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沿革
歷史沿革
史書記載,自秦漢以來在
西南地區,包括
遵義(古稱
播州)在內的地方,中央王朝一直實行的是“
以夷制夷”政策,疆土交給向朝廷稱臣納貢的土官來統治。遵義的楊氏土司為維護其統治地位,曾三修
海龍屯。
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詔酋龍自稱皇帝派兵侵占播州。安南都護收復播州。
唐懿宗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南詔土司反唐,攻占播州。
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播州楊氏始祖
山西太原楊端率兵收復並掌管播州,為保存實力,便於與其他部族作戰,便選中龍崖山屯兵。
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蒙古滅
西夏,端平元年(1234年)聯宋滅金。滅金之後,蒙古與南宋開始了正面的衝突,其所採取的由西而東迂迴包抄南宋的戰略,使川渝一隅成首沖之地,戰事頻仍。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余玠任四川安撫制置使,主持全川防務,並張榜招賢獻計。
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兩府節使
呂文德與楊文議“置一城以為播州根本”,於是築“龍巖新城”。龍巖即今
海龍屯,因此,一般認為
海龍屯始築於1257年。
(《楊文神道碑》載)南宋寶祐六年(1258)正月,南宋朝廷先派呂逢年詣蜀,督辦播州等地的關隘、屯柵事宜。
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蒙哥汗戰死釣魚城,這一事件,對後來的歷史走向產生了重大影響。而這一切,均與播州人的積極獻策並親歷其事密不可分。
明朝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
楊應龍承襲播州宣慰使職。
明朝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後,楊應龍採取兩手策略,遠交近攻,對上與朝廷修好,與明王朝沒有大的矛盾和利益衝突,還經常得到朝廷的賞賜;對下行使土司特權,激化了播州內部的矛盾。
明朝
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楊氏二十九世土司楊應龍調集8萬役夫工匠、用了4年時間,在其祖先修建的龍崖屯基礎上擴建
城堡、宮室,筑前後12關,在5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山上圍築堅壁巨壘。建築物均以千斤巨石砌築,城門嵌刻關名、城門上營造箭樓、倉庫、兵營、水牢於城中,各關之間石牆相。
明朝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
宣慰使楊應龍舉兵反明,朝廷急調24萬大軍分八路進發,於次年攻破
海龍屯,平定播州(今貴州遵義至黔南州北部),歷時114天,史稱“平播之役”。
明朝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總督
李化龍率八路大軍平播,四月中旬會師
海龍屯,一場血雨腥風的大戰就此展開。六月初六,
海龍屯被攻破,楊應龍自縊。
明朝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明朝廷在播州實行“改土歸流”,即廢除土司制,地方軍政官吏由中央任命,異地交流使用,宣告了統治播州725年的楊姓世襲土司制度結束,從此也拉開了全國土司地區“改土歸流”的帷幕。
修繕歷史
1999年,遵義市人民政府撥款修復飛虎關36步天梯。
