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實施方案
產業基礎是產業發展的基石、製造強國的根基和實現產業鏈現代化的前提,決定著產業發展的自主可控水平、長遠競爭能力和整體發展高度。產業基礎主要包括基礎零部件、基礎電子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軟體、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認真貫徹《湖南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深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按照“問題導向、企業主體、點鏈協同、分類施策”的方針,立足我省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抓住一個核心,打造三類平台,開展三大協同,實施六大任務,明確六大舉措,加快突破“卡脖子”瓶頸約束,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以產業基礎再造助推製造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湖南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堅強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4年,全省產業基礎領域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核心基礎零部件、基礎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關鍵基礎軟體國產化進程取得突破,先進基礎工藝加快推廣,產業技術基礎能力明顯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增強。
二、工作路徑
(一)抓住一個核心
推動“卡脖子”技術突破是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的核心任務。圍繞“3+3+2”領域,聚焦產業斷點堵點卡點,按照急需項目、重點項目、戰略性項目相結合的梯次布局,滾動編制“一表一榜一單”(產業短板動態表、關鍵產品“揭榜掛帥”榜單、工業“六基”攻關清單),明確攻關方向和內容,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其中,急需項目聚焦國內產業基礎幾乎空白或技術水平與國外差距極大、且被國外“卡脖子”束縛比較明顯的“補基礎”領域,爭取降低“卡脖子”領域受制於人的風險;重點項目聚焦國內有一定基礎和比較優勢、基本可以實現國產替代、但可靠性和穩定性有待提升的“穩基礎”領域,爭取達到國際先進以上水平;戰略性項目聚焦我國和已開發國家處於同一水平、有望通過夯實產業基礎、在換道超車和產業變革前沿中形成自己獨特戰略優勢的“強基礎”領域,努力打造殺手鐧技術,形成局部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反制“卡脖子”約束的非對稱制衡能力。
(二)打造三類平台
建設區域創新平台。協同推進“兩區兩山”、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區等區域性創新平台建設。高標準建設湖南(長沙)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在創新技術、產品套用、標準規範、政策制度等方面先試先行,為全國車聯網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當好示範。立足湖南在人工智慧、智慧型運載等領域的優勢特色,積極創建國家人工智慧創新套用先導區。
建設行業創新平台。推進嶽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建設,重點突破綠色節能、智慧型化、高效能牽引傳動等關鍵共性技術,研製一批綠色智慧型譜系化產品。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在工程機械、永磁動力、功率半導體、超高清視頻等領域積極培育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在中小航空發動機、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創建一批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建設企業創新平台。支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各類研發機構,加快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堅持動態管理機制,大力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產業基礎重點企業中的布局建設。
(三)開展三大協同
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聚焦工業“六基”領域,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高校院所支撐作用、市場導向作用,充分調動多渠道優勢創新資源,組建創新聯合體,探索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機制。推動各類創新平台與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開展對接交流活動,促進多方協同合作。鼓勵高校院所成立成果轉化、創新資產運營公司,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支持建設一批科技成果中試和產業化平台,培育一批市場化、國際化的技術轉移機構,構建技術中試加速、測試驗證、成果推廣、轉移轉化、產業落地的創新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體系。
開展“一條龍”協同創新。以需求為牽引,針對重要產品和工藝,組織開展包括產品設計、材料開發、工藝最佳化、生產製造、檢驗檢測、批量生產、示範推廣在內的“一條龍”套用示範。支持產業基礎重點領域骨幹企業參與申報國家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套用示範項目,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開展產品工程化、產業化和套用推廣,建立產業鏈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體化組織新模式,促進整機(系統)和基礎產品技術互動發展。
開展“鏈式”協同攻關。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發揮生態主導力和“超級用戶”的引領、集成作用,帶領“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共同建立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整合協同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在整機和系統開發初期,根據整機和系統需求,制定基礎需求計畫,以專業化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方式,吸收帶動“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深入開展“鏈式”協同攻關,不斷開發和完善基礎產品和技術,著力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的良性生態。
(四)實施六大任務
推動核心基礎零部件創新。聚焦高端裝備和重大工程需要,大力發展精密軸承、液壓件、氣動件、密封件、傳動件、緊固件、鑄鍛件、粉末冶金件、伺服電機、減速機、大直徑主軸承、聯軸節、高端模具等通用基礎零部件以及專用製造裝備零部件,推進產品工程化和產業化套用,實現基礎零部件產業整體高端化發展,提升基礎零部件的自主保障能力。
