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潤房村

天元潤房村

德陽市旌陽區天元鎮位於德陽市區西面(東經104.3372°,北緯31.1281°),鎮政府駐地距德陽市區中心4公里,東以寶成複線為界,南與旌陽區八角井鎮為鄰,西與廣漢市金輪鎮隔河相望,北同孝泉鎮、揚嘉鎮相連,是全省經濟強縣什邡市、綿竹市、廣漢市交匯地,區域優勢尤為突出。天元鎮是中國早期革命活動家肖朴生(鄧小平同志入黨介紹人)的故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元潤房村
  • 地理位置:德陽市區西面
  • 占地面積:56.97 km
  • 農村居民:3.4萬餘人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天元鎮,面積人口,經濟概況,經濟指標,社會事業,取得榮譽,基礎設施,自然人文景觀,浙江省慈谿市天元鎮,基本概況,移民之鄉,歷史沿革,區劃人口,經濟指標,經濟概況,經商之鎮,古舊家具之鄉,天元由來傳說,天元的發展和崛起,天元“蘭街”,各村簡介,

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天元鎮

面積人口

旌陽區天元鎮幅員面積56.97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1個場鎮居委會,截至2006年總人口4萬餘人,其中:農村居民3.4萬餘人,城鎮居民6000餘人,耕地面積38600畝。

經濟概況

旌陽區天元鎮是旌陽區工業重鎮之一,全鎮現有工業企業225個,其中規模企業18個,個體工商戶1600餘戶。轄區內的旌陽區工業集中發展區和旌陽區非公有制經濟示範區已初具規模,到“十一五”末準備打造成“百億工業園區”,初步形成了機械製造加工、新型建築、化工建材、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

經濟指標

2007年實現企業總產值169400萬元,完成年目標(14.73億元)的115%;銷售收入152000萬元,完成年目標的115.46%;增加值40600萬元,完成年目標的117.69%;利潤6400萬元,完成目標的115.13%;利稅8952萬元,完成年目標的112.58%。全鎮目前有工業企業225戶。2007年天元鎮招商引資工作目標是引進項目27個,實際到位資金1.245億元,其中:省外資金8077.54萬元。本級財政收入達到3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50元。

社會事業

該鎮鎮內有初級中學兩所,國小七所,衛生院兩座,全托敬老院兩個,農村兒童文化園一個,中老年文藝演出隊兩支,鎮內其它社會事務全面推進。

取得榮譽

旌陽區天元鎮先後被評為“四川鄉鎮200強”、“四川省文化先進鄉鎮”、“中國東西部合作示範鄉鎮”、“四川省百個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四川省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四川省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

基礎設施

天元鎮於1996年被列為“四川省小集鎮建設試點鎮”,起步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後經修編為4平方公里,現已有1.5平方公里的現代集鎮初具規模。寶成鐵路複線、德綿路、德茂路縱貫全境,率先在全區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目前市區長江西路延伸段、亭江路復工建設工程已納入工作日程。鎮內建有日供水三萬噸的自來水廠,日供氣30萬方的天然氣站,建有110KAV輸變電站和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網站。交通便利,通訊快捷,生產生活所需供求平衡。

自然人文景觀

旌陽區天元鎮鄉村旅遊業優勢突出,現有吳家花園、姜家花園、黃連橋休閒莊、特變生態園、桃花園休閒莊等聚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游第三產業集群,有具有休閒娛樂、學習一體的全國蒲公英天元農村兒童文化園,園內有代表天元人奮發向上的、開拓進取精神的“天馬奔騰”的不鏽鋼雕塑,引人精神振奮。有把“足球”踢進世界盃的“中華千工坊”,還有民間神話祭所“蠶姑廟”、天龍寺等文化景觀。

浙江省慈谿市天元鎮

基本概況

天元鎮位於風光秀麗的杭州灣南岸,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的新興城市——慈谿市的中西部,北與正在建設中的“世界橋王”——杭州灣跨海大橋車距10多分鐘,南依329國道,東與中心城區相毗鄰,西距滬杭甬高速公路連線線2公里,省道蘆庵公路縱貫全境,“六橫二直”道路形成鎮內交通骨架。

移民之鄉

相傳50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海灘,明朝弘治年間界塘圍成以後,外地鄉民陸續到此捕魚,開荒謀生,漸成村落。因此說,天元的先人和祖輩,特別有一種堅韌的開拓精神。

