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控制

洪澤湖控制工程由洪澤湖大堤、三河閘、高良澗進水閘、高良澗船閘、蔣壩船閘、二河閘及沿堤涵閘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澤湖控制
  • 分類:洪澤湖大堤、三河閘、高良澗進水閘、高良澗船閘、蔣壩船閘、二河閘、沿堤涵閘
工程組成,洪澤湖大堤,三河閘,工程背景,建設套用,三河閘建設,大堤建設加固,工程效益,

工程組成

洪澤湖控制
工程組成
洪澤湖控制
工程組成

洪澤湖大堤

經過30多年的整修加固,到1987年,洪澤湖大堤狀況為:北起淮陰縣碼頭鎮,南至盱眙縣張大莊,全長67.25公里,在碼頭鎮以北至廢黃河高地還有未封閉段3.38公里;古老的洪澤湖大堤石工牆,除早在清代拆除4.5公里外,1958年因六塘河地下涵洞施工急需,又陸續拆除了頭堡至十堡12.1公里,1966年大堤全線加固時,又拆除改建24公里。尚存老石工牆13.79公里及周橋越堤石工牆0.8公里。整個大堤分三段:北段,碼頭鎮至高良澗,長34.4公里,堤頂高程18~19.3米,堤頂寬4~8米。堤前有土坡、塊石護坡、老石工牆和寬約25米的防浪林台,堤後大部分為二河和蘇北灌溉總渠,河湖夾堤;中段,高良澗至蔣壩鎮,長25.39公里,堤頂高程19~19.5米,公路路面頂寬7~10米,臨湖面築有寬50米防浪林台,高程14.5米,堤後地面高程一般為6~9米,在高程11米和14米分別築20公里長的兩級平台,寬15米;南段,蔣壩至張大莊,長7.46公里,堤頂高程17.4~19米,頂寬5~7米,堤後地面高程10.5~15米,邊坡均在1∶2~1∶3範圍內。
洪澤湖大堤雖經多次修復加固,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主要是:全線標準不一,迎湖面防浪設施不全,已拆的老石工牆還有一些基樁未拔;現有的老石工牆錯牙、臌肚、裂縫還較為普遍。特別是三河攔河壩等重點堤段的堤身、堤基在軟淤土、砂壤土及粉砂土的堤段,防洪抗震能力差,還未進行抗震加固。沿線穿堤建築物抗震標準偏低,是構成大堤防洪的險工隱患。碼頭鎮以北至廢黃河高地一段未封閉(長3.38公里),在高水位時將形成防洪缺口。部分堤段上違章建築多,影響大堤的正常維護和防汛搶險。

三河閘

三河閘,位於洪澤湖東南洪澤縣蔣壩鎮附近,為淮河排洪入江的口門,是洪澤湖控制工程中的最大建築物。該閘共63孔,閘身總長697.75米,每孔淨寬10米,閘底板高程7.5米,閘頂高程17米,泄洪8000立方米每秒。閘門採用弧形鋼閘門,電動、手搖兩用啟閉機。現在的閘址即為“禮壩”的舊址。清鹹豐元年(1851年)淮河洪水沖開禮壩後,洪澤湖洪水沒有控制,一遇淮河大水,下游即遭受嚴重災害。民國24年(1935年),導淮委員會曾在這裡動工興建三河活動壩,後抗戰興起只完成了部分基樁而中輟。

