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十四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是海南省教育廳於2022年3月15日印發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省“十四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3月15日
- 發布單位:海南省教育廳
印發通知,規劃目錄,規劃全文,
印發通知
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海南省“十四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的通知
瓊教職成〔2022〕23號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海南省“十四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予以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海南省教育廳
2022年3月15日
規劃目錄
海南省“十四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
目 錄
一、規劃背景.......................................... 1
(一)發展基礎........................................ 1
(二)面臨形勢........................................ 4
二、總體要求.......................................... 6
(一)指導思想........................................ 6
(二)基本原則........................................ 6
(三)發展目標........................................ 7
三、發展任務.......................................... 9
(一)突出類型定位,完善海南自貿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9
(二)堅持德技並修,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2
(三)深化產教融合,助推海南“3+1”重點產業發展........ 14
(四)打造雙高雙優,引領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17
(五)強化雙師建設,鍛造德技雙馨的職教師資............. 19
(六)強化育訓並舉,興瓊富島建設技能海南.............. 21
(七)擴大開放辦學,促進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 24
(八)發展智慧教育,推進“智慧海南”的職教數位化....... 26
(九)創新體制機制,健全自貿港現代職業教育制度體系..... 28
四、實施保障......................................... 30
(一)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 30
(二)建立海南省職業教育統籌協調機制.................. 30
(三)最佳化職業教育資源投入供給機制.................... 31
(四)營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氛圍........................ 31
(五)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31
規劃全文
海南省“十四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服務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推進海南技能型社會建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和《教育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海南省“十四五”教育現代化規劃》等,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海南省職業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推進職業教育類型發展與質量建設,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社會服務能力與對外開放水平,全省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目標如期達成,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1.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持續加強
全省職教系統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積極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落實《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等檔案要求,把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深挖“工匠精神、職業精神、專業精神”,推進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嚴把教材選用,確保教材體現國家意志。落實省級領導幹部聯繫職業院校制度,加強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創新職業院校黨建工作模式,加大民辦職業院校黨建指導力度。職業教育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政治自覺得到進一步強化與提高。
2.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形成
按照夯實中等職業教育、強化職業專科教育、試點職業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十三五”期間,開展職業教育資源最佳化整合,中等職業學校數量從71所調整為47所,在校生14.1萬人(2020年),基本保持職普比例大體相當。職業專科學校數量從11所增加到13所,在校生增長36%,增至10.44萬人,超額完成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百萬擴招”任務目標。成功設定海南科技職業大學,設立職業本科專業19個,在校生達到4484人。職業教育“立交橋”項目進一步完善,受益學生累計達到9.79萬人。
3.職業教育質量建設成效明顯
全省職業教育質量建設項目累積投資約51.79億元。支持26所中等學校建設44個重點特色專業群,建成12所國家級改革發展示範校。立項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1所,國家優質職業高校1所、省級優質職業高校3所,14個國家級骨幹專業、布局29個專業試點“1+X”證書制度,打造了一批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平台。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畫,培育省級中等職業學校骨幹教師180名、專業帶頭人工作室23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4個,“南海工匠”53名,鍛造了一支職業教育高水平師資隊伍。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水平明顯提升,位居全國中上游水平。
