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布魯桿菌是革蘭陰性球桿菌,其尺寸範圍直徑為0.5~0.7um,長度為0.5~1.5pm,這些細菌不產芽胞、無運動性而且沒有被囊包圍。各種物理、 化學因子均可將其滅活,對熱敏感,能引起牛和人類患上布魯菌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流產布魯桿菌
- 拉丁學名:Brucella abortus
- 界:細菌界
- 屬:布魯桿菌屬
- 革蘭氏:陰性
- 別稱:牛布魯桿菌
生物特性
病理特性
傳染源
傳播途徑
- 當病菌污染飼料、 飲水或乳時,如消毒不徹底,牛採食被污染的飼料、 水後,經消化道感染;
- 患病公牛與母牛交配,因精液中含病菌或通過人工授精,經生殖道感染;
- 病菌通過鼻腔、 咽、 眼結膜、 乳管上皮、 擦傷皮膚等經呼吸道及皮膚黏膜感染;
- 通過人傳播,如配種員、 獸醫通過給牛人工輸精、 接產、 治療子宮疾病或擠奶員擠奶,可經皮膚感染。
臨床症狀
預防治療
治療
- 一般對病牛做淘汰處理。
- 對慢性布魯桿菌病無特效藥物治療.
預防
- 加強健康牛群的飼養管理,增強抵抗力。
- 定期檢疫及隔離和淘汰陽性牛,淨化牛群(一般不對病牛進行治療,應淘汰屠宰):
- 堅持自繁自養,培育健康牛群,禁止從疫區引進牛;
- 免疫預防。套用布魯桿菌19號苗,5~8月齡免疫1次,18~20月齡再免疫1次,免疫效果可達數年;
- 完善消毒制度.嚴格消毒,切斷傳播途徑;
- 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好口罩、手套,工作服經常消毒等;
- 加大防病知識宣傳力度,使廣大民眾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防病知識,既要防止牛布魯桿菌在牛間傳播,又要防止病牛傳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