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轉身

游泳轉身

游泳技術用語,游泳比賽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游泳訓練和比賽中,任何游泳姿勢與項目、距離都要轉身,距離越長,轉身次數越多。轉身動作的快慢直接影響比賽成績,甚至往往成為決定勝敗的關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游泳轉身
  • 分類:游泳
發展歷程,技術特徵,

發展歷程

游泳競賽早期,轉身與遊程脫節,如手觸池邊後轉身動作不連貫;不能利用游進的慣性做轉身動作;沒有專門的呼吸動作等,都影響轉身的速度。當時大多採用拉邊平轉身,即手觸池壁後拉住水槽作轉身動作。這種動作阻力大,速度慢。隨著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技術的改進,出現了擺動式轉身。50年代起,各種滾翻轉身技術相繼問世,如後滾翻、前滾翻、側滾翻轉身等,把線速度轉為旋轉速度(角速度),使部分身體露出水面,減小了水中的阻力,從而加快了轉身的速度,並把途中游和轉身良好的銜接起來。

技術特徵

轉身的基本原理為:
1 根據轉身的方式,確定旋轉軸。平轉身為身體繞前後軸轉動,擺動式轉身:爬泳為先繞縱軸再繞前後軸最後繞縱軸轉動。蛙、蝶泳是橫軸—前後軸—縱軸,滾翻式轉身先橫軸再縱軸,側滾翻多用混合軸。
2 充分利用游速,把線速度轉為角速度。要求轉身前不減速,觸池壁時有緩衝動作,以減小反作用力。
3 利用轉身觸壁時的力矩和力偶作用加快轉動速度。
4 轉身動作開始,及時微屈體、收腿、團身,以縮短轉動半徑,加快轉動速度。
5 保持良好的蹬壁和滑行姿勢。蹬壁時兩腳自然分開。處於離水面約30厘米處,前腳掌緊貼池壁;膝關節成銳角,髖關節成鈍角,上體保持平直,兩臂併攏前伸,頭夾在兩臂之間,蹬離池壁後身體儘量伸展成流線型向前滑行,深度約離水面50~60厘米,以減小波浪阻力,增大滑行效果,待滑行速度與游泳速度相接近時開始游泳動作。完整轉身動作包括游進—轉身—滑行—游出,是一個連貫的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