歷史沿革

天元鎮原屬餘姚縣,清宣統元年屬雲潭鄉, 1930年稱天元鎮,1940年為滸山區天潭鄉。1954年劃歸慈谿縣(1988年撤縣設市),1956年2月併入周東鄉,1958年3月新置天元鄉、潭北鄉,1958年10月又為火箭公社第四、第五大隊,1959年2月改稱天元管理區和潭北管理區,1961年11月合併建立天元公社,1983年9月改制為天元鄉,1984年6月重新恢復天元鎮,1992年5月在撤區並鄉中與潭南鄉合併,域名仍稱天元鎮。

區劃人口

天元鎮區域面積14.5平方公里,2003年,常住人口2.6萬人,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有3所幼稚園、3所國小、1所中學、1所職成校和1所衛生院,天元鐵皮市場購銷兩旺,眾多農貿市場和超市便民購物。

經濟指標

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5.46億元,工農業總產值23.4億元,財政總收入56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867元。

經濟概況

天元經濟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古舊家具、工夾具、鞋帽、電子電器等四大特色支柱行業。規劃或建設中的一城(中華天元古舊家具城)三區(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園區、天元新工業集聚區、村級工業“孵化區”)將展現天元城鎮化新格局,一個“城郊型、花園式、工貿游結合”的現代化新型小城鎮正在崛起。

經商之鎮

清朝初年,有一位名叫“戚天元”的經紀人(俗稱中人)設攤為市,建房成街,吸引了當地的老百姓,因其樂於施善口碑鄉里,百姓遂以“天元”為名至今。因此說,天元的老百姓自古以來,特別有一種強烈的經商意識。  天元,蘭街廟會商賈藝人云集之地。——每逢農曆十月廿七,熱鬧興旺的蘭街廟會上,寧紹地區商販雲集,並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文藝。由此,天元名震姚北,至今沿革百年,特別有一種濃厚的文化氣息。

古舊家具之鄉

天元,更是名揚海內外的古舊家具的家鄉。——天元有中國古舊家具“民間故宮”之美譽,形成了以“永淦古玩”為代表的綜合型,以“啟發家具”為代表的精雕細刻型,以“阿爾特家具”為代表的仿古、新木新做型,已成為全國古舊家具整修、仿古製作最大的集散基地。目前,每天有10多個標準貨櫃產品遠銷歐美和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天元古舊家具原是作為可以收藏的古董進入那裡上流社會家庭的,現已進入普通家庭,成為東西方文化文明溝通與交融的視窗。  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開工建設,“大橋經濟時代”的到來,天元古舊家具產業也迎來了黃金時代,天元正整合古舊家具產業品牌,把它包裝成體現區域經濟文化特色的“文化名片”,同時作為慈谿文化大市建設的有效載體,扮靚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的文化。2003年,中華(天元)古舊家具城已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並2004年開工建設。規劃建設中的中華(天元)古舊家具城,總控制面積3800多畝,將以整修、仿古製作明清古舊家具產業為支撐,以市場為依託,以旅遊博覽來帶動,以南方明清建築風格為基調,最終建成以整修和仿古製作、商業貿易、旅遊博覽等為一體的特色景觀城,成為全國古舊家具的仿古製作、貿易、旅遊、信息、拍賣、博覽和研究的中心。

