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橋架設,開設浮橋渡場的中心環節。內容包括標定橋軸線和投錨線,器材泛水,架設河中部分和構築棧橋、橋礎,進行縱橫向固定,校正橋軸線等浮橋架設方法。按河中部分引入橋軸線的方式分為門橋架設法(將橋節門橋逐個引入橋軸線進行連線)、旋轉架設法(將整個河中部分在我岸連線好,或分成兩段分別在兩岸連線好,然後旋轉引入橋軸線,進行連線)和單舟架設法(將固定有相應構件的橋腳舟逐個引入橋軸線進行連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浮橋架設
- 釋義:開設浮橋渡場的中心環節
浮橋架設,開設浮橋渡場的中心環節。內容包括標定橋軸線和投錨線,器材泛水,架設河中部分和構築棧橋、橋礎,進行縱橫向固定,校正橋軸線等浮橋架設方法。按河中部分引入橋軸線的方式分為門橋架設法(將橋節門橋逐個引入橋軸線進行連線)、旋轉架設法(將整個河中部分在我岸連線好,或分成兩段分別在兩岸連線好,然後旋轉引入橋軸線,進行連線)和單舟架設法(將固定有相應構件的橋腳舟逐個引入橋軸線進行連線)。
浮橋架設,開設浮橋渡場的中心環節。內容包括標定橋軸線和投錨線,器材泛水,架設河中部分和構築棧橋、橋礎,進行縱橫向固定,校正橋軸線等浮橋架設方法。按河中部分引入橋軸線的方式分為門橋架設法(將橋節門橋逐個引入橋軸線進行連線)...
浮橋,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橋墩,浮在水面的橋樑。軍隊採用制式器材拼組的軍用浮橋,則稱舟橋。浮橋的歷史記載以中國為早。 記載:“親迎於渭,造舟為梁”,記載周文王姬昌於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橋。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公孫述在今湖北宜都、宜昌間架設長江浮橋。西晉武帝泰始十年(274年),杜預在...
是中國第一座浮橋。潮州浮橋,浮橋古時稱為舟梁。它用船舟來代替橋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橋”之稱,屬於臨時性橋樑。由於浮橋架設簡便,成橋迅速,在軍事上常被套用,因此又稱“戰橋”。基本介紹 浮橋的結構形式有兩種:①傳統形式。在船或浮箱上架梁,樑上鋪橋面。②舟、梁結合形式。舟(箱)體、...
《浮箱+縱橫鋼樑體系人行浮橋施工工法》是湖南省西湖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的建築類施工工法;完成人是李新宇、周天楚、彭瑞華、吳宇佼、曾錦亮。該工法適用於各種人行橋樑、景觀平台項目。《浮箱+縱橫鋼樑體系人行浮橋施工工法》主要特點是:定位樁定位;一次成型隔倉浮箱;縱梁間鉸接連線;轉換連線板;浮橋主要結構採用...
採石長江浮橋是位於安徽馬鞍山境內的橋樑,宋滅南唐之戰中,於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長江上架設的浮橋。採石長江浮橋,宋滅南唐之戰中,於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西南)長江上架設的浮橋。江南人樊若水,在采石磯長江上乘小船經過往返幾十次測量,精確地計算了當地長江的寬度和深度後,向宋獻策在採石架設浮橋以取南唐...
第九條 建設單位應在浮橋開工前將浮橋施工方案報送當地黃河河道主管機關,經批准後方可施工。施工完畢後必須經河道主管機關驗收合格後方可啟用。第十條 浮橋在施工運用期間,建設單位應加強管理,嚴禁破壞河道水利工程及其附屬設施,不得動用防汛料物。 第十一條 黃河河道主管機關對浮橋架設和拆除實施監督管理。第十二...