推動基礎電子元器件發展。聚焦5G、先進計算、新型顯示、超高清視頻、人工智慧、新能源與智慧型(網聯)汽車、智慧型終端等新興領域發展需求,大力發展積體電路、光學成像和顯示器件、汽車電子、能源電子、繼電器、光通信、感測器、印製電路板、電容電阻、微特電機、光纖光纜等基礎電子元器件,加快輕量化、模組化、集成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長壽命、易回收的新型電子元器件產業化與套用。
促進關鍵基礎材料升級。聚焦國防建設、民生短板和製造強省建設重大需求,加快關鍵基礎材料創新突破,鞏固提升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優勢材料領域,培育發展先進陶瓷材料、碳基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前沿材料等重點材料領域,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進關鍵基礎材料升級換代。
加快關鍵基礎軟體突破。聚焦製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加快發展基礎軟體,推進基礎軟體與國產硬體及各類套用的集成、適配、最佳化。重點攻關工業軟體關鍵共性技術,擴大國產工業軟體套用場景,加快高端工業軟體國產替代步伐。大力發展新興平台軟體,加快構建完善工業網際網路套用生態。培育完善開源生態,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開源社區。
推動先進基礎工藝突破。聚焦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基礎工藝和高端裝備,加快發展先進、綠色、高效、低碳、循環、精確製造工藝,重點研究車、銑、削、磨、拉等減材製造工藝,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表面處理、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成型等等材製造工藝,先進制粉、複合成形、3D列印等增材製造工藝,元器件封裝及固化、LED關鍵技術、新型顯示關鍵技術、積體電路關鍵製造工藝等電子加工基礎工藝,新一代清潔高效可循環生產工藝、高效節能節水和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等節能環保基礎工藝,加快先進基礎工藝推廣套用。
加快產業技術基礎提升。聚焦製造業重點領域和行業發展需求,加快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試驗驗證、工業設計、產業信息、智慧財產權、成果轉化等產業基礎技術服務體系和能力建設,攻克先進檢驗檢測技術,加快高端檢驗檢測儀器儀表國產化進程。
三、重點舉措
(一)建立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調度分析、考核評價等制度,每半年發布《湖南省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通報》,堅持“100個產品創新強基項目”月調度季通報機制,組織召開產業基礎再造工作推進會,開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開展難題破解、技術服務、政策諮詢、要素保障等服務。
(二)推動三類創新平台建設。推動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一批典型套用場景。支持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承擔省級以上重點科研項目。調整最佳化製造業創新中心“十四五”建設領域總體布局,修訂《湖南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推動建設一批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指導支持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實現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數量三年倍增。
(三)實施基礎再造攻關項目。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組織企業申報實施國家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人工智慧“揭榜掛帥”項目和“一條龍”套用示範等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圍繞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進一步夯實產業基礎,按照“企業出題、政府立題、揭榜破題”的思路,徵集發布湖南省先進制造業關鍵產品“揭榜掛帥”榜單,採取“揭榜掛帥”等方式,每年實施20個左右湖南省先進制造業關鍵產品“揭榜掛帥”項目,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和產品。聚焦工業“六基”領域,編制工業“六基”攻關清單,每年實施100個左右產品創新強基項目,突破一批基礎技術和產品。
(四)推廣套用“四首產品”。加強新產品研發的服務與指導,每年發布《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重點新產品推薦目錄》。組織企業參與申報國家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加大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體、首輪次工程流片晶片等政策支持力度,並將符合條件的相關產品納入“兩型”產品政府採購目錄和首購產品目錄。
(五)增強產業技術基礎能力。以建設國家、湖南省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為抓手,推動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信息服務、試驗驗證能力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加快質量管理數位化創新,每年培育認定20家左右省級數位化質量管理標桿企業,徵集、發布50個左右數位化質量管理典型場景,分行業遴選和支持10個左右數位化質量管理優秀系統解決方案。組織開展質量標桿進園區、培訓交流等活動,提升企業全面質量管理能力。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在“3+3+2”領域,指導成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支持產業鏈骨幹企業開展標準化試點,每年指導企業制定50項左右地方標準和一批高水平團體標準。組織開展節能和能效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綠色產品等綠色發展急需標準制定。每年培育認定10家湖南省工業領域智慧財產權運用標桿企業,引導企業提升智慧財產權運用能力。
(六)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繼續實施普惠性的企業研發獎補和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稅收增量獎補政策,支持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實施技術改造,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先支持“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參與區域性股權市場業務創新試點工作。逐步建立財政資金、銀行貸款、基金投資聯動機制,鼓勵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優先支持財政資金支持的企業和項目,多渠道加大製造業資金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