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古代縣級行政區名)

洹水(古代縣級行政區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洹水,古縣名。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析臨漳縣置,治今河北省魏縣西南舊魏縣。屬魏郡。因境有洹水,故名。《資治通鑑》:五代貞明元年(915年),劉鄩聞晉軍至,選兵萬餘人,自洹水趣魏縣,即此。北宋熙寧六年(1078年)省為鎮併入成安縣。金、元時期為魏縣治所;明清時期降為舊魏縣裡;民國為舊魏縣鄉;新中國成立後為舊魏西、舊魏東南、舊魏後、舊魏東北四大隊駐地。今為舊魏後村、舊魏東北村、舊魏西北村、舊魏東村、舊魏西村。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始置洹水縣,歷經隋、唐,至北宋熙寧間廢止,存在時間長達500餘年。洹水縣轄境大致在今魏縣西南部及臨漳縣東部。此後歷經金、元,為魏縣治所;明、清、民國以來,洹水改稱舊魏縣,一直為鎮、里、鄉、村名稱,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洹水
  • 政區類別:縣
  • 始置年代北周建德六年(577年)
  • 縣治所在:洹水城
  • 所屬地區魏郡
  • 存在時間:496年(577年-1073年)
  • 地理位置河北南部,今魏縣舊魏縣村
歷史沿革,典籍記載,隋書,元和郡縣圖志,舊唐書,輿地廣記,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宋史,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讀史方輿紀要,考信錄,北周地理志,魏縣地名志,

歷史沿革

禹貢》為冀州之域;屬觀扈國。
春秋地,後屬戰國魏國
漢代內黃縣地,長樂縣(治在今安陽縣永和鎮)地,屬魏郡
北齊廢長樂併入臨漳,隸屬司州清都尹臨漳縣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分臨漳縣地置洹水縣(治今舊魏縣),屬魏郡(治鄴,今臨漳縣鄴鎮)。
開皇三年(583年),洹水縣割屬相州(今安陽市)。
大業三年(607年),廢州改郡,洹水縣改屬魏郡
武德元年(618年),置相州總管府,洹水縣復屬相州(又稱鄴郡)。
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升大名府為北京,遂稱京畿。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省洹水縣為鎮併入成安縣
金大定中魏縣縣治(在今大名縣城西北二十里魏莊)因水患遷洹水鎮(今舊魏縣),此地遂劃歸魏縣。魏縣(治洹水鎮,今舊魏縣)屬大名府路
元代,魏縣屬中書省大名路(治今大名縣城)。
洪武三年(1370年),縣治被漳河水淹沒,遂遷至五姓店(今魏城鎮)。
明代,洹水鎮因縣治遷出,遂改稱舊魏縣裡(鄉級行政單位),屬京師大名府
清初,舊魏縣裡屬直隸大名府魏縣西路。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因洪水毀城,縣廢,魏縣併入大名,舊魏縣裡改屬大名縣。
民國三年(1914年),舊魏縣屬直隸大名道大名縣西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舊魏縣鄉屬大名縣第五區(駐方里集)。
民國二十八年(1940年)6月,復置魏縣,舊魏縣鄉屬河北省邯鄲專區魏縣。
1945年8月15日,於崔閣成立魏縣人民政府。舊魏縣鄉屬魏縣第二區(駐北皋)。
1949年底,縣政府遷魏鎮,舊魏縣仍屬邯鄲專區魏縣。
1958年11月,魏縣併入大名縣。是年,實行人民公社化,舊魏縣為舊魏西、舊魏東南、舊魏後、舊魏東北四大隊駐地,隸屬大名縣北皋公社,位於北皋公社駐地東南3公里處,分居漳河北堤兩邊。
1961年5月,魏縣建置恢復,舊魏縣四大隊復屬邯鄲專區魏縣北皋公社。
1963年,發生特大水災後,舊魏西和舊魏東南遷到位於北皋公社駐地南偏東5公里處,北鄰漳河南堤,屬車往公社。舊魏東北遷於舊魏後附近定居,村南緊鄰北堤,屬北皋公社。
1984年,撤社改鎮,舊魏縣四村分屬魏縣北皋鎮車往鎮