天元由來傳說

當中國的歷史進入明王朝中前期時,地處杭州灣南岸的“三北”海塗,特別是現重要位置的餘姚縣北海塗。由於受“大沽塘”底定規模和杭州灣潮流變動的影響。使海塗上升日益增快。自明洪武20年(1387)到明弘治初年(1488)的百餘年裡,潮水中懸浮坭沙的沉積不但補滿了姚北海塗在元王朝大德年間(1297-1305)連續坍陷,海岸線南移16華里的地域,而且還出現了一片南北10餘華里,東西30餘華里,雜草叢生的彎月型荒灘。這片荒灘的形成,為以後姚北灘涂的大開發具備了自然客觀條件。  明弘治初年,紹興府推宮周進為平息姚北用地權利糾紛,先後修築了一批界址土塘。我地築有東西向全長8華里的界定土塘,俗稱“界塘”,又稱“夜塘”。紹興府規定:“界塘南畈地由軍民共利,塘後由灶民自業。”這項決策既平息了糾紛,又大大鼓勵了人們向北開發灘涂的熱情。再有明成化七年(1471)築成的攔潮宮塘,俗稱“潮塘”,能保證潮塘南荒灘開發的安全。上述兩點為開發本地灘涂完備了人為條件。  從明弘治年間(1488-1505)到明末的一百七十餘年中,姚北灘涂的開發熱潮持續不息。先是姚北大沽塘南缺地少糧的田農,後久有一批批為避災、避役和避戰禍的河南籍難民。他們先後落腳於界塘南北兩邊,搭茅棚建草舍,開灘種桑植棉花,建灘煮鹽打魚蝦,日出而作日落息,世代繁衍生不絕。界塘後灘涂的開發,使我地新現了一個個自然村落。例如,西界塘戴姓,中段的錢姓與王姓,中東段的許姓和陸姓,東塘邊的陳姓,塘南沿的胡姓,塘北沿的盧姓等等。這些種族性自然村落的形成,為日後天元市的興起、發展和崛起,打下很好的環境基礎和物質資源基礎。

天元的發展和崛起

從天元定為市名後的百年里,雖有較大的發展,例如,街道東西連了起來;常住居民大量增多;“租馬店”、“豬行”、“銅器店”、“銀器鋪”、“絲蝕行”等店鋪沿街開設;道教“如登壇”,拆涼建關帝廟,許、王、胡等大姓宗祠的建成等等。但是,由於封建傳統觀念束縛,變化不是很大。  天元發展最快的時間,從歷史上來講應該是清道光年間鴉片戰爭後的百多年近現代史間。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方式衝擊,使天元人逐步改變了傳統觀念,天元街道上的商業運作出現了根本性改變。其表現為一批如“恆利醬園”、“櫃泰南貨店”、“生生堂藥店”等較規模店鋪的相繼開設,改變原一間店面為一爿的狀況;一批如“同和酒廠”、“茅金盛機器軋花廠”等的廠家辦起,改變了原天元工廠的局面;起源起清道光年間的天元十月甘七的7天“蘭街”,使天元名揚寧紹二府,還有一批如“正月燈會”、“二月禮拜”、“五月關帝廟會等大型民眾活動力助了天元的崛起。早在清道光未年時天元已成為周圍20餘里內集市商業中心。

天元“蘭街”

