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

《海南省“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是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21年10月13日印發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省“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
  • 頒布時間:2021年10月13日
  • 發布單位: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印發通知,意見全文,內容解讀,

印發通知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海南省“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的通知
瓊發改產業〔2021〕780號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海南省“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1年10月13日
(此件主動公開)

意見全文

海南省“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
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精神,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部署要求,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制定本意見。
一、發展目標
到2025年,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到12%、35%、15%;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達到54%。
——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供應鏈完善穩定,技術交易市場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明顯提高。到2025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6%,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
——產業集聚度明顯提高。建成若干千億級和百億級產業園區,產業關聯度明顯提高,形成產業集聚發展。到2025年重點園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達30%以上。
——產業布局明顯最佳化。推動形成“南北兩極帶動、東西兩翼加快發展、中部山區生態保育”的產業發展格局。到2025年“海澄文定”和“大三亞”兩個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約70%。
——產業開放度明顯提升。高水平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大力引進外資,吸引全球資源要素聚集和高效配置。“十四五”時期全省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年均增速分別達10%、12%。
二、圍繞“3+1”重點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一)推動旅遊業轉型提質升級
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目標,推動傳統觀光游向休閒度假游轉變,打造國際知名度假、康養、購物天堂。
1.做優做大免稅購物。完善全島免稅銷售網路建設,力爭實現免稅品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建立時尚高端消費品發布、定製和展示貿易中心,吸引獨立設計師品牌、大師工作室、藝術研究機構及時尚行銷機構集聚,鼓勵設立品牌代理總部或地區總部。
2.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構建“處處有旅遊、行行加旅遊”發展格局。打造精品旅遊城市、旅遊園區、旅遊度假區、景區景點、旅遊小鎮、鄉村旅遊點和特色旅遊街區等。加快建設海南環島旅遊公路,科學規劃一批特色旅遊服務區和自駕車房車營地,設定旅遊騎行道、步行道等慢行系統,打造環島高鐵沿線風景帶。
3.全面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和服務,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完善應急服務設施。全面提升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引進和培育旅遊專業人才。加強旅遊數據賦能,積極開展“信易游”,實現“一部手機游海南”。完善旅遊市場監管和誠信體系。
4.提升旅遊業國際化水平。引進國際知名酒店、餐飲、文體娛樂品牌入駐。推動更多旅遊企業開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開通、加密直達全球主要客源市場的國際航線、航班,推動簽證便利化。
(二)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
聚焦海南優勢特色領域,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最佳化升級優勢產業,不斷提升產業能級。
1.數字經濟。抓住“智慧海南”建設和數位化轉型契機,推動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實現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做優做強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跨境數字貿易等數字產業。推動海南成為遊戲產業“走出去”重要陣地。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重點培育電子信息、智慧型裝備、無人機、智慧型遊艇等智慧型製造產業鏈。
2.石油化工新材料。錨定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雙一流目標,加強油氣產業鏈延伸和整合,推動油氣產業往上下遊走、往高端走、往低排放走,實現全產業鏈發展。依託海口建設油氣區域總部,加快澄邁油氣服務保障基地建設,將洋浦建設成為千億級石油化工新材料基地和油品自由貿易港區,將東方建設成為以天然氣化工為主的新材料基地。
3.現代生物醫藥。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向海口集聚。大力發展化學藥、生物技術藥、海南特色中藥、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集群。培育引進多種類型的契約生產組織企業(CMO),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轉型為代工生產企業,做大產業規模。加強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和海口高新區聯動發展,積極引進全球醫藥生物頭部企業落地。用好重大新藥創製轉移轉化機制,鼓勵支持現有藥企向創新型、研髮型藥企轉型,發展生物醫藥研發產業。