2002年4月,貴州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編制《貴州遵義
海龍屯保護加固工程設計方案》。
2007年2月至9月,
匯川區人民政府對
海龍屯銅柱關、鐵柱關之間城牆進行搶救性維修。
2008年
海龍屯歇馬台、飛虎關坍塌岩石進行清理,修復水道、飛虎關木橋、遊覽步道。
2009-2010年實施飛虎關修繕工程,對飛虎關進行整體修繕。
2012年3月,啟動
匯川區海龍屯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場館布局
海龍屯占地1.59平方公里。居群山之巔,北、東、南三面臨湘江河之主源“
白沙水”,全是絕壁,僅東南面一條小道通往山頂。自下而上,依次是銅柱關、鐵柱關、飛虎關、飛龍關、朝天關、飛鳳關六關依次屹立。屯後自西而東依次是後關、西關和萬安關三關:
在山的腰部是第一道關隘,南面是銅柱關,北面是鐵柱關,兩關間連線著長400米的高大城牆。三十六步古道,又稱天梯,是上下必經的唯一通道,是一組由三十六步高大的踏步組成的狀如天梯的台階,每級階梯約60-80厘米高,全長52米,坡度30°,上接飛虎關;
在山的胸部是第二層險關飛虎關,亦稱吊橋關,利用半崖上的天然石壕鑿為城門。登屯古道,又稱龍虎大道,連線著飛虎關和飛龍關,是在懸崖上開鑿出來的一條溝通
海龍屯內外的通道,全長292米,寬1.5至4米;
在山的肩部為飛龍關,關為三開間,頂上有三座大拱,兩道月亮門,前後都有巨大的城門,是東面進入屯頂的第一關,有3個相互套合的券拱,平面略呈“4”字形;南牆上的窗花用整石雕成,鏤空雕刻菱形圖案;西臨殺人溝,溝長1000米,深350米。 屯前部是朝天關,由一組石構建築群組成,石城牆高達14米。朝天關是
海龍屯東大門,北望飛龍關,南接飛鳳關;
屯中部的老王宮以中央踏步為其中軸線,兩側有石牆圍合,長504米,其所圍合的新王宮面積達1.8萬平方米,建築格局大體可分中、西、東三路。中路是土司處理政務的場所,自前而後依次為大門、儀門、庭院、大堂、二堂。大門左右各3根立柱,兩側為八字擋牆,外圍為圍牆。中央為天井,天井的中央有凸起的甬道,兩端有踏步相連。另外還有後宮建築群遺址和可供幾千人用水的古井;
屯中後部還有點將台、校場壩、兵營遺址、海潮寺;
屯後設後關、西關、萬安關三關,兩兩圍合的空間分別稱土城、月城(或石城),形成兩重瓮城的格局。
文物遺存
內城遺址
位於
海龍屯東面山腰南側,坐北面南,是由東南進入
海龍屯的第一道防禦關卡。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單通道半圓形拱券頂。現殘高為6.68、面闊10、進深5.75米。關頂殘存柱頂石1個,鋪地石1塊。
位於
海龍屯東面山腰北側,坐南面北,與銅柱關是相對應的城門,互為犄角之勢,是由東北進入
海龍屯的第一道關口。下臨溪谷,扼住上山之道,為登屯北大門,關外設有吊橋。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與
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採用縱聯砌券法壘砌,單通道半圓形拱券頂,為吊橋關。現殘高為5.2、面闊6.3、進深4.2米。關頂南面垮塌,遺存石柱礎1個,屯牆垮塌90%。。
現存南側城牆裸露大部份為明代時間建築,2014年4月對銅柱關進行維修時進行了發掘清理,發現在明城牆內還有宋城牆,現存在南側中段展示了一小部分宋代時期城牆,有力證實了史書記載,達到了證史的作用。
是連線上下關口的一個台地,其
建築風格按傳統工藝砌築,東、南、北邊緣鋪設標準的壓面石,台心面鋪石幔,又是一軍事瞭望哨。
明萬曆年間,播州第二十九代土司楊應龍擴建龍巖屯並親筆書提了龍巖屯嚴禁碑,規定了出入屯者管理制度需 “訖帖”。因此這裡成了登屯人馬在此等待驗帖的地方,進屯人等需在此“驗帖”方能進入飛虎關。
天梯,古稱“三十六步”,長55米,坡度45度,中間踏步寬2.7米,兩側護牆各寬0.8米連線飛虎關。整個天梯建在陡峭的山樑上,是上下必經的唯一通道。