天元“蘭街”自清鹹豐五年形成至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在這近150年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也象其他事物一樣,受著政局、經濟、交通等因素的制約。政局穩則“蘭街”興,經濟好則“蘭街”旺,交通便則“蘭街”全,否則就反之。  說天元“古蘭街”舉行狀況,講天元“古蘭街”的風雨盛衰大至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晚清的50餘年,對天元“蘭街”來講是逐步完善和緩慢發展時期。在此階段的發展與否,主要表現在“蘭街”中商攤種類與多少,趕會人的幾多為依據。鹹豐五年的首次“蘭街”,蘭花展仍占主要地位,商攤僅有百餘個,由南山竹木和副食糕點為主。但首次出現了徽班的戲曲的關帝殿前戲台演出活動,這給首次“蘭街”添了文娛助興色彩。並形成“蘭街”廟市。以後每年的攤位逐步增多,商品種類也逐年擴展,戲曲等文娛活動年年增添門類。到清光緒23年(公元1898年)的“蘭街”,由於“東許家一門四秀才”的出觀和他們對“蘭街”的熱心扶持,比以往有了大大的發展,可以說是第一階段50餘年中最盛的一次。這年的“蘭街”西起街口道壇,東到銅店弄的斜橋邊,全長有2華里之多;前來趕街的商攤緊挨地設於中街的500米街道兩邊,約有500個上下;商品種類由原的南山竹木,餘姚鐵器等擴大到餘姚的鐵錫和南貨。寧波紹興的棉布及一批四處趕來的雜貨;文娛活動除大戲台的徽戲外,還有男子“的篤班”,新昌的“調腔班”,蕭山木偶戲及民間“夾壁戲”、“帳頭案”、說評書等:“蘭街”夜市要等到大戲結束後的午夜才關門,真是熱鬧非凡。到清末時,天元“蘭街”已深印姚民眾內心。  從民國初年至公元1937年的近30年,是天元“蘭街”鼎盛階段。在此階段,天元“蘭街”經天元人的努力和精心策劃,無論是商品交易或是民間文化等均發展到頂峰。此時,天元“蘭街”不僅名譽餘姚,而是名揚寧波,紹興兩地的眾縣。下面以公元1936年度“蘭街”為例,敘述一下盛況。到農曆十月二十七日的前夜,天元的馬弄江、西街沿河、涼亭弄的頭甲河、豬行弄河;大河江和中街沿河等沿街河江里停滿了商攤船,可用密密麻麻來形容。街道上的馬弄、涼亭弄、豬行弄、銅店弄和大河江路的民房中,住滿商攤人。十月二十七日清早,天元2.5華里橫街上緊挨地設滿了商攤。交易商品有南山竹木及製品、奉化缸瓮,各地百貨和南貨、江西瓷器、上海、杭州棉布、蘇州刺繡、杭嘉湖絲綢等等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還出現了三個俄羅斯人和二個印度人前來賣整衣和牙膏,看到的給起了個叫“攤衣”和“牙物”。前來做生意的不僅是浙江人,還有好多外省人。前來趕街的有三縣民眾,遠遠近近每天不會少於2000—3000人。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蘭街”的文娛活動也達到顛峰,天元的老年人有“十台大戲”之說。據傳,關帝廟前大戲台出演的是紹興大班“五王舞台”,街南的許家祠堂內出演的徽戲“安恆班”,大河沿的胡家祠堂內出演的盔戲“餘杭班”,大河橋後操場出演的女子越劇“嵊縣大華舞台”,東街王家祠堂內是新昌的“調腔班”,東街絲織行內操場裡的餘姚灘簧“坎墩班”,西街口朝北庵里的男子“的篤班”等等。另外,文娛活動還有中街黃家祠堂內商品電影,當時叫“影戲”;開智國小大操場裡的雜技與馬戲;沿街多得數不清的木偶戲、帳頭案、夾壁戲等等。  這期“蘭街”,雖仍定期七天,但是延到九天還是非常熱鬧。從公元1937年到1945年的8年和從1946年到1949年的3年是天元“蘭街”的衰落階段。抗日戰爭的爆發和激烈的解放戰爭進行,天元地區也與全國各地一樣混亂不堪。土匪司令多如牛毛,吳阿堯、陳金木、丁阿堯……他們奪、搶、綁、打、殺,苦得百姓無處可言。天元市內的所謂“防務隊”,實屬暗匪。1937年秋,土匪吳阿堯勾結暗匪防務隊,大白天大搶天元街,使沿街名店、名行均遭匪害,損失之大,苦不堪言,紛紛搬遷外流,使姚北中河各鎮天元市由此開始逐年衰落。每年深秋的“蘭街”,也於此年開始逐年退熱,雖也年年舉行,但氛圍大不如前。  從公元1950年到1980年的30年,是天元“蘭街”的象徵性階段。由於當時的眾多政治運動和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運動弘揚集體經濟、批判資本主義,使歷史末的“蘭街”自50年以後滅跡。只有幾次有各供銷社參加的“夜交流”活動,人們說:是象徵性的天元“蘭街”。解放後的天元“蘭街”,真正興旺、熱鬧、闊氣要數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九零年恢復開始,現二年一次的“蘭街”盛會,才是超歷史的大交流。

