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
改革的第一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編制的啟動之年。全委要堅決落實省委、省
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突出做好8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巨觀形勢研判
1、強化經濟運行監測。堅持一月一分析,一季度一次集中分析,定期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報告計畫執行情況。建立和完善與統計部門、中部省份、國家部委的聯動、協作、對接機制。密切跟蹤主要經濟指標,加強季節性、突發性問題研究。
2、做好重大課題研究。圍繞“一部一帶”、“三量齊升”、化解過剩產能、資金平衡與融資籌劃、新型城鎮化、民間資本進入、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要素市場改革、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等,開展專題研究。完善入口網站,搞好信息采編,辦好內部刊物,提升新聞發布水平。
3、做好年度計畫和規劃編制實施工作。及時編制下達2014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計畫和固定資產投資、重大工程項目等專項計畫。做好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白皮書的編制出版工作。制定全省“十三五”規劃編制方案,動員部署規劃編制工作,組織重大課題研究。抓好物流業發展、物流園區、長沙生物產業基地、民航業發展等重大專項規劃的編制實施。
二、著力擴大有效內需
1、努力拓寬投融資渠道。瞄準國家資金投向,力爭各類中央預算內資金占全國份額超過5%。出台我省《企業債券存續期監管辦法》,加強債券品種創新,爭取國家批覆發行企業債券300億元。推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加速發展,力爭新增3支新興產業創投基金。強化銀企項目對接,確保銀行貸款合理增長。支持湘商回湘發展,爭取內聯引資3200億元。擴大國外優惠貸款、國外商業貸款規模。積極引導民間投資,完善特許經營有關政策,圍繞市政公用、文化旅遊、民生服務、基礎產業等領域,放開市場準入、開展試點示範,探索一批新型融資建設模式。
2、加強重大項目調度推進。實施“9312”投資促進計畫。圍繞9大產業領域,建設300個重大項目,推進100大基礎設施骨幹工程,帶動全社會投資2萬億元以上。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杭長、長昆客運專線,懷邵衡、黔張常、蒙西至華中煤運通道,長沙機場飛行區東擴及武崗支線機場擴建,捷運3號線,長沙中低速磁懸浮,土谷塘航電樞紐,湘江長沙綜合樞紐等重大交通項目,以及攸縣、常德、永州、懷化火電廠,蘇寶頂、臨武東山風電場,甘肅—湖南特高壓、寶慶電廠二期,西氣東輸三線湖南段、9條省內天然氣支幹線,主幹電網和城鄉配電網等重大能源項目。加快農村電網改造,重點改造未改村電網負荷過載和供電“卡脖子”問題,進一步擴大農網改造面。理順農網管理體制,由國家電網和具備較大規模的區域電網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籌還貸。逐步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及時跟進國家核電發展政策,積極爭取桃花江核電成為內陸核電重啟示範項目。二是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建立重大項目開發儲備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動,推動重大建設項目庫、重大儲備項目庫滾動開發。制定全省項目開發儲備指南,指導市州促進項目儘快落地。三是加強項目調度考核。實行重點項目台賬制、重大問題交辦制,強化項目“一對一”服務。組織好產業項目現場會,確保及時協調、按期推進。修訂完善投資和重大項目考核辦法,加大開發儲備項目、新開項目、產業項目考核分值比重。四是加強項目專項稽查。突出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鐵路建設、棚戶區改造、城鎮基礎設施等領域,繼續開展重大項目專項稽察。啟動建設重大項目稽察監管信息系統,探索項目網上監控、線上稽察。同時,大力推進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繼續規範招投標管理。統籌經濟和國防建設,推動軍民融合式深度發展。
3、加快培育消費熱點。信息消費,加快長沙高新區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園建設,推動北斗導航套用產業化,爭取國家物聯網重大套用示範工程區域試點。健康、養老消費,抓緊制定促進健康、養老服務業發展實施方案。文化旅遊消費,制定文化產業保護和扶植政策,鼓勵文化創意與其他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支持發展以網路、手機、雲出版等為代表的出版新業態。豐富旅遊產品體系,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建設一批休閒街區、特色村鎮和旅遊度假區。同時,積極改善消費環境,抓好流通設施建設,發展快遞物流;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出台我省在行政管理中實施信用記錄核查的意見和企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暫行辦法,爭取將《社會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列入2014年人大立法調研課題。
4、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啟動 “十三五”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編制,會同有關部門出台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省內實施措施。加大“兩房兩棚”及“兩供”、“兩治”配套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42.5萬套。開展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推進以“多規合一”為重點的規劃體系創新,加快征地拆遷、城鎮建設投融資、城鎮管理和社會管理模式、公共服務成本分攤等機制創新。
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1、促進工業穩速提質。一是積極化解產能過剩,出台化解產能過剩省內實施方案,全面清理產能過剩行業的優惠政策,嚴把項目準入,有序引導轉移過剩產能。二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官、產、學、研、金聯動,資本、產業、技術融合,完善企業技術中心布局,新增國家和省級(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加快技術成果轉化。三是支持重點產業發展,出台實施支持10大重點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培育3D列印、工業機器人、兩型住宅、北斗套用等新產業。四是實施產業園區倍增計畫,用好開發區建設專項資金和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引導園區差異化發展。力爭新批設的省級工業集中區全部納入國家範疇。五是加強產業項目建設。重點推進“四百工程”,繼續實行重大產業項目省領導分工聯繫、工業項目建設考核等制度。強化內聯外引,開發引進一批高技術、高投入、高就業、高效益項目。
