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早在遠古時期,準格爾旗就有
古人類活動的足跡。考古學家在準格爾旗
納林川畔和黃河沿岸發現了不少舊石器早期的石器遺存。證明在舊石器時期,準格爾旗地區已有了古人類活動。他們在這裡生活繁衍,過著以狩獵為主、採集為輔的群體生活。
新石器時期(距今七千年前至四千年前),
仰韶文化人群先後從陝西、河南等遷入鄂爾多斯地區墾荒種田,把這裡闢為農業區。這一時期的人類遺存遍布鄂爾多斯高原,準格爾旗就有墳瑪、窯子粱、官地、陽灣、賀家沙背、張家圪旦等遺址。到了
龍山文化晚期階段(距今四千多年前),岱海
老虎山文化後裔在鄂爾多斯落戶,同時晉南、關中地區同期文化人群及後來的青海、甘肅地區
齊家文化人群東進也來到鄂爾多斯地區。當時鄂爾多斯高原的生態環境正由森林草原向草原環境演變,氣候逐漸變冷,促使農業經濟向半農業經濟發展。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址準格爾旗有永興店、二里半、大口。直到距今三千五百年左右,準格爾旗同鄂爾多斯其它地區一樣,逐步轉變為以畜牧業為主的社會經濟狀態。
當中原地區進入銅器時代之際(即夏商時期),鄂爾多斯高原也幾乎同時有了銅器。銅器的使用,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自然環境的變化又使遊牧經濟從農業經濟中分離出來。從此,鄂爾多斯就成了遊牧人的故鄉。當時,高原林草豐茂,森林分布在高原的北部、東部和南部,覆蓋度在50%以上。
商周時期,準格爾旗多為北方遊牧部落所占據,並同中原地區時有衝突。
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今鄂爾多斯東部的準格爾旗部分地區屬魏國上郡轄區。並沿東部黃河10至20公里為界,築起一道長城以防外侵。魏國被秦國戰敗後,被迫割讓15縣求和,其中就包括鄂爾多斯東部(今準格爾旗地區),一併納入了秦國的版圖。秦國為了防止北方少數民族侵擾,便從
隴西、
北地、
上郡的北部直至今準格爾旗的十二連城鄉修築長城,並隨長城種植一條榆樹林帶,時稱“
榆溪塞”。長城以東為秦國上郡轄區,以西為
林胡、
樓煩等民族的遊牧區。
戰國中期,
匈奴族崛起,與鄂爾多斯境內林胡、樓煩等部落聯盟,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聯盟集團,並乘秦國兼併六國的戰爭之機,攻入長城之內,占領了整個鄂爾多斯高原及陝西、山西北部部分地區。趙國與匈奴為鄰,經常受到匈奴的威脅。
趙武靈王時,經過“
胡服騎射”的改革,國力大增,於公元前306年攻破林胡、樓煩部落,進入鄂爾多斯高原,並在今
托克托縣置
雲中郡,在高原的西北部置
九原郡,轄管鄂爾多斯的東北部和西北部,實行軍事屯田,發展農業生產,充實邊防。公元前234年,秦軍大敗趙兵,鄂爾多斯高原又屬秦所有。接著匈奴人又打過黃河,占領了
鄂爾多斯高原。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鄂爾多斯地區設立郡縣,準格爾旗東部、北部分別屬雲中郡、九原郡;西南部轄
美稷縣、
平定縣。在今準格爾旗
納日松鎮勿圖溝發現的古城,經考證,就是秦王朝所置的上郡屬縣
廣衍縣城。秦末“諸侯叛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戍邊者復去”。鄂爾多斯高原又為匈奴
冒頓單于復占,劃編為
右賢王駐牧區。
漢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漢武帝發動了
漠南之戰,派大將
衛青擊走了駐牧在鄂爾多斯高原上匈奴屬部綏頰王和牡羊王部,占領了鄂爾多斯高原,在這裡設定郡縣,準格爾旗大部屬雲中郡。
隋朝時期,準格爾旗先屬
榆林郡,後歸
勝州管轄。據史料記載,開皇三年(583年)置
榆林關,七年置松林縣,屬
雲州轄。二十年割雲州榆林(準格爾旗十二連城古城),富昌(今準格爾旗天順圪梁古城),金河(今托克托縣哈拉板申古城)三縣置勝州。大業五年(609年)煬帝改勝州為榆林郡,仍領榆林、富昌、金河三縣,戶2230,治所
榆林縣,轄境包括今準格爾旗和呼市的
托克托縣、
和林格爾縣的部分地區。大業三年,煬帝北巡,在勝州榆林縣(準格爾旗
十二連城古城)設宴招待突厥諸部及契丹、
奚等各部酋長3500人,勝州因之名揚天下。
唐
貞觀三年,唐王朝置勝州(隋時的榆林郡)。天寶元年改為榆林郡,乾元元年復稱勝州。領榆林(今準格爾旗十二連城古城)、河濱(今準格爾旗天順圪粱古城)二縣。戶1187,人口20952,州治榆林縣。
在五代十國時期,我國西北地區的一個名叫藏才族(也譯作藏察勒族)的小藩部,乘戰亂之機,進入今鄂爾多斯高原東部的準格爾旗境內。遼伐西夏時,藏才族首領
王承美率部附遼,遼授其左手牛衛將軍銜,並助其在今準格爾旗納日松鎮二長渠村築城建砦。宋
開寶二年(969年),王承美歸宋,宋賜其城名為
豐州。當時,北宋王朝稱豐州(準格爾旗納日松鎮二長渠村古城)、
府州(今陝西
府谷縣)、
麟州(今陝西
神木縣北
楊家城)為“河外三州”。三州分布為品字形,相互照應,固守北宋的北方門戶。所以北宋王朝對豐州城很重視,封王承美為豐州牙內指揮使,後又提升為防禦使,子孫世代承襲。1126年,金滅北宋,西夏人趁機占領豐州城,中間一度又被金人搶占,但後又復歸西夏。