工程背景

洪澤湖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澤湖成湖前,在淮河右岸的湖盪窪地,見諸歷史記載的有破釜塘、白水塘、萬家湖、泥墩湖、富陵湖等,彼此有水道相通。隋大業十二年(616年),隋煬帝游江都,途經破釜塘,時久旱逢雨水泛,破釜塘壞,將破釜塘改為“洪澤浦”,洪澤之名始見,湖由此得名。黃河奪淮期間,大量泥沙沉澱淤積,使淮河下游排洪受阻,淮水不斷壅高,洪流匯集,諸湖盪合而為一,水面連成一片,至明萬曆七年(1579年)洪澤湖基本形成。
東漢陳登築高家堰,又名捍淮堰,障淮漫溢。經明、清兩代的陸續修建成洪澤湖大堤。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大堤石工牆基本建成。民國24年(1935年)8月,洪澤湖入江口門控制工程三河活動壩開工,後因抗日戰爭爆發,工程停建。
建國後,1950年夏淮河流域發生僅次於民國10年和民國20年的洪水。

建設套用

洪澤湖是淮河下游最大的攔洪調洪蓄水的湖泊型水庫。明清時期,治水官員萬恭、潘季馴、靳輔等人曾提出“築堤束水,以水攻沙”和“蓄清刷黃”方略;清末民初,朝野紛紛提出“復淮故道”、“導淮入海”、“江海分流”等各種主張。張謇提出的《江淮水利施工計畫書》,主張淮河洪水三分入海,七分入江,出湖流量定為10000立方米每秒。
民國期間,導淮委員會公布的導淮工程計畫,規定洪澤湖水位15米時,入海流量1500~2250立方米每秒,入江最大泄量9000立方米每秒。但因淮河最大洪水來量為15000立方米每秒,不敷甚巨,故宜利用洪澤湖之廣大庫容,藉以停蓄上游來量。
建國初期,1950年淮河大水,9月水利部召開第一次治淮會議後,國家水利部、華東水利部和淮河水利工程總局組織入海水道查勘團赴蘇北實地查勘,提出開闢入海水道方案,要求洪澤湖水位14.5米,排泄洪水流量8000立方米每秒。10月政務院《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中,要求淮河下游開闢入海水道,1951年進行入海水道第一期工程,以及加強運河堤防和建築三河活動壩工程。1951年8月水利部召開的第二次治淮會議,聽取淮河洪水水文計算分析後,確認淮河洪水總量為760億立方米,經上中游有效蓄洪後,下泄至洪澤湖的最大流量為11400立方米每秒,經洪澤湖調節,並由蘇北灌溉總渠分泄入海700立方米每秒以後,三河最大流量可不超過7000立方米每秒。因此,會議認為,入海水道可以不再開闢,改由洪澤湖至黃海修築一條以灌溉為主結合排洪的乾渠。是年冬,蘇北灌溉總渠,高良澗進水閘、運東分水閘工程開工,六垛南閘、六垛北閘以及排水渠等配套工程在1952年陸續興建。為控制入江流量,攔蓄淮河洪水,發展灌溉、航運,1952年冬興建三河閘。
1954年淮河發生大水,已建工程經受嚴峻的考驗,發揮了顯著作用,確保了裏運河和洪澤湖堤防的安全,里下河地區免除了民國20年大水那樣的洪水災害,但亦暴露出已建工程防洪標準較低的問題。1954年汛後,淮委與江蘇、河南兩省治淮指揮部150多人集中淮委進行流域規劃。1956年5月完成《淮河流域規劃報告(初稿)》,規劃報告經過修改後,提出《淮河流域規劃提要》。1957年11月,國務院召開的淮河流域治理工作會議,聽取了淮委關於《淮河流域規劃提要》的匯報。規劃中對淮河幹流的防洪標準,下游選為千年一遇設計,萬年一遇校核。在千年一遇洪水時,限制洪澤湖最大泄量為16600立方米每秒,其中入江水道下泄11000立方米每秒,入海水道下泄4500立方米每秒,灌溉總渠下泄800立方米每秒,廢黃河300立方米每秒,洪澤湖攔蓄洪水78億立方米。主要工程措施:下游加固洪澤湖大堤,增加洪澤湖蓄水量;整修入江水道,開闢入海水道,加大入江入海泄量;里下河地區出海各河港,均修建擋潮閘;內部疏浚河道,整修圩堤,達到十年一遇除澇標準等。
1957年,國家計委、水電部批准了“分淮入沂、綜合利用工程規劃”,開挖淮沭新河,沿線興建二河閘、淮陰閘、沭陽閘等涵閘工程,要求利用新沂河相機分泄淮河洪水3000立方米每秒(校核4000立方米每秒),以代替入海水道的部分作用。
1969年11月12日,國務院治淮規劃小組正式成立。隨後,水電部會同豫、皖、蘇、魯四省共同進行淮河流域規劃,1971年2月提出了報告。規劃要求進一步擴大洪澤湖洪水出路,入江、入海能力由13000立方米每秒擴大到19000~22000立方米每秒,遇1954年型洪水,可保證洪澤湖大堤和裏運河東堤的安全。
1975年8月,河南省發生特大暴雨。1976年5月水電部召開了治淮規劃預備會議,總結河南大水經驗教訓,探討了淮河洪水的處理問題。1978年10月,淮委編制了《洪澤湖設計洪水和可能最大洪水報告》,提出洪澤湖的排洪泄量,要擴大到28000立方米每秒。1981年和1985年,國務院先後召開了兩次治淮會議,對洪澤湖洪水出路,要求“在‘七五’期間修建入海水道必要的工程和入江水道、洪澤湖大堤加固工程”,但至1987年尚未實施。
1950年冬季,蘇北人民即大力培修洪澤湖大堤、裏運河大堤等,1951年冬高良澗節制閘開工興建,1953年高良澗船閘、三河閘先後建成。至此,洪澤湖控制工程初步形成。1954年夏,淮河發生四十年一遇的大洪水,汛期入湖總洪量610.8億立方米,淮河幹流最大入湖流量15800立方米每秒,蔣壩最高水位15.23米。已建的洪澤湖控制工程經受嚴重考驗,淮河下游數十萬軍民,日夜搶修堤防,加固水閘,雖然保護了下游地區的安全,但也暴露出洪水量計算偏小,工程設計標準偏低,防洪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為鞏固已建工程,提高防洪標準,30多年來不斷地進行了一系列續建、配套、加固工程,1958年夏建成二河閘工程,洪澤湖控制得到進一步提高。
淮河上中游15.8萬平方公里的來水,全部經過洪澤湖控制調蓄後入江、入海,成為江蘇淮河下游地區3000多萬畝耕地和2000多萬人民的主要防洪屏障。

