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五字詩中目乍成

《浣溪沙·五字詩中目乍成》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寫別後相思。上片寫追憶往日的戀情,下片寫今日的相思,側重寫詞人此時的心理刻畫,結句用一景語,語有不盡之意。詞中用了兩個細節描繪,便刻畫出當日相戀的幸福情景,其結句尤為鮮活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五字詩中目乍成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整體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
五字詩中目乍成。盡教殘福折書生。手挼裙帶那時情。
別後心期和夢杳,年來憔悴與愁並。夕陽依舊小窗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全詞分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⑵五字句:五字詩,即五言詩。目乍成,即乍目成,剛剛通過眉目傳情而結為親好。《楚辭·七歌·少司命》:“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朱熹集註:“言美人並會,盈滿於堂,而司命獨與我睨而相視,以成親好。”
⑶殘福:謂所余之薄福,可引申為短暫的幸福。
⑷挼(ruó):揉搓。
⑸心期:心相期許。杳(yǎo):無影無聲。
⑹小窗明:小窗淨明,唐方《失題》詩:“夕陽如有意,長傍小窗明。”

白話譯文

一首五言詩,吸引了那女子,兩人目光乍一接觸,就傳達出對彼此的愛慕之情。為了獲得女子的愛情,寧願折去自己餘生的幸福,也心甘情願。女子也手揉搓著裙帶,含情脈脈,欲言還休。
兩個有情人,一別之後再無相見,只有在心中彼此思念和夢中相會。一年來,身體憔悴,滿心愁怨,相思成疾。夕陽依舊,小窗淨明,而伊人已去,無限惆悵,盡在不言中。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作者通過回憶幽會情景,對和情人之間的愛情沒有進展而陷入苦悶煩惱的境地,有感而作。

文學賞析

整體鑑賞

這是一首戀情詞。詞中“挼手裙帶那時情”和“夕陽依舊小窗明”都是非常鮮明、動人的意象。
上片寫追憶往日的戀情,寫的也是初戀情態。“五字詩中目乍成”一字不動地襲用了明代詩人王彥泓有贈》詩:“矜嚴時已逗風情,五字詩中目乍成。”
“盡教殘福折書生”,殘福可引申為短暫的幸福。“折”指因享受過分而折福折壽,也用來表示承受不起。納蘭在詩詞中多次稱自己是天生薄福之人。如“薄福薦傾城”、“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等等。這裡卻是說贈五言詩、傳眉目情這殘薄的福份,卻讓我這一介書生消受不起。這一句也來自王彥泓《夢遊》詩:“相對只消香共茗,半宵殘福折書生。”
“手挼裙帶那時情”,在古詩詞中多有女子“手挼裙帶”的意象,實指女子用手指反覆纏繞揉搓腰間的裙帶,表達心中落寞無聊之情。五代薛昭蘊小重山》詞:“手挼裙帶繞宮行,思君切,羅幌暗塵生。”顧夐荷葉杯》其九:“一去又乖期信,春盡,滿院長莓苔。手挼裙帶獨裴回,來摩來,來摩來。”在這些花間詞人的眼裡,紅顏女子手挼裙帶的樣貌令人心生憐愛。熟讀花間詞的納蘭這裡也是同樣表憐惜愛慕之意。
下片寫今日的相思。“別後心期和夢杳,年來憔悴與愁並”,為《浣溪沙》詞律中的過片聯句。自離別後,心中與君相伴、白頭偕老的期許與願景變得和夢一樣渺茫遙遠。而一個“杳”字令人黯然銷魂。“年來憔悴與愁並”直寫分別後一年來心中的思念和惆悵,已讓人憔悴不堪。
“夕陽依舊小窗明”一句甚是明朗、幽曠。以這樣清新的景語收束,使全詞最後為之一振,意韻深長。晚唐方棫有《失題》詩云:“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驚。夕陽如有意,長傍小窗明。”這種夕陽黃昏中的明亮幽曠,使前面低婉消沉的意緒忽然變得明朗起來。小窗前無限美好的夕陽似乎讓人又燃起了希望,對愛情和幸福又有了信心。
這首詞寫令人黯然銷魂的離別、寫一往情深的愁緒,卻沒有灰暗和絕望,反而最後透著一種朦朧美好的光亮,透著一種對往事的溫情回憶。這在納蘭詞中確屬少見,讀來令人神往。

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納蘭詞研究專家張秉戍《納蘭詞箋注》:“上下片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其相思苦戀的痛苦憂傷更為突出了。”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輯為《納蘭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