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林業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述,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歷史文化,潮州工夫茶,潮州花燈,潮州菜,潮州方言,潮劇,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特產美食,
歷史沿革
今湘橋區屬地在秦時屬南海郡地,漢為南海郡揭陽縣地。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立東官郡,析揭陽地置海陽縣以屬東官郡,湘橋地域屬海陽縣。
東晉
義熙九年(413年)分東官郡立義安郡,湘橋地域屬義安郡海陽縣。梁置東揚州,後改稱瀛州,湘橋地域屬瀛州之義安郡。
隋
開皇十年(590年)廢義安郡,省海陽縣,在義安郡境置義安縣,湘橋地域屬義安縣。開皇十一年(591年)在義安郡境立潮州。歷唐至清,湘橋地域均屬潮州之海陽縣。
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山東省海陽縣同名,海陽遂改為潮安,湘橋地域屬之。民國十九年(1930年)10月,實行分區自治,潮安縣分8區,今湘橋地域屬第一區(中山區)。轄長融、仁賢、里和、艮德、東關、西關、南關、北關8個鎮和南廂、北廂2個鄉,今之意溪鎮其時屬第三區(榮意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潮安實行新縣制,把原8個區合併為5個區。今湘橋地域直屬潮安縣政府管轄,有里和鎮、艮德鎮、長仁鎮、東關鎮、西關鎮、南關鎮、北關鎮、南廂鄉、北廂鄉。意溪鎮仍屬第三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潮安縣裁區縮編,設20個鄉、鎮。今湘橋地域為在城鎮(包括長仁鎮、里和鎮、艮德鎮、東關鎮)之全部及南廂鄉、西廂鄉之部分。此時意溪為獨立之意溪鄉。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潮安置8個區,湘橋地域為附城區的全部以及仁和區、榮意區的部分。
新中國成立初期,潮安行政區劃及名稱仍沿襲舊制。1950年,潮安原8個區按順序改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區),今湘橋屬地城區及近郊為第一區;同年7月改為城關鎮,置橋東、西關、南關、北關、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10個辦事處;意溪屬第三區。1953年1月,城關鎮、意溪鎮區以及城關鎮郊的廈寺鄉和宮後村從潮安縣劃出,設立潮安市,同年7月改稱潮州市,為省轄。下轄湯平街道、西湖街道、第三街道、第四街道、第五街道、第六街道、第七街道;今鳳新街道除東埔村屬潮安第二區外,大部屬潮安第一區。1955年5月,潮州市7個街道按地名更改名稱,分別是:湯平、西湖、北馬、太平、南春、橋東街道和意溪鎮。
1956年1月,第六街道(意溪)撤銷街道建制,劃歸潮安縣管轄;潮安縣的沙洲鄉、吉街鄉劃歸潮州市管轄。潮州市轄湯平街道、西湖街道、第三街道、第四街道、第五街道、第七街道。
1958年11月,撤銷潮州市建制,原所轄行政區改設城關鎮人民公社,下轄湘橋、西湖、金山、太平、南春5個管理區。
1959年7月,城關鎮人民公社改為潮州鎮(縣級,隸屬潮安縣)。
1960年9月,潮州鎮5個管理區改稱分社。1976年,潮州鎮5個分社(管理區)分別改稱第一、二、三、四、五街道。
1980年,從潮安縣析出潮州市,恢復潮州市建制,隸屬汕頭地區。轄區為原潮州鎮、潮安縣的鎮郊公社以及意溪公社的下津大隊,磷溪公社的臥石、社光、六畝、黃金塘4個大隊。下轄第一街道、第二街道、第三街道、第四街道、第五街道、城東公社(1981年12月改稱橋東公社)、城西公社。
1983年7月,潮安縣併入潮州市。1984年,潮州市城區7個街道改變名稱:第一街道改稱湘橋街道,第二街道改稱西湖街道,第三街道改稱金山街道,第四街道改稱太平街道,第五街道改稱南春街道,第六街道改稱西新街道,第七街道改稱橋東街道。其中西新街道於同年5月從西湖街道析出成立。1987年1月,城西區改為城西街道。
1989年1月,潮州市歸省直接領導,並享受市(地)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0年1月,潮州市定為副地級市。
1991年12月,潮州市升格擴大區域,原潮州市的區劃為新設定的湘橋區和新恢復的潮安縣。
湘橋區於1992年4月23日正式掛牌辦公。1992年5月,從潮安縣的楓溪鎮劃出陳橋、鳳山、花園、大新鄉等13個管理區和古巷鎮東埔管理區,設立鳳新街道。至此,湘橋區下轄湘橋、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橋東、城西、鳳新9個街道和意溪1個鎮。
2013年6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潮安縣(2013年7月改為潮安區)的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三鎮劃歸潮州市湘橋區管轄。
行政區劃
1991年12月7日,湘橋區轄原潮州市西湖等8個街道,
意溪鎮及
楓溪鎮、
古巷鎮的部分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潮州市太平路。
2002年,湘橋區轄9個街道(湘橋、西湖、金山、太平、南春、西新、橋東、城西、鳳新)、1個鎮(意溪)。