成吉思汗統一了漠北蒙古各部後,逐步南下,滅了金和西夏,準格爾旗為元王朝所占據。宋元時期,在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有一片以
油松、
杜松為主要樹種的森林區,東北接晉西北地區,向西南到陝西榆林地區。但因氣候變化的影響和人為的砍伐及戰爭破壞,森林逐年弱化,今準格爾旗著名的“油松王”,就是北宋英宗治平年間天然落種而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軍攻下東勝州(今托克托縣古城),置衛,同年元
知院都連帖木兒等率眾歸附,明於東勝衛附近及鄂爾多斯高原東北部置失寶赤、五花城、斡魯忽奴、燕只、瓮吉刺五千戶所,安置蒙古歸附人眾,隸東勝衛轄。二十五年,又分東勝衛為東勝左、右、中、前、後五衛,次年,罷東勝中、前、後三衛。東勝右衛治所即今準格爾旗
十二連城古城。永樂元年(1403年),東勝左、右衛徙至內地。
正統三年(1438年)曾再度復置,但不久又廢。
明
宣德年間(1426—1435年),蒙古諸部勢力日漸向南擴展,威脅明朝北部的安全,明朝也開始在北方陸續設定邊鎮,構築邊牆,其中延綏邊牆就築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南部。這道邊牆東起今準格爾旗
龍口鎮大占村紫城岩,西抵寧夏鹽池東北,從此成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原
伊克昭盟)與陝西省的分界。
明成化十五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第十五世孫達延汗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再一次統一蒙古草原,設立六個萬戶;封其三子孛兒只斤·巴爾斯博羅特(蒙古土默特部首領阿拉擔汗為其次子)執掌新秦中草原為鄂爾多斯萬戶(新秦中草原:今黃河幾字灣內蒙古鄂爾多斯)。
清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鄂爾多斯萬戶孛兒只斤·巴爾斯博羅特的第五世孫孛兒只斤·額磷臣率部內附歸清,清廷冊孛兒只斤·額磷臣為鄂爾多斯濟濃。
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廷將鄂爾多斯蒙古部分為鄂爾多斯左翼前、中、後和鄂爾多斯右翼前、中、後6個札薩克旗,置
伊克昭盟。敕封額磷臣為伊克昭盟
鄂爾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後與
鄂爾多斯右翼前末旗合併為今
伊金霍洛旗)札薩克,晉多羅郡王爵。敕封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札薩克多羅郡王額磷臣從子孛兒只斤·色楞為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前旗(今準格爾旗)札薩克,晉固山貝子爵。故鄂爾多斯左翼前旗又稱伊克昭盟色楞旗。至此,準格爾旗初建旗政,由扎薩克總理旗務。
順治年間,清朝皇帝為加強對鄂爾多斯部落的控馭,將長城以北50里寬,東西約2000里長的地帶劃為禁地,俗稱“
黑界地”。明確規定漢族農民不得逾越長城進入鄂爾多斯牧地,鄂爾多斯牧民也不能進入這塊禁地,更不能越過長城進入漢族地區,使準格爾旗的南界進一步得到強化。
康熙36年(1697年),清廷準許陝西北部漢民越過長城在“黑界地”里耕種,每年向盟旗王府交租銀。到雍正八年(1730年)又準許漢民在長城以北50里以內越界農耕,於是準格爾旗的農田逐步增大,牧地開始縮小。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愛新覺羅
溥儀退位後,
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宣布“清廷對待蒙古實行的種種政策繼續生效”,所以伊盟的盟旗制度仍繼續執行,七旗行政區劃沒有明顯變動。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北京政府成立,仍襲清制。抗戰時期,
馬占山接受國民政府“警衛伊盟,兼守河防”的命令,率部開進了準格爾旗布軍抗戰,一直堅持到日本投降後,才率軍撤走。
1948年4月,準格爾旗解放,成立準格爾旗臨時政務委員會,政府駐地設於沙圪堵。1950年4月,準格爾旗末代扎薩克奇福海回沙圪堵交印,旗政最終統一於人民政府。1955年9月旗人民政府改稱旗人民委員會。1968年4月,又改稱革命委員會。1981年1月復改稱人民政府迄今。1999年8月旗人民政府駐地從沙圪堵遷址薛家灣。
行政區劃
準格爾旗總面積76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69萬人,轄6個鎮(
沙圪堵鎮、
薛家灣鎮、
大路鎮、
龍口鎮、
納日松鎮、
準格爾召鎮)、2個鄉(
十二連城鄉、
暖水鄉)、1個蘇木(
布爾陶亥蘇木)、4個街道(友誼街道、藍天街道、迎澤街道、興隆街道),共159個自然村(嘎查),20個社區(居委)。旗委、旗人民府政府駐地薛家灣鎮距鄂爾多斯市市委、市人民政府駐地
