塘村(含丁字閘村)。溫塘抗日常備隊23名隊員在外圍抗擊敵人,掩護民眾撤退,犧牲5人,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