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鱔(硬骨魚綱動物)

海鱔(硬骨魚綱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鱔(Muraenidae),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生活於淺水,棲於岩礁間並隱在縫穴內。與其他鰻類不同之處是鰓孔小而圓,一般無胸鰭。皮厚,光滑,無鱗。口大,牙堅利,適於捕捉及咬住獵物(主要是其他魚類),也能嚴重傷其天敵,包括人類。海鱔於受侵擾時才會攻擊人類,此時可變得十分兇惡。

它體長如蛇,腦袋小,嘴巴前凸,嘴裡長滿尖利的牙齒,牙齒大得嘴巴都合不上。海鱔令人驚奇的另一個特點是牙齒的位置。海鱔的牙齒長在兩對頜上,一對頜在嘴裡,另一對頜在咽喉部。海鱔的皮膚沒有鱗,覆蓋著一層經過化妝似的紅暈花紋。其栗色斑點、零星斑點、條紋有時形成離奇的花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鱔
  • 別稱:星鰻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鰻鱺目
  • :海鱔科
  • 分布區域:熱帶、亞熱帶
  • 種類:波紋裸胸鱔、網紋裸胸鱔
生活習性,主要種類,豹紋鱔,裸胸鱔,寶石海鱔,網紋裸胸鱔,虎斑裸海鱔,澳洲雙犁裸胸鱔,白緣裸胸鱔,細斑裸胸鱔,生存環境,

生活習性

海鱔通常具鮮艷的體色或斑紋,而 體色 又常隨 棲息環境 、生長階段及 標本固定液等而有這樣或那樣的變化。體長一般不超過1.5公尺(5呎),但太平洋的長體海鱔(Thyrsoidea macrurus)可長約3.5公尺(11.5呎)。在世界上某些地區人們食海鱔的肉,但某些種類有毒,可引起疾病和死亡。海倫海鱔(Muraena helena)產於地中海,被古羅馬人視為美味,並飼養于海濱的魚塘中。
海鱔是海底的隱居者。他們在礁石的洞中或海底的凹地中過著隱居生活。海鱔有著寬大而尖銳的牙齒,以適應捕食無脊椎動物和小魚的需要。裸胸鱔的樣子象蛇,細長的身子體色多變,有的呈黑綠色,有的身上帶有不同的條紋和斑點。常年均可捕撈。捕撈後,殺死取血,或將全體焙乾或煅炭備用。

主要種類

在太平洋熱帶、 亞熱帶海域棲息著約 120 種海鱔。

豹紋鱔

名稱:豹紋海鱔,豹紋澤鱔  英文名:Leopard moray eel學名:Muraenaparadalis 飼養要求: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豹紋鱔豹紋鱔
體長可達90(厘米)
種屬:海水魚類,輻鰭亞綱,鰻鱺目,糯鰻科
豹紋海鱔分布在熱帶到亞熱帶的溫暖海域上,和鰻同類。生活在岩石堆或珊瑚礁上,白天隱藏在岩隙間,到傍晚出來覓食。 長有銳利的牙齒,生性凶暴且毫無畏懼。平時動作緩慢,但捕獵時動作很快。

裸胸鱔

樣子象蛇與其他海鱔一樣。但和別的鰻類不同色是,有鮮明的花紋。沒有胸鰭,口大、裂開,長有銳利的牙齒,咬食物時,從齒周圍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傷口。但也有學者說這只是由於其牙齒上布滿細菌,被海鱔咬到傷口會嚴重感染。生性凶暴且毫無畏懼,但這種讓人懼怕的魚平時動作遲鈍,性情溫和。若不是遇到刺激,引起它生氣憤怒的話,是不會襲擊人的。.豹紋海鱔遇到喜愛的食物如章魚等,就會展開一場激烈的搏鬥,如果是大章魚,便只咬斷其一隻腳。豹紋海鱔像鰻般,卵孵化後就變成狹頭型的幼魚,身體長且透明。帶狀般的幼海鱔在開闊水域生活較長時間,這幫助它們擴大了生活範圍。但沒有鰻那樣的回遊性,在出生的地方度其一生。
爪哇裸胸鱔爪哇裸胸鱔

寶石海鱔

名稱:寶石海鱔。
海鱔海鱔
英文名:JeweledMorayEel。
學名:Muraenalentiginosa。
最小水族箱尺寸:250升。
飼養難度:容易。
飼養要求:鹽度1.020-1.025;酸鹼度8.1-8.4
性情:兇猛水族箱最大成體
尺寸:60厘米珊瑚
兼容性:危險
食物要求:肉食
主要產地:中美洲、太平洋東部
種屬:海鱔科詳細介紹:也叫雀斑海鱔,來自加勒比海及中美洲南部。屬於比較小的海鰻,僅能長到60厘米。身體為黑色帶有美麗的白色紋路。幼魚期,是褐色帶有金色斑點。這種海鰻幾乎適應任何水族箱飼養,不需要特別大的空間。很容易飼養,但擅長逃跑,缸需要加密封的蓋。250升以上的水族箱飼養,提供足夠的活石。大部分死亡的海鰻都是因為缸的蓋沒有密封。非常兇猛,會吃掉任何可以吞掉的魚(包括小海鰻)及甲殼類動物。不要混養其他海鰻,除非缸超過600升,並且尺寸相差不大及同時入缸。屬於夜行魚,晚上會出來掠食魚及甲殼類動物。在水族箱中,它慢慢會適應白天出來吃食,可以飼餵凍的或乾的磷蝦、魚、海蝦及大部分的動物性餌料。可以訓練用手餵食,但要注意不要讓它咬到,會很痛的。