各村簡介

天元居委  天元居委會地處天元鎮中心部。2003年5月由原天元街居委會、潭東居委會、潭南居委會三個居委會合併而成。  天元居委會居民分布在天元鎮12個行政村,分布散,範圍廣。本居委會現有居民1377戶,總人口2347人。為了科學管理,結合本居委會的實際,分成14個居民小組,其中潭南片分1個居民小組,潭東分4個居民小組,天元街分4個居民小組,天元片農村分5個居民小組,每組設有組長及居民代表。  天元居委會居民主要以商貿為業,天元街歷史悠久,蘭街藝術節流傳至今。  十甲村  十甲村地處天元鎮鎮北路以北,東至潭北村,南至天元街道,西至元甲村,北至長河鎮滄田村。十甲江縱穿本村,北與潭北大道相通,交通十分便捷。目前,以江河兩岸為中心的村莊規劃正在逐步實現,潭北路後新興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  全村區域面積大約為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76畝。轄區內有16個村民小組,557戶家庭,在冊人口1543人。2003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1.4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30萬元,工業產值1.3億元,第三產業產值870萬元。人均收入6929元,村級集體可用資金35萬元,固定資產達336.6萬元。  目前,全村有各類企業80多家,主要生產洗衣機、運動鞋、微型縫紉機、螺釘製造等。洗衣機生產已初具規模,產品遠銷俄羅斯、印度等國家。  興柴村  興柴村地處天元鎮東北部,二00一年由原上柴家村、後柴家村合併而成。東鄰宗漢金堂村,以茅甲江為界;南鄰雙東村、潭河村;西鄰潭北村,以六甲江為界;北臨潮塘公路。鎮級公路潭北路橫穿村中,交通便捷。  全村區域狹長,南北長有2公里,東西寬度最狹處近500米。轄區內有6個自然村,總戶數725戶,在冊人口2195人。二00三年全村社會總產值5600多萬元,人均收入6841元。  全村有家庭企業80餘家,主要以生產運動鞋類、汽車配件、家禽食品加工為主,其中運動鞋類生產企業在本村已形成特色,如“海爾斯”運動系列鞋類,在全國已有一定知名度;天元森林家禽加工廠,實行產、加、銷一條龍服務;“旭杭”牌家禽食品暢銷全國大中市場,深受消費者歡迎,成為市農業龍頭企業。  雙東村  雙東村位於天元鎮東部,2001年2月由原東界塘村、東典村兩村合併而成,距天元鎮1公里,東、南、北三面與宗漢鎮接界,西邊與潭河村相鄰。村北部靠鎮北路,接宗漢鎮直至市體育路,交通十分便捷。 雙東村區域面積53.4公頃,另有海塗面積20公頃。全村總戶數580戶,總人口1558人,有5個村民小組。村級集體可用資金25萬元,現有固定資產150萬元。2003年產值9000多萬元,其中工業產值占80%以上。雙東村開始步入小康。  雙東村過去經濟結構單一,為棉花生產區。近年來,經濟發展趨向多元化,經濟實力增長明顯,特別是交通優勢,鎮北路對外連線方便。目前全村工農業產值發展勢頭良好,工業產值1000萬以上有多家,如寧波鋁業有限公司、海燕公司等,主要產品鋁業加工、電子產品、五金配件、消防器材等。  潭河村  潭河村位於杭州灣南岸,地處天元鎮繁華地段,天元東街和天元鎮北路橫貫全村。東距市區七公里,南距329國道四公里,西臨天元中街,北距杭州灣跨海大橋二十分鐘車距。潭河村有原陸家橋村和潭河村合併組成,下設18個村民小組,行政面積100公頃,村內聚金融、醫療、學校、市場於一體。  潭河村至去年底常住人口751戶計1951人,工農業總產值9900萬元,村級固定資產252萬元,集體可用資金10萬元,人均收入6860元。全村現有個私企業26家,其中從事體育用品的企業12家。有從事鐵皮、鋼板貿易的個體貿易經營戶29戶。  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距國際大都市上海的距離進一步拉近,潭河村將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久遠的歷史文化迅速融入長三角經濟圈。  潭北村  潭北村由原八甲、九甲二村合併而成。村莊位於鎮東北部,其四址:東臨六甲江,與興柴村相望;南與潭河村相接;西與十甲村相鄰。地形南北狹長,村民居住呈長方形分部,區域面積0.3平方公里。村主道全長1550多米,南接鎮北路,南北走向副主道二條,北部潭北路穿村通過,交通便捷。村內設有農貿市場,為村民生活提供方便。供電設施有綜合變7台,企業專用變4台。 2003年底,全村有住戶695戶,近2000人。暫住人口約600多人。下設6個村民小組;有黨員68人,分屬3個黨支部。現有耕地1040畝,以種植蔬菜瓜果等農產品為主。全村有以天元不鏽鋼螺絲廠、永德利餅乾廠、夏利汽車標準件廠、佳誠非標準件廠為主的各類企業150多家。第三產業發達,三個產業年總產值一億多元。  元甲村  元甲村位於天元鎮西北部,由頭甲、會元橋兩個自然村組成。東與十甲村相鄰,西靠蘆庵公路,北與長河鎮接壤,天元鎮北路和潭北橫路前後與該村相擁,頭甲路和十二甲路貫穿全村,交通十分便捷。  