康巴什區128公里,旗境北、東、南三面被黃河環繞,過境長度197公里。準格爾旗地域遼闊,資源富集。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準格爾旗位於鄂爾多斯市東部,庫布齊沙漠東南端。北與包頭市、東與呼和浩特市隔黃河相望,東南、南部與山西省的偏關縣與河曲縣以黃河為界,西南與陝西省的府谷縣隔長城接壤,西部與伊金霍洛旗、東勝區、達拉特旗搭界。準格爾旗位於東經110°05′—110°27′、北緯39°16′—40°20′,總面積7692平方公里。
氣候
準格爾旗遠離海洋,大陸性氣候突出,屬典型的半乾旱地區。受季風影響,冬季多西北風,漫長而寒冷,夏季受偏南暖濕氣流影響,短暫、炎熱、雨水集中,春季風多、少雨,多乾旱,秋季涼爽。由於地處中溫帶又在鄂爾多斯高原東測斜坡上,拔海高度相對偏低,故氣溫偏暖,四季分明,無霜期較長,日照充足,相對濕度為52%。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黃河年過水量248億立方米,國家批准黃河用水指標2億立方米,現有80%尚未利用;年降水總量30億立方米;年徑流總量4.3億立方米;地下水探明儲量28.5億立方米,年開採量0.55億立方米;庫壩總庫容1.8億立方米,年供水量5000萬立方米;現已建成日供水能力10萬立方米,水源工程1處。黃河水、水庫水、地下水能滿足工業發展需求。
煤炭資源
煤炭探明儲量544億噸,遠景儲量1000億噸,且地質構造簡單、埋藏淺、煤層厚、低瓦斯、易開採,發熱量均在6000大卡/千克以上,為優質的動力煤和化工煤;石灰石總儲量50億噸,品位高,氧化鈣含量達52.92%;鋁礬土總儲量1億噸,礦層穩定,品位呈現鋁高矽低的特徵;此外,高嶺土、硫鐵礦、白雲岩、石英砂的儲量也大,特別是煤層氣的儲量可觀。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年末準格爾旗戶籍總人口31.47萬人,常住人口36.9萬人,戶籍出生人口4966人,死亡人口1163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1‰。
民族
居住著漢、蒙古、回、滿、朝鮮、達斡爾、俄羅斯、白、黎、錫伯、維吾爾、壯、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
語言
蒙古語
準格爾旗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國語和蒙古語鄂爾多斯土語,使用於正式場合。
鄂爾多斯地區有15%左右的蒙古族,大部分會使用蒙古語,牧區比例較大,鄂爾多斯蒙古語方言為
內蒙古方言的鄂爾多斯土語。與其他蒙語方言比較特點是有φ元音,有陽性元音;在語音上,表現在複合元音、前化元音與聘化輔音、重音等方面;在語法上,表現在名詞格的範疇與動飼某些形態變化方面;在辭彙上,表現在方言詞的構成,某些辭彙意義的變化等方面。
漢語
準格爾旗的漢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為晉語,屬於晉語的鄂爾多斯方言。
鄂爾多斯漢語方言屬於晉語方言,歸內蒙古晉語大包片,與晉北晉語、陝北晉語、冀西晉語有著很深的淵源。
鄂爾多斯漢語方言,大體分為三個小片,整體來說大同小異。
準格爾旗、
達拉特旗、
杭錦旗這三旗的沿河地區(黃河幾字彎南岸沿岸地區)講的是“灘套話”;上述三旗的梁外地區以及鄂托克旗北部和
東勝區大部、
伊金霍洛旗大部講的是“梁外話”;
鄂托克旗南部、
鄂托克前旗、
烏審旗及鄰近的其他旗區小部分地區,講的是“西旗話”。鄂爾多斯方言中有豐富的動態助詞,常常藉助“個”、“蘭”是其最大的特點。這不僅使鄂爾多斯方言可以準確的表達說話者所指的時間段,也使日常交流用語更加活潑和親切,這與鄂爾多斯這個蒙漢文化交織地區的人民純樸大方的性格相映成輝。
交通運輸
境內有大準電氣化鐵路、
準東鐵路和在建的
呼準鐵路以及擬建的準河鐵路,年貨運能力接近1億噸,是出省到京、
秦皇島、到
黃驊港的重要通道;109國道橫貫東西,在建的呼和浩特至鄂爾多斯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與建成的呼包、包東高速公路連為一體,全部行程不足3小時。
經濟
綜述
2013年準格爾旗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050.54億元,增長8.2%。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39億元,增長1.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57.39億元,增長9.7%,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604.23億元,增長10.1%,建築業增加值完成53.17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83.75億元,增長5.8%。經濟結構比例為0.9:62.6:36.5。人均GDP由上年的271111元(約合4.29萬美元)增加到285473元(約合4.67萬美元),增長5.3%。
第一產業