2001年初,開始走訪原浮橋兩岸的老住戶、原浮橋管理人員及老船工,了解老浮的歷史變遷、修造及管理情況。經調查走訪與查看有關浮橋的歷史資料後,結合龍鳳岩景區建設的現狀,力求新浮橋能取老浮橋之所長、補原浮橋之所短,拿出修復浮橋及兩岸配套景區的設計。新浮橋長100米,寬2.5米,由14艘船連線而成,西端架設...
架設浮橋時,橋腳舟緊密排列成形似帶狀的浮體(見圖)。結合成漕渡門橋時,通常自帶跳板,不需構築碼頭。這種器材與橋腳舟分置式的舟橋器材相比,零部件少,作業簡便,架設和撤收快,所需作業人員和運載車輛少。自行舟橋器材的特點是將舟、上部結構、水上推進裝置和陸上運載工具結合為一體,水陸均能自行,機動性能...
按架設浮橋的器材分為制式舟橋器材和民舟器材。按其載重量區分,又分為輕型的(載重25噸以下)、重型的(載重40~80噸)和特種的。按橋腳舟的配置形式又分為橋腳舟分置式的和帶式的。按其是否具有水陸自行能力又分為非自行與自行兩種。後者是將舟體和橋面結構合為一體,且具有水陸行駛能力的一種專用的兩棲車輛,...
第五條 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浮橋渡運企業的經營審批及運營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其所屬的水路交通管理機構履行具體的管理職責。黃河河道主管機關負責對黃(沁)河幹流上的浮橋建設方案進行審批,對浮橋架設和拆除實施監督管理,對浮橋建設項目實施驗收。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黃(沁)河幹流以外其他河道幹流上的浮橋建設方案進行...
蒲津浮橋原架設於本縣蒲津關黃河兩岸,即宋、元、明時期的大慶關(俗稱老大慶關),距本縣縣城東偏北30.4公里。唐開元十九年(732),在蒲津兩岸各造四頭鐵牛,牛旁各立一鐵人,下鑄鐵山,尾施鐵軸,以系浮橋。從此,浮橋便成了兩岸交通要道。鐵牛、鐵人給兩岸歷代人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今范家鄉地區,民國...
蒲津浮橋原架設於大荔縣蒲津關黃河兩岸,即宋、元、明時期的大慶關(俗稱老大慶關),距大荔縣縣城東偏北30.4公里。唐開元十九年(732),在蒲津兩岸各造四頭鐵牛,牛旁各立一鐵人,下鑄鐵山,尾施鐵軸,以系浮橋。從此,浮橋便成了兩岸交通要道。鐵牛、鐵人給兩岸歷代人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今范家鄉地區,...
元朝初期,開始出現擔負工程保障任務的專業部隊,軍隊中編有“匠軍”,專事裝填火炮彈藥和架橋、修路,其總管職稱為“炮水手元帥”,後又建立專管浮橋架設和漕渡的“船橋水手軍”,在進攻瀘州時曾在長江上游支流架設浮橋20餘座。太平天國的軍隊中,曾編有土營和水營,土營由道州、郴州等地的礦工組成,專門負責“...
賀街浮橋魁星樓坐落在賀街浮橋河東碼頭上,是一座三層六角行樓閣式魁星樓。此樓建於清乾隆高宗五年(1716)年。建築雄偉壯觀,紅牆黃,是凝聚了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頂上第三層蓋黃色琉璃瓦六個撬角攢尖,塔形尖瓦頂用大陶瓷葫蘆歸總。浮橋用24隻浮艇架設,上鋪木板,橋面兩側用大鐵鏈扣住兩邊碼頭石鎖,...
浮橋古時稱為舟梁。它用船舟來代替橋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橋”之稱,屬於臨時性橋樑。由於浮橋架設簡便,成橋迅速,在軍事上常被套用,因此又稱“戰橋”。工作原理 浮航,指用船代替橋墩,浮在水面的橋樑。軍隊採用制式器材拼組的軍用浮航,則稱舟橋。浮航的歷史記載以中國為早。 記載:“親迎...