三河閘建設

1952年淮委編制的《一九五二年工程計畫綱要》指出:“為保證里下河區不受洪水災害,必須減少洪水來量,除上、中游水庫蓄洪外,建築三河閘一座,以發揮洪澤湖蓄水、防洪和灌溉的效能,並控制入江流量”。三河閘工程,根據淮委和水利部審定的淮河洪水總量800億立方米、洪澤湖最高水位15.32米時三河閘最大泄量不超過8000立方米每秒進行設計。經水利部批准,於1952年10月1日開工,至1953年7月25日全部竣工。總共完成土方939.5萬立方米,混凝土5.14萬立方米,砌石7.82萬立方米,國家投資2618.1萬元。
1954年淮河發生大洪水,洪澤湖蔣壩最高水位15.23米,三河閘最大下泄流量10700立方米每秒,超標準行洪,消力塘拋石搶護,加固攔河壩,而且閘身穩定已接近安全限度。1956年《淮河流域規劃報告》提出洪澤湖千年一遇設計洪水位16米,三河閘排洪11000立方米每秒;萬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7米。1957年經國家計委,水利部批准的“分淮入沂、綜合利用工程規劃”,又提出當淮河發生三百年一遇洪水時,三河閘排洪入江11500立方米每秒,洪澤湖最高水位16米;當超過三百年一遇洪水時,三河閘加大泄量到13500立方米每秒。這些規劃意見,由於入江水道工程沒有擴大,三河閘也沒有進行加固,加之1964年發現消力塘混凝土面有局部嚴重磨損,鋼筋外露,急需進行加固。

