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鹽田

洋浦鹽田

洋浦鹽田,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東側,占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始建於宋朝(960年—1279年)。

洋浦鹽田東臨新英灣,西至鹽田村,南至西浦村,北至嘉洋路東側,包括鹽槽、鹽泥池、蓄海水池、滷水池、引水渠、古鹽鋪殘牆等。現存鹽槽約有7300多個,實地統計確認的曬鹽槽6171個,滷水池122個。是中國現存最早、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再現了中國古代的工業與文明。

2009年5月8日,洋浦鹽田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海南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洋浦鹽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浦鹽田
  • 地理位置: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東側
  • 所處時代:宋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
  • 占地面積:50000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全天
  • 編號:7-1939-6-003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歷史背景,發展歷史,遺址格局,文物遺存,歷史文化,藝文,傳說軼事,活動建設,非遺文化,遺址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歷史背景

儋州古屬儋耳郡領地,洋浦經濟開發區舊時屬義倫縣管轄。《太平衰宇記》云:“本儋耳縣地,隋置義倫縣,為珠崖郡治理”。《新唐書·地理志》曰:“儋州昌化郡,下。本儋耳郡,隋珠崖郡治……土貢:金、糖香。戶三千三百九十。縣五:義倫,下。有鹽”。據元朝萬曆《瓊州府志》(上冊卷五·賦役志)記載:“古時峨蔓屬義倫縣管轄,唐容瓊、寧遠、義倫縣各有鹽場”。可見儋州市製鹽歷史悠久,至遲在唐代就已被中央政府所知,可見當時鹽業的興盛。

發展歷史

北宋初期(部分資料顯示為唐朝末年),福建譚姓“煮鹽”為生的鹽工南下來到洋浦半島,改“煮鹽”為“曬鹽”生產,始建洋浦鹽田,此後,鹽田村的譚姓村民堅守世襲的祖業,一直在這片鹽田裡日曬製鹽。
民國十三年(1924年),廣東鹽運使設立儋縣鹽務處並派專員管理,在洋浦港、南華港、海頭港都設立分卡,管證收鹽務,防止私運。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海南島被日軍占領,企圖通過控制食鹽來扼殺抗日力量,在各個產鹽地區設立嚴密的崗卡。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將洋浦鹽田鹽務劃歸兩廣鹽務局瓊崖鹽場公署儋縣場務所管理。
1992年,洋浦鹽田分產到戶,歸各村各戶管理生產,由於古鹽田生產效率低,產值不高,從事曬鹽業的人口日趨減少,大片鹽田處於“荒蕪”狀態。
2005年,洋浦地區進行規劃,其中洋浦鹽田為“千年古鹽田公園”,當地有關管理部門擬將其打造成一個旅遊品牌。
2016年,洋浦鹽田入選“十三五”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設施遺產資源名錄的文物保護利用建設項目庫一般項目。
2019年5月9日,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發布《洋浦鹽田保護管理暫行辦法》。

遺址格局

洋浦鹽田東臨新英灣,西至鹽田村,南至西浦村,北至嘉洋路東側,占地(保護面積)約50萬平方米,包括鹽槽、鹽泥池、蓄海水池、滷水池、引水渠、古鹽鋪殘牆等。現存鹽槽約有7300多個,實地統計確認的曬鹽槽6171個,滷水池122個,用當地特有的火山岩鑿成硯式平台,面積1—2平方米不等,邊緣留出1—2厘米的槽沿。鹽田有蓄海水池、滷水池、鹽泥池等各七八十個,均用火山岩築成。製鹽生產工具有木杷、木桶、釉陶大缸、刮鹽板等。鹽田村距離古鹽田約100米,當地居民用火山岩築造房屋、廟宇、石牆、羊圈,鋪設道路,形成獨特的“石頭屋”“火山村”景觀。
洋浦鹽田以鹽田村鹽田通向海邊的道路為界限,可劃分成三區,南北兩區和海岸一區,每個區域由於地貌原因而形成相對獨立的小環境。北區的北部有兩個較大的魚塘,西臨鹽田村,南部是由村中伸向海邊的一片沖積半島,半島上基本為近現代墓地,道路從半島南部穿過,是現在去海邊的主道路以及相對集中的曬鹽槽區域,該區計有滷水池54個。南區的西面依然與鹽田村相連,向東的方向中部也有一片沖積小半島,島上有墓地,與北區南部小半島相鄰,將南區與海岸區分隔開,同時也為南區留下了兩個通向大海的通道,該區計有滷水池58個。海岸區在南區小半島的外側,臨海的帶狀區域,因其更加近海的原因,該區範圍內的曬鹽槽和滷水池的數量較少,計有滷水池10個。

