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園文化,中國的演出場所與中國戲曲相伴隨,有一個漫長的歷史衍變過程,各階段的稱謂也不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戲園文化與戲劇同時產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園文化
- 屬性:一種獨特的文化
- 特點:與中國戲曲相伴隨
- 文化:戲園文化與戲劇同時產生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戲園漫談,戲園集錦,文化代表,
基本概況
戲園舞台取消了茶座,將原始設備更換為新的設施,如花樓、月台、排椅,樓上的包廂,有的還增設了燈光布景設定,成為從茶園到現代化劇場的過渡舞台。著名的戲園有:①下天仙舞台,位於原日租界閘口西、今和平路,約建於清光緒初年。原名天仙茶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毀於火,三年後重建。上下兩層,樓下池座,樓上包廂,規模闊大,可容觀眾1300多人,後台兩側有宿舍,可容百餘人住宿;京劇名角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等長期在此演出;1919年改名大新舞台;1925年更名新明大戲園,兼演電影,並首開任用“女招待”之先例;1937年天津淪陷後,日本侵略者改其名櫻花館(天津劇場);1945年12月更名美琪戲院(美琪電影院);1955年改名人民劇場。②天仙舞台,位於原奧租界大馬路,今河北區建國道,建於清光緒中期。原名天仙茶園,1916年9月梅蘭芳新排時裝戲《一縷麻》在此首演;1930年改建後更名天寶戲院;解放後先後改名民主戲院、民主劇場。③第一舞台,俗稱第一台,位於南市東興大街,建於1912年。20年代初發生火災後,增建轉台;1937年又重修,更名上光明戲院,李洪春、李盛斌、高盛麟等,一度在此專演武生戲,解放後拆除。④昇平舞台,位於南市榮安大街,建於1905年。曾名昇平茶園、昇平歌舞台、昇平戲院、黃河戲院,建築為磚木結構,戲園內樓板、包廂、舞台都為木製;1940年重修,專演評劇;1953年更名黃河劇場
另據舊志和史料記載,當時的戲園還有:天天大舞台(法租界)、中原妙舞台(原中原百貨商場、今百貨大樓五樓)、慶雲大舞台(河北大街)、群英大舞台(南市)、廣和樓戲園(南市榮業大街)、北天仙舞台(河北大街)、新欣舞台(原天祥商場四樓)、中央舞台(謙德莊)、新聲舞台(原泰康商場四樓)等。
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歌舞藝人最初是利用自然地形演出,後來開始出現土台子,即無蓋頂的露天之台,稱為“露台”,觀眾於四周圍觀。
到西漢時開始出現“看棚”。張衡《兩京賦》中就有觀看百戲而設有看棚的描繪。看棚是觀眾席建築,觀眾居高臨下觀看百戲,這是非固定的露天的演出場所。
唐代是中國戲曲形成時期,演員的表演區開始建築化,出現了“樂棚”。樂棚以磚石木材建造,舞台加了蓋頂,設計製造都十分精緻,但還不是固定演出場所。唐代寺廟中開始出現“戲場”,這是後世“廟台”的前身。
宋元是中國戲曲日臻成熟時期,這時開始出現固定化的演出場所“勾欄”。固定的集中的演出場所稱“瓦舍勾欄”。勾欄是看棚、樂棚和露台三位一體,內有戲台、後台、看席和神樓。元初杜善天套曲《莊家不識勾欄》中描述戲台上部像“鐘樓模樣”。為了便於觀賞,觀眾席前低後高,全部是木製結構,初具劇場形制。北京明初時就有兩條胡同以勾欄定名。
由於勾欄是木製結構,易於倒塌、著火,到明代開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遍布內外城的“茶園”。最初,茶園並沒有特設的舞台,只是席前做場,後來較大的茶園開始特設舞台供演出之用,到清代最為盛行,稱之為“茶園”或“茶樓”。這與北京人愛喝茶的習慣有關,一邊品茗,一邊聽戲。