4.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十三五”期間,面向海南自由貿易港三大主導產業、十二個重點產業需要,中等職業學校開設了16大類118個專業,高等職業學校開設了19大類169個專業,組建職業教育集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聯盟7個,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7家,職業院校與1764家企業緊密合作。累計輸送畢業生62.56萬名,成為海南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重要供給力量。
5.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職業教育落實脫貧攻堅責任,開展中職學校義務教育職業國中試點,累計開設278個“扶貧勵志班”,招收1181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組織實施“雨露計畫”,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兩後生”就讀中職、高職院校,累計為3.61萬名貧困家庭學生補助1.02億元。在全省9個少數民族市縣開設了400個“村官班”教學點,培養了6.3萬餘名“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實施“旺工淡學”酒店業人才培養項目,以“招工+培養”的校企聯動形式招收10246名從業人員到校就讀,有力提升了從業人員技術技能水平,該項目入選海南自貿港首批制度創新案例。
(二)面臨形勢
雖然海南省職業教育在“十三五”期間發展勢頭良好、成效顯著,但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形勢下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人民民眾熱切期盼、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需求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主要表現在:基礎條件整體較弱。職業院校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水平、實習實訓基地等與全國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職業教育服務自貿港建設戰略、實現自身轉型升級仍顯乏力。辦學層次結構不優。高等職業院校數量偏少、專業門類空缺、辦學規模偏小,職業專科教育主體地位不突出,職業本科教育引領作用尚未充分發揮,民辦院校比例較大。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力較弱。專業的技術技能含量低且同質化嚴重,獲得高級職業技能證書比例的學生數偏低,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突出,職業教育對產業發展所需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撐一直處於低位徘徊。體制機制受困。職業教育開放發展、產教融合的體制機制張力不足,在獲取社會辦學資源、校企協同育人、政策協同配套等問題上亟待突破深層次的壁壘隔閡,創設全新發展環境等。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海南省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鍵五年。職業教育發展面臨新機遇與挑戰:
1.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戰略,亟需提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適應性
職業教育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三區一中心”的戰略,有效支撐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3+1”主導產業發展,要求在產業升級、動能轉換、建設技能海南等方面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功能,構建適應海南產業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2.滿足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現實期盼,亟需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建設
海南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與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增加、從業人員學歷提升、在職人員技術技能更新以及終身學習的多樣化等需求,對職業教育的靈活性與開放性提出了新要求,亟需確立大職業教育觀,供給更加多元化、多層次的優質職業教育服務,發揮職業教育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滿足人民民眾對高品質職業教育的追求。
3.樹立海南教育改革開放新標桿,亟需職業教育創新對外開放模式
依託海南自貿港區位優勢與政策優勢,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教育發展新格局,高標準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需要海南職業教育大幅提升國際合作的基礎能力,積極探索對外開放新模式,不斷增強海南職業教育的國際話語權和輸送力。
作為唯一的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省份,海南肩負著黨中央賦予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如何將海南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勢頭和戰略機遇轉化成高速度、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支撐和推力,努力辦出具有海南特點、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需要海南省職業教育發展在思想理念、功能定位、目標設立、路徑模式、策略措施、政策保障上不斷創新突破。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最佳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建設高質量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技能海南,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努力構築海南職業教育發展的區位優勢和質量高地,助力支撐國家和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重大戰略實施,奮力打造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開放發展新標桿,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職業教育貢獻更多“海南印記”“海南方案”。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推進新時代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並修育人機制,培養德才相濟的技術技能人才。
2.堅持產教融合、服務自貿港。對接海南“3+1”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構築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現代職業教育層次、專業、模式、方式體系,實施職業院校提質培優,增強服務海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和創造創新創業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能力,形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格局。