中國歷代戰爭中架設的著名軍用橋樑有:春秋時期,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伐隨時在今湖北隨縣附近的瀅水上架設的橋樑;戰國時期,公元前257年,秦國在兼併韓、魏等國的戰爭中,在蒲坂(今山西永濟縣西)附近的黃河上架設的蒲津浮橋;宋開寶七年(974)宋滅南唐之戰中在今安徽當塗縣采石磯的長江上架設的浮橋;1852年12...
萬壽橋舊為浮橋,始建於宋元祐八年(1093年),由當時的知州王祖道在萬壽寺旁,用120隻木船,架設南北2座浮橋。以江中楞岩洲為中點,南橋用船100隻,共長2500尺;北橋用船20隻,共長500尺。1103年(北宋崇寧二年),王祖道再任福州太守。感到浮橋常被風浪衝垮,於是發起募捐,將浮橋改為石墩橋。只用石條疊砌...
隋代天津橋是中國橋樑史上最早以鐵鏈連線船隻而架設的浮橋;武則天時期改建天津橋,開創了全國最早的龜背形橋基,對後代石橋的建造產生巨大影響。天津橋上有四角亭,橋頭有酒樓。唐代曾將天津橋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分設三橋,天津橋居中,其北是黃道橋,其南為星津橋。命名依據的是天文學名詞。著名的“天津曉月”...
馱載橋,供成隊馱載騾馬通過的軍用橋樑。全副武裝的士兵可成二路縱隊通過。通常採用列柱橋腳或架柱橋腳,橋面寬度1.5~2米。主要用於克服山區、叢林地帶馱載道路上的江河、峽谷等障礙。按結構形式,分為馱載固定橋、馱載浮橋、馱載吊橋等;按材料來源,分為制式馱載橋和就便馱載橋。馱載固定橋和馱載浮橋,由上部...
直至高出水面。一般說來,平堵比立堵法的單寬流量為小,最大流速也小,水流條件較好.可以減小對龍口基床的沖刷.所以特別適用於易沖刷的地基上截流,由於平堵架設浮橋及棧橋,對機械化施工有利,因而投拋強度大.容易截流施工-但在深水高速的情況下,架設浮橋.建造棧橋是比較困難的,因此限制了它的採用.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公孫述在今湖北宜都、宜昌間架設長江浮橋。西晉武帝泰始十年(274年),杜預在今河南孟津附近的黃河架設河陽浮橋,曾持續使用達800多年。在國外,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於公元前537年在美索不達米亞修建過浮橋;澤爾士一世於公元前 481年為進軍歐洲曾在赫勒斯滂(現為達達尼爾海峽)建浮橋,...
靈橋仍然擔負著市內的繁忙的交通,是我們寧波市的歷史性重要標誌早在唐長慶二年(822年),明州刺史應彪就在東渡門外奉化江口架設“東津浮橋”(後移置今靈橋址),甬人交口稱便。相傳始建時,由於江闊水深流急,橋基總難打牢。正當山窮水盡、一籌莫展之際,一場驟風暴雨不期而降,眨眼之間又雲破天開,半空中...
橋節門橋是浮橋的一段,兩端均有供相互連線的結構。當用門橋架設法架設浮橋時,將預先結合好的橋節門橋逐個引入橋軸線,連線成浮橋。打樁門橋用於架設或撤收就便固定橋時打樁、拔樁和運送橋樑構件,門橋上有打樁、拔樁和起吊設備。錨定門橋 錨定門橋用於固定浮橋,通常在河寬、水深、流速較大的江河上使用,...
熙寧橋(闊口橋)位於木蘭溪下游闊口村。宋熙寧年間(1066 ——1077)創為浮橋,靖康元年(1126年)改建為石樑橋,常110米,寬5米,7墩8孔,高10米許,有石欄桿,柱頭雕有姿態各異的石獅,造型粗獷,橋北建有方形石雕佛塔和熙寧橋碣一座,氣勢雄偉。簡介 熙寧橋(闊口橋)位於木蘭溪下游闊口村。宋熙寧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