當時沒有“戲票”一詞,品茗聽戲只付“茶資”,實際是戲價。
清中葉以後北京的茶園已頗具規模,隨著四大徽班進京和京戲的形成與發展,人們不以品茗為主,而是以聽戲為主了,茶園也隨之改稱××園,或稱戲園子。
民國時期許多戲園子內部形制都相繼加以改造,舞台加了大幕,觀眾席也逐漸改為半圓形排椅了,前沿突出的鏡框式舞台替代了正方形三面敞開的舊戲台,並加了燈光。2O年代後,戲園名稱大都改為戲院了。
日本侵占北平時期是戲院蕭條時期,到解放前夕北京只有十幾座戲院和一些小型茶社、遊藝社、曲藝廳。
日本侵占北平時期是戲院蕭條時期,到解放前夕北京只有十幾座戲院和一些小型茶社、遊藝社、曲藝廳。
解放後,對北京舊戲院相繼進行了重建,增添了許多新設施,使之面貌煥然一新,多數改稱“劇場”。同時,興建了一批新型劇場。解放後新建的第一個劇場是石景山劇場,建於1952年;新建的第一座歌舞劇劇場是天橋劇場,建於1954年;新建的第一座話劇劇場是首都劇場,建於1955年;新建的第一座民族劇場是民族文化宮禮堂,建於1959年;新建的第一座工人演出場所是北京市工人俱樂部,建於1959年;北京劇場座位最多的北京展覽館劇場,有觀眾席2763個,建於1959年。
透過小小舞台的發展,我們可以聽到歷史前進的腳步聲。
戲園漫談
昔日的老戲園子與今日之劇場大不相同。老戲園子一般在臨街,門前豎有一個木製單門牌坊,坊額題寫園名,頂部有脊形小屋搪,以防日曬雨淋。戲園子內的戲台為正方形,磚木結構,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兩根柱子分別掛有對聯,戲台正面有雕刻精緻的護欄,護欄頂端裝有木刻蓮花或小獅子作為點綴,在戲台頂部裝有垂花倒欄桿,與下面的欄桿相對稱。
觀眾座位是長桌長板凳。戲台三面都有座位,三面都有看樓。樓下正面座位與戲台垂直擺放,聽戲的人面對面坐著品茗聽戲,想看戲得側身扭頭。戲台兩側的座位是斜著擺放,與戲台成銳角形,觀眾也是面對面,看戲需側身扭頭。從此也可看出當時叫茶園、茶樓是有原因的,是以品茗為主,看戲為輔。過去一般說“聽戲”,而很少說“看戲”。樓上的座位三面都是正對戲台的,因為地方窄。座位區域各有名稱,樓下正面叫“池座”,樓下戲台兩側叫“兩廂”,兩廂後面靠牆處備有高木凳,叫“大牆”;樓上稱“樓座”,前面為“包廂”,樓上戲台後兩側叫“後樓”。在後樓看戲只能看到背影.所以後樓不收費。往往是內部人員親友看戲之處。
昔日老戲園子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在戲台對面樓下後邊中間設有“彈壓席”。彈壓席設有一張長方桌子,桌子上立有一個牌子,上面寫有“彈壓席”三字。桌子上還有一個小木架,上插令箭。這是為維持園中治安而設定的,開戲後士兵全副武裝入座,園方奉上茶點,逢年過節還送紅包,以求官方多多照應。
舊戲園子這種格局到民國時期才逐漸打破,廣和樓一直沿續到20年代。
清代至民國初期戲園子大門外都貼有海報,但不是每日都換。海報只寫某戲班、某演員演出,上寫“吉祥新戲,風雨無阻”,沒有具體劇目,每天上演的劇目全憑道具。每天將戲中代表性道具擺在戲園子大門外,戲迷一看便知道當天主要戲碼了。每日的戲單開始是木刻印在黃紙上,收費很低,後來改為石刻印在粉紅紙上。鉛印是20年代後的事了。
清代京師內城禁止賣戲,因此戲園子都在外城。清朝中葉又禁止婦女到戲園子聽戲。嘉慶初年,有一個御用文人叫郎葆辰,善於畫螃蟹,偶爾作詩,很詼諧,因此人們送他個恢諧的外號,叫“郎螃蟹”。他認為京師婦女出入戲園子有傷風化,於是上奏摺提出禁止婦女出入戲園子。這是當時一些人的封建偏見,人們稱戲園子,就是把戲園列入“子”字行業,屬有錢人和士大夫消遣的地方,與店鋪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屬“下九流”行業。結果,嘉慶皇帝準奏,從此戲園子不賣女座。《清稗類鈔》載:“京師戲園向無女座。婦女欲聽者,必探得堂會時,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潔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到光緒末年,女觀眾開始出現了。這是由“庚子賠款”上演“義務戲”開始的。腐敗的清政府為了賠款,強迫上“國民捐”,演義務雙必須滿座。婦女是半邊天,婦女上戲園子聽戲,往往全家跟隨,當然上座率就高了。因此義務戲開禁,但男女分開,婦女在樓上就座。辛亥革命後,才打破了男女界限。婦女湧入戲園。也促使了京劇的發展。過去京劇行當中是以生為主,婦女觀眾的加入,使旦行與生行平分秋色。