2、促進服務業加速發展。適時召開全省服務業工作會議。擴大省服務業引導資金規模,集中支持服務業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發展。推進衡陽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長沙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適時啟動省級試點。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制定“負面清單”行業目錄,研究制定政府購買服務辦法和項目目錄。出台省級服務業集聚區認定管理辦法和扶持政策。發展第三方物流,引進1-2家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實施服務業發展“十百千”計畫,即:培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健康服務、文化旅遊、現代金融、研發設計、商務服務、節能環保服務、養老服務10大產業;實施100個重大服務業項目、形成100個服務業集聚區、培育100家服務業龍頭企業;推動服務業每年新增社會投資1000億元,服務業集聚區和限額以上企業每年新增營業收入1000億元。
3、促進農業量效齊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四水治理、洞庭湖近期實施方案、衡邵乾旱走廊治理、國家雜交水稻綜合實驗基地等重大項目和“五小水利”建設,推廣實施“四自兩會三公開”建管模式。穩定主要農產品生產。繼續實施新增糧食產能工程,制訂實施331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研究開展耕地休養生息,實施污染耕地修復工程。穩步發展高效經濟作物,擴大畜禽水產品標準化健康養殖規模。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協調推進“百企千社萬戶”和“百片千園萬名”工程。支持大型龍頭企業多形式兼併聯合。探索建立統一規範的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加快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台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
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1、推進長株潭兩型建設縱深發展。打造長株潭現代服務業核心發展圈,推動長沙率先建立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做好長株潭自主創新示範基地申報工作。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取獲批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試點。推進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中低速磁懸浮和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加快長沙臨空兩型示範區建設,支持長沙申報空港綜合保稅區、霞凝港糧食指定進口口岸,高起點抓好湘潭綜合保稅區建設運營。爭取國家批准設立湘江新區。
2、加快大湘南地區開放開發。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和試點縣、重點縣建設,積極對接粵港澳,開展專業化、產業鏈、點對點招商。加強湘南三市無水口岸(大陸港)建設,爭取郴州出口加工區獲批綜合保稅區,抓好衡陽綜合保稅區建設運營,探索開展自貿區試點,先行先試開展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
3、推進大湘西地區扶貧攻堅。落實武陵山、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完善武陵山片區12個“天窗縣”的配套政策。研究提出支持羅霄山片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加快龍鳳示範區建設,支持龍山縣先行先試。組織實施大湘西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三年行動計畫。加快推進湘西地區開發第四輪省規劃產業項目和第三輪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安排湘西地區開發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特色產業和文化旅遊產業。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突出發展生產、健全公共服務和教育3件大事,做好直接幫扶、整村推進,加快異地扶貧搬遷和“六到農家”示範村建設。
4、促進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轉型發展。力爭區域規劃儘快獲批,全力推動規劃落地。突出加強四水航道治理、重點港口碼頭等綜合交運體系建設,發展多式聯運,以物流帶動產業發展。抓好岳陽臨港經濟示範區建設,支持城陵磯申報汽車整車和凍品指定進口口岸,並力爭獲批綜合保稅區。
五、深化改革開放
1、統籌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適時出台我省2014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協調推進行政體制、國有企業、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價格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深化長株潭“兩型社會”、張家界旅遊業、沅陵農村金融等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適時申報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繼續做好國有林場改革等專項領域改革工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加快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和救助制度,有序推動基本藥物制度逐步向村衛生室和非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延伸。深化城市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服務業。推進投資體制改革,修訂完善新版政府核准目錄,建立政府投資管理負面清單,規範政府投資管理。進一步落實擴大民間投資各項政策,制定分行業的鼓勵和扶持措施。完善政府投資地方法規,推進預算內資金管理改革,進一步提高專項比重。
