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民國的藝術教育》是202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加存、彭勇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末至民國的藝術教育
- 作者:張加存、彭勇文
- ISBN:9787208162068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清末至民國的藝術教育》是202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加存、彭勇文。
《清末至民國的藝術教育》是202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加存、彭勇文。內容簡介本書稿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藝術教育的學術著作,全稿共七章,卷首有前言,稿末有“結語”。書稿第一章至第六章分別闡述了清末教會學校中的...
《時代與藝術:關於清末與民國海派藝術的社會學詮釋》,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在(2008年3月1日)出版的書籍。作者簡介 梁超,生於1976年。中國美術學院史論系博士,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史和美學。主要發表的論文有《政治風雲中的詩情畫意——何香凝和寒之友社》、《另闢奚徑——從〈支那...
(一)宋元以前的美術教育 (二)明至清中期的美術教育 (三)清末現代美術教育的肇建 二、傳統美術教育的歷史經驗及局限 (一)歷史經驗 (二)歷史局限 第三章 師法造化,調和中西 一、民國時期美術教育的理念 (一)復古為更新 (二)美育代宗教 (三)師法造化,追求真理 (四)藝為救國,調和中西 二、...
《圖像與啟蒙:清末民國畫報教化功能研究》是徐沛創作的文化教育類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6月。該書在挖掘史料的基礎上,從圖像和文字兩個方面著力,將研究視角從文本(圖像)拓展到傳者(畫報編輯)和客群(畫報讀者),以此研究畫報如何實現“教化國民”的目標。該書指出,畫報通過“展示—觀看—教化”的機制,在...
清末民初時期,又出現了沈肇州、樊紫雲、劉天華、徐立蓀、施頌伯、樊少雲等名揚神州的大師。“瀛洲古調派琵琶”從此聞名於世。上世紀四十年代,該縣“瀛洲古調”傳人楊序東、周念文、趙志山,被並稱為“琵琶三傑”。“瀛洲古調”琵琶曲在傳承過程中,不斷擴大影響而名震中外。浦東派 浦東派琵琶之主要藝術特徵為...
從學術研究、學科建設的意義而言,本文填補了我國20世紀中國藝術教育史中學校音樂教育史研究這一空白,並為推進新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全面改革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經驗。圖書目錄 第一章 清末民國初期的學校音樂教育 第一節 近代學校音樂教育的發端 一、清末時期的學校音樂教育 二、民國初期的學校音樂教育 第二節 學堂...
第一章 清末至民初的舞蹈藝術 第二章 民國時代舞蹈文化的發展 第三章 為創建新中國而戰鬥的舞蹈 第三編 當代舞蹈 概述 第一章 中華當代舞蹈的繼承與再創 第二章 “文革”十年的畸形發展 第三章 當代舞蹈的發展與創新時期 第四編 戲曲舞蹈 概述 第一章 宋雜劇中的舞蹈 第二章 元雜劇中的舞蹈 第三章 ...
李派是中國現代教育家、書畫家、文物鑑賞家李瑞清創立的書法藝術流派。李瑞清是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中國現代高等師範教育的開拓者,他培養了中國最早的近代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李派成為民國時期五大書法流派之一。簡要介紹 李瑞清能詩善書畫,尤精書法。他自幼鑽研六書,學習書法...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清末,西風東漸,繪畫材料多元,加入了西畫元素,朝多方面發展。 國畫和西方繪畫的原則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強調觀察總結不強調現場臨摹,...
《齊如山回憶錄:清末的教育改革(通識課堂)》的作者是齊如山,是由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一代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聲名遠播,離不開齊如山這位幕後推手。中國京劇踏出國門,得以躋身“世界三大古老戲劇”之一,離不開齊如山的籌劃奔走。國粹藝術的傳承改良,離不開齊如山數十年的潛心研究。從晚清到民國再到解放...
清末至民國時期幼兒師範教育發展研究 清末至民國時期幼兒師範教育發展研究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六、黃自的音樂教育思想 七、豐子愷的音樂教育思想 八、李抱忱的音樂教育思想 九、陳鶴琴的音樂教育思想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法規的建設 第一節 清朝末年的學校音樂教育法規 一、新學堂的建立和教育立法概況 二、音樂教育法規及音樂課程的設定 三、音樂教育的實施 第二節 民國政府關於學校音樂...
重慶文化藝術志 凡例 《重慶文化學術志》編審委員會 《重慶文化藝術志》編審委員會前兩屆組成人員 撰稿人 序 目錄 概述 大事記要 第一篇文化行政 第一章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文化行政機構 第一節清末文化行政機構 第二節中華民國時期文化行政機構 第二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文化行政機構 第一節西南區文化行政機構 第...
三、新中國建立後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一章清末以前的學校教育 第一節儒學 一、歷代儒學 二、儒學的教育目標與制度 三、考課與學制 第二節書院 第三節社學義學和私塾 一、社學 二、義學 三、私塾 第四節科舉考試與人才 第五節教育經費 第六節教育行政管理 第二章清末至民國時期的教育 第一節幼兒教育 第二節...
《清末民國兒童文學教育發展史論》是2011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心科。內容簡介 張心科,男,1973年1月出生,安徽宣城人。201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現任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語文與寫作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文學教育、語文教育史...
《清末民國中學文學教育研究》是201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心科。內容簡介 《清末民國中學文學教育研究》選取1902—1904年《欽定學堂章程》和《奏定學堂章程》的頒布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的中學文學教育為研究對象,以語文教材為基本憑藉,根據中學文學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將其分為清末民初(1902—...