3.堅持制度集成創新、擴大開放辦學。樹立新發展理念,最佳化職業教育類型發展的體制機制,使職業教育制度賦能增值,激發職業院校辦學活力。對標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擴大開放辦學,吸納境內外優質資源,實施“高位嫁接”計畫,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新航標。
4.堅持統籌協同、落地見效。加強省級層面設計和政府統籌,增強政策合力,構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推進職業教育快速高質量發展的新機制。發揮重大項目的龍頭帶動和示範輻射作用,強化重點項目效能管理,嚴把檢查驗收關,提升規劃落實成效。
(三)發展目標
1.主要目標
到2025年,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更加鮮明,海南自貿港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職業教育資源全域布局結構更加均衡合理,與民眾對高質量職業教育的期待更加契合,與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加適應,對外開放視窗作用更加彰顯,依法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技能海南建設全面推進,職業教育整體發展水平位居全國中上游,職業教育國際化探索走在全國前列。
——縱向貫通與職普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建成。中等職業學校穩定在40所左右,職業專科院校數量達到20所左右,職業本科院校3所左右;職業院校在校生達到31萬左右,形成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局面。職前教育與職後培訓一體化,職業教育資源豐富、形式靈活,能夠滿足各級各類職業教育需求。
——產教融合體制與校企合作機制深入推進,形成與全省“南北兩極、東西兩翼、中部山區”產業布局相協同,有力支撐“海澄文定”與“大三亞”經濟圈的產教融合發展布局。技術技能人才供給更加精準匹配海南“3+1”重點產業體系發展與國家戰略需要。
——職業教育國際化辦學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國(境)外機構在海南獨立或獨資辦學的政策保障有力,國際合作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規模成勢,國際合作模式充滿創新,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中的職業教育開放辦學新局面基本成型。
——職業教育規劃與治理更加現代化,多元辦學格局與多方治理結構協同高效,辦學條件最佳化改善,配套政策制度完善、機制運行順暢、標準體系健全,辦學充滿活力。
2.發展關鍵指標
維度 | 主要指標 | 2020年 | 2025年 | 指標屬性 |
發展 規模 | 中職學校在校生數(萬人) | 14.1 | 16 | 預期性 |
職業專科在校生數(萬人) | 10.44 | 13 | 預期性 | |
職業本科教育在校生數(萬人) | 0.47 | 2 | 預期性 | |
發展 質量 | 中職生升入高職以上學校比例(%) | 26 | 60 | 預期性 |
專科生升入職業本科、套用型本科比例(%) | 15.3 | 20 | 預期性 | |
現代學徒制培養比例(%) | 1.4 | 10 | 預期性 | |
企業新型學徒制(人次) | 2000 | 10000 | 預期性 | |
畢業生1+X證書獲取率(%) | —— | 30 | 預期性 | |
中職畢業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取率(%) | —— | 80 | 預期性 | |
社會 服務 | 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人數(萬人次) | 12(中職) | 15(中職) | 預期性 |
70(高職) | 80(高職) | |||
職業院校畢業生留瓊就業比例(%) | 81(中職) | 85(中職) | 約束性 | |
70(高職) | 75(高職) | |||
對外 開放 | 國(境)外機構在海南獨立辦學數量(所) | 0 | 3-5 | 預期性 |
“留學海南”職業院校國際學生數量(人) | 200 | 3000 | 預期性 | |
發展 支撐 | 生師比 | 27(中職) | 20(中職) | 約束性 |
22.8(高職) | 18(高職) | |||
生均儀器設備值(元) | 8800 | 9500 | 約束性 | |
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比(%) | 56 | 60 | 預期性 |
三、發展任務
(一)突出類型定位,完善海南自貿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1.夯實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
穩定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因地制宜、統籌推進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強化中等職業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生源儲備和實現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的重要形式。最佳化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布局與資源配置。補齊會展、網際網路、家政、護理、康養等領域的專業設定短板,加快對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會計等傳統專業的轉型升級,在最佳化存量的基礎上新建中等職業學校2所以上,提升中等職業教育對旅遊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的有效支撐。提高中職教育辦學資源配置效率,到2025年全省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率100%。繼續實施“職業國中班”與“雨露計畫”項目。幫扶海南鄉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業困難學生完成義務教育,繼續實施幫扶建檔立卡脫貧戶及監測對象“兩後生”接受職業教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試點在中等職業學校招收特教班。
2.強化職業專科教育的主體地位
穩步擴大職業專科教育規模。新建職業專科院校4-5所所,擴大“3+2”等中高職貫通培養項目招生規模,在部分高水平中職專業開展五年制人才培養試點。加大高職院校對“四輔”“兩委”等多元化生源的職業教育承載能力,成為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增強對主導產業的支撐力度。做精做強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3+1”主導產業領域的對接專業,大幅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資格或技術等級的高級證書獲取率,成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供給的主陣地。發揮深化職教改革創新的主體作用。積極推動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類型融通、跨界協同、開放辦學、高位嫁接等方面的探索與創新,成為海南現代職業教育體制機制、辦學模式、育人方式等全方位改革創新的主戰場。
3.探索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擴大職業本科教育規模。支持“雙高”計畫職業院校舉辦本科職業教育大學,符合條件的高職院校試點舉辦職業教育本科專業。職業本科專業40個,實現職業本科招生規模不低於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探索研究生層次職業教育形式。 試點1-2個套用型高校舉辦職業教育特徵的研究生教育項目,支持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深度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培養環節。試點與國(境)外套用型大學“高位嫁接”。