文物遺存

  • 鹽田、滷水池
由北京大學聯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學進行的“中國海南洋浦海鹽生產遺址調查與利用研究”項目調查顯示,洋浦鹽田彼此緊鄰,形狀無規律,通常是在鹽田一周壘砌略高出中間地面的石塊,同時開挖出引水溝渠,在漲潮時,海水沿著溝渠流向鹽田,使鹽田內的泥沙充分吸附海水。鹽田內為純淨的泥沙,碎石塊和鹽槽集中分布在鹽田四周。各鹽田的大小與滷水池的數量成正比,一般為一塊鹽田有1到2個滷水池,滷水池多數為一個過濾池對應一個蓄鹵池。以編號L76號滷水池為例,其過濾池長230厘米,寬394厘米,一周均用泥土向池內側修砌斜坡,坡高40厘米。滷水池周邊以石塊壘砌,形狀不規則,砌石外側長246厘米,池內呈橢圓形,內徑210—250厘米。兩池中間的間隔部分,其底部墊石塊,之上修砌用以連通兩側的高60厘米,厚30厘米的柱石過洞,再上為一層水平墊石,最上面立築隔牆,縫隙用石灰加固。
編號L102號滷水池的結構更為清晰,過濾池上層為一層草簾,在其上方鋪填鹽泥;中間為一排半剖的竹棍,竹棍剖開面向下放置,使其可放置平穩並有一定的強度;其下為幾排起支撐作用的石塊。向鹽泥上澆海水,溶解鹽泥內的鹽分,鹽水經草簾過濾後,經暗道流入蓄鹵池內儲存。過濾池長220厘米,寬330厘米;滷水池大致呈半圓形,池長200厘米,以鹽田地面為準,深130厘米。
編號L74號滷水池結構較特殊,為一個過濾池對應兩個蓄鹵池,整體布局左右對稱,用小石塊壘砌四周。兩過濾池均呈長方形,長邊300—330厘米,短邊200厘米,與蓄水池共用相鄰兩長邊,蓄鹵池呈菱形,外側兩邊長220厘米。
  • 曬鹽槽
“中國海南洋浦海鹽生產遺址調查與利用研究”項目調查對各種形態的曬鹽槽作了詳細登記,並選擇清理了幾件淤埋的曬鹽槽,調查顯示,其開鑿多是利用原始裸露的火山岩部分,先將頂面鑿平,然後隨形鑿出淺槽面並處理平整。曬鹽槽平面隨石形呈現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不規則多邊形等。石料一般選擇質地較細,少孔洞的火山岩,其形態各異:或在一塊岩石上刻多個鹽槽(013、014、015號),或為口小底大的硯台狀(33、2642號),也有上下一樣粗細的筒狀(101、102號)以及階梯狀(107、108號),個別鹽槽還有刻字,如“白”“白玉鹽”等。
編號013、014、015號曬鹽槽,為一塊基岩頂面上利用岩石自然形態稍加修整鑿刻出三個小型曬鹽槽,岩石長255厘米,寬220厘米,露出地面部分高130厘米。曬鹽槽呈“品”字形分布,尺寸在80—90厘米之間,槽深5—7厘米。編號2642號曬鹽槽,整體造型如同硯台狀,岩石平面大致為橢圓形,頂面高低起伏,低處較平,鑿刻一半圓形曬鹽槽,尺寸60—90厘米,槽深2厘米,一側邊緣殘損嚴重,用石灰修補。編號107、108號曬鹽槽為典型的階梯狀,岩石平面呈近五邊形,大致長寬皆為240厘米,因岩石頂面中間存在裂隙,有23厘米高的落差,鑿刻後形成高低兩層平台,曬鹽槽均呈不規則條狀:編號107號長230厘米,寬75厘米;編號108號長175厘米,最寬處95厘米,槽深均為3厘米。
另一類是利用可以搬移的火山岩,將其從中部鑿刻剖開後加工出槽面,這樣便可根據放置的位置來使用小石塊支墊,使其頂部淺槽面達到水平,其形態有:口大底小的鍋狀,底部多支撐有小石塊(582、2361號);上下兩面均為人工劈鑿面加工的平面平底狀(610、1090號);上面平整,下面保留原狀的几案狀(794號)等。
