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教育研究(1912-1949)

中國美術教育研究(1912-1949)

《中國美術教育研究(1912-1949)》是2017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殿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美術教育研究(1912-1949)
  • 作者:姜殿坤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8月
  • 頁數:450 頁
  • 定價:11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04047399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獲獎記錄,

內容簡介

《中國美術教育研究(1912-1949)》對1912—1949年中國美術教育的現代化過程展開研究,試圖還原該時期美術教育的歷史圖卷、社會情境和文化語境,並從中抽絲剝繭,闡發經驗教訓,總結歷史規律,為當今美術教育提供鏡鑒。在研究方法上,強調出新並觀照現實,這與該時期美術教育家的旨趣相近。在研究中,既廣泛吸納國內的相關研究成果,還系統整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圖書館藏資料,讓許多塵封的故紙重新煥發出學術光芒。此外,由於歷史的複雜和人性的局限,本選題還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尚需同道的深度參與和進一步探討。
《中國美術教育研究(1912-1949)》適用於教育學、美術學及相關學科的學生,也可作為相關領域從業者的學術參考書。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問與惑
(一)大師之問
(二)“美”育之惑
二、相關概念
(一)民國時期
(二)美術
(三)美術教育
三、眾說民國
(一)關於美育及美術教育體系
(二)關於中國美術革新論爭
(三)留學潮與美術學校、美術社團
(四)美術三重鎮
(五)大師輩出
第一章 現代美術教育肇始背景
一、矛盾交織,政局動盪
二、經濟轉型,倉廩空虛
三、思想解放,學術爭鳴
(一)新思想、新思潮的激盪
(二)新西洋對舊傳統的衝擊
(三)中國傳統繪畫的堅守
(四)兼采眾長的圓融變通
第二章 繼承與變異
一、傳統美術教育的歷史脈絡
(一)宋元以前的美術教育
(二)明至清中期的美術教育
(三)清末現代美術教育的肇建
二、傳統美術教育的歷史經驗及局限
(一)歷史經驗
(二)歷史局限
第三章 師法造化,調和中西
一、民國時期美術教育的理念
(一)復古為更新
(二)美育代宗教
(三)師法造化,追求真理
(四)藝為救國,調和中西
二、民國時期美術教育的目標
(一)授以技能,陶冶品行
(二)培養專才,促進美育
(三)創作、教育雙才並舉
第四章 美術教育的新形態
一、縱向銜接
(一)初、中級培養體系的“厚基礎”
(二)高級培養體系的“精專業”
二、公私並舉
(一)私立蓬勃
(二)公立中興
三、內外互補
(一)社會美術教育
(二)家庭美術教育
四、領袖治教
(一)領袖治教,領導群倫
(二)名師執教,唯才是舉
(三)以日為師,師法歐美
(四)敦聘靈活,交流互通
(五)甄選師資,規範管理
第五章 差異課程,涵養創新
一、五育並舉,差異課程
二、打破壁壘,兼顧中西
三、厚重基礎,涵養創新
四、技理並重,素養通識
第六章 教育模式“三結合”
一、移植與吸收相結合
(一)西方體系引進來
(二)中國學人走出去
二、繼承與發展相結合
(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二)中保精髓,西學中榮
(三)弘揚傳統,繼承國粹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一)學術社團活動
(二)專業展覽
(三)學術刊物與出版物
第七章 史海遺珠,資鑒攻玉
一、前鑒既明,後復申之
(一)政策先行,置頂教育地位
(二)適應需求,明確培養目標
(三)中西融合,創新培養方式
(四)兼收並蓄,改革課程體系
(五)突出特色,完善專業設定
(六)廣納賢才,加強師資建設
二、前覆後戒,以往啟今
(一)啟示當下
(二)鏡鑒未來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獲獎記錄

2021年9月,《中國美術教育研究(1912-1949)》榮獲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