2013年8月原潮安縣的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劃歸潮州市湘橋區管轄。
2017年1月1日,根據《潮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鳳泉湖高新區(潮州經濟開發區)建設和管理若干問題的決定》,鐵鋪鎮人財物整體託管鳳泉湖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管理。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湘橋區位於
潮州市中心城區,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6°38′,北緯23°40′,東與
饒平縣、汕頭市
澄海區交界,西與
潮安區、
楓溪區相連,南與潮安區、
汕頭市澄海區相接,北與潮安區、饒平縣接壤,轄區面積為325.3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湘橋區總體地貌是北部高,南部低,自北向南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逐漸過渡。湘橋區地形可分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種。山地面積約80平方公里,約占全區總面積的53.3%;丘陵面積約20平方公里,約占全區總面積的13.3%;平原面積50平方公里,約占全區總面積的33.4%。
湘橋區境內山脈多為北北西和北北東走向。以橋東和意溪為主要丘陵區,丘陵地貌較為破碎,分布也較分散。平原區主要是在韓江西岸的城區,以竹竿山頂點,向南作扇狀擴散展開,南連線潮安縣。
湘橋區境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下。城區的筆架山(韓山)121米、葫蘆山72.4米、竹竿山122米,意溪鎮的草嵐武山888.4米(饒平界山)、南山431米、客鳥尾山533米、黃厝山255米、大坪湖山337米(歸湖界山)、金鳳山114米、成林峰218米、鳳新街道的光公帽山298米(歸湖界山)、大旦山178米。
氣候
湘橋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夏長冬短,日照充足。年平均雨量1668.3毫米,年平均氣溫21.7°,年平均日照1996.6小時,春、夏、秋三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為偏北風,極少霜期。
水文
韓江幹流
湘橋區主幹河道韓江自西北向東南斜穿境區。韓江上游分為梅江和汀江。潮州河段在湘子橋南分東、西、北三溪分流入海。分流的北溪,在澄海東里與南溪匯合後,經義豐溪入海,長30公里。東、西溪曲折南流,中部由蓬洞河相互溝通。東溪經蓮陽河北港入海,長38公里;西溪下游再分梅溪、新津河、外砂河入海,長42公里。若以潮州市界為起止點計,幹流韓江(入市境至北溪口)長31.4公里;西溪33.6公里;東溪13.1公里;北溪17.9公里;四流合計總長96公里。
桂坑水
桂坑水發源於饒平縣坪溪尖石崬,流經饒平縣坪溪鎮,湘橋區意溪鎮、橋東街道、潮安縣磷溪鎮,最後在磷溪鎮的溫湖匯入韓江支流北溪。流域總集雨面積117平方公里,河長31公里。桂坑水上游坡陡流急,下遊河床窄淺水流滯慢,上遊河床比降34.4‰,下遊河床比降0.40‰,全河道平均坡降14.l‰。
文祠水
文祠水發源於潮安縣鳳凰鎮和文祠鎮交界的牛踏溪石坑水,流經文祠、意溪鎮並歸槽文祠截洪後,直接注入韓江。流域總集雨面積63平方公里,河長18.6公里,河流坡度為6.5‰。
三利溪
三利溪是北宋時開挖的人工渠,在市區境內的人工河長5.5公里,集雨面積18.87平方公里。原經南門涵、環城西路、新鄉、雲梯等地于楓溪長美流入西山溪。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湘橋區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飛天燕”高嶺土(瓷土礦)、建築用石礦、磚瓦粘土礦、河砂、花崗岩和黃蠟石等。其中瓷土礦埋藏量豐富,探明儲量3200多萬噸。建築用石礦和河砂礦量也豐富,主要分布在意溪鎮、鳳新街道和韓江河道一帶。
植物資源
湘橋區境內山區林地材用林樹種有100多種。主要有:
馬尾松、杉木、三尖杉、南方紅豆杉、黃杞、珍珠栗、錐栗、黧蒴栲、南嶺栲、柯樹、大果石柯、朴樹、榔榆、白桂木、榕樹、木蓮、陰香、樟、黃樟、牛筋樹、潺槁樹、華楠、黃楨楠、猴高鐵、蕈樹、細柄蕈樹、
海南蕈樹、大果馬蹄香、杜仲、圍涎樹、皂莢、苦木、楝樹、香椿、紅椿、油桐、五月茶、秋風、黃桐、粗糠柴、烏桕、南酸棗、鐵冬青、無患子、香皮樹、筆羅子、拐棗、華杜英、破布葉、
木棉、假蘋婆、毛藥紅淡、木荷、胡桐、薄葉紅厚殼、多花山竹子、嶺南山竹子、柞木、長葉柞目、八角楓、長毛八角楓、鐵欖、
烏材、羅浮柿、黃牛奶樹、老鼠矢、破布木、厚殼樹、山牡荊等。
湘橋區境內野生藥用植物有1000多種。主要有:垂穗石松、卷柏、海金沙、金毛狗、烏毛蕨(貫眾)、三尖杉、蕺菜(魚腥草)、山蒟、粗葉榕、火炭母、商陸、威靈仙、山木通、黃連、闊葉十大功勞、木防己、冷飯糰、異形南五味子、龍芽草、金櫻子、望江南(草決明)、決明、金錢草、綠花崖豆藤、野葛、雞骨香、秤星樹、毛冬青、粵蛇葡萄、翻白葉樹、毛花獼猴桃、黃毛獼猴桃、多花獼猴桃、了哥王、金錦香、剛毛刺五加、女貞子、三脈馬錢、馬藍、匍匐九節、茜草、鉤藤、山銀花、艾、大澤蘭、毛大丁草、羊耳菊、千里光、豨薟、蒼耳、淡竹葉、金絲草、廣東萬年青、海芋、千年健、犁頭尖、谷精草、萱草、麥冬、七葉一支花、土茯苓、黑紫藜蘆、仙茅、射干、紅豆蔻、艷山姜、石斛、石仙桃、綬草等。
