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橋

熙寧橋

熙寧橋(闊口橋)位於木蘭溪下游闊口村。宋熙寧年間(1066 ——1077)創為浮橋,靖康元年(1126年)改建為石樑橋,常110米,寬5米,7墩8孔,高10米許,有石欄桿,柱頭雕有姿態各異的石獅,造型粗獷,橋北建有方形石雕佛塔和熙寧橋碣一座,氣勢雄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熙寧橋
  • 地址:木蘭溪下游闊口村
  • 建設時間:宋熙寧年間(1066 ——1077)
  • 規格:長110米,寬5米
簡介,建築特色,發展歷史,

簡介

熙寧橋(闊口橋)位於木蘭溪下游闊口村。宋熙寧年間(1066 ——1077)創為浮橋,靖康元年(1126年)改建為石樑橋,常110米,寬5米,7墩8孔,高10米許,有石欄桿,柱頭雕有姿態各異的石獅,造型粗獷,橋北建有方形石雕佛塔和熙寧橋碣一座,氣勢雄偉。
比全省著名的寧海橋(1344年建)早200多年,比江口橋(1192年建)、比瀨溪橋(1182年建)、比赤溪橋(1127年建)、比延壽橋(1127年建)還早。

建築特色

熙寧橋是城區通往南洋及沿海的幹線橋,是木蘭溪上第一座建起的石樑橋,它使木蘭溪兩岸暢通,風雨潮汐無阻,避免以前渡船之苦。它又最早建成公路橋,以通汽車。1931年把原橋5米加寬成8米,加蓋鋼筋混凝土橋面;1977年又因汽車流量增多,再次擴寬,在兩頭橋墩尖上各澆築一豎高3—4米,上面與原橋澆一橫樑懸臂,以架設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面,把橋面加寬至13米,可以兩架汽車同時對開。現福廈高速公路經過莆田,熙寧橋成為高速路莆田出入口處的主要橋樑,每天有萬架次以上汽車日夜川流不息地過橋。
熙寧橋為何能經久不毀,千百年來不斷發生海潮、溪洪、地震、人為等危害石橋的災難都能安全地渡過,經多次考察,有如下幾點:
一、選址正確:曾有人慾選址於木蘭陂下,謂是處江流且縮,兩岸突起;林回年卻認為唯闊口岸平江闊,則無喧鬧撞擊之患,經查對地圖,現橋址的溪道上游四彎,下游也四彎,因此溪洪、海潮都無法直衝橋墩,是建橋的好地方,近千年歷史證實了選址是正確。
二、高度適宜:海潮、洪溪再大也從未漫過橋面,但也不擋風(不太高)應稱為千年一遇的設計水平。新建的闊口吊橋,卻比原闊口石橋幾米高,致使橋兩端的路面比店面高了兩米,木蘭溪下游還截彎取直且擴成倍,根本不要抬高橋面和路面,致使莆田至黃石的公路路面高低不平,如水浪,改變原來莆田至黃石平平路面。
三、橋面石薄而輕,使整橋重量減少,橋面石口徑為0.5米×0.5米只有寧海橋一米四方的1/4,每孔9塊8孔只72塊,現橋面石還在公路下面。
四、 墩基扎牢:墩基是先把溪底爛泥清淨後,自真正溪底泥沙上,用鮮松木條縱橫墊底後,扎基砌墩,砌成雙頭尖橋墩 ,墩身薄都是整塊石,使橋孔儘量寬些,讓海潮溪洪容易進出,用雙面整條的長條石,使橋面的跨度減少而增加牢固。
五、 全橋整體性強,連線好。1977年再次擴寬前“水鬼”(潛水員)下水檢查橋基,發現北起第二基底下松木條被水掏空或腐爛掉了,橋墩懸空。由於整體性好,連線牢。整橋懸空不凹下,後用攪拌好的水泥沙槳裝袋,由水鬼帶下填好空洞,並用水泥沙漿加固各橋墩孔隙後,才可能加寬成13米,能使兩輛汽車對開。由於橋墩兩邊加懸臂,並層層托出橋面使跨度減小,每孔中對中12米寬,西橋面石只需七八米長,經受1604年八級大地震而無損。
六、 抗日戰爭時期,福州、福清等地都被日軍占領了,為保住莆田縣政府,命令炸熙寧橋。往來民眾發現在鑿炮孔,都出來抗議炸橋,後來鄉紳張琴出面向縣政府商談,“要炸也要等日軍打到前炸也不遲”,結果保住了闊口橋。
秀嶼用水渡槽無法立墩用吊橋過木蘭溪,闊口橋擴寬也無法立墩用吊橋,莆田最早建的古闊口橋卻已立墩使用千年了,這個立墩經驗值得研究。