三、荀子的音樂教育思想 第三節 秦漢以來的音樂教育思想 一、《淮南子》的音樂教育思想 二、董仲舒的音樂教育思想 三、《禮記樂記》的音樂教育思想 第二章 中國學校音樂教育概況 第一節 清末新型音樂教育的興起(1860-1911)一、清末新型學校音樂教育產生的背景 二、清末新型學校音樂教育的興起 第二節 “中華民國”...
選取民國時期活動於京城的87位代表性書家,對其作品的書法藝術風格進行介紹,點評簡明扼要,對了解清末至民國這一時期的北京書風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民國書法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序三 導論 第一章民國時期北京書法的文化背景 第一節科舉制度影響的餘波 第二節北京書畫銷售業 第三節牌匾文化 ...
《中國藝術史綱》是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長北。內容簡介 本書著者行萬里,讀萬卷,憑藉長期積累的田野調查功夫與文獻功夫,將我國史前至清末建築、雕塑、工藝美術、民間藝術與繪畫、書法、戲劇、音樂、舞蹈等各門類藝術還原到當時文化語境與社會思潮之中進行綜合比較,歸納其審美衍變,揭示其生成衍變...
碑學之所以能在晚清風靡一時,一統天下,是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的。但碑學的興盛絕不意味著一時衰微的帖學已走向消亡。帖學作為中國書法藝術的一個體系,是一個永恆的存在,它並不會因某一個時代的衰微而喪失其自身的價值。同樣,碑學在經過了百年的時間淘汰之後,其自身也構成了傳統,由於取法者對碑學系統的立足...
第二章 中國高等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發展和變遷 19 第一節 晚清時期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發展 19 一、洋務運動時期高等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萌發 19 二、清末高等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發展 20 三、晚清時期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21 第二節 民國時期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發展 22 一、民國時期的高等美術教育環境 22 二、...
魯迅先生也在1907年發表的《摩羅詩力說》以及1912年發表的《擬播布美術意見書》中極力推崇美育,將美育主張與藝術創作結合起來,希望通過藝術提倡美育,傳播宗教。1912年1月9日成立了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第一任教育總長。1月19日,教育部發布了《普通教育暫行辦法通令》。7月10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召開了中華民...
清末民初的繪畫 幾乎可以用“蕭條”兩個字來概括清末民國中國畫壇的景象,大部分的著名畫家在辛亥革命前已經去世了,只有吳昌碩為代表的海派畫家和後起者以及嶺南派的“二高一陳”的出現,才使得中國畫壇有了生氣。身居北京的畫家大多恪守著“四王”的衣缽,沒有大的突破。接受了新思想和革命洗禮的藝術家,開始...
上海美專創辦之時,正是清王朝剛被推翻之後的民國初期,封建主義舊觀念、舊意識依然籠罩著中國。上海美專以大無畏的勇氣,衝破“男女授受不親”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觀念束縛,率先同時招收男女學生同校,男女生教育並重。美專以“發展東方固有藝術、研究西方藝術”的蘊奧為宗旨。為全面引進和實施西洋美術教學...
《中國美術史》是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是專門為藝術院校以及綜合性大學人文學科本科師生編寫的中國美術史教材,展示了民國以前中國古代美術演變的宏大畫卷。簡介 中國廣泛流傳的宗教和哲學思想也在不斷地影響藝術創作。沒有道家的存在,中國繪畫,唐詩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這些主題經常是關於與自然相協調的...
應該說從清末民初的歌曲作者比較來說,李叔同的許多歌曲在藝術價值上和流傳範圍上是遠遠超過他的同時代的人的。正因為他對西洋作曲法的推廣,致使中國的歌曲創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所以也可以說他在中國的歌曲發展史上起的是一種開拓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是我們百年音樂中一位具有開創性的人物。
天橋諸戲園 天橋是勞動人民活動場所,天橋市場形成於清末至民國初年,這裡也是許多藝術家的搖籃。天橋早期的茶園有泰軒園,萬勝軒,天樂園,開桂園,小桃園,小小戲園,小吉祥戲園等,規模小,設備簡陋,以演曲藝,雜耍和評戲,梆子為主。有“天橋馬連良”之稱的梁益鳴,組織了天橋京劇班,長期在天樂戲園演出。
刻銅藝術發端於北方,歷史上的刻銅名家大都雲集北京,這些刻銅名家,他們是書畫篆刻造詣頗深的文化人。在清末至民國時期,北京的刻銅藝術以陳寅生、張樾臣與姚茫父三人最著名,人稱刻銅三大家。三人中,陳寅生成就最大,其名麟炳,順天(今北京市)人,清同冶秀才,通醫學,能書善畫,首創在墨盒上的刻銅藝術,鄧...
《中華百年祭:文化1840-1945圖文檔案》是2006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代茂、楊會國。內容簡介 本叢書將近代史按專題分類介紹,收集了珍貴圖片千餘幅,改變一般史書的呆板面孔,生動真實地記錄了百年中華歷史。本書為文化卷:傳統教育、醫學、體育、思想、文學藝術在晚清民國時期有哪些變化?儒學的正統地位是...
前人對潮汕文化的研究,雖然留下不少著述,但唐以及唐以前遺留下來的資料甚缺,宋、明時期主要賴於歷代官府主持修纂的志書,明清以後出現私人著述的地情書,至清末民國,蒐集地方文獻,並致力於民俗文化研究的風氣漸盛,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考古文物、潮劇潮樂改革、潮州方言、潮汕風俗文化以及民間文學、方誌編纂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