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魚

深水魚

深海魚(deep-sea fish),分屬十多個科,特徵是口大、眼大,身體某一或某幾部分有發光器。見於大洋深處的硬骨魚綱(Osteichthyes)魚類,通常在600~2,700公尺(2,000~9,000呎)以下。發光器既用於誘捕獵物,也用於引誘配偶。由於深海處很少有光能滿足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所以這些魚類發出的光還有利於這些生物,同時又依靠這些生物提供的有機質生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海魚
  • 外文名:deep-sea fish
  • 分屬:十多個科
  • 特徵:口大、眼大
  • 品種老虎斑、克勞森深海魚
  • 生存環境:極寒冷和黑暗
介紹,生存環境,特徵,品種,營養價值,

介紹

深海魚生活在海洋透光層以下的黑暗區域,其在進化過程中為適應壓力極大,極寒冷和黑暗的生存環境而形成了這些特殊習性。燈籠魚是目前最常見的深海魚,其他的深海魚包括電筒魚雪茄達摩鯊鑽光魚琵琶魚蝰魚等。
深海魚的棲息地是世界上極為特殊的。由於深海中的競爭不如岸邊或淺海中那麼激烈,使許多原始類群得以存活至今。最重要的深海魚類群有深海垂釣魚、蝰魚及毛口魚。深海垂釣魚屬角鮟鱇亞(Ceratioidei),它們誘捕獵物的方法是搖動脊鰭的鰭棘作為誘餌

生存環境

深海生物一般棲息在深海區(水深1000-4000m)和深淵層(水深4000-6000m)。深海環境極其惡劣,其氣溫很少超過3°C(37.4°F)甚至低至-1.8°C(28.76°F),低氧環境,氣壓在2至100兆帕之間。

特徵

深海中的魚是地球上最奇怪,最難以捉摸的動物之一。。 由於許多這些魚生活在沒有自然照明的地區,他們不能完全依靠他們的視力定位獵物和伴侶,和逃避捕食,因此深海魚逐漸演變出適應其居住環境的各種特性。 許多深海魚用其他感官代替視力作用,比如對局部壓力和氣味變化的感知,捕獲食物或避免被捕獲。而那些擁有視力的深海魚,則都有一雙大而敏感的眼睛,這些眼睛比人眼對光的敏感度高出100倍。 此外,為了避免被捕食,許多深海魚通體漆黑,以便與環境融為一體。
深海魚幾乎終身都呆在深海區,除開某些種類是在淺水區出生,至成熟後才潛入深海。魚卵或幼魚通常棲息於浮游帶。 這種浮游 - 漂流 - 生活方式需要中性浮力,因此魚卵和幼魚的血液中通常含有油滴。

品種

深海魚的品種主要有老虎斑青斑、粉斑、加力魚、馬加魚、紅利魚等十多種。在餐館裡見的最多的就是石斑,石斑又包含了芝麻斑、海虎斑、油斑、青斑東星斑等等十餘種,這些魚都屬石斑類,但長像相差甚遠。東星斑是石斑里的大美女,火紅的魚鱗,帶著藍藍的小星點,產量不大,因些很名貴,大多在三、五百元一斤。老虎斑身著白色虎皮斑紋,肉質雪白細嫩,吃起來十分美味。還有些斑魚長得十分醜陋,如北方海鮮餐廳里常說的老闆魚,全身長得參差不齊,實在不堪目睹。但這種魚不好動,整日爬在水底,眼睛從不滴溜溜亂轉,顯得很沉穩,因此得名。另外,最常見得的是偏口魚,也分左口魚多寶魚等。這類魚身材扁平,也不好看,但在水中遊動時如同一隻大蝴蝶,姿態很美。海鮮池裡最名貴的魚屬蘇眉,蘇眉分大蘇眉、小蘇眉,大蘇眉體重可達八、九斤一條;小蘇眉產量極低,價格每斤可高達600—800元。海鮮餐館裡還可以見得如銀槍魚、沙尖魚、黃鯽小黃魚銀鯧等近海產的小魚種,這些魚產量大,多見得的是冰鮮品,價格就很便宜。但它們肉質雪白、細膩,吃起來也十分美味。也因此我們能再次吃到真正鮮活的大黃魚。

營養價值

  1. 有效幫助皮膚保持年輕和滋潤。三文魚是所有深海魚中對美容最具功效的魚類。三文魚中含有一種強效抗氧化成分—蝦青素,三文魚的橙紅色即來源於此。蝦青素的抗氧化能力是普通維生素 E 的 550~1000 倍,能有效抗擊自由基,延緩皮膚衰老,同時還能夠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2. 女性常吃深海魚,可將患憂鬱症的風險降低 25%。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孟席斯研究院研究人員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報告寫道:“對女性而言,每周每增加一次吃深海魚的機會,可將患憂鬱症的風險降低 6%。 每周至少吃兩次海魚的女性,比起不到兩次的女性,患憂鬱症的風險低 25%。 ”
  3. 富含微量元素、蛋白質和胺基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