發展歷史

出荔城護城河旁的天九灣,不過三里地,便到了熙寧橋。同寧海橋一樣,沒有多少人知道它有一個這么文氣十足的名字,大家只知道它叫闊口橋,一代一代的都這么叫它。
大概得益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熙寧橋居然遠勝木蘭溪上的眾多橋樑,一舉奪得了三個“第一”,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第一個“第一”:熙寧橋是木蘭溪上的第一座石樑橋,比寧海橋足足早了二百年,比仙遊鯉城南門橋亦早了12年,是橫跨木蘭溪眾多橋樑中的元老。
熙寧橋
熙寧橋
熙寧橋之前,這裡是“白湖渡”。白湖渡口距離府城地近,是橫渡木蘭溪,通往沿海的要衝,位置的重要和交通的繁忙可想而知。那時的黃石,繁華不遜涵江,南洋的開發己成一定氣候,沿海的發展也逐漸形成了規模,“白湖渡”這種交通形式已完全適應不了大流量的物流、人流。於是應運在熙寧年間(公元1066-1077年)創搭了浮橋,初名“通濟橋”。北宋邑人鄭叔僑詩曰:
千潯水面跨長橋,隱隱晴虹臥海潮。
結駟直通黃石市,連艘橫斷白湖腰。
看!說的明明白白,熙寧年間“橫斷白湖腰”的是連艘浮船架起的長橋。
浮橋改建為石樑橋,是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的事。志上說,是當時的太守江常倡建石橋,繼任太守張讀續建完工。熙寧橋,開創了木蘭溪上修建石樑橋的先河。之後的大幾百年間,熙寧橋雖幾經垮塌毀損,又幾經重建修復,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一直延續至民國年間。
石樑“熙寧橋”,長110米、寬5米、高10米,7墩8孔、每孔架石樑9塊、共72塊,每塊石樑半米見方、長12米,橋面有石欄桿、柱頭裝飾有姿態各異的石獅,橋北建有方形石雕佛塔和熙寧橋碣。大概因為熙寧橋石碣的緣故,人們常常誤以為石樑橋建於熙寧年間。
第二個“第一”:熙寧橋是木蘭溪下游上第一座被改造為公路橋的石樑橋。古老的石橋算是盡了自已的超常能力,為現代運輸作出了份外的貢獻。
二十世紀初葉,莆田沿海在對外經濟上的作用已越來越重要,木蘭溪南岸及沿海的經濟,在莆田的總量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石樑熙寧橋越來越難以適應越來越大的物流人流。於是,1931年把原橋加寬至8米,最早建成二車道的公路橋,讓剛剛起步的汽車運輸,暢通於南洋及沿海各地。
熙寧橋
熙寧橋
1953年,三座橋墩底座被部分淘空發生傾斜,導致橋面石樑扭折斷裂,鑒於囊中羞澀,公路部門以當時最通行簡便的做法,臨時用木料架設橋面,想不到這一“臨時”,竟然一直“臨時”至七十年代。
1977年,老橋實在不堪重負,公路部門咬咬牙,加大改造力度,在每個橋墩位上分別加高3-4米,澆注鋼筋混凝土橫樑懸臂,架設鋼筋混凝土板,把橋面加寬至13米。
2002年10月,面對暴漲的運量,公路部門痛下空前的決心,全面改建闊口大橋。這次改建,稱得上是顛覆性的刨新舉措。設計保留原熙寧橋,以舊橋為中軸線,在左右兩側分別修建兩座平行的各寬為13米、長為113多米的二車道單行新橋,每座新橋都配一條5米寬的人行道。新橋啟用後,舊橋停止使用,“光榮退休”,“安享清福”。
熙寧橋
熙寧橋
第三個“第一”:熙寧橋第一個從木蘭溪主幹流上全身退出,成功轉型為北洋水系的大型內河橋樑。
1998年12月,莆田市拉開了宋代木蘭陂建成之後最大規模的下游主河道治理的序幕,熙寧橋所處的河段恰好是首批開工的實驗段。自古以來,主河道在熙寧橋的上下游各拐了四個大彎,這也是當初熙寧橋選址考慮的最主要原因。下泄的洪水和上涌的潮汐,衝擊力分別經過四大彎的消耗,撲到橋下時,水勢力度已近衰竭。所以,熙寧橋能在這裡巍然屹立近千年。實驗段工程就是“截彎取直”,開挖新河道,把上游的第一彎和下游的最後一彎直接連線,大大縮短河道距離,也減少排洪時間。實驗段於2004年5月竣工通水。從此,木蘭溪河海交匯的主河道,徹底與熙寧橋告別,熙寧橋成為了一座純粹的佇立在靜靜的淡水之上的“內河橋”。原來一直陪伴著熙寧橋的上下幾道彎感潮鹹水河道,也一齊併入了北洋淡水水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