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歷史文化》是201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閆廣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歷史文化
- 作者:閆廣林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 ISBN:9787509745502
《海南歷史文化》是201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閆廣林。
在玄武岩台地上,分布著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是由於地質史上新生代晚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新構造運動時期,雷瓊地區火山活動頻繁,並多次沿斷裂帶發生大規模的岩漿噴發熔岩流動,形成海南島北部遍布著成群的古火山錐及大面積覆蓋的玄武岩。火山錐有101個,噴火口有110多個,最典型的是瓊山西部的石山、永興一帶數十座火山口...
《海南歷史文化(特輯)》是2019年7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長青。內容簡介 《海南歷史文化》是海南大學海南歷史文化研究基地暨海南省歷史文化研究基地機關刊物,已連續出版七卷。海南省歷史文化研究基地暨海南大學海南歷史文化研究基地為慶祝成立十周年,特選取歷年來有代表性的專家論文成果彙編成特輯,...
《海南歷史文化(第3卷)》是2013年5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閆廣林、劉復生、常如瑜。內容簡介 《海南歷史文化(第3卷)》以海南歷史為主線,以海南文化研究為切入點,重點研究與海南精神相關的領域,如歷史哲學、文化傳承、移民軌跡、域外海南等。《海南歷史文化(第3卷)》嘗試從歷史走向文化...
《海南歷史文化(第五卷)》是2015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閆廣林。內容簡介 《海南歷史文化》第五卷分為“本卷特稿”、“海洋文化”、“沿海平原文化”、“黎族文化”與“農墾文化”五個專題。“本卷特稿”中曹錫仁教授與周偉民教授的兩篇論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下海南所面臨的...
海南文筆峰盤古文化旅遊區內共有玉蟾閣、藥王殿、財神殿、文昌閣、慈航殿、文筆書院、元辰殿、媽祖殿、黎母殿、轉運殿、月老殿七星殿、玉清殿、養生殿、居士林等道教景點。海南文筆峰盤古文化旅遊區是中國最大的仿南宋風格古建築群、中華道教南宗宗壇、海南歷史文化地標。2012年10月,海南文筆峰盤古文化旅遊區被評為...
《海南歷史文化(第4卷)》是2014年6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閆廣林、劉復生、常如瑜。內容簡介 2014年是明代著名的海南文化名人海瑞誕辰500周年。海瑞一生為政清廉、正直剛毅,其生平事跡在民間廣泛流傳;然而受其“偏激”性格所累,不論當世或是後世,關於海瑞的爭論頗多。《海南歷史文化》特別...
《海南歷史文化(第七卷)》是201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作者是李長青。內容簡介 《海南歷史文化》第七卷論述了漢末三國至隋末唐初海南的政治演進過程及內在的本質,明代名臣王弘誨的非功利主義教育價值觀及其對當今社會的現實指導意義;對海南歷史名人海瑞、丘濬、唐胄、冼夫人、何履光、梁雲龍、潘存、...
《海南歷史文化(第6卷)》是2016年1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閆廣林。內容簡介 《海南歷史文化》第六卷聚焦海南教育名家唐胄,從思想與實踐、詩文研究、生平家世、影像志錄四個方面全面展現了唐胄的思想與成就,在思想與實踐方面,重點論述了唐胄禮制思想、儒學思想、外交觀念與海洋意識;在詩文...
《海南歷史文化(第二卷)》是2012年4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閆廣林。內容簡介 本書為海南省歷史文化研究基地海南大學海南歷史文化研究基地主辦的學刊,此為第二輯,系海南大學“211工程歷三期建設項目“海南歷史文化與黎族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主要內容包關於海南文化起源、中原文化的傳播途徑、海南...
騎樓大都高兩三層,最高不過五層。立面分三段,下段為騎樓列柱,中段樓層,上段為女兒牆,為了商住兩用,多半是“前店後居”或“下店上居”的建築布局。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如軍坡節、瓊劇文化、飲食文化等。2016年1月,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被海南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
海南歷史文化 《海南歷史文化》是201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閆廣林。 內容簡介 本卷嘗試從歷史走向文化,超越海南研究或南海研究的範圍,將視野延伸到邊疆研究、地域研究、歷史研究、文化研究等多個方面。
海南大學海南歷史文化研究基地成立於2005年2月。為迎接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評估,加強學校文科教學與科研,海南大學於2005年2月,整合相關研究所的基礎上成立了一所實體性研究機構——海南大學海南歷史文化研究基地。簡介 2007年1月,升格為海南省歷史文化研究基地的省級文科研究單位。基地設學術委員會,負責把握...
