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王墓(山東曹縣湯王墓)

湯王墓(山東曹縣湯王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湯王墓,商湯王墓葬,後世稱為湯王陵。商湯建立商朝,死後葬於商都亳城(山東曹縣)北,歷代祭祀不斷。湯王墓前有陵廟歷代都有重修,明萬曆《曹縣誌》記云:成湯祠在縣南十八里土山集,不祥所始。

湯王墓前有石碣刻云:“宋皇佑四年(1052)年重修;元延佑五年(1318)重修;明宣德八年重修;成華丙申(1476)重修,李秉有記;弘治五年(149)年重修;嘉靖三十五年(1556)重修;萬曆九年(1581)歲次辛巳春三月八日重修。”由此可知,至遲從宋代起,官方便開始對曹縣商湯陵進行重修和祭祀。

2013年,山東省曹縣湯王墓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湯王墓
  • 地理位置:山東省曹縣閻店樓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湯陵墓碑;合歡樹
  • 保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湯陵介紹,文獻記載,湯陵祭祀,

湯陵介紹

商湯死後,葬於亳北塗山之陽。商武丁等曾修葺湯王陵廟,多次祭祀商湯。春秋末期,宋國仍把湯王陵廟當作祖先宗邑。湯陵有守冢戶百家,歷代朝廷或地方官員都在春秋二季祭祀。商代後裔有宋、孔、戴、莊、湯、商、殷數十姓。抗日戰爭中,湯陵大殿被毀,數百通碑倒地。
1967年3月,山東省革命委員會發布緊急通知,對全省108處文物地予以保護,湯陵名列其中。湯陵現仍高出周圍地面約5米,舊碑尚存。

文獻記載

《尚書》、《詩》多有記載,商人自記之文和先秦文獻遠比唐以後的文字記載和明清方誌資料可靠。三國魏之《皇覽》記曰:“湯冢在濟陰亳縣北東郭,去縣三里。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處平地。
湯王陵墓前百年合歡樹湯王陵墓前百年合歡樹
漢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長卿按行水災,因行湯冢。”梁孝元皇帝撰《金樓子》,其《興王篇》有成湯“崩,葬於濟陰薄縣東北郭,去縣三里,冢高七尺,漢哀帝時遣大司空行湯冢。”大司空御史長卿到河南、穎川二郡查驗水災,卻沒有提到偃師有湯陵,是其時並無此說。劉宋裴駰說:“湯冢在濟陰薄縣北。”(《水經注·汳水》)《水經注》又引杜預曰:“梁國蒙縣西北有薄伐〔故〕城,城中有成湯冢。”
晉人伏滔《北征記》曰:“望蒙、亳間,成湯、伊尹、箕子之冢,今為丘墟也。”晉張士然《請湯武諸孫置守冢人表》載於《藝文類聚·冢墓部》,可知彼時湯冢猶在。《後漢書·郡國志》“梁國、薄縣”條補註中引證杜預上述言,而在“河南偃師”條下加了四條注,沒有一條提到湯陵、湯冢,至少證明當時尚無偃師湯冢的說法。《漢書·地理志》“河南偃師”條下,班固自註:“屍鄉,殷湯所都。”晉校書郎臣〔傅〕瓚注曰:“湯居亳,今濟陰亳縣是也。今亳有湯冢,己氏有伊尹冢,皆相近也。 ” 是晉時,王朝尚以湯都亳在濟陰,亳有湯冢,己氏有伊尹冢,皆相近。唐《括地誌》則於濟陰亳城和洛州偃師縣皆記有湯冢,而以後者為是。是其時已有二說。

湯陵祭祀

清考據大家孫星衍曾主修偃師縣誌,今偃師西亳說者有引征其所修志文者。然孫氏修偃師縣誌數年後,於嘉慶十年任山東督糧道,塞河曹、單,親臨曹縣湯陵展謁,檄曹令度工修葺,寫《曹縣重修成湯廟碑》,又著《湯陵考》(原載《岱南閣集》),詳考中國數處湯陵。其撰碑現仍存曹縣湯陵,文稱“遍考書傳,移咨山西布政司,告以榮河湯陵出後魏小說家言,張恩破陵得銘,附會殷湯。前代沿訛,列為祀典,實則少康綸邑,急宜釐正。並考《括地誌》所稱偃師湯陵,乃湯祠之誤。《水經注》所稱澄縣湯陵,乃湯池傳疑。其《括地誌》又稱始平湯陵,真亳王號湯者所葬,俱不足以奪濟陰亳縣湯陵之說。”
在碑銘中,孫氏曰:“天乙在亳千里畿,言觀於洛居河糜。千年水徙國邑迷,亳城雖荒神所依。……從先王居神來歸。”孫氏非北方人,乃嚴謹學者,明悟偃師湯陵之非,認錯糾正,多次移咨,反覆爭辯,應是尊重歷史,求是改非而為, 絕非一時臆想。 曹縣湯陵載入祀典,歷代祭之,遺蹟尚在。曹縣舊志記載,“湯陵異木”為曹縣八景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