2、全面提升內陸開放的層次和水平。以深化泛珠區域合作為重點,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完成面向泛珠區域的22條省際高速通道建設,推進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對接,加強口岸通關的跨區域協作。以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為重點,對接上海自由貿易區。加強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突出與長江沿岸相鄰省份的主通道建設,最佳化沿江、沿湖區域公路、鐵路、民航機場及油氣管道布局。以加強西部省份合作交流為重點,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充分利用西部的政策和資源優勢,拓寬合作交流領域,打通重大鐵路、能源通道。引導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優勢企業,加強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企業強強合作。同時,抓好“三外”聯動。進一步擴大外貿規模,培育優勢出口企業、專業代理公司和外貿商品基地,組織好珠洽會、西洽會、亞歐博覽會等產業招商活動。增加企業進口設備免稅額和糧棉進口配額。積極推動境外投資,帶動商品、過剩產能、人力資源走出去。
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分類推動縣域發展,督促建立與主體功能區相適應的分類考核體系。組織符合要求市縣積極申報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推動武陵山片區、湘江源頭3縣入選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2、切實強化節能減排。繼續嚴格實施能評制度,強化能評前置約束作用,加強節能監察能力建設,健全節能監察監管體系。研究提出公共機構節能示範行動、六大高能耗行業能效提升行動、服務業領域“百城千店”節能減排示範行動等專項行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服務產業,爭取出台《關於加快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契約能源管理扶持政策,推進環保設施第三方運營和環境綜合服務。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法規政策體系,爭取設立省級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長沙(瀏陽、寧鄉)再製造示範基地發展。推進各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建設,開展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研究制定實施重點園區循環化提質改造行動方案,啟動15個園區的循環化改造。著力推進大宗工業固廢、城市垃圾、污泥和建築廢棄物的資源化無害化利用。啟動垃圾分類回收試點,探索城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適當擴大峰谷分時電價差,引導社會合理用能。協調推進公共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省級交易平台建設。調整能源結構,加快風電、生物質等新能源開發,推進“氣化湖南”、新能源城市、綠色能源示範縣建設,配合推進煤礦關閉退出。出台應對氣候變化中長期規劃,籌建溫室氣體排放管理服務平台。
3、整體推進生態治理。繼續加強重金屬污染治理,配合實施湘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畫”,有序開展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試點示範工程。推進長株潭大氣聯防聯治,研究制定霧霾防治的政策意見,加快燃煤機組技術升級及脫硫、脫硝改造,努力完成火電、水泥、鋼鐵、石化、有色等行業企業脫硝設施建設。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強化城鄉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配套完善污水管網,推進垃圾焚燒發電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理建築垃圾。總結7個國家清潔養殖示範縣建設經驗,大力推廣“零排放”清潔養殖。爭取擴大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工程在我省試點範圍,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擴大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
1、托底基本公共服務。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制定實施《2014年基本公共服務托底清單》。
2、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教育,實施農村學前教育、國中校舍改造、中等職業教育、高校基礎能力建設等重點工程,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深化省屬本科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試點工作。就業,落實好重點群體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優惠政策,適時啟動一批省級、地市級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工程,加強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標準體系,推進地市級公共文化設施、廣播電視村村通、無線覆蓋提質等工程建設,實施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大省博物館、省美術館等標誌性文化項目的支持。衛生計生,加強地市級醫院、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兒童醫療服務體系、重大疾病防控體系、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能力、縣鄉村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等重大工程建設,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
八、強化機關自身建設
1、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以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做好我委職能職責規劃調整。繼續鼓勵幹部參加在職學歷教育,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習活動。完善幹部特別是年青幹部的培養、選拔、任用、引進和交流機制,做好乾部競爭上崗、輪崗交流和鍛鍊培養工作。繼續開展好青年論壇、集中培訓等活動,抓好人才梯隊建設。最佳化幹部績效考核和監管體系,分類推進處室考核,提高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強機關作風建設。鞏固和擴大教育活動成果,著力抓好各項制度的執行落實,積極打造作風建設的長效平台。貫徹落實中央8項規定和省委9條規定,繼續推進“四風”整治。進一步規範權力運行,出台委內權力清單。紮實開展機關“爭先創優”、“雙文明”創建活動。抓好工會、後勤、共青團、婦委會和老乾工作。強化機關信息化建設,推行辦公自動化。
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宗旨教育,大力開展廉政教育,適時開展警示教育。針對工作中反映集中的突出問題,違規違紀和腐敗行為的多發點易發點、重要崗位和重要事項,強化監督檢查,促進勤政廉政常態化。加強依法行政,對機關行政許可“三項服務制度”執行效果進行總結評估和調整完善。適時組織開展系統“六五”普法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