4.南繁產業。依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和樂東抱孔洋、陵水安馬洋“一主兩輔”基地,加快推進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和南繁產業發展。集聚國際檢驗檢疫機構,布局實驗、展示和交易功能,推動離岸科研、隔離服務、模式生物學、種業貿易等產業發展。引進國際知名種業企業和科研機構,著力發展生物育種,支持第三方育種研發外包服務。延伸發展生物食品、生物基材料產業。推動南繁科技城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一體化建設。
5.深海產業。依託三亞深海科技城建設,聚焦深海能源、海洋工程裝備、深遠海探測、海洋生物、海洋碳匯等領域,推進深海科技產業發展。建設深遠海空間站岸基服務業保障基地、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深海)、國家南海生物種質資源庫等,打造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推進陵水赤嶺深水碼頭、三亞深海科考碼頭、南海海洋大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
6.航天產業。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開放化、國際化、商業化,發展火箭研發和商業衛星研製、衛星套用等高新技術產業。建設航天高端產品研發基地和“航天+”產業示範區。
7.清潔能源產業。積極引進高純鐵、磁性材料等項目,培育核電產業集群。一體化發展氫能源“制、儲、運、加、用”產業。以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為重點,發展壯大清潔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風電、光伏產業,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消納能力,加強儲能、智慧型電網、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裝備技術研發推廣。
8.節能環保產業。依託海口國家高新區、老城經濟開發區、洋浦經濟開發區等,構建全生物降解塑膠產業鏈。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發展綠色建材和綠色建築產業。支持建設臨高金牌港臨港產業園和定安新竹裝配式建築基地,打造裝配式建築全產業鏈的產業集群。
9.高端食品加工產業。積極發展熱帶果蔬、熱帶作物、肉質蛋白、植物蛋白等精深加工業和健康食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特色食品加工業,推動椰汁、酒、精緻茶等食品製造業高端化發展。引進和培育一批食品加工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
(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著眼國際國內雙循環,瞄準國際一流水平,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現代服務業體系。
1.現代物流業。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構建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打造洋浦國際樞紐海港,推進海口商貿服務型、三亞空港型物流樞紐。推進澄邁金馬、海南灣嶺等物流園區建設。推動冷鏈物流和物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建設洋浦國際冷鏈物流中心、瓊海國際中轉型冷庫、萬寧烏場港冷鏈物流園,支持打造江東臨空物流冷鏈產業中心。
2.醫療健康產業。充分釋放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新老“國九條”政策紅利,打造醫藥研究、臨床試驗、臨床治療、健康療養為一體的高水平醫療服務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海南特色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推進發展特色專病康養、中醫康養、溫泉療養、運動康復康養等產業。
3.現代金融業。推動形成牌照齊全、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現代金融機構體系。建設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所,規範探索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建設海南國際清算所,推進國際能源、航運、產權、股權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場所國際化發展。積極發展綠色金融、消費金融、科技金融、涉海金融、貿易金融等特色金融業務。創新開展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業務。推動“監管沙盒”落地套用,開展法定數字貨幣套用試點,培育“區塊鏈+金融”產業集群。穩步探索開展離岸金融業務。推動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新型國際貿易結算便利化,打造區域性離岸新型國際貿易中心。
4.商務服務業。培育和發展金融、交易、科技研發、設計、結算類總部經濟。發展法律服務、會計、資信調查與評級、產權交易、供應鏈管理、智庫諮詢等專業服務。支持市場行銷、租賃、會展、人力資源服務等商務服務。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拓展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財會核算、技術研發等國際業務。推動創意設計、建築設計和工業設計為主的“國際設計島”建設,引進國際著名設計企業、機構入駐海口江東新區等園區。
5.教育文化體育產業。以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為契機,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打造“留學海南”品牌,吸引國內外學生來瓊學習。發展電子競技、影視、動漫遊戲、旅遊演藝等文化產業,培育新興文化消費業態。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重點發展沙灘運動、水上運動、山地體育等時尚前沿、消費引領消費的運動項目,建設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和冬訓基地,做大海南“冬令營”品牌。
(四)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深度挖掘海南熱帶資源優勢,做強農副產品加工業,推進特色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
1.打造熱帶特色農業品牌。推動熱帶特色作物疊代更新,引進和培育熱帶水果、觀賞魚、花卉等新品種。推進“三棵樹”等全產業鏈發展,做強做優橡膠、檳榔、椰子、文昌雞等。推進漁業轉型升級,提升海洋捕撈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水產養殖業,穩定養殖規模。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規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