編號582號曬鹽槽,岩石呈口大底小的鍋狀,平面呈三角形,曬鹽槽也隨形而刻,三角形底邊86厘米,高74厘米,深3厘米,石塊高36厘米,底部使用小石塊支墊。編號2361號曬鹽槽,平面呈橢圓形,曬鹽槽直徑72—80厘米,深4厘米,石塊高60厘米。
編號610號曬鹽槽,岩石底面為明顯人工開鑿取平,整體呈扁長方體狀,長75厘米,寬64厘米,石塊厚22厘米,頂面中部鑿刻一近方形槽,槽長61厘米,寬52厘米,深2厘米。編號1090號曬鹽槽,形狀與610號近似,槽的轉角較圓,槽長54厘米,寬45厘米,深2厘米,石塊厚22厘米。
編號794號曬鹽槽,石料較扁平,底部中間內凹,形似几案,長132厘米,寬80厘米,厚30厘米。頂面刻曬鹽槽呈長條形,長100厘米,寬50厘米,深2厘米,邊緣多殘破,用石灰修補。
還有將火山石加工平整如磚狀,整齊鋪砌而成的曬鹽槽。如編號2269、2270號曬鹽槽,石料都呈方形或長方形,但尺寸不統一,並根據實地需要再次進行局部修整,以達到整體平整和減少縫隙的目的。2269號曬鹽槽呈長方形,長272厘米,寬195厘米。平放石料厚10—15厘米,四周側立石塊,緊密相連,縫隙填以石灰,擋砌石塊高出中間平鋪面10厘米,擋砌石塊外側高出地面20厘米。編號2270號與2269號曬鹽槽相接,共用側立擋砌石塊,平面近方形,位置較2269號偏後,共用邊長255厘米,寬220厘米,厚度同2269號。兩塊曬鹽槽的後部擋砌石塊損壞較多,可見石灰修補痕跡。
廢棄後改作他用的曬鹽槽仍然保持曬鹽槽面的水平狀態,表明未移動過,且廢棄曬鹽槽頂面與現鹽田地表平行或低於現地表,其上便可直接填壘形成滷水池。該次調查中發現,完全廢棄的曬鹽槽多集中在靠近村莊的邊緣地帶,因為近年傾倒生活垃圾和海中廢物的聚集,無法繼續製鹽。
  • 鹽道
“中國海南洋浦海鹽生產遺址調查與利用研究”項目調查中發現,洋浦鹽田的鹽道集中於南區的東部範圍內,鹽道墊石多沿著鹽田邊緣單列鋪設,間距10—20厘米,多與引水溝渠相依,要橫過水渠的地方用長石條搭設過橋。鹽道墊石形狀多數呈不規則圓形,也有橢圓形、不規則形狀等。鹽道尺寸多在直徑50—70厘米之間,厚度約20—30厘米。鹽道上面較平整,多有圖案或文字。舊的鹽道墊石表面磨損和侵蝕較為嚴重,刻有鹽工勞作、工具、魚蟹、吉祥字等,採用直接陰刻線條表現。較新的鹽道墊石表面平整光潔,上刻畫有方孔圓錢、魚、龜、八卦、葫蘆、如意、文字等。
  • 工具類
“中國海南洋浦海鹽生產遺址調查與利用研究”項目調查顯示,洋浦鹽田貯存滷水的滷水缸多為褐釉陶製水缸,大口,圓唇,鼓腹,平底,高80厘米,口徑50厘米,口沿寬約3厘米,一般都有蓋子。水缸是近些年來在鹽田流行的,從前村民都是在地勢較高處挖小水塘貯存滷水。
洋浦鹽田的製鹽工具包括挑水工具、耙沙刮沙工具、貯鹵測鹵工具、收鹽晾曬工具及其他工具。挑水工具包括掛木鉤的扁擔和水桶。收鹽工具包括收鹽簸箕和鐵刮板,晾曬器為覆蓋著塑膠布的晾鹽筐。收鹽簸箕分舊式和新式。舊式收鹽簸箕以竹編為主,加裝木柄及木製箕口。新式以塑膠撮箕鑽孔並加裝木柄而成。現代,村里多用新式的塑膠收鹽簸箕,舊式已難得一見。與製鹽相關的其他工具:清洗鹽槽所用刷頭、修補鹽槽所用熟石灰、毛刷等。舊式刷頭為帶軸穗高粱桿綑紮而成,圓柱形,適宜手握。新式刷頭則為去桿後常見的塑膠掃把頭。