2013年實施土地規模化經營1萬畝,新增水產養殖2000畝,農牧業產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2013年牧業年度準格爾旗牲畜總數達到78.3萬頭(只),較上年增加了4.52萬頭(只),其中:羊的總數為69.9萬隻,較上年增加了4.81萬隻;奶牛2677頭,較上年增加了560頭;豬7.39萬頭,較上年減少0.08萬頭。2013年牧業年度牲畜出欄量達48.16萬頭(只)。準格爾旗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56748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7510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3488公頃,蔬菜、瓜類種植面積727公頃,青飼料播種面積4846公頃。準格爾旗糧食總產量達到8.77萬噸,較上年增加0.27萬噸。
第二產業
2013年實現工業增加值604.23億元,增長10.1%。規模以上工業平穩運行,2013年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137.16億元,同比增長2.8%;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48.38億元,下降2.9%;實現利潤總額236.43億元,下降0.9%。準格爾旗工業企業累計上繳稅金173.16億元,占準格爾旗財政收入的76.6%。
煤炭行業2013年累計實現工業產值934.63億元,與上年持平,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2.2%。煤化工產業迅猛增長,成為拉動準格爾旗工業增長的新動力,2013年煤化工產值達60.28億元,增長25%。大中型企業仍然是準格爾旗工業經濟的主力軍,準格爾旗21戶大中型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936.71億元,增長10.1%,占準格爾旗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2.4%。
2013年主要產品產量完成:原煤25757萬噸,下降2.5%,其中:準能5759萬噸,增長3.4%;地方19998萬噸,下降4.1%。2013年發電204.73億度,增長9.8%,其中:火電187.67億度,增長10.4%;水電17.06億度,增長3.6%。生產電石129.44萬噸,增長104.9%;生產甲醇(含苯)178.84萬噸,增長19.4%,生產各類油品18.17萬噸,增長5.6%。
第三產業
2013年準格爾旗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04億元,增長7.7%。在總量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6.25億元,增長9.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27.79億元,增長4.3%。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達到29382元和11385元,增幅分別為-3.4%、10.3%。
2013年準格爾旗金融機構總數達到18家,各類營業網點95個;各項存款餘額390.54億元,增長1.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22.21億元,增長15.3%;各項貸款餘額298.56億元,增長10.6%。
2013年準格爾旗現有保險企業及網點17家,2013年保費收入74291萬元,增長16.7%,其中:財產險54654萬元,同比增長21.4%,人壽險19637萬元,同比增長5.3%;2013年保險賠付總額12042萬元,同比增長14.2%,財產險賠付9549萬元,人壽險賠付2493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2013年投入6.14億元新開工建設幼稚園5所、國小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改擴建中國小2所。繼續加大了優秀人才引入力度,2013年從部屬六所重點師範院校中選聘本科生和研究生46名,從我旗周邊地區外調骨幹教師7名,從全國師範類院校中招聘中國小、幼兒教師340名。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及高中階段“四免一補”和幼兒“兩免一補”政策,實施中國小營養早餐工程。年末準格爾旗共有各類學校和幼稚園91所,有教職工4718名(其中:專任教師3886名),在校學生和在園幼兒57588人,其中:國小25所,在校生22755人,專任教師1390名;普通中學12所,在校生1623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5557人,國中在校生10676人),專任教師1431名(其中:高中專任教師496名,國中專任教師935名);職業中學1所,在校生2551人,專任教師202名;幼稚園53所,在園幼兒16049人,專任教師863名。準格爾旗適齡人口國小入學率及國中入學率均達到100%。普通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到1467人,重點上線人數143人,高考本科上線率達66.5%,比2012年提高2.5個百分點。