2.促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園區化、產業化、品牌化、數位化的現代農業新型產業融合體系。支持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智慧農業、休閒漁業、美麗鄉村、民宿等新業態。整合提升各類農業產業園區,推動原料基地、產地初加工、園區深加工形成產業集群。升級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打造國際熱帶農產品加工、畜禽深加工、儲藏、冷鏈物流和交易中心。
三、最佳化布局,促進區域產業協調發展
(一)打造全域大景區。擴大“大三亞”旅遊品牌影響,帶動樂東、陵水、保亭協同發展,增強“海澄文定”區域城市旅遊功能,形成中部雨林、東部康養、西部山海、三沙海洋旅遊組團。
(二)加快形成“兩區、三城、六園”高新技術產業空間格局。將洋浦經濟開發區、海口國家高新區打造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主平台”,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文昌航天城、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突出科技引領作用,吸引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集聚。海南(昌江)清潔能源產業園、老城經濟開發區、海南生態軟體園、海口復興城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三亞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陵水清水灣信息產業園進一步明確功能定位,最佳化功能布局。
(三)差異化布局現代服務業。海口江東新區、三亞中央商務區充分發展總部經濟、金融、諮詢、設計等現代服務業。打造洋浦、海口、三亞、東方四個物流集聚區。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健康旅遊目的地、全球領先的醫療創新平台。以海口、三亞、瓊海、儋州等為重點,構建差異化發展的會展業空間格局。
(四)最佳化布局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以“海澄文定”北部瓜菜基地和“大三亞”南繁育種基地為重點,強化北部都市農業、南部農旅融合功能,梯次推進,進而帶動東部濱海現代農業、西部高效熱帶瓜果農業拓展,促進中部丘陵山地生態農業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狠抓市場主體培育。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重點產業標桿企業。利用自貿港政策優勢,招引主導產業頭部企業。引導中小企業深耕專業領域,著力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推動形成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高水平中小企業集群。
(二)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加快建設一批創新平台和載體,培育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統籌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等。積極與國內外發達地區合作,加快創新成果轉移轉化。
(三)強化要素保障。對重點產業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排污權有償使用等,採用“一事一議”方式進行支持。統籌財政、稅收、金融等資源,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加大支持產業發展。加強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四)強化人才支撐。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和依託自由貿易港政策,加強創新型、套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大對本地人才培養力度,實施專業技術人才和知識更新工程,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
(五)加強實施管理。省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本指導意見的組織實施,“3+1”主導產業相關職能部門按職責負責本領域產業發展,設定年度目標並做好年度間綜合平衡,合理確定年度工作重點。省統計部門要將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市縣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加大權重。省發展改革部門牽頭組織“3+1”產業相關職能部門,對本指導意見實施情況開展評估,總結實施效果和存在問題,適時修訂。

內容解讀

2021年10月13日,海南省發展改革委出台《海南省“十四五”時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部署要求,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意見》指出,到2025年,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到12%、35%、15%;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達到54%。
《意見》指出,到2025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1.6%,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重點園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達30%以上;“海澄文定”和“大三亞”兩個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約70%。
《意見》要求圍繞“3+1”重點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旅遊業轉型提質升級,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推動旅遊業轉型提質升級方面,做優做大免稅購物,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全面提升旅遊服務水平,提升旅遊業國際化水平。完善全島免稅銷售網路建設,力爭實現免稅品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
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生物醫藥、南繁產業、深海產業、航天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高端食品加工產業。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醫療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業、商務服務業、教育文化體育產業。以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為契機,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打造“留學海南”品牌,吸引國內外學生來瓊學習。
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方面,深度挖掘海南熱帶資源優勢,做強農副產品加工業,推進特色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