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學流派)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派是一種文學流派,第三種指主要體現都市文化和商業色彩的文學流派,文學中的海派是指區分於鴛鴦蝴蝶派的擁有“現代質”的海派,是指站在現代都市文明和商業文化的立場上來打量上海,用現代上海人的口氣講述上海故事的文學流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派
  • 定義:站在現代都市文明和商業文化的立場上來打量上海,用現代上海人的口氣講述上海故事的文學流派
  • 代表人物張資平、葉靈鳳、曾今可、曾虛白
  • 類型:文學流派
1、作家,2、初期特點,

1、作家

海派 小說作家主要是由三部分人組成:
一是從五四文學分離出來走向都市大眾讀者的張資平葉靈鳳曾今可曾虛白章克標林微音(不是京派的林徽因)等初期海派。
二是30年代在上海都市讀者群中風靡一時的新感覺派小說家穆時英劉吶鷗施蟄存黑嬰、杜衡、徐霞村禾金等,謂之第二代海派。
三是40年代湧現的後期海派作家張愛玲蘇青、徐訐、予且、無名氏等人。

2、初期特點

第一,世俗化、商品化傾向。初期海派小說注重商業化,以賺錢為目的。他們往往以迎合市民的口味而拉開與反映現實生活的主流文學的距離,單純描寫市民的衣食住行,平庸世俗。
第二,情愛小說成為初期海派作家的主要創作傾向。海派作家的性愛小說,有反映現代青年婚戀的一面,表現他們對愛情的追求,不乏民主精神。但他們更多的情愛小說格調不高,往往在他們所追求的愛情幸福之中,夾雜著舊的貞操觀念及卑瑣的占有欲等陳腐意識,有時甚至粗製濫造,低級庸俗。
第三,注重小說形式的創新。初期海派作家能夠熟練地運用曉暢流利說我白話語言,注重性心理的描寫,有的還嘗試運用心理分析手法,變敘事切入的角度,這都表現出初期海派作家的探索精神和先鋒性。
代表作品
張資平:《飛絮》、《苔莉》
葉靈鳳:《姊嫁之夜》、《女媧氏的遺孽》、《摩伽的試探》、《明王》
施蟄存:《上元燈》、《鳩摩羅什》、《將軍底頭
穆時英:《白金的女體塑像》、《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