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它頭部後面的第一塊脊椎實際上起著
減震器的作用,這個樣子恐怖的動物有一個延長的背骨,頂端有一個
發光器,然後用它們近親
黑巨口魚那種方式逗引獵物。有人曾見到它們一動不動地停在水中,在頭頂不斷晃動這個誘餌來吸引它們的美餐。身體側面也有發光器,這些發光器則不是起
誘餌作用,主要是用於交配時發信號,以吸引其它的蝰魚。
背鰭6-8;
臀鰭10-13;
腹鰭7。體細長而側扁。頭較小。吻短。眼大。口裂斜位而大。上頜骨末端伸達前鰓蓋骨的下緣。下頜大於上頜。上頜骨與齒齒骨固著性的牙狀,第3牙比第4牙短。下頜下面有1短須。背鰭基位於胸鰭末端的上方,第1
鰭條較長似絲狀。腹鰭與臀鰭基後上方。眼後發光器呈圓形,位於眼後緣向上頜引下的垂線上或稍前方。胸部前發光器(IP)9-11個;胸部腹部發光器(PV)17-23個;腹部腹側發光器(VAV)22-28個;尾部發光器(AC)9-13個;腹側發光器(IC)62-69個;胸部體側發光器(OV)18-22個;腹部體側發光器(VAL)22-28個;體側發光器(OA)41-48個。體長約350mm。系深海發光魚類。
蝰魚有一個合葉狀的頭骨,下頜可以轉得很開從而吞下大獵物,胃就像橡皮極具彈性,因此能吞下和本身同大的獵物。而且它們的胃還能起儲存的作用,如果食品多了,就多吞食一些,放到胃裡儲存起來。
蝰魚屬於肉食性魚類,食物包括各種中小型魚類和甲殼類,雖然這種"毒蛇魚"並不是真的有毒,但其捕獵本領非常高超,蝰魚平時潛伏不動,靠體側和背鰭上的發光器把獵物吸引到身邊,然後飛快地用獠牙叼住獵物,由於蝰魚的牙齒向後彎曲,所以獵物一旦被咬住就很難逃脫。另外蝰魚的上下頜可以張開到90°以上,食道和胃具有伸縮性,因而它能夠吃掉比自身大許多的獵物。
一些深海魚為了捕食
撓足類,也會進行日夜
洄游,而進一步又有其他較大型的掠食性
魚類尾隨而至,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動物洄游活動。這種行為可以增加表層和深層之間的物質交換。蝰魚就是參與這種晝夜垂直洄游的魚類之一,所以叫Deep Sea Dragonfish(深海龍魚)。
生活習性
蝰魚是晝夜垂直
洄游魚類,白天的時候它們呆在5000英尺(1524米)深處,晚上則來到不到2000英尺(609.6米)深的水域,這裡的食物更加豐富。
蝰魚無毒,在深海中之所以把自己裝扮得如此“美麗”,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地引誘獵物,進而兇殘地捕食之。
由於蝰魚可把自己的嘴張至正常大小的兩倍,加之其胃極具彈性,所以可吞下與自己同等大的獵物。
蝰魚是分布在全球的熱帶至溫帶海域的代表性
深海魚。它的牙像
毒蛇的牙齒,長而伸出。體上有很多發光器,利用這些發光器引誘獵而捕食。口開的很大,加上有彈性的胃,可以吞下和本身同大的獵物。追逐
浮游生物,晚上到海面附近,白天則向深海內移動。
通常人們都會認為生活在深海中的魚類會十分奇特,而蝰魚就是其中最為奇特的深魚類之一,這種外形怪誕魚類的牙齒非常大,其嘴部無法裝配其牙齒,只能將牙齒暴露出來,顯出一副十分可怕的樣子。它遊動時速度很快,能夠飛速地沖向獵物,並用牙齒牢牢地咬住它,牙齒像釘子一樣深深地插入其身體。
捕食方式
蝰魚的名字來自它口中的尖牙。用“犬牙交錯”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它們的上顎長著四顆尖牙,而下顎上有數不清的尖牙胡亂地扎出口外。這種凌亂而尖利的牙齒使得蝰魚的面目十分猙獰,這些牙齒讓蝰魚成了捕獵高手。
蝰魚的身體扁平,體表覆蓋著大而薄的鱗片和許許多多的發光點。太平洋蝰魚的上下顎可以做大幅度的開閉運動,使得它們可以吞噬下體形較大的獵物。在捕獵時,它們會將嘴巴張到最大限度,並保持這個姿勢一動不動地潛伏著,布滿利齒的大嘴就像獸夾一樣等待著獵物的接近。這種“守株待兔”的捕食方式在黑暗的水域中尤其奏效。
發現地
你除非有
深海潛球,否則是無法看到一條活著的蝰魚的。然而,前往冰島首都雷克雅末海港參加每年一度的海洋節的遊客,或許能看到一條死了的蝰魚。漁民經常會展示很多奇怪的深海生物,其中包括海生
七鰓鰻、尖牙(Fangtooth)和
鮟鱇。雷克雅末海洋節在當地又被稱作“Sjomannadagur”,每年6月舉行。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
世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