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解釋
湯shang輕聲
意思是
河水浩浩蕩蕩的意思。見
卓文君給司馬相如《
白頭吟》中的附書《
訣別書》,有“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
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的詞句,翻譯是:
朱弦斷,知音絕。
明鏡缺,夫妻分。
朝露晞,緣分盡。
芳時歇,人分離。
白頭吟,傷離別。
希望您吃的好好的不要掛念我。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
湯tāng
字從水從昜。“昜”意為“播散”、“散開”。“水”與“昜”聯合起來表示“溶化了
固體成分的水”、“溶液”。本義:汁水。
1.(名)熱水。
2.(名)專指溫泉(現多用於地名):~山。
3.(名)食物煮熟後所得的汁水:雞~|肉~。
5.(名)湯藥。
6.(名)(Tānɡ)姓。
【湯池】tāng chí ①(名)見〔金城湯池〕。②(名)熱水浴池。
湯shāng
1.(形)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 2.(形)廣大;浩茫。
【湯湯】shāng shāng (形)水流大而急。
演變過程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𠀤音鏜。《說文》熱水也。《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
又水名。《山海經》上申之山,湯水出焉。
又《水經注》江水,東逕瞿巫灘,左則湯谿水注之,源出朐忍縣北。
又谷名。《張衡·南都賦》湯谷涌其後。
又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置湯州,天寶時為湯泉郡。
又縣名。《廣輿記》湯隂縣,屬彰德府。
又《書·虞書疏》除殘去虐曰湯。馬融又云:雲行雨施曰湯。
又《風俗通·王霸篇》湯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軌,天下熾盛。
又《廣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屍羊切,𠀤音商。湯湯,流貌。一曰波動之狀。《詩·大雅》江漢湯湯。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浪切,音儻。熱水沃也。《禮·月令》如以熱湯。
又《集韻》余章切,音陽。與暘同。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陽。《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湯谷。
又《廣韻》他浪切,音湯。與盪通。《詩·陳風》子之湯兮。《傳》湯,盪也。《箋》言遊蕩無不為也。
又與湯同。《前漢·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謂大湯。
又《韻補》葉透空切,音通。《東方朔·七諫》何靑雲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
湯姓介紹
因湯姓系承於
商湯,故湯姓最早的發祥地應該是今河南省境,商朝自商湯至
紂王亡國,其
國都先後有7次遷徙,即商湯時定都亳(今河南
商丘縣北);至
仲丁時,遷都於囂(今河南滎澤縣西南);河稟甲時,遷都於相(今河南
內黃縣);祖乙初時,遷都於耿(今山西
河津縣南);後再遷都於邢(今河北
邢台縣);至
盤庚,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改國號殷,稱為殷商;到
武乙時,再遷都到
朝歌(今河南
淇縣東北),直到紂亡。因此湯氏在
商代就遍布於全國各地,但至秦漢之際,湯姓卻主要以古時的中山河范陽兩郡所轄之境為其繁衍中心。
漢文帝時,
湯隆的玄孫湯得新自開封遷至
晉陵(今江蘇常州),其子湯璋又徙居
交趾(治所在今越南
河內市西北)。唐初,陳政、
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闢漳州。有
湯姓將佐自光州固始(今屬河南)隨從前往,在福建定居了。宋代,湯氏主要分布於今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福建、四川等省。宋時有秋浦(今安徽貴池)人
殷崇義因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
趙弘殷的名諱,改姓名為
湯悅。明代,有開國功臣
湯和,湯氏有遷入今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者。從清康熙時開始,廣東湯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以後再由台灣遷巴西、日本、模里西斯、印尼、新加坡、泰國、東帝汶、澳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