大堤建設加固

1965年9月,省人委將《洪澤湖控制加固改建工程設計任務書》報送水電部,要求三河閘按照洪澤湖最高設計洪水位16米、10級颱風、吹程15公里,最大泄量11500立方米每秒,校核最高洪水位17米,最大泄量13500立方米每秒進行加固。同時提出新建三河越閘,以便排底水。1965年12月2日水電部轉報國家計委時,對三河閘和三河越閘工程的加固方案和建設規模,要求在淮河規劃中進一步研究確定。後來,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擾,直到1968年三河閘才開始加固,三河越閘由於規劃意見不一致,到1987年尚未興建。從1968年10月至1970年2月,三河閘按設計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進行加固。加固工程包括:加固消力塘底板和閘門,增建工作橋,閘墩接長1.45米,增做檢修門槽,加做上游翼牆和上游引河堤、攔河壩至老堆頭堤的擋浪牆,接長上、下游砌石護坡等工程。1970~1973年利用閘的兩端空箱建成水電站2座,裝機175千瓦。唐山地震後,1976~1978年又對工作橋立柱、閘門門墩進行了抗震加固。
三河閘建成35年來,總的運行良好,閘身穩定。但閘門鏽蝕損壞嚴重,公路橋因過往車輛增多,載重量加大,需要加寬,閘墩需要接長,消力塘需要加厚等等,特別是三河閘工程到1987年尚未經過設計洪水的考驗。
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廣陵太守陳登開始創築高家堰於諸湖盪的東北,以束淮水,亦稱捍淮堰。唐又築唐堰,即今洪澤湖大堤中段的舊址。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為復漕運,實行“蓄清刷黃濟運”,將土堤不斷加高、延伸。永樂十三年(1415年)平江伯陳瑄築高家堰30餘里,循陳登捍淮堰南延與唐堰舊址連線。至永樂二十年土堤延伸至周橋以北,成為今日洪澤湖大堤的雛形。明萬曆七年(1579年),潘季馴築成北起頭堡南至周橋以南大堤。萬曆八年,開始在高家堰用三四百斤大條石築石工牆,牆高7米,條石里側有磚櫃,磚櫃後填築三合土。清康熙十七年至十八年(1678~1679年),靳輔築成洪澤湖南段大堤。經過明清兩代修築,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基本完成北起淮陰縣碼頭鎮附近的老壩頭,南至蔣壩鎮船塢口,全長60.1公里的臨湖面石工牆,牆頂寬0.8米,高程17米左右,臨湖面坡比10∶1,大堤頂寬50米。同治年間,大堤加築子埝,埝頂高程19米。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後才停止大堤加高。
為了伏汛泄洪,自明嘉靖元年(1522年)始建減水壩,至清道光六年(1826年),有記載的各種減水壩有26座。其中,自明嘉靖元年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522~1681年),先後建武家墩、高良澗、周橋、古溝、古溝東、古溝西、塘埂北、塘埂中、塘埂南、茆家圩南、茆家圩北、夏家橋等減水壩12座,這些減水壩皆於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沖壞堵閉。之後,又在高家堰建仁、義、禮3座減水壩。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添建智、信兩壩。歷史上稱洪澤湖五壩,又稱“上五壩”。