隨著中國末代王朝的崩潰,戲園的格局也發生了變化。民國元年興建的第一舞台(位於前門外柳樹井街路北),首先打破了舊戲園子的格局。觀眾座位變成了橫排長條木椅子。舞台為橢圓形,台中央設有人工轉台,並第一次使用了幕布。接著,新建的開明戲院仿外國劇場形制,觀眾席是一排排單人座椅,並開始實行對號入座。此風一開,許多舊戲園也紛紛仿效改建。廣和樓、廣德樓和三慶園改得最晚。
戲園集錦
從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來看,到清代初期,稱為“雅部”的崑曲開始衰落,而稱為“花部”的各地方劇種蓬勃興起。因劇種增多、劇團增多,觀眾範圍也擴大了,劇場也隨之增多。清初許多私人宴集之所開始對外營業,稱為“茶園”、“酒園”或“戲館”。據《藤陰雜記》記載:“京師戲館,惟太平園、四宜園最久,其次則查家樓、月明樓,此康熙末年酒園也。查家樓即今廣和劇場前身;月明樓位於永光寺西街,今無。雍正年間,著名的茶園除查家樓外,還有方壺齋、蓬萊軒、昇平軒。太平園、四宜園和蓬萊軒、昇平軒地點如今已不可考矣。方壺齋進人了北京街巷名稱行列保留至今,位於今宣武門外永光西街北,名為方壺齋胡同。
文化代表
清同治、光緒年間隨著京劇的興盛,北京戲園數量也在大大增加,約有4O座。著名戲園如下:
廣和樓
位於繁華的前門外肉市。原為明末大鹽商查氏私人花園。清康熙年間就改為茶園對外營業,初名查家茶樓、查家樓,後改稱廣和查樓。康熙曾到此看過戲,並賜台聯:“日月燈,江海油,風雷鼓板,天地間一番戲場;堯舜旦,文武末,莽操醜淨,古今來許多角色。”康熙二十八年(1689)《長生殿》在此演出,適逢佟皇后喪葬期間,觸犯禁忌而掀起了一場風波。這是一次堂會性質的演出,觀劇者最後受到革職和革去國學生籍的處分。
位於前門外西珠市口路南,建於1912年,由中日商人合資興辦。這是一座新型戲院,為洋式二層樓,門臉為橢圓形,舞台台口為半圓形,介於西方鏡框式舞台和中國傳統正方形舞台之間,也可以說是中西結合,舞台使用了黑絨大幕。建成後只演電影,後來加演文明戲(即話劇)。2O年代後,京劇名角梅蘭勞、楊小樓、余叔岩、孟小冬等經常在開明戲院演出,盛極一時。4O年代初,評戲皇后白玉霜在此演出。解放後改名為民主劇場,以河北梆子演出和演電影為主。現改名為珠市口電影院。其建築仍保持原有風貌。
第一舞台
位於前門外西珠市口路北,建於1914年,是京劇名武生楊小樓、名旦姚佩秋與商人集資興建的。梅蘭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回憶:“這裡的一切建築、燈光完全模仿上海三馬路大舞台的形式。”“在民國初年的北京,這應該算是首屈一指最新式的一個戲館子了。”叫第一舞台,當時的確名副其實。概括起來可有5個第一:是第一個具有3層樓觀眾座的戲園子;是第一個實行環形摺疊式排椅的戲園子;是第一個改方形舞台為橢圓形舞台的戲園子;是第一個沒有台柱子的戲園子;是第一個採用大幕和實行人工旋轉舞台的戲園子。劇場建成後,眾多名角爭相在此登台獻藝,許多義務戲也在此演出。可惜,1937年的一場大火,使第一舞台付之一炬。
天橋諸戲園
天橋是勞動人民活動場所,天橋市場形成於清末至民國初年,這裡也是許多藝術家的搖籃。天橋早期的茶園有泰軒園,萬勝軒,天樂園,開桂園,小桃園,小小戲園,小吉祥戲園等,規模小,設備簡陋,以演曲藝,雜耍和評戲,梆子為主。有“天橋馬連良”之稱的梁益鳴,組織了天橋京劇班,長期在天樂戲園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