科技事業
2013年準格爾旗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自治區級民營科技型企業4家。2013年準格爾旗企業申報上級科技計畫項目23項,申報成功8項,爭取上級專項資金470萬元。共推廣自治區級實用技術2項,實現效益4200萬元。準格爾旗獲得專利授權49項,榮獲2013年全國“科技進步先進旗”稱號。
文化事業
2013年準格爾旗圖書館、文化館、大路新區博物館、9個蘇木鄉鎮文化站全部實現了免費開放;建成社區文化活動中心20個,嘎查村文化室98個,草原書屋152個,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10處;資助示範文化戶50戶,組建文藝隊13支,基層電影放映隊13支。四級文化服務網路基本形成,真正實現了“農村兩公里,城市十分鐘”文化圈。2013年共組織各類廣場演出29場次,在準格爾廣場、火車站廣場、鼎華廣場、友誼公園組織各類廣場民眾文化活動199場次。電影放映站繼續實施“2131”電影放映工程,開展了多項放映活動,2013年總計發行數字電影拷貝3200場,放映電影3180場次。漫瀚調藝術展演中心在準格爾旗共演出158場,其中送戲下鄉106場;組織參加了鄂爾多斯電視台2013年春節聯歡晚會、《漫瀚之鄉春來早》2013元宵晚會、第九屆(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鄂爾多斯周和準格爾周文藝演出等一系列大型文藝活動。文物和非遺保護工作不斷加強,5月份,準格爾召和寨子圪旦遺址獲批成為第七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月份,準格爾旗民間傳統遊藝、準格爾碗托技藝、準格爾傳統飲食—六六八八等3項非遺項目被列入第三批市級非遺保護名錄。
體育事業
2013年舉辦了第八屆“生力杯”桌球邀請賽、準旗首屆政法幹警運動會、準格爾旗第六屆蘇木鄉鎮門球賽、第二屆社區運動會、首屆黨群部門趣味運動會等賽事;承辦了2013年鄂爾多斯市第十屆“體彩杯”羽毛球邀請賽。
醫療事業
2013年,十二連城鄉中心衛生院建設項目完工並投入使用;疾控衛生監督綜合大樓建設項目已完成基礎部分;旗人民醫院擴建項目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加大醫療設備裝備力度,為旗級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了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機等先進醫療設備,為基層衛生院配備了標準化醫療設備,為嘎查村衛生室配備了基本醫療設備。準格爾旗現有旗直醫療衛生單位7個,基層衛生院14所,民營醫療機構7個,村衛生室136個,個體診所9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4個。準格爾旗衛生機構床位數1808張,衛生技術人員1810人。在準格爾旗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實施“先看病、後付費”政策。年末準格爾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210657人,參合率達到98%,籌資總額達到每人每年670元。準格爾旗計畫生育率96.03%。年內為7.5萬名35周歲以上居民實行了免費體檢。
榮譽稱號
中國十大最關愛民生縣 |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旗 | 全國縣(市)科技進步先進旗 | 全國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旗) |
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縣 | 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百縣 | 中國金融生態縣 | 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 |
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旗 | 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範單位 | 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旗 | 國家園林縣城 |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1) | 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