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經濟。抓住“智慧海南”建設和數位化轉型契機,推動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實現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做優做強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跨境數字貿易等數字產業。推動海南成為遊戲產業“走出去”重要陣地。發展電子信息...
實現“百家央企進海南”目標。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泛珠、長三角等區域的戰略合作。啟動建設海口、三亞瓊港經濟合作發展示範區。引導海外華人華僑在支持自貿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最佳化風險管控機制。引入智慧化手段,更多採用信用監管,完善...
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為培育發展海南通用航空業,依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規劃。一、規劃背景 (一)發展通用航空業的重大意義 通用...
2022年5月,海南省委宣傳部發布《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若干意見》。內容解讀 《意見》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推進全島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促進各類...
作為海南省綜合實力最強,人才、創新等要素最集聚的高地,海口、文昌、澄邁、定安四地區域地位特殊、位置關鍵,在海南省有著突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競爭力,是實現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關鍵。2015年海南省委六屆九次全會提出打造“海澄文”一體化...
園區區位優勢明顯,屬於環北部灣經濟圈,面向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位於海澄文一體化重要經濟帶,是海南省作為國家“一帶一路”重要支點的組成部分,也是海南省新一輪全面改革開放的重要區域。發展歷程 2023年3月10日,海南省委機構編制...
貿易主要滿足本地市場需求,對內連線服務國內其他區域市場、對外輻射帶動東南亞等市場能力較弱。——區域發展不平衡,總體競爭力不足。2020 年,海南省19 個市縣(含洋浦經濟開發區)中,海口市、洋浦經濟開發區和三亞市貨物貿易額合計占...
從挫折中找到的科學發展之路 作為最年輕的省份,海南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又是經濟總量不及全國1%的欠發達經濟小省。和其他4個城市型經濟特區不同,海南擁有廣大農村,基礎薄弱,經濟落後。要在這樣一個地區實現經濟快速持續增長,同時...
營造高質量的市場發展環境,建設高水平的市場開放制度,健全高效能的市場監管體系,到2025年,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為海南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國特色自由...
“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四個市縣均處在北緯18°線附近,擁有藍色海洋、熱帶森林、溫泉療養、山地河谷、民族風情等資源,是海南省旅遊資源最優質最密集的區域。 [2] “大三亞”旅遊經濟圈規劃發展圖“大三亞”旅遊經濟圈第三次聯席會議在三...
堅持對外開放和區域協同。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面向南亞、東南亞,強化絲綢之路經濟帶與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聯繫,突出與粵港澳大灣區、海南省、大三亞旅遊經濟圈交通協同發展。堅持綠色生態保護髮展...
《海南經濟發展報告(2009):基於區域比較視角的分析》是2009年3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劉仁伍。內容簡介 本書以海南地方經濟成長和發展的歷史與現狀為線索和對象,歷史與現實地考察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既進行縱向的...
2021年,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一體化發展決策落地。2022年3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北部灣城市群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強化海口省會城市門戶功能,增強洋浦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作用,促進海口與周邊地區、儋州...
其套用價值,一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如何為企業同時經營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提供制度平台,改善營商環境;二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如何為區域均衡發展提供制度平台,這需要通過對自由貿易港的布局研究分析自由貿易港的區域經濟效應。2019年度...
第八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利於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利於區域協調發展的原則,在洋浦經濟開發區構建更具活力、更加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第九條 在洋浦經濟開發區可以依法設立法定機構,探索實行企業化、市場化的人事管理制度。第十...
加強內地與海南自由貿易港間運輸、通關便利化相關設施設備建設,合理配備人員,提升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水平。(六)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在確保數據流動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擴大數據領域開放,創新安全制度設計,實現數據充分匯聚,培育發展數字經濟。
助力南海資源開發,推進三沙特色經濟發展 72 第三篇 “一帶一路”戰略與環北部灣合作 81 雷州半島-海南-南海為開發軸的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 82 “新絲路”:瓊粵協同共建的理論與框架 93 粵瓊桂合作創新、推進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中...
第三條總部企業類型分為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大企業總部、綜合型總部、功能型總部和高成長型總部。按照“分類認定、分級管理”原則,由海南自由貿易港招商工作和促進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以下簡稱“省聯席辦”)實施總部企業認定管理...
重點開拓東南亞市場,引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國入境人員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診療。發展醫療健康旅遊消費。利用海南溫泉、冷泉、森林以及南藥黎藥等資源,發展康復度假養生產業,發展氣候治療,發展特色專病康養、中醫...
第二節 海南省人文生態環境資源的特點 一、人口、勞動力資源特點 二、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特點 三、耕地資源(面積)特點 四、農林業生物資源特點 第三節 社會地理 一、中部地區地理行政區域定量區劃 二、人口 三、經濟發展現狀 第三章...
截至2022年6月,江東新區累計註冊企業21149家,總部經濟區吸引重點企業46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5家;臨空經濟區簽約落地重點企業43家,累計實現19項自貿港“首單”業務突破。交通運輸 海口江東新區區域內交通便利,內通海南環島鐵路、海口市...
第二條 高新區是經國務院批准,以實施自主創新戰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目的的特定區域。具體範圍可以根據開發建設情況由海口市人民政府依照有關程式適時調整並公布。第三條 高新區的開發、建設、招商、...
包括福建、廣東、海南,面積29.9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地理環境優越,比鄰港、澳、台,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門戶,經濟發展居全國領先地位。背景介紹 年底已形成京廣(北京―廣州)、京九(北京―九龍)南段及廣深、鷹廈、外福、橫南、三茂和...
第三篇郵輪產業對海南區域經濟發展的 影響分析及策略研究第1章導論 1.1研究背景與意義 1.2國內外研究綜述 1.3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2章海南郵輪產業發展概述 2.1海南郵輪產業發展概況 2.2海南郵輪產業發展優勢及挑戰 第3章郵輪產業對...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賦予海南經濟特區改革開放新的使命,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於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
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營商環境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市場主體大幅增長,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風險防控有力有效,適應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
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服務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努力打造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城市。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聯動協同發展,構建立足海南、面向“一帶一路”、...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國面向東南亞的高新技術產業門戶、海南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核心引擎、海口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是海南省、海口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產業支點。2021年,海口國家高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