位於
海龍屯四周邊緣。現存6000米左右,蜿蜒閉合,規模龐大。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擴建。有土築城牆,有碎石廢料堆砌而成的城牆,還有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推測為不同時代的遺物。
飛虎關是
海龍屯的第二層險關。始建於南宋,
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前半部分為單通道石砌半圓拱頂石結構城門,後部系開鑿自然山石而成,關內踏步及其牆壁,均在山體上直接開鑿而成。是從屯東進入屯頂大城的第一關,三個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臨淵殺人溝,基礎從崖面以下約6米深處開始起砌。
連線飛龍關和飛虎關之間的重要軍事通道,稱龍虎大道,系在懸崖上開鑿出來的一條登屯通道,全長292米,寬1.5—4米,主要功能應是作為飛龍關和飛虎關之間藏兵之地。大道外臨懸崖,上築有女牆,沿山逶迤,下臨溝谷,倚崖鑿壁而成;內側鑿有排水溝。既鑿通了道路,又取得了築牆和關隘所需石材,可謂一舉兩得。平播戰役後被淹沒於地下,1999年重見天日。通道岩壁現存當年修建通道時留下的釺眼遺蹟,這些釺眼遺蹟的發現,對研究明代時期播州生產力水平、施工工藝、施工技術、工程建設狀況政治以及軍事有較高科學價值和歷史。
飛龍關,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三個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臨淵(殺人溝),基礎從崖面以下約6米深處開始起砌。關為三開間,頂上有三座大拱,兩道月亮門,前後都有巨大的城門,是上山門戶,是從屯東進入屯頂大城的第一關。“飛龍關”幾個大字是
楊應龍親筆題寫。
殺人溝地理上稱為“叵立谷”。此溝長1000米,深350米,由
海龍屯接待站處斜坡向下連線
白沙河。
位於朝天關北側的小山包上,視野開闊,北與飛龍關
呼應,南與朝天關
比鄰。建於明代,是戰時前沿指揮點。現存石柱礎16個。
朝天關位於屯上緩坡溝谷地帶,前臨深溝,築兩級轉角露台,向下連線瞭望四角亭,向上連線飛鳳關。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為單通道半圓形拱券頂石結構建築,關頂建築建有城樓。關口面闊9.18米、進深5.1米、高7.9米,坐西向東,這也是稱其為“朝天關”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是
海龍屯上最壯觀的一組石構建築群,保存相關完好,石城牆高達14米,為進屯的
咽喉要衝,與此相連的城牆另一端制高點,是規模很大的飛鳳關遺址,從未被毀完的殘壁石門可看出,這座階梯式瓮城是封閉的獨立城堡,應為屯前軍事指揮中心。
飛鳳關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城門為單通道半圓形拱券頂石結構建築,關頂建城樓,是屯東最後一道關隘,也是一座比較特殊的
關隘,是一組宏大建築群 ,與東側養馬城遙相呼應。飛鳳關、朝天關和飛龍關三關連成一體,高低相屬,互成犄角之勢,構成前沿軍事體系。飛鳳關是個晚起的名字,它應該就是文獻記載的“太平關”。關內兩側有對稱的踏步上下,頂上有高大的城門樓。它的特殊之處在於這是唯一一個帶有院落的關口,關樓兩翼有牆,有兩進院落,正前開門二道。
這道關口民間稱之為“五鳳樓”。這一稱呼充分表明飛鳳關應該正是
海龍屯的正大門。關內保存的幾塊碑刻,也證明了其作為
海龍屯正大門的重要地位。
宋代衙署建築群遺址,又稱“
老王宮”建築群遺址,分布在屯頂靠南側的山樑上,坐南向北,依山退台而建,布局鬆散,無嚴格中軸線,為跌落式建築群,具有豐富的空間效果。占地約2.5萬平方米,現存台基6處,柱頂石2個,垂帶石踏步2處,其餘遺存多被淤泥土所淹沒。1999年曾清理約10平方米,出土