4.完善“職教高考”制度
保持分類考試主渠道。落實分類考試作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不限制高職院校招收中職學校畢業生的比例,適度擴大高職專科畢業生升入職業本科大學或者套用型本科高校的比例。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方式。按照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特殊群體(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的生源差異性,完善“文化素質”與“職業技能”考試內容、方式與標準,職業技能考試成績占比原則上不低於50%。加強省級統籌管理。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省級人民政府為主統籌管理力度,健全多級監督管理體系。
5.健全職業教育縱向貫通與橫向融通機制
深入推進職業教育縱向貫通。遵循職業技能習得規律,暢通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成長通道,一體化設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各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定、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方案相銜接。促進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加強各學段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滲透融通,健全各類教育之間認證轉換機制。在中國小階段實施職業啟蒙教育,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支持高中階段教育開展不同類型、特色鮮明的職普融通,探索發展以專項技能培養為主的特色綜合高中。
(1)新建職業院校項目。按照職業教育布局追隨產業布局的基本原則,重點新建:海南省酒店管理學校、海南省信息技術學校等中等職業學校,4-5所職業專科院校,1-2所職業專科院校升格職業本科學校。新建高職院校和新設專業要精準對接“海澄文定”“大三亞”經濟圈以及重點產業園區的發展需要。 (2)實施一體化培養項目。培育優質中等職業、職業專科、職業本科一體化專業10個,一體化示範課程20門,一體化優秀教材20種,形成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一體化培養的“海南經驗”。 (3)推動職普融通項目。確立4-6對試點結對職業院校,推動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職業高校和普通高校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資源共享、師資共用。推動職業教育資源面向普通教育開放,建設省級職業體驗中心10個,建設省級優秀職業體驗課程50門。 |
(二)堅持德技並修,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6.全力推進“三全育人”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綱要》,落實“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建設工程”。增強“三全育人”效應。遴選省級“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職業院校,以改革示範增強育人成效。充分利用本土紅色教育資源,鼓勵校地、校企共建德育實踐基地。推動職業院校積極吸納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培植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紅色基因。
7.全面強化職業教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
推進思政課程改革。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開齊開足開好必修課程。建設體現職業教育特徵的思政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加強思政隊伍建設。按照標準配足配強職業院校專職思政課教師。做好職業院校思政課程教師教學能力比賽。推動職業院校聘請社會各行各業技術能手、勞動模範、大國工匠、道德楷模參與思政教育教學活動。全面實施課程思政。推動職業院校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各類課程教學活動。開展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訓,提升課程思政效果。遴選一批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教學名師與教學創新團隊。
8.全面加強勞動教育和職業素養培育
加強勞動教育。制訂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標準,編寫勞動教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以生產生活、職業體驗、專業實踐等形式,推動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實習實訓、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建設一批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強化職業素質養成。突出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對培育核心職業素養的要求,全學程開展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推動職業院校營造濃郁鮮明的海南特色職業教育文化氛圍,評選一批省級職業教育文化特色校。
(4)打造職業院校思政培優項目。培育名班主任工作室40個,名輔導員工作室20個;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團隊10支;培訓思政管理骨幹人員與思政專任教師200名。 (5)建設“三全育人”示範項目。培育省級“三全育人”典型學校10所;遴選思政教師研修基地5個;編寫思政教育特色案例10個,課程思政示範案例20個。 |
(三)深化產教融合,助推海南“3+1”重點產業發展
9.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
健全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協同機制。推動建設政府、行業、企業與職業教育機構共享的產教供需信息服務平台,推動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改革。圍繞海南“3+1”重點產業需要,統籌規劃全省職業院校設定與專業布局結構調整,形成與“南北兩極帶動、東西兩翼加快發展、中部山區生態保育”產業發展格局相協調的職業教育結構布局;在“海澄文定”與“大三亞”經濟圈地區以及重點產業園區,按照“大共享、國小院”思路建成與園區產業結構相匹配的職業教育園區,發揮職業教育資源聚集效應,推動職業教育鏈與人才鏈同產業鏈、創新鏈的對接。推進傳統專業轉型與升級。立足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加快傳統旅遊大類專業向休閒度假、免稅等向國際標準化對接;圍繞現代物流、醫療康養、現代金融、商務服務、教育文化體育產業發展需要,改革現代服務業專業體系,提升專業覆蓋率與數位化水平;加大熱帶特色高效專業建設力度,提高專業智慧型化水平。在守住生態環境底線基礎上,加快海南高新技術產業人才培養的布局。按照適度超前、培養緊缺的原則,圍繞海南先進制造業“3+3+3”產業發展(即數字經濟、石油化工新材料、現代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南繁育種、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未來產業,以及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高端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加快布局專科及以上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及專業,為產業發展儲備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撐。