全村區域面積大約為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040畝,有2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38戶,在冊人口2219人。有100餘家個私企業。2003年全村農業總收入1.6億元,人均收入7180元。  該村農業以種植蔬菜、甘庶等經濟作物為主,工業以運動鞋、冷墩、五金、塑膠等加工製造為主,運動鞋製造和冷墩五金件加工是該村的一大特色。  天元村  天元村地處天元鎮中心,二00一年由原錢王村和涼亭弄村合併而成。東至潭河江,南至天元鎮南路,西至蘆庵公路,北至鎮北路。天元鎮四條主幹線,是我村的主要道路,交通非常便捷。天元大道和天元老街一縱一橫貫穿我村,形成自然商業中心,街道兩側店鋪林立,商機無限。 全村區域面積約0.43平方公里,轄區內有七個村民小組,有729戶人家,總人口為1846人。二00三年,社會總產值8500萬元,人均收入6300元,村級集體可用資金55萬元,固定資產400萬元。  界塘村  界塘村地處天元鎮北面,2001年2月由碾子跟、界塘下、戴家路、西界塘四個村合併而成。區域四址:東接天元村,南至天元大道,西至天元鎮大湖門江分界,北至天元鎮北路延伸。全村總在冊戶數1185戶,總人口3482人,轄區內共有41個村民小組,現有實際耕地面積1605畝。全村共有中共黨員152人,成立黨總支一個,下設四個黨支部,各負其職。區域面積2.56平方公里,南北貫通四米以上水泥路硬化穿越本村及余庵公路,交通非常便捷。   全村共有個私企業62家,主要生產五金閥桿、塑膠製品及古舊家具。2003年全村社會總產值近二億元,人均收入6910元,村級固定資產300萬元,村級可用資金100萬元。村內設有農貿市場一個,村落文化宮一座,村老年活動室三所,分別分布在各片,並有專人負責管理。  潭東村  潭東村位於天元鎮東南部,由原永興橋村、黃家弄村、陸巷村合併而成。東靠宗漢街道新界村,南接省塘頭村,西與潭南村、天潭村接壤,比鄰天潭路。全村總面積113公頃,耕地面積69公頃,有14個村民小組,常住村民793戶,現有人口2072人。目前,全村有個私企業108家,200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59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5116萬元,農業產值191.6萬元,第三產業592.4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6278萬元,人均收入7260元。   天潭村  天潭村地處於天元鎮南首,距慈谿市中心近五公里,距鎮政府一公里,東與潭東村交界,南同潭南村接壤,北鄰界塘村,西靠蘆庵公路。天潭路、鎮中路、蘆庵公路環繞整個村莊,交通十分便捷。  全村區域面積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02畝。轄區內有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78戶,總人口2151人,個體企業近40家,古舊家具名揚海內外。村擁有集體資產200萬元,2003年全村全社會總產值3億多元。  潭南村  潭南村地處天元鎮西南部,二00一年由原潤房村、新塘下村、朝東屋村合併而成,東臨天元大道,西至蘆庵公路,南依329國道,北至天潭村,交通十分便捷。現已制訂出村莊建設規劃。 全村區域面積1.265平方公里,總戶數813戶,總人口2184人,二00三年全村社會總產值3億元,人均收入6867元。  潭南村輕工業產品加工早在70年代已形成,現主要有小家電、食品、儀表、電訊設備配件生產企業,工業產值2.5億元。新規劃的中華(天元)古舊家具城主項目將建設在此地,建成後工、貿、游為一體的現代化市場機制,給村民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商機。  省塘頭村  省塘頭村地處天元鎮最南面,由省塘頭、後新屋、大塘下三個自然村組成。東與餘姚歷山為鄰,南靠329國道,西與潤房村相連,北與黃家弄隔田相望。村委會北距鎮政府約2000米。全村總人口1514人,總戶數543戶。全村村域面積近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4畝。南接329國道,北連鎮南路,天元大道縱貫該村,交通十分便捷。村內設農貿市場一個,為村民生活提供方便。村中心建有公園一個,是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場所。目前,村落文化宮、村級工業園區正在逐步建設之中,舊村改造也即將啟動。   全村有以寧波科飛電器有限公司、寧波成宏電子有限公司、慈谿新盛光學儀器有限公司、寧波啟發家具有限公司等成為龍頭的各類企業75餘家,主要製造家電、古舊家具、電子等產品。2003年全村工業總產值8000萬元。規劃中的中華天元古舊家具城橫貫該村北鄰,將給該村各方面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