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農墾發展史》,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農墾發展史
- 作者:閆廣林、沈琦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09月
- 頁數:24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788981
《海南農墾發展史》,201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海南農墾發軔於中蘇橡膠合作,經歷了抗美援朝、人民公社、“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開放等時期,一路顛簸走來,前進與發展是其永遠的主旋律。海南農墾的每一次發展與變革,對於海南社會歷史、土地開發、人口增長、生產關係改造、基礎設施完善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者簡介 閆廣林,南京大學文學博士,海南大學...
海南省農墾總局是海南省省政府直管單位(已撤銷),2015年12月29日,在原海南省農墾總局、海南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基礎上組建成立海墾控股集團,承接海南農墾經營性國有資產權益。歷史發展 2008年,根據《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海南農墾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瓊發〔2008〕14號)精神,海南農墾管理體制由“省...
西聯農場是海南農墾規模最大的老企業之一,有著輝煌的歷史。60年代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陳雲等曾到西聯農場視察,給西聯廣大幹部職工以巨大鼓舞和力量。建省後,黨中央和海南省、農墾總局領導十分關心西聯農場的發展,多次來西聯視察和農場領導共商發展大計。199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錦濤視察西聯時稱讚:“農場為...
東興教育人發揮自身的優勢,堅持用“以教學為基礎,以教研上水平,以教改求發展”策略,借鑑名校名師的經驗,開展教研教改活動,教書育人質量明顯提高。2003年,東興中學和東興中心國小雙雙被列為“海南農墾中國小教學研究基地”、中國小被列為“海南省第二批課改實驗單位” 東興中心國小被嘗試教學研究會列為“嘗試教學...
海南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系海南省政府直屬企業,現有下屬企業30家,員工近9萬人。發展 海南農墾集團總部設在海南省會城市海口,下屬企業分設于海南省各市縣境內,擁有土地總面積393.8萬畝,轄區有優質溫泉、海岸線、熱帶雨林及濕地保護區等豐富的旅遊觀光資源,尤其是擁有近60年來幾代農墾人建立起來的全國最大的天然...
1974年,復名南田農場,隸屬廣東省通什農墾局。1987年11月,海南建省,南田農場隸屬海南省農墾總局。2013年7月,南田農場所在的南田片區納入國家海岸海棠灣的總體規劃範圍。2015年3月,海南省人大代表建議將國營南田農場下放地方管理。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2年1月,南田農場分設長田(保亭一場)、南區(保亭二場)、...
全場在主幹公路旁、隊道路旁、居民點及場部中心居民點等地共種植各種花木27415株,綠化工作受到海南省農墾總局表彰。社會發展 民生工作 2013年,國家和農墾總局加大對農場民生工程的資金投入,先後投入315萬元,完成210套保障性住房;投入27萬元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投入29萬元,建設安全飲水工程;投入184萬元建設場部人行道...
新中,海南墾區率先興辦職工家庭農場,發展自營膠;新中,海南墾區率先實行“三天一刀”、“四天一刀”橡膠改制割膠成功,並全面推廣;新中,堅持科技興膠,1994年乾膠完成5210噸,躋身墾區產膠“三強”農場之一。新中,海南墾區率先對醫院“推向市場,自收自支”管理,取得良好經濟與社會效益;新中,海南墾區建成...
農場已發展成為集農、工、商、旅為一體的國有中型企業。歷史沿革 農場創建於1951年1月,1952年由南橋的六甲、合口等五個墾殖隊組成。1954年改為南橋墾殖場,1955年8月改為南林墾殖場,由原海南軍政委員會管轄,1952年劃給農墾管理,是海南農墾創建最早的橡膠場之一,1956年從原墾殖場(現南橋鄉中學)搬遷現址後,...
發展歷史 國營南新農場的前身為1959年7月1日組建的崖縣示範農場,1960年底根據廣東省委書記陶鑄的建議,農場改名為半嶺農場,移交給崖縣外貿局與海南區外貿局合辦。1964年農場改為省辦地方國營農場,1965年農場移交海南五料局管轄,1968年8月農場改稱紅星農場。1969年4月兵團成立,把南田農場部分單位划進紅星農場並...
歷史沿革 此場建於1958年4月,原為本縣的“雷邁地農場”,1964年10月改為“紅嶺農場”(因場部在紅嶺山麓),1969年夏,改稱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第十四團,1974年10月復名紅嶺農場,隸屬於海南農墾局管理。文教衛生 紅嶺農場的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從建場初的三名教師,十幾名學生的農場國小,發展到今天...
生產的“寶島牌”濃縮天然膠乳被認定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建立起精準施肥信息系統,對橡膠實施配方施肥;橡膠生產步入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2004年乾膠總產創歷史最高水平,達到8600多噸;橡膠中小苗連續12年株均增粗7厘米以上,2006年達到7.9厘米,居海南農墾首位,2007年再創歷史新高,株均增粗達8....
