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山東(莊媛媛、李婷導演的一部二十集海洋人文紀錄短視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上山東》是莊媛媛、李婷導演的一部二十集海洋人文紀錄短視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上山東
  • 導演:莊媛媛、李婷
  • 集數:20 集
播出信息,分集劇情,職員表,

播出信息

2024年2月26日訊息,二十集海洋人文紀錄短視頻《海上山東》第3集《燈火年年》重磅推出。
2024年5月21日訊息,20集海洋人文類短視頻《海上山東》第9集《海岸綠茶》重磅推出。

分集劇情

第三集《燈火年年》
傳承漁家文化,留住鄉愁記憶。正月十五前後,漁村家家戶戶會準備好當地特色的魚燈籠,正月十五夜裡,孩子們會提著燈籠,唱著當地的童謠走街串巷。
濤雒魚燈籠傳承至今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最初的時候是漁民為照明而製作,後來在魚燈籠上繪製“花卉”圖案和吉祥寓意的字眼,承載著年年有餘、豐收吉祥的美好寓意。一盞魚燈籠,照亮的是兒時的記憶,拎起的是無盡的鄉情。燈籠紅紅火火,是漁家對新年新日子的期盼,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山東漫長的海岸線上星羅棋布著無數像成家廒頭村一樣的漁村,代代傳承的漁家傳統在歷史的海洋中大浪淘沙,匯聚成為如今山東地區特有的傳統漁文化。如今,優秀的漁家文化立足新時代,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點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又一盞“新魚燈”。
第五集《蚝品山東》
乳山市,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南端。這裡海岸線曲折漫長,潮流暢通、水清浪緩,河海交匯帶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是海上養殖的理想“牧場”。乳山牡蠣,便是萬頃碧波中誕生的佳品,也是乳山人辛勤奮鬥的見證。
時代在變,滋味從未改變。蘇軾在《食蚝》中贊道:“食之甚美,未始有也。”煎烤煮炸,鮮香滿溢齒間,在回味無窮的口感背後,是大海深藏在貝殼裡的記憶,更是一代代“牡蠣人”對生活的探索。一排排彩色浮漂下是積蓄能量慢慢生長的牡蠣,它們將在下一個收穫的季節載滿漁船,鮮香人間煙火,富足千家萬戶。
第七集《從市集到世界》
海州灣畔,因海而興。這裡是山東的“南大門”——日照市嵐山區。
得益於嵐山地區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優勢和交通集散優勢,造就了市場內乾海貨品種的多樣性。“買全國、賣全國”,是安東衛海貨城園區的鮮明特色。
安東衛海貨城園區從集市走向世界,起家之本便是山東海域裡豐富優質的海洋資源和山東漁家人淳樸誠信的經商之道。園區的每一次演變,都在印證著“好品山東”的金字招牌,也印證著山東探索依海而興,向海圖強,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航道。
第八集《“虹”火人生》
海虹又稱貽貝,素有“海中雞蛋”的美稱。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海域條件,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的海虹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全國最大的海虹養殖基地。
綿延的海岸線傳承著道道美味的秘訣,訴說著代代更迭的故事。海虹皮薄個小,因此聚群生長,方得生生不息,便如同一代又一代的齊魯漁家兒女同心協力向海求興的歷程。
日升日落,萬家燈火。小小一枚海虹,鍋氣升騰中是朝朝暮暮的煙火人間,車來人往中是新漁人蒸蒸日上的紅火人生。
第九集《海岸綠茶》
茶,源於中國,盛名世界。山東省日照市是我國著名的綠茶產地,被譽為中國北方綠茶之鄉,被世界茶學家公認為世界三大海岸綠茶城市之一。