陶瓷器、
瓦當、
滴水、
龍吻、
板瓦、鐵件等遺物。此建築群由南宋播州第25代土司楊文建造。
新王宮是土司在戰爭時期的政治中心,具有衙署的功能,其格局也與同一時期的衙署比較相似,同時兼具休閒、憩息、生活等功能,有殿宇、宮室、廳堂、亭、閣、池、倉庫、營房等,我們在飛鳳關中看到的“嚴禁碑”上所說的“總管廳”就位於此,總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
建築群以東面進口多級垂帶踏道為中軸線,呈兩翼展布,由下至上,五重平台,天井貫通。現保存的殿宇石基台宏大堅固,最大的面闊50米,石柱基礎直徑達0.5米,主要建築室內地平鋪40厘米見方素麵青磚,天井以石板鋪砌,做工精美;兩側有石牆圍合,長504米,其所圍合的“新王宮”面積達1.8萬平方米,建築格局大體可分中、西、東三路;中路是土司處理政務的場所,自前而後依次為大門、儀門、庭院、大堂、二堂。大門左右各3根立柱,兩側為八字擋牆,外圍為圍牆;中央為天井,天井的中央有凸起的甬道,兩端有踏步相連。大堂、二堂為五開間,與土司“從三品”的身份相符。這張插圖復原了“新王宮”被毀前建築群的格局,它的恢宏程度,堪與許多宮殿媲美。
海潮寺是遵義兵備道傅光宅為超度大批戰死者的亡魂,以佛鎮山,於1601年在平播戰爭燒毀的廢墟上所建。現存者為民國時期建築,建築樣式為“一口井”(四合院),即由上殿、下殿、左右廂房四面圍合,中有天井,廟裡的菩薩用木頭雕成。
海龍屯中最具故事性的遺存之一,民間傳說它是土司
關押犯人的
牢房。揭開之後,發現實際上是兩條上下交匯的通道,類似於立交橋,下面是長長的隧道,因為後半部被泥土掩埋,前方半穴微露,人不知其深幾許,內部如何,便杜撰出“水牢”的傳說來。
1600年“平播戰役”後後人利用原建築遺蹟的石構件疊澀而成,水井前、左、右都是建築基址,水井前的建築為面闊五間,進深一間,以明間與“照壁”中心形成中軸線,兩側對稱的一組建築,該建築左與“寶榻”建築相隔一通道,右與又一組建築相隔一通道,使該組建築沒有超過五間而迴避了僭越之嫌,使之與土司從三品的身份相符。
2012年5月1日上午10時,貴州省考古研究所
海龍屯文物考古隊根據調查對海潮寺右前方豬圈糞坑進行發掘,出土了一斷作4截的石碑(尚缺一角)。碑通高 174、寬98、厚14厘米,兩面有字。其一為萬曆三十二年(1604)初秋,出仕播中的林桐憑弔
海龍屯時,見其友人、攻屯時率先登頂戰功赫赫卻於史志無載的副將王鳴鶴(字羽卿)題於斯的詩碑(碑今仍在飛鳳關內,僅王鳴鶴三字可辨),有感而作的《題王羽卿詩後》碑。碑文見載於鄭珍的《遵義府志》。另一面是41年後的弘光元年(1645),重修海朝寺時所刻的碑文(舊碑新用)。
採石場遺址位於屯頂南側,與校場壩相鄰的小石山上,危岩裸露。現存槽孔和取石遺蹟清晰可見,根據採石場石材材分析,現存現存宋代建築遺址、明代建築遺址的石構件、飛鳳關、朝天關和飛龍關的石構件材料從這裡開採。
繡花樓遺址,位於屯南城牆外山口下方,是一座秀麗的小山,山頂為平地,占地約40餘平方米,傳說楊氏大小姐常在此繡花,與對面山中的情郎對歌談情,排遣寂寞;傾國傾城的二小姐在明軍破屯前夕,於此縱崖殉情。
位於內城西面,是屯後防禦工事的三關之一,由西入內城的最後一道關口。坐東北向西南,為單通道半圓形拱券頂帶吊橋的石結構城門,殘高5.58米,面闊9.65米,進深5.88米。關前殘存石踏步三級,壕溝堆積淤土。關頂存墁地磚一方及部分壓面石。殘存匾額上“安關”二字依稀可見,此關設有吊橋,為吊橋關。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為單通道
半圓形拱券頂石結構城門,為吊橋關。
二道關(西關)位於後關東側,坐東南面西北,為
海龍屯西面第二道關口,與後關一併形成土城。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券頂門洞,在門道中部兩側各有一券頂耳室,為吊橋關。現殘高約6、洞口寬約2.1、面闊約22、進深約8.4米。現城門一側城牆部分坍塌,拱頂有坍塌形成的空洞;木構箭樓已毀,尚存石柱礎7個。
