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黃檗山

《游黃檗山》由南北朝著名詩人江淹遊覽黃檗山時所寫,是一首登高寄興之作,詩人借曠達之語將游黃檗山的感受升華到人生境界的感悟。該詩分為前後兩半段,前半段寫景,後半段抒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黃檗山》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江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欣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游黃檗山
長望竟何極,
閩雲連越邊。
南州饒奇怪,
赤縣②多靈仙。
金峰③各虧日,
銅石共臨天。
陽岫照鸞采,
陰溪噴龍泉④。
殘杌⑤千代木,
崷崒⑥萬古煙。
禽鳴丹壁上,
猿嘯青崖間。
秦皇慕隱淪,
漢武願長年。
皆負雄豪威,
棄劍為名山。
況我葵藿志⑦,
松術⑧橫眼前。
所若同遠好,
臨風載悠然。

作品注釋

①黃檗山:在福建福清市西,江淹曾被建平王劉景素貶為建安(今福建省建甌縣)令,得游此山。該篇描寫自然景物極為瑰麗,見出作者詩才的一個方面。
②赤縣:中國的代稱,“赤縣神州”的簡稱。 
③金峰:黃檗山有高峰十二。因日光映照,顏色金黃,所以形容為“金峰”。虧日:是說遮蔽一部分太陽
④龍泉:黃檗山有“龍潭”九處。 
⑤杌:無枝之木。  
⑥廧崒:未詳。疑“廧”作“崷”,“崷崒”,高峻貌。見班固西都賦》。 
⑦葵霍志:言甘於清貧。作者《雜擬》詩云:“處富不忘貧,有道在葵藿。”
⑧松木:松脂術根,都可供藥用,為修長生術者所服食。

作品欣賞

這是一首登高寄興之作。詩人登山遠眺,只見天邊雲彩朵朵,將單浙邊在一起了,目光難以穿越。這回眺來路的目光中隱隱透露出詩人被貶後心境的沉重。住事既不堪回顧,且將目光轉向身處的黃檗山。先是總攬一筆,指出閩浙一帶到處是奇山怪林、神靈仙異;然後以細緻的筆觸一一描繪了陡峰蔽日、深穴映光、幽澗噴泉、千年古木、萬代霧靄以及禽鳴猿嘯等景致。這一大段描繪不僅用詞形象豐富,而且色彩繽紛,山石之“金”“銅”,洞穴映光之“鸞采”,丹岩之紅,青崖之綠,泉靄之白,集於筆下,突出了黃檗山的奇異。詩歌的後半段,詩人很自然地由“千代木”、“萬古煙”轉入對社會人生的思索。秦皇漢武當年是何等雄豪,他們尚且慕隱求仙,愛慕名山,何況詩人早有淡泊之志;今日得游黃檗山,乃人生難得之遇,何必還為謫官而悶問不樂呢!詩人借曠達之語吐出了心中的塊壘,將游黃檗山的感受升華到人生境界的感悟,充分體現了江淹詩歌寫景抒懷的風格

作者簡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江淹6歲能詩,13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20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坎坷的經歷反而造就了一位文學大家。江淹突出的文學成就表現在他的辭賦方面,他是南朝辭賦大家,與鮑照並稱。南朝辭賦發展到“江、鮑”,似乎達到了頂峰。江淹的《恨賦》《別賦》與鮑照的《蕪城賦》《舞鶴賦》可說是南朝辭賦的絕唱。中年以後,江淹官運亨通,官運的高峰卻造就了他創作上的低潮,富貴安逸的環境,使他才思減退,到齊武帝永明後期,他就很少有傳世之作,故有“江郎才盡”之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