10.加快產教融合平台建設
共建產業學院。推動職業院校協同政府、行業組織、科研機構在重點產業園區或龍頭企業建立特色產業學院、實訓培訓基地,支持企業在職業院校設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鼓勵校企共建共管產業學院、企業學院。組建產教聯盟。支持職業院校與龍頭企業、科研機構、行業組織、產業園區、科教園區等形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實體化運行、覆蓋全產業鏈、輻射區域產業發展的產教聯盟或職業教育集團。共建技術創新平台。鼓勵職業院校將企業一線實際需求納入教改科研或產學研計畫,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共性問題開展協同創新,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推動“產教融合型”企業認定。開展產教融合效能評價,對成效突出的企業認定為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按規定落實相關稅費政策,協調有關部門在技術改造補助、技術中心和研究中心認定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
11.推進校企協同育人
深化校企教學合作。推動職業院校主動吸納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專業規劃、課程設定、教材開發、教學實施,落實專業與行業產業對接、課程與職業能力標準對接、教學與生產過程對接,達到專業共建、教材共編、標準共用、教學共育、基地共享、師資共培。擴大學徒制培養規模。鼓勵企業按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推動職業院校在技能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現代學徒制培養比例不低於10%。
(6)創建產教聯盟(集團)項目。支持建設“1+N+1+1”(1所職業高校、N所中等職業學校、1個重點產業、1個產業園區或一個龍頭企業)產教聯盟5-8個,建設實體化運行的示範性職教集團10個。 (7)建設特色產業學院項目。推動校、政、園、企合作建設省級特色產業學院10個。 (8)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項目。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生產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20個。 |
(四)打造雙高雙優,引領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12.強化職業教育標準引領
健全專業教學標準。全面落實國家專業教學標準,推動職業院校參與國家標準體系開發,鼓勵開發補充一批適應海南產業需求的區域專業教學標準。組織評價職業院校對標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強化人才培養方案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落實人才培養方案黨政領導負責制度與公開制度。強化核心技能標準。根據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或行業企業技能證書標準,推進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開發或更新一批核心課程標準,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典型生產案例及時納入教學內容,提升核心技能教學含金量。落實實訓教學標準化建設。根據職業院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對標建設一批、升級改造一批、校企聯合開發一批優質實訓教學基地,提升技能教學保障水平。
13.打造“雙高”“雙優”院校
推進高職學校“雙高”計畫。按照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要求,實施省級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支持省內職業院校與省外“雙高”計畫建設院校合作交流,每年互派一定數量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和管理幹部掛職交流。實施中職學校“雙優”計畫。遴選一批省級優秀中職學校和優質專業群,培育一批國家級中職教育“雙優”計畫學校。建設一批學歷教育與專項技能培訓為一體的示範性中職學校。
14.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推進“崗課賽證”融通。加大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實施力度,擴大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業覆蓋率。充分利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與世界職業技能大賽等平台,將比賽項目引入培養方案、比賽內容引入課程、賽項評價標準引入教學評價。加強實踐性教學。嚴格落實實踐性教學不低於總學時數50%,推行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方式,強化實習實訓考核評價。加強實訓基地運行管理,增強基地開放性,提高基地在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中的支撐作用。強化教材建設管理。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用好國家統編教材。強化職業教育教材的規劃編寫、審核選用、使用更新、評價監管機制。圍繞省域產業發展與職業院校需求,定期發布省級教材規劃,鼓勵補充編寫體現地方特色教材、行業適用教材、校本專業教材。完善省級抽查機制,抽查比例不低於50%。加強教學研究。建立健全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加強對專業教學的指導與示範作用,開展專業教學研究與評比,推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增強教學反思與教學問題解決能力。依託省內外職業教育研究機構,發揮教育科研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支撐作用。
(9)實施高職學校“雙高”計畫與中職學校“雙優”計畫項目。建設5所高水平職業高校和15個以上高水平專業群;建設10所左右優秀中等職業學校和50個左右優質專業群。 (10)實施“五個一批”項目。遴選一批優秀人才培養方案,一批優質課程標準,一批精品線上開放課程,一批優秀教材,一批高質量教研課題。 |
(五)強化雙師建設,鍛造德技雙馨的職教師資
15.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堅持“四個相統一”,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踐行“兩個維護”,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育人能力。嚴格師德考核評價。出台師德專業素養標準及核心指標體系,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定期註冊、業績考核、職稱評聘、評優獎勵的首要要求,強化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考察,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開展師德師風評比活動。實施全省職業院校師德師風建設計畫。推動職業院校開展“三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三全育人”等優秀教育工作者評選活動。
