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清末民國都市中的戲曲人文生態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清末民國文人筆記小說和戲曲報刊進行爬梳整理,對其中反映出的一些諸如文伶交遊、戲曲報刊與捧角活動的關係、名旦關注、戲劇改良等焦點問題進行研究,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還原當時戲曲人文生態的面貌;著重關注了“伶人群體的變遷”“文人與伶人的交往及捧角”“戲曲批評”“戲劇改良”等四個戲曲人文生態的重要構成部分,分別論述了“伶人與戲曲”“文人與戲曲”“觀眾與戲曲”之間的關係。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清中晚期文人參與下的戲曲人文生態 第二章 清末民初伶人群體的變遷及文人(報人)對戲曲批評生態的介入 第三章 民國戲曲批評生態的深刻變革 | 第四章 民國都市人群與戲曲人文生態的形成 第五章 戲劇改良:民國戲曲內部生態的集中顯現 第六章 民國戲園劇場的觀演生態 |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從戲曲誕生起,文人與伶人的交遊與互動便是主導戲曲發展、演變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清代中晚期的狎優之風到清末民初的捧角,文人對戲曲活動的參與度漸次加強,文伶交遊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升。隨著近代報刊傳媒的勃興,戲曲報刊急劇增多,大量失意文人轉變為報人和劇評家,戲曲報刊既是文人評伶捧角的主要載體,也是捧角團體捧角的主陣地和競爭的主戰場。文人(報人)作為重要的捧角主體,其捧角方式主要有“紙上的捧角”和“台下的捧角”兩種。所謂“紙上的捧角”,即通過贈詩、撰寫劇評以及為伶人出專刊等文字形式來捧角;所謂“台下的捧角”,即演出前包票包座,演出時鼓掌叫好並贈送實物等方式表達對伶人的支持。清代中晚期的狎優之風是清末民初捧角行為的雛形,而花譜開創的以男旦為主的伶人品評和傳記、梨園掌故等書寫形式,為民國大為流行的專集與特刊提供了範式。
除文人外,其他捧角主體的戲曲活動及其與伶人的交往行為也值得注意。票友票房、清朝遺老、官僚財閥、幫會組織、女性觀眾、青樓娼妓等社會階層作為清末民國戲曲外部生態的典型主體,他們頻繁地參與戲曲實踐,捧角亦不遺餘力,與伶人的關係微妙複雜,難以名狀。該書對捧角行為的根源、實質和影響進行了剖析,探索捧角家的追捧與名伶成角之間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互動關係。最後闡述了捧角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得出其“弊多利少”的結論。
該書提出,清末民國戲曲界值得注意的大事件是
戲劇改良運動,當時戲曲內部人文生態的衝突演進也集中體現為戲劇的改良。戲劇改良作為戲曲內部人文生態自我更新、自我調適、自我完善的手段,既是貫穿當時戲曲發展的主題,也是戲曲生態學關注的核心問題。新舊劇論爭的焦點在於舊劇社會教化功能體現的程度及新舊劇“寫實”與“寫意”的特點孰優孰劣。有識之士紛紛呼籲改良新舊劇,改良措施涉及演員、觀眾、評劇家、舞台劇場的建築經營、編劇、曲師、教習師傅等方方面面,涵蓋了戲曲活動的所有參與主體,它們分別對應著戲曲的觀演生態、劇本生態、音樂生態及傳承生態。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21年6月,該書獲山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20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獎。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趙丹榮,1988年生,山西新絳人,中共黨員,藝術學博士,山西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戲曲文物研究所)講師,碩土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戲曲史、戲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