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王陵(河南商丘湯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商朝初期遺存,墓主人為商湯,在薄城北郭東三里。《史記正義卷三·本紀第三》引《括地誌》云:“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冢。”按:在,即北薄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王陵
  • 時代:商朝初期
  • 地理位置:薄城北郭東三里
  • 墓主人:湯
地圖信息,
史記正義卷三·本紀第三》引《括地誌》云:“薄城北郭東三里平地有湯冢。”按:在,即北薄也。
國語·楚語》云:“宋有蕭、蒙”。韋昭注曰:“蕭、蒙,宋公子鮑之邑。”宋國之蒙乃宋公子鮑的采邑(封地),宋公子鮑即宋文公。
《地名大辭典》“蒙澤”條:“春秋宋邑。商丘縣東北蒙縣故城是。在故汳水(指古汴水)之南。乃莊周之本邑。”
左傳》:宋城皆以所向之邑名其門,而北曰桐門,因虞城南五里有桐邑地矣,在亳城東亦數十里,即《孟子》所謂放太甲於桐者。湯自商丘遷亳,《孟子》謂:“湯地七十里。”《左傳》謂:“宋居商丘,有舊墉及桑林之門。”《書大傳》:“湯禱於桑林之社。”桑林亦商丘地名,當即在舊墉之內,其地自以來居之。有先人之廟社在焉,湯必不捨之而遠徒。湯自商丘遷於亳,猶武王之去豐遷也。
顧炎武日知錄集釋》:太甲之書曰,王徂桐宮居憂。此古人廬墓之始。【雷氏曰】桐與湯墓無涉。桐,亳東之邑,即《續漢郡國志》所云桐亭。左傳,凡宋城諸門,皆以所向之邑名之。北曰桐門,即因虞城(今虞城縣利民鎮)南有桐邑也。韓詩外傳曰,湯葬於征。今扶風征陌是也。曾子問,宗子去在他國,庶子無爵而居者,可以祭乎?孔子曰,祭哉。請問其祭如之何?孔子曰,向墓而為壇,以時祭。若宗子死,告於墓而後祭於家。此古人祭墓之始。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卷四○第六十:《孟子》“太甲顛覆之典刑,伊尹放之於,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亳”一段,玩其文義,自以伊尹放之於桐三年為句,於桐處仁遷義為句,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為句。蓋太甲被放後三年始悔過,又三年惟伊尹訓是聽,蓋凡六年始復歸於亳,踐天子位焉。亦猶孟子“昔者孔子沒”一節,有兩三年字。《史記·孔子世家》謂子貢凡六年然後去是也。雖《殷本紀》載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首三年字指初即位後,不指被放之後,與《孟子》少異。要為六年之久,復辟親政,則與《孟子》無異。古大臣格君非之難如此。偽作古文者,生於魏晉間,時皆以《書序》為孔子作,故所撰二十五篇盡依傍之。此《序》則雲“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三年復歸於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遂將放桐事撰於上篇中。三年復歸事撰於中篇中。以合《書序》而不顧不合《孟子》。夫成王幼而即位,未聞失德若太甲比,然且一聞流言,聽周公居東二年,罪人已得矣。又後《鴟鴞》之詩已見矣。猶未悟也,直至風雷示變,然後迎公以歸。曾謂太甲固顛覆典刑者,才放桐宮,而即翻然改悟,有如是其易乎哉。
按《殷本紀》注引鄭康成曰“,地名也。有王離宮焉”似注《書序》之語。宮字則從《史記》得來,初不指桐,為湯葬地。魏晉間孔《傳》出,始有是說。愚謂此說果真,是漢武帝時已知湯葬處矣。奈何博極群書如劉向告成帝猶曰“殷湯無葬處”乎。蓋直至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長卿案行水災,因行湯冢,始得之。劉向固不知也。向且不知,而謂孔安國知之乎。其誰欺。
又按趙岐注桐為邑,亦不雲是葬地。余讀後漢《郡國志》,梁國虞縣,有薄縣。虞則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薄下注云:有湯冢。雖相去未遠,判然各為一縣所有,豈得指桐為湯陵墓地乎。緣孔《傳》欲附會太甲居近先王,則訓於義,至生此說。後儒見有居憂字,並謂桐宮乃諒陰三年之制,非關放廢,顯悖《孟子》,尤為怪矣。
又按亳有三:一南亳,後漢梁國谷熟縣,是湯所都也。一北亳,梁國蒙縣,是即景亳湯所盟地。一西亳,河南尹偃師縣,是盤庚之遷都也。鄭康成謂湯亳在偃師。皇甫謐即據《孟子》以正之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即今梁國寧陵之葛鄉也。若湯居偃師,去寧陵八百餘里,豈當使民為之耕乎。亳今谷熟縣是也。其說精矣。《史記》注謂湯即位都南亳,後徙西亳。余即如皇甫謐以正之曰:放太甲於桐,桐在今虞城縣,去偃師亦八百餘里,伊尹既以身當國於偃師,又焉能時時於桐訓太甲乎。仍屬谷熟方近。或曰:注曷由而誤。余曰:誤自《史記》正文。正文雲,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注》遂謂湯亦曾都偃師,以實其說。不知《盤庚》三篇,一則曰新邑,再則曰新邑,曷嘗有復故居字面。止下篇雲,古我先王,將多於前功,適於山。蔡《傳》謂先王即湯,適於山即往於亳殷。亳殷三面依山,鄭氏謂東成皋,南軒轅,西降谷是也。湯復往居此,不知此原泛言,古者我之先王將欲多大於前人之功,是故徙都,而適於山險之處。如上所遷五邦多是,非必定指湯。或曰:即指湯,湯或者曾有意亳殷,山險往視之。如武王周公,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後成王卒成其志,周則仍都豐鎬。商或類此,故當日致有三亳鼎稱,二在梁國,一在河洛之間,俱不出邦畿千里之外,非必親身徙西亳,若徙西亳,終無以為《孟子》於桐解矣。

地圖信息

地址: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閩江路誠五路匯景江南西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