動物資源
湘橋區境內有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主要有參環毛蚓(地龍)、寬體金線螞蟥(水蛭)等;軟體動物,主要有蚌、田螺、石螺、蜆、蝸牛、蛞蝓等;節肢動物,主要有蟬、
大刀螂、竹筒蜂(烏蜂)、蜣螂(牛屎核)、蜚蠊、
蟋蟀、螻蛄、
蜈蚣等。
湘橋區境內有脊椎動物:魚類,據調查,湘橋區除四大家魚外,野生雜魚有幾十種。主要有鯽、團頭魴、蝙、
赤眼鱒、銀鯛、泥鰍、鯰、鰻鱺(白鱔)、鯔魚、黃鱔、叉尾鬥魚和圓尾鬥魚等;兩棲類,主要有黑眶蟾蜍、花姬蛙(地牛)、虎皮蛙(水雞)、沼蛙、棘胸蛙(石蛤)等;爬行類,主要有烏龜、大頭平胸龜、鱉、壁虎(錢龍)、大壁虎(蛤蚧)、
蟒蛇(琴蛇)、灰鼠蛇、金環蛇、銀環蛇(雨傘柄)、眼鏡蛇和眼鏡王等;鳥類,主要有鵜鶘(布袋鶴)、鸕鶿、池鷺、白鷺、大雁、綠翅鴨、綠頭鴨、紅腳隼(舅龜鷹)、灰胸竹雞、鷓鴣、雉雞、白胸苦惡雞(田雞)、白骨頂(烏雞)、針尾沙雉、山斑鳩(花甲)、珠頸斑鳩、褐翅鴉鵑(大毛雞)、小鴉鵑(小毛雞)、
四聲杜鵑、杜鵑、桑鵑(嫂侯)、魚狗、白胸翡翠、斑啄木鳥、家燕、白頭鴒、棕背伯勞、黑卷尾、普通八哥、紅嘴蘭鵑、禿鼻烏鴉、大嘴烏鴉、喜鵲、烏鴉、鵑鴝、畫眉、褐胸嗓鶥、麻雀、紅脅繡眼鳥(青啼鳥)等;哺乳類,主要有蝙蝠、狐、豬獾(粉豬)、水獺、果子狸、大靈貓、小靈貓、野豬、穿山甲、豪豬(河豬)和野兔(華南兔)等。
林業資源
截至2017年,湘橋區林地面積14741.9公頃,森林覆蓋率50.29%,活立木蓄積量625031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湘橋區常住人口55.2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94.35%,公安戶籍人口47.44萬人(不含鐵鋪鎮)。全年常住人口出生5631人(計生口徑,下同),出生率11.51%,死亡人口3261 人,死亡率7.03%,自然增長率4.48%。
經濟
綜述
2018年,湘橋區實現生產總值233.15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2億元,增長7.8%,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為2.3%; 第二產業增加值86.45億元,增長4.8%,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32.1%;第三產業增加值142.27億元,增長8.3%,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為65.6%,第三產業增加值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0.9%,批發零售業增長5.0%,住宿餐飲業增長2.1%,金融業增長2.2%,房地產業增長4.5%,其他服務業增長13.0%,現代服務業增加值76.45億元,增長7.1%。全區人均GDP為42236元,增長9.9%, 按平均匯率折算人均6382美元,約為全省的48.9%。全區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1.9:37.1:61.0。
2018年,湘橋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2.2%,漲幅同比上漲2.2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價格漲跌情況如下:食品菸酒類價格上漲1.9%,衣著類價格上漲2.7%,居住類價格上漲1.7%,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5%,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1.7%,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3.8%,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5.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0.6%。另外,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上漲2.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1.6%。
2018年,湘橋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5億元,增長6.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79億元,增長21.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7億元,增長33.7%;公共安全支出0.18億元,增長12.7%; 教育支出5.17億元,增長1.9%;科學技術支出0.19億元,增長45.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5億元,增長50. 0%;醫療衛生支出3.16億元,增長5.0%;節能環保支出0.15億元,增長259.8%;城鄉社區事務支出0.46億元,下降30.1%。民生領域投入資金14.6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7. 43%。