英墩文化遺存—蓮子灣文化遺存—橋山文化遺存的基本年代框架的建立,使得我們對海南史前時代的認識不再是一片空白。同時,所發現的人類遺骸及其遺物以及大量的水陸生動物遺存,加深了我們對古人在海南熱帶濱海環境生活特點及其與大陸關係的理解,這項發現有開創之功。 歷史發展 2012年3月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
一、海南先民文化遺存特點與南方先民幾次遷移浪潮 二、百越族群分布及其與海南先民關係 三、楚文化的產生及其向南傳播路徑 四、東南亞史前文化演變與族群遷移 五、僚人、俚人與海南黎族關係辨析 六、儋耳人、烏滸人、文郎人與海南黎族 七、關於黎族歷史淵源的基本判斷 八、對海南歷史上兩個問題的探討 第二部分:自...
石塔,有關文峰塔的神奇傳說,在民間流傳甚廣。為傳承文峰塔文化,振興美舍河文脈,打造創建海南自貿港傳統旅遊文化品牌,2020年,海口市文峰塔研究會決定每年舉辦文峰塔文化節活動,以激勵海南莘莘學子自強不息,建功立業。歷年回顧 2021年9月25日晚,2021第二屆海南(海口)文峰塔文化節在海口市瓊山區石塔村開幕。
歷史人物 白玉蟾祖師生於瓊州,是道教金丹派南宗實際創始人,他熟諳九經,能詩賦,長於書畫,被宋寧宗奉為國師,是海南第一歷史文化名人,相傳濟公就曾拜他為師,得授六丁六甲符。重要節日 農曆三月十五日是白玉蟾祖師誕辰,每年海峽兩岸的數萬信眾從四面八方趕往海南玉蟾宮敬香朝拜,恭祝祖師聖安,共飲法乳,共沐...
歷史沿革 宋氏祖居在海南省文昌市昌灑鎮古路園村,距海口約80公里,距文昌縣城30公里。走近宋氏祖居,只見由鄧小平題寫的“宋氏祖居”4字匾額掛在門楣上。室內陳列著宋慶齡的祖、父兩代人使用過的物品,有種地用的犁和耙,有挑水用的擔和桶,還有做飯用的鍋和灶等。牆上還掛著宋慶齡高祖、曾祖和祖父的照片、...
府城鎮是古代瓊州府的所在地,是明代名家丘浚、海瑞的故鄉,素有“瓊台福地”之美稱。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海南省文化、教育的中心,其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聞名於世,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換花節慶典的場所。1984年,當時的瓊山縣人民政府針對換香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的問題,提倡以換花代替換香的...
2007年7月23日,椰雕(海南椰雕)入選第二批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椰雕(海南椰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60。歷史淵源 在海南,無論街市或是鄉村,到處都能望見椰樹傲立的身影。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激發了人們利用椰子的想像力,也留...
歷史價值 瓊劇發展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其發展經歷了明末清初時期形成,“五四”運動後喪失本色,新中國成立後重獲新生,“文革”時期發展陷入危機,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至今的撥亂反正、恢復發展的各個階段。它記載著海南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是一部活態歷史,是大陸傳統劇種在邊疆的傳承和發展,...
歷史文化 藝文 據《海南島古代簡史》記載,北宋時期蘇東坡到海南儋州時,曾造訪洋浦鹽田,感嘆其“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滯泥”,留下了“東坡鹽槽”的字跡。詩人楊劍坤作《過洋浦鹽田[外二首]》:荒野上的燈盞/照亮水和桅桿/鹽是天空和泥土的縫隙/最古老的滋味總會耀眼/玄鳥飛來又飛去/無數的人像鹽田...
鹿回頭風景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是一個以黎族文化、情愛文化和生態文化並重的主題景點。鹿回頭風景區總面積82.88公頃,有鹿雕、“一見鐘情”石、“紫氣東來”石、“神話姻緣”石、海枯不爛石、“愛字摩崖”院等景點。鹿回頭風景區是三亞市歷史文化的源泉、三亞市得名“鹿城”的由來,也是三亞市的文化標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