發於叢薄的嫩葉,紮根海岸山丘沃土,雲霧滋養,冰雪淬鍊,成就了日照海岸綠茶的獨特品質。從採茶、攤晾、殺青,到揉捻、搓團、提毫、烘乾,從茶園到茶杯,以傳承之道鑄就品質,以茶匠之心成就了日照綠茶獨特品味。
茶海觀瀾,可窺南茶北引的歲月脈絡和三茶統籌發展的時代新篇。一葉成茗,青色入碧。泡一杯海岸綠茶,這山海、這冰雪、連同這人與歲月,便隨著縈繞的茶香和無窮的滋味,而歷久彌新。
第十一集《海上燈塔》
海洋之于山東,是生命,是文化,是無盡風光,也是人間煙火。15.96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456個海島點綴其間、3345公里海岸線,占全國六分之一。黃河奔涌自此入泱漭,便如同齊魯兒女向海圖強的歷程,波瀾壯闊,生生不息。
第十二集《滄海鹽田》
濰坊,北臨渤海,擁有158公里的海岸線。5000年前夙沙氏在這裡“煮海為鹽”,興華夏鹽法之先、掀開海洋開發序幕。時至今日,這裡已是全國最大的海鹽及鹽化工生產基地。
七月下旬,到了濰坊最炎熱的時節,對於羊口鹽場而言,卻是最佳的生產時間。攤曬製鹽,這種流傳近千年的中國海鹽傳統生產工藝,在羊口鹽場一直被傳承。納潮、制鹵、結晶、整灘、耙鹽。整個過程大大小小十幾道工序,全靠鹽工們的嫻熟技藝。與鹵為伴,以鹽為友。“羊鹽精神”從父輩一代代傳承六十餘載,用肩挑手推創造了這裡獨有的奇蹟。鹽田蓄海水,赤日凝晴沙。鹽工們頭頂烈日,將心力傾注在這一塊塊鹽田中。技藝傳承疊代,歲月凝結匠心。日升日落,潮湧潮消,自古老時光中走來的鹽工們,在方正規劃間,在來回推拉間,讓東方的風、海和太陽,芥子須彌般凝結成為貫穿千年、聯通萬戶、富家利國的山東海鹽。
海上山東(莊媛媛、李婷導演的一部二十集海洋人文紀錄短視頻)
滄海鹽田
第十三集《幸福海岸》
位於日照東北部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山海天,就是精彩的一篇。從靠海吃海,到修復海洋愛海護海,山海天展開了一場長達數十年的海岸生態保護接力賽。得益於幾代人的接續守護,張北灣成為山海天自然稟賦優越的最優解。為讓這一海域不僅美在生態海岸,也美在全域宜居宜游,全程治污、聯動淨灣等高效能生態修復,讓水更清灘更淨、魚鷗翔集……張北灣更靚了。走在環灣而建的陽光海岸綠道,它建時不動一棵黑松、不動一塊礁石、不動一片沙灘,映照著當地“加強海岸線生態保護修復、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初心,也昭示著城市綠色發展廣闊新路。以點串線,從線到面,這座城,用幾代人的定力堅守,讓黃金海岸成為了民眾美好生活的幸福海岸。
第十四集《海帶島》
大欽島鄉是山東省離大陸最遠的鄉鎮,每當夏日來臨,島上的漁民便忙碌起來。俯瞰海上,“田壟”蜿蜒,漁民們的舢板船穿梭其間,滿載著肥美的海帶,緩緩歸岸。這裡是中國重要的海帶養殖生產基地,出產的海帶碘、醇、膠等含量豐富,暢銷日本韓國等地,出口量占全國的7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海帶島”。
海上“造田”,海下“播種”,一排排浮漂下搖曳的海帶,成為了大欽島村民致富的“莊稼”。生態養殖讓人與海共同獲益,海里的“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攤開時是大海,聚攏起便是人間。歷經近七十載,大欽島的海帶不僅成為了千家萬戶餐桌上的家常菜,還成為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私房菜”,也成為了山東打造生態“藍色糧倉”的“招牌菜”,更成為了齊魯兒女守正創新、經略海洋的“特色菜”。
第十五集《鹽田蝦》
山東省,國內對蝦主產區,有著“中國對蝦看山東”一說。而在山東,濱州的對蝦產量占據全省的“大半壁江山”。人們平時吃到的山東大蝦,平均每兩隻就有一隻產自濱州。
濱州位於渤海灣南部,灘涂資源和無垠的原生態天然日曬鹽場資源廣闊。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鹽田蝦生產基地,眼下正是鹽田蝦收穫的時節,養殖人員在一望無際的天然鹽田中穿梭,一籠籠的鹽田蝦被運輸到岸上。