16.最佳化雙師型師資隊伍
最佳化職教師資結構。加快職業院校構建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職業院校提高教師學歷學位層次與專業技術職務等級,職業高校專任教師中研究生學位比例不低於40%,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占專任教師比例不低於25%。提高企業背景師資比例。逐步落實職業院校公開招聘專業教師重點面向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人員的政策。企業兼職教師比例不低於20%。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相互兼職,推動企業兼職教師按要求考取教師資格證。
17.培育職教師資“領頭雁”
培育職教名家名師。充分發揮省級及以上各類人才項目引導與評價作用,培育和選拔職業院校“教壇新秀”“教學能手”“省級骨幹”“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推選申報國家“萬人計畫”優秀人才等,打造一批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暢通職業院校教師引進綠色通道,聘請國(境)外優秀師資,培育和引進一批行業、院校“雙影響力”帶頭人。打造“三名一能”工作室。重點面向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3+1”主導產業,遴選一批名家、名匠、名師、能手,建設一批設備先進、產學研訓一體化的“三名一能”工作室,打造服務自貿港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平台。
18.完善職教師資發展機制
健全教師發展制度。建立教師教學述評制度,述評情況納入教師業績考核要求。督促學校制度化落實高級職稱、名師名家名匠等承擔課程最低課時要求。健全與完善海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制度,名額分配向教學一線人員傾斜。最佳化職業教育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完善分類評價標準,加大職業院校教師職稱評審自主權與公開力度。完善中職學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管理辦法,推動高職院校教師職務聘任制度改革。搭建教師職業發展平台。推進套用型本科高校或高水平高職學校等開辦職業技術師範教育,落實國家中等、高等職教師資專業標準。發揮行業作用,推進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教師企業實踐基地。推動職業院校健全教師發展中心,做好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將教師培訓學分納入考核範圍。實施能力提升項目。健全各級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機制,以賽促建,激發教師隊伍活力。組織開展職業院校校長(書記)輪訓,落實專業教師海外培訓計畫和“雙師”素質提升計畫。落實現代產業導師特聘崗位計畫。
(11)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基地項目。建設省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5個、省級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基地20個。 (12)職業院校師資“青藍”培育項目。培育和選拔職業院校“教壇新秀”“教學能手”“省級骨幹”“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等;培育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0個;打造一批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
(六)強化育訓並舉,興瓊富島建設技能海南
19.加大社會服務基礎建設
落實育訓並舉法定職責。引導職業院校樹立“大職業教育觀”,推動職業院校完善育訓並舉的辦學機制,加快實施育訓並舉的能力建設。健全社會服務激勵機制。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的政策整合,協同推進全省技能提升與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激勵政策,支持職業院校落實社會服務績效獎勵。職業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職業學校教師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總量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將職業培訓業績納入院校辦學和教師績效考核體系。提升社會服務基礎能力。支持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建設培訓中心、繼續教育基地等,培養適應學校與企業需要、專業教學與職業培訓能力兼具的職業培訓師,力爭60%以上專業課教師能夠承擔職業培訓任務。增加職業培訓項目供給。重點面向家政、養老、護工、托幼、電商、建築、航海等行業領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緩解短期內產業發展、服務升級緊缺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壓力。實現職業院校年培訓人次與在校生規模大體相當。
20.增強鄉村振興服務能力
加大涉農院校與專業建設力度。全力推動職業院校開展鄉村振興人才培養計畫,重點建設一批承擔鄉村振興任務項目的骨幹院校和專業。新增涉農高職院校和專業,鼓勵職業院校設立鄉村振興學院,加快發展面向全省鄉村振興的網路教育和技能培訓,加大對農業農村農民急需的職業教育供給。最佳化“雙學歷雙輪訓”教育。鼓勵職業院校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新生代農民工等現代鄉村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項目。推動承接“兩委”人才培養或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等項目的職業院校,加強人才培養和課程開發的針對性、適用性、實用性改革創新。支持職業院校開發鄉村產業振興項目。鼓勵職業院校建設涉農產教融合基地,深度參與縣域特色產業開發,參與農林牧漁技術推廣套用、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研學旅行等產業振興項目。支持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參與“萬企興萬村”計畫。
21.完善終身學習服務體系
推動建立海南資歷框架。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繼續教育、社區教育融通發展,建立“學分銀行”,探索學歷學位證書、技能等級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等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辦法,完善學習者個人學習檔案和套用機制。推動海南省終身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大資源開發與共享。鼓勵職業院校加大優質職業技能培訓與公民素養類等課程資源開發力度,創新“網際網路+”套用模式,擴大優質資源開放與共享力度。開展“面向人人”教育服務。推動職業院校拓展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渠道與方式,面向在職員工、現役軍人、退役軍人、進城務工人員、轉崗人員、城鎮化進程中的新市民、城鄉待業人員、殘疾人、農村勞動力等社會群體,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與繼續教育,學習結果納入個人學習檔案。