2018年,湘橋區稅收總收入30.27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工業增值稅收入5.09億元,同比下降7.8%。全區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144.78億元,比年初增長10.0%, 其中城鄉居民儲蓄餘額99.25億元,增長6.3%,貸款餘額44.81億元,下降16.2%。
2018年,湘橋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4.64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項目投資49.59億元,下降12.8%;房地產開發投資55.05億元,增長21.8%。從產業投資情況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0.09億元,下降87.0%,第二產業17.41億元,下降9.6%,其中工業技改6.89億元,下降21.0%;第三產業87.14億元,增長6.1%。總投資中,基礎設施投資24.51億元,下降6.1%;民間投資79.43億元,增長8.4%。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417.88萬平方米,下降7.8%,商品房竣工面積0.06萬平方米,下降99.9%,商品房銷售面積98.78萬平方米,增長9.0%,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9.51萬平方米,下降29.3%。.
2018年,湘橋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76元,增長7.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73元,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6元,增長9.0%。
第一產業
2018年,湘橋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54億元,比上年增長5.2%。糧食總播種面積4.25萬畝,其中水稻面積1.47萬畝、番薯0.40萬畝,糧食總產量1.91萬噸,增13.1%;蔬菜種植面積2.62萬畝,總產量6.35萬噸,增長6.5%;茶葉種植面積0.30萬畝,總產量0.04萬噸,減少12.4%;水果種植面積1.73萬畝,總產量4.67萬噸,增長9.7%;生豬飼養量6.11萬頭,增長6.9%,出欄3.54萬頭,比增14.2%,年末存欄2.57萬頭,下降1.7%。
第二產業
2018年,湘橋區工業增加值63.94億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73億元,增長4.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6.06億元,增長21.5%。在規上工業增加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股份制企業分別增長5.5%、25.2%、12.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16.5%,其他經濟類型企業下降4.9%;民營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7.54億元,增長7.0%,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2.8個百分點,占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8.9%;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25.59億元,增長8.4%。
2018年,湘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58.01%,比上年提高23.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資產貢獻率11.52%,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資產保值增值率109.0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44.64%,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5.40次,比上年增加0.4次;成本費用利潤率2.99%,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21.75萬元/人*年,比上年增長21.5%。
2018年,湘橋區建築業增加值22.52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全年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29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8.64億元,比上年增長2.4%;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2.5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竣工產值18.02億元,下降23.4%.