後來都加封土。嘉慶、道光年間,因湖水位抬高,又將仁、義、禮三壩移建到蔣壩鎮南面地面較高地帶。仁壩建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義壩建於道光三年(1823年),禮壩建於道光十八年(1838年),並在壩下開河,名仁、義、禮河,又名頭河、二河、三河,以分泄部分淮水。鹹豐元年(1851年)淮水盛漲,沖毀三河口的禮壩,形成淮河洪水以入江為主的泄洪格局,三河口就此成為淮河洪水入江的口門。鹹豐五年黃河北徙,五壩廢弛。僅禮壩常年敞口,每年冬春枯水季節,築草壩蓄水,以利官鹽運輸,汛期拆壩排洪。
古老的洪澤湖大堤在長期的擋御洪水過程中,歷經興毀,決而復堵,毀而復建,在堤身中留下了很多亂石、埽工等隱患。清代建淮陰縣城時,拆除了老壩頭至頭堡的4.5公里石工牆,民國期間戰爭頻繁,大堤屢遭破壞,支離破碎,百孔千瘡。民國32年(1943年)春,抗日根據地淮北行政公署水利委員會修復洪澤湖大堤石工牆1340丈,並填補被國民黨軍隊破壞的三段堤身。民國34年5月,蘇皖邊區淮寶縣人民政府修復被日軍破壞的石工牆二百多丈,並在洪澤湖大堤黃罡寺等處樹立石碑,碑上鐫刻縣長方源“永保民眾利益”的題詞。
建國後,1950年冬即對洪澤湖大堤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至1987年,除歷年培修加固外,較大規模的加固、改建、擴建工程共有3次。
第一次加固是在1954年淮河大水以後,組織淮陰專區民工2萬餘人進行復堤。針對石工牆牆腳淘刷、基樁朽爛、牆身變形等病患,在牆前加做石戧固基,或在傾斜及臌肚堤段加戧。對牆面鬆動的條石,用水泥砂漿填縫、勾縫;對被風浪吸走條石形成的吊洞,用混凝土填補;對破壞較大的舊牆,徹底翻築拆砌;在滲水段的堤後增設反濾層。同時,在高家堰和三河閘兩側加固大堤,對蔣壩南“九十二丈”增砌塊石護坡等。共完成土方25.67萬立方米、石方7.23萬立方米,勾縫53367平方米,總投資90萬元。1955~1956年又在長7.58公里的大堤上錐探73161孔,灌漿修補較大隱患118處。
第二次加固是在1966年開始,1969年完成。1965年7月22日,蔣壩鎮二帝宮石工牆在洪澤湖水位不太高的情況下(蔣壩水位12.99米)突然倒塌40餘米,土堤堤身也坍掉7米,後經拋鉛絲籠塊石緊急搶護,才安渡汛期。這一事故,進一步暴露出石工牆損壞極為嚴重,部分水成岩條石及糯米汁石灰膠砌材料風化,牆麵條石鬆動和錯動;堤身26座舊減水壩殘存的條石翼牆和護坦均未拆除乾淨;歷史上決堤搶堵的亂石、柴埽及舊灰窯、狗獾洞混雜於堤身,高水時形成滲水通道。在蔣壩至高良澗26公里多的堤段中,經檢查各種病患有1381處,雖然建國後先後在這堤段搶做漿砌石戧和拋石戧13.457公里,占總長的50.9%,但未修石戧的舊石工牆底腳,又有不少露樁或淘空,因而形成牆面傾斜、臌肚、鬆動、錯牙、裂縫、吊洞等險工險段,計有488處。
為了保證防洪安全,1965年9月13日,省人委向水電部報送了《關於洪澤湖控制加固改建工程設計任務書》,其中包括洪澤湖大堤加固工程。水電部於12月2日提出審核意見轉報國家計委。認為:洪澤湖大堤固然隱患較多,需要加固,但是否需要將全線砌石防浪牆拆除重建,值得慎重考慮。在充分利用現有工程的原則下,研究提出各種整修加固方案,經批准後在年度計畫中逐步安排。1965年12月4日,省水利廳又向水電部編報《洪澤湖大堤1966年度改建工程擴大初步設計的報告》,12月28日,水電部批覆同意安排。1966年3月到8月興建二帝宮加固工程,按照洪澤湖設計水位16米,校核水位17米,正向風力10級,有效吹程30公里,風速每秒26米,風浪高2.2米,進行斜坡式塊體護坡(長160米)和衡重式直立牆(長162米)兩項試驗工程。