(13)開展繼續教育與培訓項目。遴選示範性繼續教育(社會培訓)基地10個、繼續教育(社會培訓)精品線上開放課程50門。 (14)開發服務鄉村振興項目。遴選示範性職業院校鄉村振興學院5所,遴選服務鄉村振興典型培訓項目10個。 |
(七)擴大開放辦學,促進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
22.擴大職業教育對外開放
推進境外職業院校來瓊辦學。引進境外高水平職業院校在海南獨立辦學或合作辦學,探索境外品牌企業在海南獨資舉辦高水平職業院校;探索國內學生境內關外的“留學”教育形式,探索完善該類院校管理機制。打造“留學海南”職業教育品牌。發揮海南自貿港區域和產業優勢,支持職業院校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開展學歷教育、課程學習、實習實訓等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探索職業院校與品牌企業聯合開展留學生“帶薪實習”試點項目。舉辦中外學生語言和文化交流項目,培養更多對華對瓊友好的國際青年群體。面向外籍人員和海外華僑華人開展高端家政、旅遊管理等職業培訓服務項目。培育一批成效顯著的“留學海南”職業院校和品牌實習企業。鼓勵本土職業院校走出去。支持省內職業院校高質量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配合中資企業“走出去”,到“一帶一路”國家設立辦學機構或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支持職業院校鼓勵職業院校參加“一帶一路”國際教育聯盟,積極參與國家級教育人文交流基地、“一帶一路”教育博物館、國際漢語推廣基地等建設。
23.搭建國際職業教育合作交流平台
對接國際或區域性職業教育組織與聯盟。積極開展國際職業教育領域學術研討、學生交流、教師專業發展等活動,創設良好的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氛圍。開拓國際區域技術技能人才供需市場。立足東南亞人力資源市場,推進區域內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與培訓的協同發展,在國際旅遊、家政服務、健康護理、熱帶農業等領域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與職業認證,推進區域國際通用證書體系建設。建立海南國際職業技術技能人才發展聯盟。通過整合政府、行業、涉外企業或外資企業、職業院校等資源,形成國際職業技術技能人才發展聯盟,深度挖掘國際職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與能力標準,開展校企合作,精準開發國際合作項目,提升國際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品質。打造職業教育園區海南樣板。充分利用海南教育發展政策優勢,按照“高位嫁接”思路,有序推進職業教育園區建設。在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模式的探索,國際通用職業技能標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引入與開發,以及國際合作模式探索與創新等領域起到示範引領作用,提升海南職業教育話語權與國際影響力。
24.發展職業教育服務貿易與消費
培育教育服務市場主體。利用國際大型教育企業、網際網路教育企業等落戶海南契機,探索發展職業教育服務貿易與消費市場,培育一批職業教育服務供應商。構建區域協作發展格局。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引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港澳台地區等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和先進的職業教育標準。加大跨界教育服務供給。探索職業教育服務與海南旅遊、文化、會展、研學旅行等多領域的跨界融合,鼓勵職業院校、教育企業開展跨領域合作,共同打造“海南印記”的“職業教育+”產品組合或產業集群的職業教育服務品牌。
(15)職業教育園區項目。按照高位嫁接辦學思路,引進國(境)內外高層次、高水平、品牌化的職業院校或套用技術大學、教育公司來瓊辦學,由政府主導,吸納社會資金,圍繞省內重點產業園區或城際合作經濟帶,建設產權清晰、設施共享、物業先進、管理高效、師資全球招聘、專業精特優強、立足自貿港、輻射境內外的職業教育園區。 (16)職業院校學生英語水平提升項目。通過組織開展省級職業院校英語口語大賽、英語教學比賽等,多方式、多舉措提高職業院校學生英語交際表達能力。 |
(八)發展智慧教育,推進“智慧海南”的職教數位化
25.最佳化職業教育數位化環境
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全面提升職業院校網路接入頻寬、網路運行質量及網路維護水平,為“網際網路+教育”的全面實現,提供基礎設施保障。加強職業院校數位化基礎建設。推進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信息化套用示範校培育工程。以《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範》為指導,推動全省職業院校數位化建設,加快改造教學空間,推進示範性智慧教室與智慧實訓室建設,建立基於工作場景的理實一體虛擬教學場景,到2025年,職業院校全部建成5G智慧校園。推動融合校園文化、融通校內外資源、支撐正式與非正式學習的新型教學空間建設。推進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發展,打造直觀生動的新課堂,支撐便捷周到的教育服務與透明高效的校務管理。
26.加快課程與教學數位化升級
推進線上課程建設。培育建成一批輻射力強、影響力大的職業教育線上精品課程,加大慕課、微課、虛擬現實等課程的建設與套用範圍,對接海南省教育資源服務公共平台,實現課程資源高度共享。支持職業院校購買使用符合條件的社會化、市場化優質線上課程資源,探索將其納入日常教學體系。打造智慧教學平台。根據生源多樣、需求多元特徵,建立智慧教學服務體系,通過創新教學場景,探索線上智慧型化學習,再造學習流程,實施學情分析、學習干預,多維度綜合性智慧型評價,探索“一生一案”個性化培養實踐。開展學習過程數位化評價。創新評價工具,開展無感式、伴隨式數據採集,加強學生過程性評價,支持實現全過程縱向評價、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探索基於計算機輔助測試的考試與評價機制,充分運用電子檔案袋、學習分析技術、數字畫像、基於大數據的課堂觀察,提高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的及時性與科學性。
27.提升職業教育管理數位化
健全數位化管理體系。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狀態數據採集機制,構建業務套用、數據存儲、匯總統計、考核評價於一體的職業院校綜合管理系統,提升數據服務決策與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加強全員數字素養與技能培養。樹立“信息技術+”的教學與管理思維,加強職業院校全員信息化培訓,提高教師、管理與服務人員信息化水平,提升學生自主利用優質網路資源學習能力。
(17)智慧校園項目。培育建設省級職教信息化標桿學校10所,省級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10個,示範性智慧實訓教室10個,建設省級職業教育精品線上開放課程200門。 |
(九)創新體制機制,健全自貿港現代職業教育制度體系
28.健全多元辦學格局
促進職業教育資源市場配置。鼓勵產業基礎深厚、運行體系完整、產品技術先進和用人需求量大的龍頭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依法舉辦職業院校或專業。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省級試點,支持職業院校建設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實訓或培訓基地等。健全社會資本參與職業教育辦學過程中的資產評估、產權流轉、權益分配、人事管理、舉辦者變更退出、獎勵補償等制度機制,增強社會資本進入職業教育領域的信心。制定《海南省推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依照教育法律法規落實民辦職業院校營利與非營利分類管理。