典籍記載

隋書

隋書》(唐)魏徵
卷三十
地理志
魏郡後魏置相州,東魏改曰司州牧。後周又改曰相州,置六府。宣政初府移洛,以置總管府,未幾,府廢。)統縣十一,戶十二萬二百二十七。
安陽(周大象初,置相州及魏郡,因改名鄴,開皇初郡廢,十年復,名安陽,分置相縣,鄴還復舊。大業初廢相入焉,置魏郡有韓陵山。)鄴(東魏都。後周平齊,置相州。大象初縣隨州徙安陽,此改為靈芝縣。開皇十年又改焉。)臨漳(東魏置。)成安(後齊置。)靈泉(後周置。有龍山。)堯城(開皇十年置,名長樂,十八年改焉。)洹水(後周置。)滏陽(後周置。開皇十年置慈州,大業初州廢。)臨水(有慈石山、鼓山、滏山。)林慮(後魏置林慮郡,後齊郡廢,後又置。開皇初郡廢,又分置淇陽縣。十六年置岩州。大業初州廢,又廢淇陽入焉。有林慮<谷共>、仙人台、洹水。)臨淇(東魏置,尋廢,開皇十六年復。有淇水。)

元和郡縣圖志

元和郡縣圖志》(唐)李吉甫
唐代相州洹水縣位置圖唐代相州洹水縣位置圖
卷第十六
河北道
洹水縣,上。三。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內黃縣地,晉於此置長樂縣,屬魏郡。後魏省,孝文帝復置長樂縣,高齊省入臨漳縣。周武帝分臨漳置洹水縣,因洹水流入,即以為名,屬魏郡。隋開皇三年割屬相州,皇朝因之。
洹水,西自堯城縣界流入。
鸕鶿陂,在縣西南五里。周回八十里,蒲魚之利,州境所資。
永濟渠,西去縣二里。

舊唐書

舊唐書》(宋)宋祁歐陽修
洹水 漢長樂縣地,屬魏郡。周建德六年,分臨漳東北界置洹水縣。

輿地廣記

輿地廣記》(宋)歐陽忞
卷五
四京
北京大名府
成安縣,本斥丘縣地,漢、晉、元、魏屬魏郡,東魏併入臨漳,故城在縣西北。北齊置成安縣,隋屬魏郡,唐屬相州,天祐二年更名斥丘來屬,後唐復為成安。洹水縣,晉長樂縣地,後周分臨漳縣東北界置洹水縣,隋屬魏郡,唐屬相州,天祐三年來屬,皇朝熙寧六年省入成安。蘇秦令六國之將相會盟於此水上,即此。
畿,魏縣,戰國為魏武侯別都,漢、晉、元、魏屬魏郡,北齊廢之。隋開皇六年復置,屬武陽郡,唐屬魏州。

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宋)樂史
卷五十五
河北道
魏州魏郡
洹水縣。西南九十三里,舊十鄉,今三鄉。本漢內黃縣地。晉於此置長樂縣,屬魏郡。後魏省,孝文帝復為長樂縣。高齊,省入臨漳縣。周武帝分臨漳置洹水縣,因水為名,屬魏郡。開皇三年,割屬相州。今屬魏州。洹水:西自堯城縣界流入。鸕鶿陂:在縣西南五里,周回八十里。蒲魚之利,州境所資。白溝:今名永濟渠。《水經》云:“白溝與洹水同。”

元豐九域志

元豐九域志》 (宋) 王存
卷一
四京
東京 西京 南京 北京
北京,大名府,魏郡。(唐魏州,魏博節度,後為天雄軍。皇朝慶曆二年升北京。治元城縣。)
縣一十三。(熙寧五年省永濟縣為鎮入館陶,尋改隸臨清;六年省大名縣為鎮入元城,洹水縣為鎮入成安,經城縣為鎮入宗城。)

宋史

宋史》(元)脫脫
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河北路河東路
河北路。舊分東、西兩路,後並為一路。熙寧六年,再分為兩路。
東路。
大名,次赤。熙寧六年,省入元城。紹聖三年復。政和六年,徙治南樂鎮。
內黃,畿。
成安,畿。熙寧六年,省洹水縣為鎮入焉。
魏,次畿。

