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計畫
國學院將設立“梁啓超講座”、“王國維講座”、“陳寅恪講座”, 以紀念這三位奠立了清華文科基石的大師。三大講座每年各一次、每次若干講,各講座將分別邀約哲、文、史諸領域的世界級學者,圍繞特定的專題,來清華園進行講演,並與國內同行進行深度的交流。
院長介紹
陳來,
哲學博士,1981年北京大學哲學系
研究生畢業,哲學碩士,同年留系任教。198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哲學博士。師從張岱年先生、馮友蘭先生。1986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
副教授,1990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
教授,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辦評定為
博士生導師。曾任北京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2009年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領域為中國哲學史,主要研究方向為儒家哲學、宋元明清理學、現代儒家哲學,其研究成果代表了本領域的領先水平。個人專著有:《朱熹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宋明理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哲學與傳統:現代儒家哲學與現代中國文化》(台灣允晨出版公司,1994)、《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聯書店,1996)、《陳來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中國宋元明哲學史》(香港公開大學,1999)、《朱子哲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現代中國哲學的追尋—新理學與新心學》(人民出版社,2001)〉、《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三聯書店,2002)、《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03)、《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傳統與現代:人文主義的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燕園問學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東亞儒學九論》(三聯書店,2008)、《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三聯書店,2009)等多種。另編有《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馮友蘭卷》上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北大哲學門經典文萃》十種(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等。
曾獲得中國圖書獎二等獎(1992)、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002)、寶鋼全國優秀教師獎(200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998)、三等獎(2006)、北京高等教育教學一等獎(2004)、國家高等教育教學獎二等獎(2005)等多種獎項。多部著作與論文被譯為英文、日文、韓文等。2009年三聯書店將其已出版的專著整合為《陳來論著集》十二種出版。
院長致辭
清華國學院的使命(文/陳來)
“國學研究”就其內容而言即對於中國文化之研究。中國文化有幾千年連續發展的歷史,中國文化的體系博大精深。經過百年來與外來文明的融匯,中國文化不斷實現著新的發展與更新。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不斷發展、全球化浪潮衝擊世界的今天,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中華文明及其歷史發展,發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使命。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簡稱清華國學院)的建立,就是要為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為中國學術的卓越發展,為重振清華大學中國文化研究的雄風而盡其努力。
在清華的歷史上,1925年曾成立清華研究院國學門,當時亦通稱清華國學研究院,後因各種原因,在1929年停辦。在短短的四年當中,畢業學生近70名,其中後來成為我國人文學界著名學者的有50餘人。清華國學研究院指導學生的教授王國維、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後被稱為四大導師,清華國學研究院的研究在當時代表了我國國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其教育人才的卓越成就也成為我國近代教育史的一段佳話。
關於老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宗旨和精神,吳宓在《清華開辦研究院之宗旨及經過》中明確地指出:“惟茲所謂國學者,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確精密之方法,並取材於歐美學者研究東方語言及中國文化之成績,此又該校研究院之異於國內之研究國學者也。”近代以來,“國學”概念的使用有多種不同的用法,吳宓的提法代表了當時多數學者的用法。後來清華國學研究院的教研實踐也顯示出,清華國學研究院對國學和國學研究的理解,始終是把國學作為一種學術、教育的概念,明確國學研究的對象即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以國學研究作為一種學術研究的體系;在研究方法上,則特別注重吸取當時世界上歐美等國研究中國文化的成果和方法。這表明,老清華國學研究院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為本色,但從一開始就不是守舊的,而是追求創新和卓越的,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術追求,指向的不是限於傳統的學術形態與方法,而是通向新的、近代的、世界性的學術發展。
所以,這種求新的世界眼光,是清華國學研究院得以取得如此成就和如此影響的根本原因之一。事實上,在20世紀20年代,在大學成立國學研究的院所,清華並不是第一家,前有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1922)、東南大學國學院(1924),後有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1926)、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1928),尤其是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成立早,人員多,在當時影響廣泛;但最終還是清華國學研究院後來居上,聲望和成就超出於其他國學院所,成為現代中國學術史的標誌。究其原因,除了王國維等人本身是當時我國國學研究冠絕一世的大師外,主要有二,一是清華國學研究院以中西文化融合的文化觀作為基礎,在中國文化的研究方面,沉潛堅定,不受反傳統的文化觀念所影響;二是把國人的國學研究和世界漢學的研究連成一體,以追求創新和卓越的精神,置身在世界性的中國文化研究前沿,具有世界的學術眼光。陳寅恪曾提出,“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於此潮流者,為之預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此古今學術史之通義,非彼閉門造車之徒,所能同喻者也。”老清華國學研究院關注新的材料、新的問題、新的學術潮流,其所謂“新”不止對中國人是新,也是世界範圍的新,所以老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導師們真正能夠“預流”,這是20世紀學術史所證明了的。
老清華國學研究院是不可複製的,但它的精神和宗旨在今天仍然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清華大學決定成立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作為推進文科基礎研究的一項舉措。今天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依然承續老清華國學研究院對國學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我們也將以“中國主體、世界眼光”為宗旨傳承老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術精神。“國學研究”是中國學者對自己的歷史文化的研究,必須突出中國文化的主體性,發揮中國學者研究自己文化的優長,凸顯中國學者的歷史理解、問題意識和文化精神。而這種文化主體性的挺立,不是閉關自守、自說自話,而是在和世界文化、和世界性的中國文化研究的密切溝通中確立起自己的地位。我們期望,正是在這樣的場域裡,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在世界學術的範圍中,才能不僅為之“預流”,而且將能夠成為“主流”。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力圖秉承老清華研究院國學門的精神,接續1930-40年代清華人文研究的傳統,參與新時期以來清華文科的恢復振興,力求把“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辦成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為中國文化研究提供一個一流的國際化的平台。研究院將依託清華大學現有人文學的多學科條件,關注世界範圍內中國研究的進展,內外溝通、交叉並進,著重圍繞中國哲學、中國史學、中國美學與文學、世界漢學進行多維度的深入研究,以高端成果、高端講座、高端刊物、高端叢書為特色,為發展國際化的中國文化研究做出貢獻。
國學院將設立“梁啓超講座”、“王國維講座”、“陳寅恪講座”, 以紀念這三位奠立了清華文科基石的大師。每一系列講演的內容,包括講座期間與國內學界的對話與辯難,經由整理、翻譯和修改,都將擴充為《清華國學講座》叢書之一種。
國學院將編輯《清華國學文存》,計畫以每人一冊的形式,廣泛精選絕大多數院友的著作,以為永久性的表彰與追思,也藉此突顯20世紀20年代的清華國學院在短短四年內,對我國現代文科所做的貢獻。將編輯《清華國學研究》叢書,叢書內容將包括:整理有關國學的討論,老清華國學研究的歷史,清華人文大師的傳記,尤其是國學院專任、兼任、客座教授、訪問學者、博士後學人,以及其它本院支持的研究計畫的研究成果,以展現本院的國學研究成果。
國學院主辦出版院刊《中國學術》,《中國學術》的宗旨是:提升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水準,推展中文世界的學術成就,增強文化中國的凝聚力,促進中外學術的深度交流,使中文成為國際學術的工作語言。《中國學術》已經是中國文化研究領域具有國際聲譽的一流權威刊物。
創辦《清華元史》集刊。擬以專治蒙元史、並旁及邊疆史地研究其它有關方面的本所專任教授、兼任教授為主編,編髮該年刊。本刊力爭在發揚舊有傳統,促使它更好地與當代人類學等社會科學學科相互貫通方面,做出前沿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