海南省國營立才農場位於三亞市西北部,距西線高速公路天涯出口處14公里,距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天涯海角16公里,省道天樂公路縱貫全場。農場地處熱帶雨林氣候地區,常年多吹東南風,四季如春,常年無霜凍,發展熱帶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總面積100平方公里。該場東臨高峰鄉,南靠天涯鎮,西依南濱農場,北與雅亮...
國營龍山農場建於1958年,隸屬於海南省農墾總局,位於海南省儋州市西部。距省會海口市128公里,距三亞市250公里,距儋州市政府所在地50公里。全場共有16個生產隊,3個直屬單位,總人口4218人(2018年),在職職工769人,退休職工354人;擁有土地面積13.4萬畝,已開發利用4.02萬畝,橡膠種植面積21742畝,職工自營...
經濟發展 總場是海南農墾產膠超萬噸的單位,下轄東山、金川、長嶺、英島、春江五個農場,其中年產乾膠2000噸以上的有東山、金川、長嶺農場,年產乾膠1500噸以上的有英島、春江農場。下轄工業單位有八一糖業有限責任公司、八一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八一金嶺水泥廠、八一木材廠、八110KV變電站和八一車隊,年產機製糖2....
場部小城鎮土地廣闊平坦,長達2公里的場部一條街連線中線公路,交通便利,治安良好,是發展農、工、商、貿的理想選擇地。經過47年的艱苦創業,已發展成為以橡膠生產為主,綜合發展的農墾企業。2005年,農場加入海南農墾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制重組後,農場的橡膠產業實行股份制經營,建制為瓊膠股份公司南呂...
第二章 海南農墾發展歷程 第一節 海南農墾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海南農墾的改革過程 第三節 海南農墾土地利用的變化 第四節 土地權利在海南農墾改革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五節 海南農墾制度變遷分析 第三章 海南農墾新一輪改革的總體分析 第一節 海南農墾新一輪改革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二節 海南農墾新一輪改革需要...
農場連續七年榮獲海南農墾優秀企業、海南農墾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並榮獲海南省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先進農場、海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農墾系統扭虧增盈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稱號,是海南省首個、全國第38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經濟發展 近年來,為加速企業經濟的發展,農場把發展綠橙、養牛和農場小城鎮建設作為...
至1990年,橡膠面積發展到108350畝,橡膠總株數為292.76萬株,總面積與總株數均為全縣乃至全省的首位。該場1975~1978年年產乾膠超過1000噸,1979~1981年年產超過2000噸,1982年開始年產超過3000噸。1990年,乾膠總產達到歷史最高的4595.4噸,平均年產、畝產與株產三項指標同時創本縣乃至全省農墾系統最高水平...
發展歷程 農場的開發建設,可追溯到最早時期,即始於1952年林一師轉業幹部、戰士、高等院校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從各省支援邊疆建設的有志之士和本地民工一道開荒拓野,墾荒種橡膠的艱苦創業時期。1960年,海南農墾局將原東山農場和東昌農場位於文昌境內1952—1953年開發創建的東銀、蛟南、大昌三個作業區和香茅加工廠劃分...
歷史沿革 195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為了打破帝國主義對我國的 經濟封鎖,決定在海南建立國家天然橡膠生產基地。1952年,華南墾殖局海南分局成立,大批人民解放軍官兵、工農民眾、知識分子和歸國華僑,回響黨和政府的號召,來到海南墾荒種膠,創辦國營農場。為了宣傳、指導、推動農墾事業的發展,海南區黨委決定出版《海南墾殖...
已選育出橡膠優良品種“大豐95”、“大豐99”和“熱墾126”具有高產、穩產、生長快、抗風力強、耐寒等優點,這兩個品種在1995年被國家農業部鑑定為大規模推廣級品種,並榮獲海南省農墾總局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交通運輸,場內開通6條主幹道,8條支幹道,公路總長43公里,公路涵洞10座,橋樑6座。2007年,場投資...
1977年至1985年是本場橡膠生產發展較快的時期之一。這一期間,按高標準、高質量開荒定植橡膠18000畝。保苗率均達90%以上,最高的達98%以上。海南農墾局、通什農墾局九十個單位共2000人次前來參觀學習。其中省農墾總局領導3人次,海南農墾局領導5人次,場級幹部182人次,科級幹部398人次,隊級幹部1412人次。第二產業 ...
尤其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實現了由計畫產品經濟向市場商品經濟的轉變。橡膠穩步發展;熱帶作物和養殖業初具規模。職工的文化、物質生活逐年改善提高。保國農場的歷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艱苦創業史,它傾注著大批南下幹部、退伍軍人和來自全國各地知識分子及城鎮知識青年的艱辛和熱血,也凝聚著保國人的指揮和創造精神。
南濱農場創辦於1952年,命名為溝口墾殖場,原崖縣墾殖所管轄,1955年根據海南農墾局按線劃分該場屬南線,位於海南島南端,含有南海之濱之義,故取名南濱墾殖場。1956年又改稱南濱農場。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併入崖縣炮艇人民公社,屬公社領導,南濱農場改為南濱大隊。1959年下半年與公社分開,歸口海南農墾局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