第三產業
2018年,湘橋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60億元,比上年增長8.9%。限上批發零售業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08.47億元,增長6.9%,其中限上批發業商品銷售額94.40億元,增長7.7%;限上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4.08億元,增長1.7%。限上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4.48億元,增長6.7%,其中,限上住宿業營業額1.64億元,增長5.5%,限上餐飲業營業額2.84億元,增長7.4%。
2018年,湘橋區進出口總額55634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03%;其中出口54016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9%;進口1618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22.8%。2018年全年的契約利用外資數是1877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數是3萬美元。全年新增外貿進出口權備案企業32家。
2018年,湘橋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全年郵政業務總量12.83億元,增長77.2%,通信業務總量33.56億元,增長107.1%。
2018年,湘橋區累計接待海內外遊客505.8萬人次,比增50.1%,旅遊總收入59.6億元,比增49%。古城對外開放的“非遺”等文化展館已達數十家,茶館30多家,客棧57家。
社會事業
科學技述
截至2018年末,湘橋區專業技術人員15859人,增長1.3%,其中高級技術職稱615人,中級技術職稱3992人,初級技術職稱11252人。全年立項科技項目14項,省級1項,市級13項;專利申請1354項,專利申請授權量771項,其中發明專利21項;全年申報科技項目17個,立項科技項目14個,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2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湘橋區擁有區屬各級各類學校103所,完全中學1所,普通高中2所,國中15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國小76所,成人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6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總數為62134人,其中普高20390人,職校171人,國中12974人,國小41510人,特殊教育學校63人,全區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以上。全區現有幼稚園125所,在園幼兒21344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100%,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比例達80%以上。全區共有教職工3909人(含民校),幼兒教師1613人。實驗學校蘇東青、南春中學莊健偉被省教育廳授予“廣東省第十批特級教師”。城南中學盧志永被評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城南實驗中學謝純、意溪中學丁旭標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湘橋區擁有文化站、文化館共13個,國家三級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6.1萬冊(含電子書),其中少兒文獻0.6萬冊(含電子書),文化站特級站1個、一級站1個、二級站5個、三級站5個,農家書屋(社區書屋)172家。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湘橋區共有各類衛生事業機構436個,其中綜合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各類門診部、所242個,專科防治站1個,衛生防疫站171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539張,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469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762人,註冊護士382人。2018年,全區免疫規劃疫苗各苗接種率均在99%以上,全年門診量194.18萬人次。
體育事業
2018年,湘橋區各級學校開展兒童象棋、西洋棋錦標賽、拔河、桌球、籃球、健身舞表演、跆拳道等多項文體競賽,組織全區師生參加潮州市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陽光下成長”,30多位師生榮獲市級各項目各組別獎項,下津博雅學校、城南國小等2個節目代表潮州市參加廣東省藝術展演行進打擊樂比賽分獲省二、三等獎。舉辦了2018年湘橋區中小學生運動會,打破五項田徑記錄。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湘橋區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5家、鎮辦敬老院3所,全區擁有養老床位數978張。在冊低保對象共1503戶,低保率占全區戶籍人口的0.8%,特困供養對象390人。全區共有各類:優撫對象3195人,其中參戰人員1281人。至2018年底,全區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扶貧戶1392戶2604人,已脫貧1287戶2359人。