大明一統志

大明一統志》(明)李賢
卷四
魏縣【在府城西四十里周時地名洹水戰國時為魏武侯別都漢置魏縣屬魏郡晉因之北齊省入昌樂縣隋初復置又析置漳陰縣大業中以漳陰省入隸武陽郡唐武德中復置漳陰縣貞觀中復省入隸魏州宋屬大名府金元仍舊本朝因之徙治五姓店編戶四十五里】

大清一統志

大清一統志》(清)
卷二十二
大名府
古蹟
魏縣故城【有三俱在大名縣西漢置魏縣應卲曰魏武侯別都也北齊省入昌樂隋開皇六年復置元和郡縣誌縣東至魏州四十里舊唐書地理志漢舊縣在今縣南天寳三年移於今所明統志故魏縣城在府西三十五里今為舊縣店舊志故城在今縣東三十里俗名舊縣村宋熙寧中移治洹水鎮明洪武三年復為漳河所沖齧始遷五姓店在府西北四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縣廢併入大名】
洹水故城【在大名縣西故魏縣西南三十里漢內黃縣地晉置長樂縣屬魏郡後魏省孝文復置長樂縣北齊省入臨漳北周建徳六年又分臨漳東北界置洹水縣隋屬魏郡唐屬相州元和郡縣誌縣西南至相州一百二十里天祐三年改屬魏州太平寰宇記縣在魏州西南九十三里宋史地理志熙寧六年省洹水縣為鎮入成安舊志故城在成安縣東南三十里後改屬魏縣今入大名】

讀史方輿紀要

卷十五
北直
成安縣
洹水城縣西南三十里*。本臨漳內黃縣地。後周建德六年,分置洹水縣,屬相州。隋因之。唐仍為洹水縣。乾元初,史思明自范陽救安慶緒,由洹水趣相州。建中二年,魏博叛帥田悅攻臨軍,敗,複合散卒,軍於洹水。馬燧自臨帥諸軍進屯鄴,與悅相持。乾寧二年,李克用擊魏帥羅弘信,攻洹水,敗魏兵。進攻魏州,朱全忠遣其將葛從周救魏博,營於洹水。克用與戰,不勝,乃還河東。既而克用復攻魏全忠,仍遣從周救之,屯於洹水。全忠自以大軍繼之,克用引卻。五代梁乾化初,全忠以晉軍出井陘,將攻邢、魏,引兵自相州至洹水,進屯魏縣。五年,魏博附晉,晉軍屯臨清。梁將劉自南樂屯洹水。洹水在相、魏、洺三州之交,嘗為兵沖也。《里道記》:洹水西去臨漳縣五十里,東去大名府魏縣五十里。唐魏博與昭義相抗,每置重兵於此,謂之洹水鎮。宋仍為洹水縣,屬大名府。熙寧六年,省為鎮入成安縣。
*筆誤,考洹水城在今成安縣東南三十里。

考信錄

考信錄》(清)崔述
縣境又有宋洹水縣故墟,即元之魏縣治,今為舊魏縣村。蓋自唐宋以前,洹水皆東北流,經縣西境而下,故以名縣。至明徙而東南,由內黃、湯水入於御河,縣境不復有洹矣。

北周地理志

北周地理志》(現代)王仲犖
卷十
河北(下)
相州(治)領郡六
魏郡(治鄴)領縣五
洹水(今河北魏縣東南*)
*筆誤,考為今魏縣西南。

魏縣地名志

《魏縣地名志》(現代)
該村為舊魏西、舊魏東南、舊魏後、舊魏東北四大隊駐地,原村位於北皋公社駐地東南3公里處,分居漳河北堤兩邊。1963年水災後,舊魏西和舊魏東南遷到位於北皋公社駐地南偏東5公里處,北鄰漳河南堤。舊魏東北遷於舊魏後附近定居,村南緊鄰北堤。全村3766人,均為漢族。耕地5558畝,多為沙壤土質。地勢較平坦。農業以糧為主,兼產蘋果。
據查,該村原名洹水鎮,因地處古洹水(今安陽河)傍而得名。北周建德6年(公元577年)置洹水縣治於此.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廢縣為鎮入隸成安縣。這年,因河患"魏縣治所由舊縣店遷此,“於是此地始割入魏縣。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縣城為漳河水沖沒,遷於“五姓店"(今魏縣城),此村遂被稱舊魏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