經陳錨改良培育的鹽田蝦,成為了當地鹽田蝦養殖的主要品種,帶動濱州沿海無數養殖戶開啟了致富的藍色之路。濱州鹽田蝦逐漸成為“好品山東”的經典品牌,濱州市也因此獲得了“中國生態鹽田蝦之鄉”的美譽。
獨特的漁鹽環境造就出極致的味覺享受,鹽田蝦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新寵”。海洋人才的不斷湧現,是“藍色增長”的希望所在。古老的鹽田成為山東新時代漁業養殖發展的生動背景,而這“人放天養”的鹽田蝦,也隨著山東海洋經濟發展的浪潮,從鹽田,躍入下一片海洋。
第十六集《海上豐收》
2024年9月1日,漁港上人聲鼎沸,山東沿海蟄伏了三個月的漁船蓄勢待發。海洋以更加豐饒的姿態,回報人類的呵護與尊重。無數的碼頭成為這個季節的起點,漁民們滿懷期待,獨屬於他們的“秋收”開始了。
海洋一直都是人類獲取優質蛋白的重要源頭,隨著生產力變革,人類加快了征服海洋的步伐,隨著各類海上作業技術的更新,過度捕撈導致海洋資源日漸匱乏。
華夏自古以來便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夏《逸周書》記載“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春秋時《管子·八觀》有文:“江海雖廣,池澤雖博,魚鱉雖多,罔罟必有正。”在相應的時間裡對河海進行適當的休養,並以政策規範,說明古人對海洋環境早已有了最樸素的保護意識。這些傳統的習俗保留至今,已成為漁民與大海和諧相處的古老印記。如今,山東省為恢復漁業資源,不僅設定了休漁期,還在休漁期間開展大規模增殖放流活動。休養生息過後的海洋,將與人類開啟新的重逢。
無數艘漁船開足馬力,滿載著無數食客舌尖上的期待和無數個家庭下半年的豐裕駛向大海。一張張撒下去的網,在海洋中鋪展開,拉起的是保障農產品供給的海貨,收穫的是新時代漁民的幸福生活,滿艙的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靠岸的是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
第十八集《海上山東》
海洋之于山東,是生命,是文化,是無盡風光,也是人間煙火。15.96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456個海島點綴其間、3345公里海岸線,占全國六分之一。黃河奔涌自此入泱漭,便如同齊魯兒女向海圖強的歷程,波瀾壯闊,生生不息。
逐時代浪頭,看海上山東。20集海洋人文類短視頻《海上山東》第18集《海上看青島》重磅推出。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黃海之濱,海洋旅遊資源豐富,882.92公里海岸線串聯起“紅瓦綠樹 碧海藍天”的自然畫卷。如今,一個觀青島的獨特視角正在火速出圈。
青島旅遊集團充分挖掘海洋資源,煥活遊客海洋旅遊新體驗,以海上視角展示城市風貌。精心打造“海上觀青島”海上旅遊品牌,已累計推出環遊浮山灣、魅力三灣·百年青島精品航線、橘子海專線、夜遊浮山灣潮齊音樂會專場、青島輪渡·環遊膠州灣等12條精品航線。
一艘艘遊船,一條條航線,串聯起青島海上的觀光網,也織成了青島海上的經濟網。海上觀青島,觀的是青島向海而興的繁華時尚,觀的是青島勢如海洋的奮勇前進。更是濱海城市藍色文旅經濟的新航線。遊船離岸,風光滿眼,青島海上旅遊的發展不再是靜候風起,更是向風前行。
第二十集《黃河入海流》
黃河,從青藏高原一路縱橫5464公里,最終從齊魯大地奔湧入海。黃河以天然大手筆,創造出無數自然勝景。時下的黃河入海口,一撥又一撥的候鳥紛至沓來。蘆花飄搖,群鳥歸來,大河之上,萬物共生。
長河落日,紅毯染秋,年復一年,滄海變桑田。黃河以雄渾壯闊之勢匯入大海,河水奔騰著的,是磅礴的力量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一往無前的勁頭,便如山東人向海圖強的弄潮風姿。從陸地到海洋,生生不息的黃河,不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齊魯兒女挺進深藍,從陸上山東向東而去。海上山東,正是東方潮起時。

職員表

出品人導演攝影
蘇旬莊媛媛、李婷王旭東 付三義 時奎龍 林坤  梁鎮韜 牟怡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