歷史文化

藝文

據《海南島古代簡史》記載,北宋時期蘇東坡到海南儋州時,曾造訪洋浦鹽田,感嘆其“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滯泥”,留下了“東坡鹽槽”的字跡。
詩人楊劍坤作《過洋浦鹽田[外二首]》:荒野上的燈盞/照亮水和桅桿/鹽是天空和泥土的縫隙/最古老的滋味總會耀眼/玄鳥飛來又飛去/無數的人像鹽田上的空桶/空了又滿/滿了又空/鹽越曬越白/石頭越老越黑/鹽池是古老的星圖/鹽的寬度/宇宙的邊緣/忽冷忽熱/像人生的空白/不鹹不淡。

傳說軼事

據傳在唐末年間(另據傳說,鹽田村曾經留傳一本族譜,上面關於祖輩曬鹽為生的記載始於公元805年),一群來自福建莆田的鹽工渡過瓊州海峽,遷居到當時海南島西部的古儋耳郡,其中長者譚正德無意中發現海灘火山石裂隙里析出一層白色的鹽,受到啟發,帶領鹽工將海邊的天然火山岩石削平,打造成7000多塊大小不等,四周凸邊,中間平滑的圓盤硯式石鹽槽,石槽的深度約2厘米,以一天曬乾槽里的海水為宜,為獲取充分的日照,最後將其高低錯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塊塊的鹽田周圍。清朝乾隆皇帝聞報後,御書“正德”賜給鹽田人。又有說法認為,正德是一人名,其原名為譚正德,是洋浦鹽田開創的先人。
此外,傳說蘇軾在鹽田村的海邊嬉水時,忽然覺得雙腳奇癢難耐,村民拿出老鹽拌上屋前屋後自然生長的狗仔花研磨,用紗布過濾後用來泡腳,很快治癒了蘇軾的腳疾。

活動建設

2018年4月7日上午,央視新媒體“況且況且游海南”環島大型網路直播走進洋浦,對洋浦鹽田進行現場網路直播。
2019年8月,洋浦經濟開發區社會發展局聯合共青團洋浦工委舉辦“發現洋浦鹽田之美”專題繪畫攝影大賽及作品展活動;同年11月,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中國——東協大學生文化周活動舉行,其中在洋浦鹽田開展文旅交流體驗活動。

非遺文化

2008年,洋浦鹽田內的曬鹽技藝(海鹽曬制技藝)以傳統手工藝類別,正式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工藝是先讓漲潮時的海水淹沒蓄海水池,用以浸泡曬鹽泥地(鹽田)里的泥沙。退潮後將海水淹浸過的泥沙翻耙曝曬兩三天,泥沙乾後再鋪墊乾茅草,將之夯填入堆築起來的過濾池(鹽泥池)。隨後把蓄海水池中的水倒入過濾池以湮浸池中泥沙,海水慢慢滲漏到鹽泥池底後,透過石縫流入旁邊低於地面的鹽滷水池。次日上午待池中鹽滷水積蓄到一定數量並沉澱澄清後,直接澆灌到石槽里,經過大半天的曝曬,下午即可結晶成鹽。洋浦鹽田沿用至今的傳統曬鹽技藝是中國製鹽工業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遺址價值

洋浦鹽田兼具考古和觀賞性,是人類長期利用當地特有的火山岩地質地貌進行生產生活形成的和諧統一的整體,是中國最早的一個日曬製鹽點,也是中國至今保留最完整的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是洋浦經濟開發區重要的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傳承和弘揚洋浦鹽田及其古老原始的海鹽曬制技藝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中國在人類勞動生產歷史上文明古國地位的作用及意義極為重要,對於提升洋浦經濟開發區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物保護

2009年5月8日,洋浦鹽田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海南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洋浦鹽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址
洋浦鹽田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東側。
千年古鹽田
  • 門票
洋浦鹽田免費對外開放。
  • 交通
海口西站和那大儋州汽車站均有密集班車開往洋浦,下車後轉搭摩的到海邊鹽田。那大到洋浦車程約2小時,票價12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