2018年,湘橋區城鎮新增就業2913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723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人數2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截至2018年末,湘橋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9597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3652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7850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75341人,其中,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8999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58631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4221人。
環境保護
2018年,湘橋區全年造林面積0.0161萬公頃,年末全區森林面積1.05萬公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4.61萬公頃。全區現有鎮級森林公園6個。
交通運輸
2018年,湘橋區貨物運輸量1550.61萬噸,增長8.7%;貨物周轉量25.56億噸公里,增長10.8%;客運量300.72萬人,下降1.9%;旅客周轉量6.75億人公里,增長2.2%。
歷史文化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說法。廣義上說,工夫茶指以烏龍茶類為沖泡茶種;狹義上說,指講究水、火、茶葉、茶具、沖法和品嘗的茶藝。從“茶道”上考究,潮州有一套獨特的小巧工夫茶具,講究“高沖低灑”、“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一套沖泡手藝和謙恭禮讓的茶禮。但這還是小工夫,大工夫則指那些除此以外的更加講究的包含有哲理、宗教、思想修養和文學藝術等豐富內涵的茶道。
潮州花燈
元宵張燈風俗起源很上。潮州素有元宵鬧
花燈的民俗,紗燈(花燈)是節目裡的明珠。紗燈分“企燈”和“活燈”企燈把人物、亭台數閣固定在燈屏上,活燈則安裝上不同的機關,使人物的頭與手能轉動,以至全螢幕走動。紗燈的特色是:工藝細緻,造型美觀,比例準確。
潮州菜
在許多研究中國飲食文化的學者眼裡,
潮州菜在飲食王國之中,只是蕞爾小邦,一般只把它歸入粵菜系統。通行粵菜不包括潮州菜的特點,地道的潮州菜,在客人入座後,宴席中間和結束之前,要上四五道茶,是潮州菜的一大特色。
潮州方言
潮州方言,即
潮州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
閩南語系。辭彙豐富,富有表現力,並保存著很多古漢語的成份,因而為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所重視。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
潮州字典》,以及《潮語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語言的專著潮州話。潮州人的方言,辭彙豐富,語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詞古義多,語言生動。對潮州人來說,潮州話是維繫感情的紐帶,有巨大凝聚力。
潮劇
潮劇的聲腔在明代稱潮腔,也稱朝調;潮調也是劇種的名稱。清朝福建漳浦人蔡 在《官音匯釋解義》“戲耍音樂”條中載:“做正音,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大班,唱崑腔;做潮調,唱潮腔”,說明名明代的潮腔,是與官腔、崑腔、泉腔並列的地方腔。
潮劇從誕生歷經明、清、民國和“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前夕各個不同時期的演變,以及解放後改革發展和各種運動的衝擊,在曲折的道路上生存發展,既有繁榮的黃金時期,也有困難的年代。由於潮劇深深地植根於潮州這片文化沃土,因而得以生存,並成為有一定影響的地方戲曲劇種,後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潮劇的歷史,是伴隨著農村文化生活貧乏和民俗活動需求而發展的,因而在長期的活動中形成二大功能,一是觀賞性(娛樂性),是滿足民眾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形式,其內容對社會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一是儀式性,是民俗活動中一項重要儀式,如游神賽會戲、喜慶祝福戲等,並產生了“五福連”、“六國封相”等一類劇目。
風景名勝
綜述
主要景點
鳳凰洲公園
鳳凰洲公園位於韓江大橋下沙洲頭,興建於1999年。公園景觀是潮州八大勝景之一“鳳凰時雨”所在地。相傳古時鳳凰山上的鳳凰,慕潮州府城“三山一水”景色,常到這江心綠色的沙洲棲息、遊玩。明代隆慶二年(1568年)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遊覽沙洲,贊其景色清靜幽雅,認為這裡是傳說中鳳凰棲息之所,絕非老鴉投林之處,遂把原名的“老鴉洲”改稱為“鳳凰洲”,井築建一座十餘高的石台,命名為“鳳凰台”。
涵碧樓
涵碧樓位於潮州西湖公園湖畔上,在近代歷史上的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中,周恩來、周逸群等曾駐紮於此。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第一次東征時,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東征軍總指揮蔣介石曾住在潮州,那時他以“左”派面目出現,時常早起來此,手捧中正劍,高聲朗讀孫中山總理遺囑。民國十六年(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軍轉戰人粵,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郭沫若等領導人,9月23日進人潮州,至30日撤退,前後共七日,史稱“潮州七日紅”。樓前被稱為英雄樹的木棉據說已有400多年的樹齡。
北閣佛燈
北閣景區與北閣佛燈北閣是金山東面的一組樓閣的總稱。這裡地理位置獨特,古城牆在此攬繞金山,亭台樓閣高低錯落,曲徑幽深。凳臨北閣,北堤上“鱷渡秋風”,隔江相望的“韓詞橡木”,韓江下游的“湘橋春漲”,“鳳凰時雨”諸多勝景歷歷在目,北閣景區,闢建於宋,形成於明,歷代均有興廢。
特產美食
湘橋區土特產有
潮州工夫茶、
潮州菜、潮州小食和橄欖、金佛手、黃皮、雜交豬、茶葉等。潮式點心,俗稱潮州小食,主、雜、葷、素具備,蒸、煎、烤、炸齊全;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鄉土風味濃厚;色、香、味、形俱佳,尤以甜食、海產品著稱,是中國點心八大派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