同時,對洪澤湖大堤進行詳細的鑽探查勘,查明各種隱患。並委託南京水科所、華東水利學院等單位,進行不同加固改建方案的模型試驗和論證後,向水電部提出趁1966年大旱洪澤湖乾涸見底的有利時機,在堤前修築施工圍埝,湖內取土,搶築防浪林台,拆除石工牆的全面加固方案。經水電部批覆同意,省人委成立省洪澤湖大堤加固工程指揮部,省水利廳副廳長王厚高任指揮,於1966年11月下旬動員淮陰、揚州、南通、鹽城4個專區11個縣民工6萬多人,高峰時達10萬多人(不包括前來支援的6408部隊和地方部隊),石工3000餘人,人工搶挑湖灘土方,進行高良澗到接近蔣壩的23.67公里長的大堤防浪林台施工。林台寬50米,頂高程14.5米,臨湖邊坡1∶3,林台上植柳樹防浪。坡面用拆除的老石工牆條石護砌,坡腳做混凝土坎牆及拋石稜體防護,林台肩口5米,用條(塊)石護砌。林台與拆除的老石工牆接連處,做1∶2土坡至高程18.5米,用灌砌塊石護坡。大堤頂高程19米,頂寬50米左右,結合作為南京到淮陰的一段公路。
三河閘南增做的防浪林台,長1.15公里,林台高程13米,寬50米,邊坡1∶3,用灌砌塊石護坡。在原堤身坡頂加做漿砌塊石擋浪牆,牆頂高程18.5米。
防浪林台的主體工程,僅用10個多月就完成。為搶時間,爭速度,將護坡工程需要大量的塊石及時運到工地,以保證在洪水到來之前做好護坡工程,各級運輸部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當時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工作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抽調運輸車船,日夜搶運。到1969年4月,經過三個冬春,加固工程全部完成。總計完成土方704萬立方米,混凝土5.5萬立方米,漿(灌)砌塊石9.3萬立方米,乾砌塊石25.9萬立方米(1970年改建為灌砌塊石),拋石護腳3.6萬多立方米,拆除老石工牆條石、磚、三合土2.5萬多立方米,林台植樹52.4萬株,國家總投資2155.1萬元。之後,又對林台前緣22.7萬平方米的坡面上的乾砌條石護坡縫隙,灌混凝土砂漿6000立方米。
第三次加固是在1976年7月唐山地震以後。當時,洪澤湖大堤列為全省四大抗震重點工程之一。為了確保大堤安全,當即成立了“洪澤湖防震抗震指揮部”,動員2萬多名解放軍戰士和民工上堤防守,搶做抗震加固工程,重點是地基有砂性土層的高良澗至蔣壩堤段。1976年冬至1978年春,在堤後興建了20公里長的兩級平台,平台高程分別為11米和14米,平台寬15米。同時結合建平台取土,在堤後離堤腳70米左右,開挖了堤後排澇河,口寬40米,深3~4米,河底高程5~6米。在興建平台時,對堤後因歷史上決口而沖成的五壩塘、九龍灣舊禮壩塘、鐵牛灣等深塘,進行了清淤;並對頭、三、四壩進行了加寬加高。還安排洪澤縣民工對歷史上周橋深塘險工段進行了填塘固基,在堤後取土44.5萬立方米,將深塘高程由-16.16米填至高程8~8.5米。又用挖泥機船從湖內取土填平歷史決口沖深的菱角塘。

工程效益

洪澤湖湖底高程10~11米,高出里下河地面5~9米,湖水位13米時,庫容41.92億立方米,興利庫容35億立方米;最高洪水位17米時,庫容135億立方米;最大防洪庫容104億立方米。1987年設計泄洪能力13000立方米每秒,加上相機分淮入沂則可達16000立方米每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