網紋裸胸鱔

海鱔科,俗名網紋裸胸鱔
產地及產期: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均產之。
介紹:兩頜牙強大,每側牙均為3行。下頜第一行牙不向外傾斜;犁骨牙3行,中央1行3尖頭。體無鱗。有胸鰭。兇猛性底層魚類,游泳迅速,通常棲息於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區。漁獲物一般體長350~450毫米,大者可達600毫米以上。為我國沿海習見經濟種類。“海鰻鯗”亦為名貴食品。

虎斑裸海鱔

拉丁種名:tigrinus
中文名:虎斑裸海鱔
原始屬:Ichthyopsis
原始文獻:Mem.Soc.Hist.Nat.Paris,4:399。
生存環境:珊瑚區,暖水性海魚
國內分布:西沙群島,台灣(萬里桐)
國外分布:西到紅海及非洲東岸,東到中美西側的可可斯島,南到薩摩亞,北至菲律賓及中國。

澳洲雙犁裸胸鱔

澳洲雙犁裸胸鱔,又名密點裸胸鯙,俗名薯鰻、錢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個種。
海鱔海鱔
分布:本魚分布西起阿拉伯半島、東至社會群島,北起沖繩、南迄澳洲。深度:水深0~50公尺。特徵:本魚體呈淡褐色,頭的前半部為暗褐色。頭、體側及各鰭上皆密布著許多細小的褐色斑點。鰓孔上有一黑褐色斑。尾部則有斑點相連成不規則花紋。腹部顏色較淺。體長可達60公分。生態:本魚棲息於岩礁區的洞穴中,屬肉食性,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經濟利用:少人食用,多飼養來做觀賞。

白緣裸胸鱔

白緣裸胸鱔全長1米。尾長約較頭及軀幹合長略長或相等。吻較短,且較不彎曲。背鰭臀鰭發育正常,前者起點在鰓孔以前,後鼻孔為短管狀,或者邊緣平坦無突出。脊椎骨數171~181。體一致呈灰褐色至茶褐色,背鰭及臀鰭具白緣;70厘米以下之魚體於背鰭前之頭背部具暗色鞍狀斑。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夏威夷、日本及台灣。棲息深度~100米。主要棲息於較深的沿岸水域。肉食性,伺機捕食魚類或頭足類為生,偶食甲殼類。罕見鱔類。隸屬裸胸屬白邊亞屬,本亞屬上下頜齒單列,無頜間尖齒,犁骨齒3列。白邊裸胸鱔全長1米。尾部延長;尾部長度小於頭和軀幹合長。上下頜齒單列,無頜間尖齒,犁骨齒3。脊椎骨數185~189。體色為單一褐色,腹部色淺:吻部上下頜側線孔具白斑,吻端白色,後鼻孔黃色。奇鰭外側黑褐色,鰭緣帶白邊。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至薩摩亞及夏威夷群島,北至日本南部等海域。棲息深度~米。中小型個體常出現於珊瑚岩礁潮間帶的潮池中,顏色較深,黑褐體色。較大型個體棲息在淺海域之珊瑚頭或岩礁洞穴中。肉食性,伺機捕食魚類或頭足類為生。食用經濟性,亦可作為觀賞魚。

細斑裸胸鱔

細斑裸胸鱔,又名花鰭裸胸鯙,俗名薯鰻、錢鰻為輻鰭魚綱鰻鱺目鯙亞目鯙科的其中一個種。
分布: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馬達加斯加南日本、社會群島、澳洲等海域。
深度:水深0~30公尺。
特徵:本魚體呈米色,體表散布許多大小不一的不規則黑斑,身體前半部的黑斑較稀疏,黑斑較小,大多小於斑間距,頭部則只散布著一些小黑點。後半部黑斑較大且較密,大多大於斑間距。有時黑斑會三兩連成帶狀。斑點無淡色邊緣。體長可達80公分。牙齒尖銳,需小心咬傷。
生態:為晝伏夜出的魚類,棲息在珊瑚礁岩礁的縫隙處,幼魚則棲息在淺水處,以魚和甲殼類為食。經濟利用:食用魚,可飼養以供觀賞!

生存環境

1.為暖水肉食性大型魚類,生活於珊瑚礁淺海區中。
2.為暖水性中小型魚類,棲息於淺海近岸岩礁間。
海鱔科為熱帶 和亞熱 帶的海洋魚 類 , 多數棲息在珊瑚 礁 附近 , 少 數可進 入河口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