頭道關 (後關)位於
海龍屯西端,是西路第一道關口。始建於南宋,明代加固重建。坐東北向西南,用青石與石灰糯米漿錯縫砌築而成,為單通道半圓形拱券頂。殘高4、面闊13.2、進深2.25米。其上有木構連廊建築用於連線兩側的土質城牆。現城門單薄,有
坍塌現象,兩側土質城牆僅存殘段。
外城遺址
位於
匯川區高坪鎮
海龍囤村、
大橋村兩個養馬組境內。始建於唐,元、明續建,遺址總面積約2000000平方米,現存城牆約5600米,城門6座,即小東門、東門、西門、張家城門、月兒城門、田家城門。城牆最高處為9米,最低處3米。養馬城在修建形制上與
海龍屯各關有很大區別,除月兒城門屬閘門式的券拱頂城門,其餘五個城門均為迭澀頂式。養馬城屬
海龍屯外圍軍事設施,建築規模較大,2003年12月,遵義市人民政府將養馬城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
匯川區高坪鎮
海龍屯村養馬村民小組境內的養馬城東南,是播州楊氏
土司官兵習武馴馬之地,占地面積13200平方米。
位於
匯川區高坪鎮
海龍屯村,坐落在
喇叭河河谷旁的山頂上,始建於宋朝,與養馬城對峙,是楊氏土司的給養之地,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現存城牆西、南、北三面保存比較完整,東面城牆遺存少,城牆高在2.5—4米之間,城門坍塌。該地形居高臨下,對俯視太平關一線,是扼守
海龍屯的一處重要的軍事防禦陣地。養雞池是播州土司所建造的
海龍屯的外圍軍事城堡,是當時扼太平關入
海龍屯的一處重要軍事城堡。
位於
匯川區高坪鎮
海龍屯村,距
海龍屯約6公里,總面積約12000平方米。現養雞鵝池存圍牆50餘米,牆高3—4米,保存較完整。原有城門兩道,現北城門基本拆毀,僅存城門兩側基石;南城門保存較好,城門高4.5米,面闊2.2米,進深1.5米。養鵝池位於
海龍屯的東南面,構成了
海龍屯的外圍軍事設施。
位於
匯川區高坪鎮海龍屯村白沙村民小組境內、
海龍屯後關以西,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進入
海龍屯唯一的平緩地段,由三個大小不等的三個山丘組成,是“平播之戰”主戰場。
位於
匯川區高坪鎮海龍村太平村民小組境內,在白沙河的岩壁上遺存方形小孔32個,邊長在0.15米至0.25米之間不等,小孔深0.15至0.20米不等。是
海龍屯軍事防禦體系建設中的水利防禦設施工程。
文物價值
海龍屯這座古軍事屯堡就是楊氏土司統治期間這段歷史的見證。其蘊含和傳承的文化源遠流長。成立了播州土司歷史文化研討會,《
海龍屯與播州土司綜合研究》等書出版發行。
海龍屯是中國唐宋羈縻之制和元明
土司制度的產物,見證了中國少數民族政策由羈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
改土歸流”的演變;是著名的“平播之役”的主戰場,見證了楊氏家族統領下播州的輝煌與覆滅唐末,
播州為南詔所陷,僖宗
乾符三年(876年),
楊端應募入播。
文物保護
2013年3月,
國家文物局確定將
海龍屯土司遺址作為中國2015年向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申報項目;
參觀參考
海龍屯所在地遵義地處
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濕潤地區,同貴州省的大部分地區一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13℃-18℃,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使得遵義成為成為旅遊勝地,其
氣候資源的旅遊適宜性為全國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