29.深化職業教育評價制度改革
改革學校辦學成效評價。將立德樹人成效、落實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加強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和依法治校、安全穩定等,作為評價學校及其黨政領導班子的首要內容。對照落實教育部職業院校辦學指標,建立職業院校辦學質量督導評估制度,重點評價職業院校德技並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訓結合、學生獲取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畢業生就業質量、“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等情況。分類開展公辦院校、民辦院校、混合所有制院校、國際化職業院校評價。強化職業院校社會貢獻度評價。推進建立職業教育第三方評價。健全獨立於政府及職業院校之外,包括行業企業在內的第三方組織或機構開展職業教育評價的方式。推進職業教育“管辦評”分離以及職業教育治理模式改革。促進社會用人評價改革。教育行政部門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聯合,加大對人崗相適的用人導向宣傳,指導用人單位科學合理確定崗位職責,堅持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建立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明確職業學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企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聘、職務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學校畢業生同等對待。
30.推進職業教育治理現代化
構建政府、學校、企業、社會多方協同的治理結構。推進海南職業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制訂深化“放管服”改革清單,向學校、企業、社會讓渡更多權利。擴大職業院校在進人用人、職稱評審、薪酬分配和經費使用等方面管理權與審批權。擴大企業在職業院校專業設定、課程建設、教師發展、實踐教學等方面的話語權和參與權。擴大政府和社會對校企合作辦學、協同育人的監管權與監督權。推動學校內部治理變革。推動職業院校建立以辦學章程為核心的現代職業院校法人治理體系,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推動職業院校信息公開,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健全各利益方有序參與的法人治理機制。加強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利用海南自貿港優勢,引進一批職業教育研究、評估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或柔性人才。發布海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研究課題年度指南,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問題進行課題研究。支持普通高校、職業院校設立和加快職業教育研究機構建設,引進培養職業教育研究優秀人才。
四、實施保障
(一)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
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及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把推動海南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重大問題並出台相應政策。將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納入對省級部門和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加強和改善黨對職業院校的領導,選好配強職業院校領導班子。加強職業院校黨建工作,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依法治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責任制。
(二)建立海南省職業教育統籌協調機制
建立職業教育協調機制,定期研究協商海南省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熱點、焦點問題,促成職業教育跨界發展合力,暢通海南省職業教育發展中跨部門行業的統籌機制,增強教育、發改、財政、人社以及各行業主管部門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協同能力,把政策資源集中到全省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與重點任務上來。
(三)最佳化職業教育資源投入供給機制
構建適應海南自貿港發展和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投入機制,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逐步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相適應的職業教育財政投入制度,進一步完善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合理確定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職業教育經費的機制。調動行業、企業、社會各方的積極性,拓寬經費投入多元渠道,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金融、財政、稅收、土地、信用等各項支持激勵政策,匯聚更多社會資源注入職業教育發展。建立並完善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服務等社會公共服務績效激勵機制。
(四)營造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氛圍
運用各種手段和載體加強宣傳,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廣泛深入宣傳職業教育類型特徵及辦好職業教育的重大意義、技術技能人才優秀典型,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發展觀。打造一批職業教育宣傳品牌,辦好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教育活動周,深入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進校園”等活動,講好身邊的職教故事,提升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五)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鼓勵職業教育領域制度創新,發揮海南省職業教育協調機製作用,完善重大問題的糾錯機制,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加強對職業教育政策法規、職業教育對外開放和職業教育服務貿易、市場化改革等領域的專項研究和風險研判。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構建風險防控體系,提高解決爭端和維護職業院校及其師生權益的能力,維護教育主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